【文档说明】阅读提高训练二(讲义)-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共(10)页,21.59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953188c9c4a3fc72a8e62d5e0f9ba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文阅读提高训练二一、教学内容:1、阅读题型逐个攻破。2、赏析优美句子,体会人物情感。3、如何分析句子运用的手法及作用。4、周末及日常作业:阅读训练提高。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写作手法的作用,学会分析句子运用的手法
,体会人物情感。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句子运用的手法及作用阅读题型三:句子分析题型——分析句子运用的手法句子分析题有两种主要题型如下,现重点讲第二类。(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句子:手法+手法作用+(思想感情)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写作手
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①用XX比喻XX,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人物)XX情感。②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动作),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答:使句式更整齐,有气势,加强语气,气
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3;设问:①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反问:答: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XXX,起
强调(XX)加强(XX)语气作用,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5、反复:答:作用是强调了……加强语气●表现手法:(1)引用,即援引现成的语言材料(名言、格言、民谣、谚语、诗词、典故等),其主要起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作用(如:增加文章文采和文
化内涵,丰富文章内容等)(2)对比,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使事物的某种特征更鲜明。(3)衬托,即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的事物,作为陪
衬烘托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起衬托作用的事物居于次要地位。其主要作用: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某个方面。(4)象征,是通过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5)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描写手法:景
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略)例句赏析①蒙蒙细雨中,那聚集在电线上的雨点,恰似五线谱上的全音符,一串串地排列着,又像晶莹的珠子在其间滑行,慢慢地向右边移动,倏忽又转到左边。②几分钟之后,也许又会大雨如注,也许是丝丝细雨飘下,也许是阴云密布,整个海面又被
大雾封锁……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景,是你的眼睛应接不暇,不到基隆来,是很难领略到的。、周末及日常作业(一)父亲留下书香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
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á)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留下来的哩。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
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
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shì)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疗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
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
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1、在文中拼音后的横线处写上汉字。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陶醉:忧心忡忡:3、读第1自然段中“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
有缕缕书香弥漫”,填写:(1)“虽——却”表示关系:(2)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什么,“缕缕书香弥漫”又指什么?4、读第2自然段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填写:(1)“本本”叠用表示”的意思。(2)“苦书”指的是。5、“卧床数
年的母亲(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1)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横线处。(2)这个词(指所填的词)表示的意思,也表现家人的心情。6、阅读文中画线句“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1)“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2)“父亲的精神
”指的是什么?(二)人类水资源现状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
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
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
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
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
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
%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
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
顺序是_______________。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三)一个美丽的故事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
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
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蹋鼻子的男孩
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分)2.
体会下面句中画线词,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2分)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3.体会下面这个句子,它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心情?。(2分)捧着作文本,他笑
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4.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聪明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