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语文(新高考Ⅰ卷通用01):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42.562 KB
  • 2025-0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语文(新高考Ⅰ卷通用01):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语文(新高考Ⅰ卷通用01):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语文(新高考Ⅰ卷通用01):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语文(新高考Ⅰ卷通用01):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docx,共(21)页,42.56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72ed7c4c2b39392b4babc0fdfcc34c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01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

”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①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人类早期,在文明初期,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当时的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但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文

化?大致相同的河流为什么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②这里需要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地理环境“决定”了什么?“决定”到什么程度?其实,被“决定”的是一个上限或下限,超过或突破极限当然不可能,但是在这个极限之内,人可以有相对无限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如约旦河的供水量是有极限的,开发粗放的耗

水农业只能维持有限的农田。以色列人用暗渠管道取代明渠水沟,以喷灌取代漫灌,同样的水量就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而且,人可以通过利用新的可利用资源,发现新的地理空间来突破这个极限。③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与河流互动。人类与河流不同形式或程度的互

动,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塑造文明形态。在人类早期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掌握全面的、准确的地理信息,对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也难以做出完全自觉、自主、理性的选择。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完全有意识发展的结

果。因此,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④首先,自然环境的变迁。河流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早期很难了解这些规律,甚至连规律这样的概念也未必有。即使到今天,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的探索手

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还相当有限。但人类活动如果正好顺应了变化,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许便奠定了某种文明的基础。⑤五六千年前,中国正经历一个气候温暖的阶段,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估计比今天要高2~3摄氏度,降水量充足,温暖而湿润。迁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

先民,大量开垦和耕种土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使一部分人口解放出来,得以专门从事统治、管理、防卫、建筑、祭祀、制作玉器等工作,形成以陶寺为代表的都城。有利的自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了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聚居于长江下游良渚的先民就没

有那么幸运。尽管良渚文化的年代不比陶寺晚,水平不比陶寺低,却没有延续发展下来。这时的长江流域气温偏高,降水量大,沼泽湿地普遍,地面积水过多,形成湿热的气候,传染病流行,难以消除。加上原始植被高大茂密土壤黏结,土地难

以开发利用。一般推测,是由于气候变迁导致的不利环境,使良渚人的后裔不得不迁离或分散。⑥其次,生产方式的选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条河流所提供的水量、土地和其他基本资源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并非没有选择的余地。正确的选择可以实现人类与河流的和谐共生,利益最大

化;错误的选择不仅使人类得不偿失,还会伤害河流。但这种选择大多是随机的、非理性的、不得已的,人类往往只能将生存的需求放在首位,或者先考虑本群体的眼前利益。⑦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农业、

牧业并存。但随着以农耕为主的华夏人口的增加和农田的扩展,牧业区日渐缩小,以牧业为主的戎、狄、胡人不得不北迁。到西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基本都已开发为农田,阴山山脉以南已经鲜有成片牧区了。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供养了6000万总人口的70%,也支撑着汉朝强盛的国力。但

中游的开发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下游的泥沙淤积,引发河水泛滥决口和多次改道。东汉以后,中游地区受战乱影响,农业凋敝,人口减少,牧业人口逐渐增多,原来的农田或者因弃耕而荒废,或者变成牧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自然不在

黄河本身。⑧再次,制度的选择同样如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在最合适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但实际上,制度的选择也并非全为理性、自然、自主的结果,特别是在自由民主的制度产生之前。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固然适合分散的城邦制,但异族

入侵后并不会顾及地理条件而延续城邦制。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统治范围、任何一个政权的疆域,都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空间,即地理环境,包括河流能提供的条件,应该是其中的主要条件,但历来的统治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守住这个空间,强者要尽量突破扩张,弱者不得不部分放弃甚至完全丧失。⑨最后,外

部因素也很重要。系统内的规律、规则,只适用于系统内部。一条河流与人类共生的关系,只是建立在本身的空间之内,依赖于自身的条件,应对外来因素、处理与相邻空间的关系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出现不可知、不可控的、强大的外来

因素,无论是人类还是河流,都无法应对,更难以控制。外族八侵使欧洲退回黑暗、野蛮时代,在台伯河、莱菌河、多瑙河与它们的流域上找不到原因,也不是罗马人所能阻挡抗拒的。⑩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这些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大致相同的河流必然孕育出不同的文明。(摘编自葛剑雄

《黄河与中华文明》)1.(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类早期阶段、文明的初期阶段,人们完全无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起决定性作用B.人类与河流互动,且互动的形式或程度不同,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文化和

不同的文明形态。C.黄河流域的陶寺文明主要因为其后人的坚守而得以延续发展,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明却因其后人的迁离而中断。D.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加剧,造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引发黄河河水泛滥,致使东汉以后黄河中游地区农田荒废。2.(3分)根据原文内

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地理环境往往决定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但在哪些方面起决定作用,决定到什么程度,不同地域是有差别的,因为人类与之互动是不同的。B.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但人类在河流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人类具有相对无限的创造力,可以利用既定的自然条件充分拓展发

展空间。C.虽然一条河流所提供的水量、土地及其他资源为人们选择生产方式提供了条件,但人们优先考虑的往往是生存需求或本群体的眼前利益。D.一个政权在选择自己的制度时,总是考虑其是否适合地理环境,而不是能否守住疆域,从而发挥制度的最大功能,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3分)下列

材料是否可以支持某段观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希腊半岛上的水、土地和其他资源限制了古希腊人的发展,但希腊人早就扩散到周围的岛屿,并且越过地中海进入北非,渡过爱琴海到达小亚细亚,这才创造出希腊文明的奇迹。——可以支持第②段观点B.蒙

古军队的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阿姆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伏尔加河及其流域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欧亚大陆居民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变。——可以支持第④段观点C.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平缓地向东流

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可以支持第⑧段观点D.气候普遍变冷,北半球群体开始南迁,个别群体迷失方向,往北迁徙。有的群体死亡灭绝,但有的群体偶然发现冰雪层可以隔绝冷空气,他们在冰洞雪屋中找到栖身地,因此免于灭绝,从此在北极圈内生存繁衍

。——可以支持第⑨段观点4.(4分)画横线句子中的“任何”和“往往”各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6分)有人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母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B2.D3.A4.①任何

,指示代词,不论什么。“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即所有的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一律如此,概莫能外,“任何”一词客观准确地表明了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②往往,副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人类与河流的

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即人类与河流的互动经常在起作用,不是偶然的,但并不排除不起作用的时候。“往往”一词客观准确地表达了人类与河流互动作用的规律。5.①黄河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早在五六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充足,温暖而湿润,

早期先民借此创造了以陶寺为代表的中华文明。②黄河为中华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农业、牧业并存,后来农业人口增加,农田扩展,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渐成定势。【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人

们完全无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起决定性作用”说法绝对。根据原文“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当时的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可知,原文有“往往”“基本上”的限定。C.“黄河流域的陶寺文明主要因为其后人的坚守而得以延续发展,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明却因其

后人的迁离而中断”主次颠倒。根据原文“……形成以陶寺为代表的都城。有利的自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了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可知,陶寺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原文“一般推测,是由于气候变迁导致

的不利环境,使良渚人的后裔不得不迁离或分散”可知,而良渚文明未能得到延续发展,主要原因是气候变迁导致的不利环境,使得良渚后裔不得不迁离或分散。D.“造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致使东汉以后黄河中游地区农田荒废”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但中游的开发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已存在,开发只是加剧了水土流失;根据原文“东汉以后,中游地区受战乱影响,农业凋敝,人口减少,牧业人口逐渐增多,原来的农田或者因弃耕而荒废”可知,东汉农田荒废,是“受战乱影响”,而不是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加剧。故

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而不是能否守住疆域”错误,根据原文“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统治范围……即地理环境,包括河流能提供的条件,应该是其中的主要条件,但历来的统治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守住这个空间,强者要尽量突

破扩张”可知,原文的意思是不应该将“是否适合地理环境”与“能否守住疆域”对立,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所述内容与第②段中“人可以通过利用新的可利用资源,发现新的地理空间

来突破这个极限”观点一致。B.强调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第④段强调的是规律的作用。C.强调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而第⑧段强调的是制度的影响。D.强调的是偶然性、偶发事件的影响,而第⑨段强调的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中“任何”意思是“不论什么”,强调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所有的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用“任何”一词突出强调了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都是一样的。“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往往”

意思是经常,时常,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是通常有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在大多数情况是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也不排除不起作用的时候。“往往”一词用的比较严谨,能客观准确地表达

人类与河流互动作用的规律。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根据第⑤段“五六千年前,中国正经历一个气候温暖的阶段,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估计比今天要高2~3摄氏度,降水量充足,温暖而湿润。迁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先民……有利的自

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了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可知,五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的陶寺文明主要是因为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得以延续发展,所以可以归纳出:黄河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根据第⑦段

“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农业、牧业并存……到西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基本都已开发为农田,阴山山脉以南已经鲜有成片牧区了。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供养了6000万总人口的70%,也支撑着汉朝强盛的国力”可知,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后来黄河中

下游的土地基本都已开发为农田,所以可以归纳出:黄河为中华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看菜白金科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

,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①孩子衣衫褴褛,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

头,就跟他来了。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图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总能做到栩栩如生,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喜欢找木匠做活儿。木匠现在在榆树沟一户姓殷的人家做活儿。殷家只有母女俩,闺女叫梅,十八岁

了,母亲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需要做些家具,好成亲过日子,就请了木匠。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但

有些事说晚了就容易出岔子,比如说这吃饭上的事,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岔子了。手艺人上门做活儿,不住宿的,主家要管两顿饭。木匠的家离着榆树沟十里挂零,一早一晚打来回就行,用不着住宿。再说了,殷家只有母女俩,住下也不合适。通常的,上工第一天,午饭和晚饭都会上四个菜,这叫开工饭,再

往后,午饭就只有两个菜了,但晚饭会保持四个菜。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艺人管这叫“看菜”,比如说这鱼。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

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日子艰难,大家都懂。殷家没有男人,也就没人陪木匠吃饭。前些天都是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木匠有了徒弟,那就师徒俩一块儿用饭了。木匠好酒。②先呷上一口酒,微闭双目细细品着。等

到他睁开眼来,要去夹菜的时候,才发现徒弟已经破了鱼身了。木匠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现在,朝上的这面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徒弟夹走了一

块鱼肉,有了一个不大的豁口,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鱼了。这样的话,这条鱼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动那鱼。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师徒俩走后,殷家母女开始收拾碗筷。细心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那条鱼的端倪。③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

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于是,这条鱼又被来来回回地端了十多天。殷家的活儿做完了。这天晚上,师徒俩在殷家吃收工饭。拿起筷子,木匠对徒弟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吃完饭,师徒俩要走了,殷家母女送至院门口。在院门口,木匠扔下一句话:“一

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母女俩面面相觑。等到去师徒俩吃饭的屋里收拾碗筷的时候,方才明白了木匠的话——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日月如梭。一转眼,梅的儿子也十八岁了。梅要为儿子娶媳妇,要做家具。这时候木匠已经老了,做不动了。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

,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新木匠是个年轻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学的徒,那是见过大世面,见过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梅就说,咱庄户人家,结实耐用就行。后生就有些郁闷。

吃午饭了。这第一顿饭是开工饭,按规矩上了四个菜,梅的男人陪着后生,入了席。一开吃,后生就看上那条咸鱼了。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这一说,他的师父就没教过他。他

一伸筷子便去夹那鱼。④却是怎么也夹不动。梅的男人脸上露出许多尴尬来。后生明白了,这是一条木头鱼,是人工雕刻的。后生的脸腾地红了。自此,后生少了话语,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原载《小小说月刊》2020年9月上)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生活气息浓郁。语

言平白晓畅,同时又不失生动形象,这与汪曾祺作品的平淡自然、韵味无穷的语言风格类似。B.木匠把徒弟带着一起上工,教他技艺和规矩,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C.见过大世面、洋玩意儿的新木匠来梅家里上工后,经历了由骄傲不屑到郁闷不解,再到尴尬羞愧,最

后端正态度的心理变化。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视野开阔,自由灵活地展现了跨度较长的乡村生活。7.(3分)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综合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

了徒弟当时的落魄可怜。B.句子②展现出木匠的悠然自得、闲适惬意,与后文发现徒弟吃鱼之后的紧张焦急形成对比。C.句子③中的“这条鱼”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增强了情节的连贯性。D.句子④聚焦新木匠的动作,单独成段,似电影的特写镜头,展现了“

木鱼”的栩栩如生。8.(4分)看起来“煞是喜人”的咸鱼却是条“木鱼”,这一结果虽出人意料,但前文多处伏笔又使之合情合理。除开头提到木匠尤善雕刻以外,文章还有哪些伏笔?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9.(6分)小说描写了特定时代的乡村风俗和手艺人的人情世故,有评论家称

“《看菜》透露出苦涩,但也不乏温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答案】6.B7.C8.①收工饭时,木匠交代徒弟这顿只吃鱼,且要吃完。但梅母女去收拾碗筷的时候,看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②木匠临走时告诉

梅母女:“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暗示他留下了个东西。③结尾后生看到的那条鱼与多年前木匠师徒吃的那条鱼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9.苦涩:①文中描绘的可看却不可吃的看菜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它显示了当时的物质条件之艰苦、贫乏。②技艺

精湛的木匠悉心教导徒弟,徒弟却没能成才;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梅用的家具,但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温情:①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

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②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面对处境艰难的徒弟,主动提出收他为徒。同时,他把徒弟带在身边上工,细心教授技艺,徒弟犯错把看菜给吃了之后,他也没有太过苛责,并赶紧给徒弟讲了相应的规矩。【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木匠

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表述有误,根据文章提到的徒弟观“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可知,徒弟没能成才可能是没有天分,也可能是上进心不强。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C.“‘这条鱼’在

文中多次出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说法有误。“这条鱼”是木匠师徒吃掉的那条鱼,没有贯穿全文,不是文章的线索。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伏笔就是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因此,

答题时要重点关注情节前后能够相互照应的内容。如,文章前面说因为体谅主家生活贫苦,木匠们尽量不吃主家的咸鱼,但吃收工饭时,木匠特意对徒弟强调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而后文他们走后,梅母女收拾饭桌时

却发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吃完了鱼,本应该只剩三个菜,那么这四个菜又从哪里来呢?可见是木匠雕刻了一条鱼放在那里。木匠走时,特意对梅母女说“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说明木匠还特意留下一个东西,但小玩意儿是什么呢?这也是一个伏笔。文章前半部分特意介绍梅母女给木匠们准备的咸鱼“

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而后来,梅为儿子娶媳妇做家具,给小木匠准备开工饭时,所做的鱼竟也是“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

是喜人”。时隔多年,两条鱼竟然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文中“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

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描绘了给木匠的菜可看不可吃这一种特殊的情况,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子艰难,大家都懂”。那是个艰难贫苦的年代,人们吃穿艰难,才不得不如此,透露出苦涩。文中说“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

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可见木匠教导徒弟非常用心,而结合文中最后新木匠一开始没认出木头鱼也可看出老木匠技艺精湛。尽管如此,最后“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

匠”,这也是一处苦涩。此外,梅请来的新木匠“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说明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老木匠所做的传统工艺,但没认出木头鱼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

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这也透露出苦涩。在老木匠徒弟因不了解情况误吃咸鱼后,同样吃不饱穿不暖的老木匠本也可以索性将鱼吃掉,但最终老木匠的选择是“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

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这体现了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的温情。在那个艰难的年代,看待无家可归的孩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并且

“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可见他耐心教导徒弟,以及小徒弟误食咸鱼后,木匠只是“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这都体现了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的温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

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材料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

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

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待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

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天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

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材料二;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

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

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10.(3分)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其子孙A虽有至B愚不肖者足以C亡国D而天卒不忍E遽亡之F此虑之G远者也1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文中表示“统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词义不一样。B.祚,在文

中有“皇位”之义,与《陈情表》“门衰祚薄”中的“祚”词义不一样。C.“盖”有“大概因为”之义,与《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的“盖”同义。D.重足而立,文中指天下之士重叠双脚站立,形象地表示出士人对秦王暴政的恐惧。12.(3分)下列对原文有

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大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B.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之所以灭亡,正在于他们思虑不够周全。C.材料二中秦

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指出过失。D.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13.(8分)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

,思之详而备之审矣。(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14.(3分)材料二中说“三主失道”而天下乱。请概述两则文本中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答案】10.ADF11.C1

2.B13.(1)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超越世人的才华,对于影响国家好坏、存亡的征兆,(他们)可以说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2)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审度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而使国家安定。14

.①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②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③虚心纳谏,闻过则改。④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他们的子孙,即使非常愚笨不贤良足够使国家灭

亡的,但是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故其子孙”中“其子孙”作后文的主语,较长,可在其后A处断开;“至愚不肖者”作主语,“足以”作状语,“亡国”作谓语和宾语,宾语后D处断句;“天”作主语,“亡”作谓语,“之”作宾语;后文主语是“此”,所以在F

处断句。故选ADF。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及了解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一”,统一;/意动用法,以……为一,把……等同起来。句意:统一天下。/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B.正确。“祚”,皇位;/福分。句意: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门庭衰微,福分浅薄。C.“同义”错。“盖”,大概因为;/通“盍”,何不。句意:大概因为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D.正确。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正在于他们思虑不够周全”错。由原文“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

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可知,他们之所以灭亡,灭亡的原因是出常智力谋划的只能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出人”,超出常人;“几”,事物变化

的前兆、迹象;“审”,周密。(2)“察”,知晓,明了;“去就”,取舍;“因”,根据。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①由原文“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可知,要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②由原文

“而唯积至诚,用天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可知,要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③由原文“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可知,要虚心

纳谏,闻过则改。④由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可知,要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参考译文:材料一: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

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超出智谋和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的,那是天道的安排。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

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当时认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

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

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大概因为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

,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超越世人的才华,对于影响国家好坏、存亡的征兆,(他们)可以说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

法预测天道的安排。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所以他们的子孙,

即使非常愚笨不贤良足够使国家灭亡的,但是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材料二: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

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

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俗

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上古的历史,来验证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审度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而使国家安定。(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题张氏隐居二首杜甫其一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①。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②。其二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济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

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注]①林丘:指隐居的地方。②虚舟:语出《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大意是说虚心可以远祸。15.(3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前两联描写了张氏隐居环境的幽僻和诗人访求的艰辛,与《其二》“时相见”“晚兴留”透露的熟悉感不同。B.“伐木丁丁”句与“鸟鸣山更幽”异曲同工,“春草鹿呦呦”与《短歌行》的“呦呦鹿鸣”一样隐喻嘉宾,诗语婉约动人。

C.《其一》的“涧道”“石门”与《其二》的“前村山路险”前后相应,诗人以此来暗写对张氏的仰慕之情和相交的愉悦。D.两首诗写出了诗人与张氏交往过程,诗由七言变为五言,诗歌节奏由因陌生、敬重带来的迟缓到后来相知甚欢的轻快。16.(6分)通观两诗,简要分析张氏有哪

些品性?【答案】15.C16.①轻视富贵,不贪恋金银财货;②明察世事,“远害”有远离灾祸,保护自身之意;③虚心大度,“虚舟”是咏胸襟旷达的典故;④热情好客,天晚了还要邀人饮酒尽兴,“杜酒”“张梨”的典故也说明了张氏的热情好客。【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相交的愉悦”错误,“涧道”“石门”“前村山路险”写出了诗人拜访的艰辛,暗写诗人对张氏的仰慕之情,但未透露出相交的愉悦。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不贪夜识金银气”,您从不贪财,夜间也不去观看金银之气

。可知张氏轻视富贵,不贪恋金银财货;“远害朝看麋鹿游”意思是“只愿躲避灾祸,每天欣赏麋鹿闲游”,这里使用典故,《南史》载梁隐士孔祐至行通神,尝见四明山谷中有钱数百斛,视之如瓦石;《关中记》,辛孟年七十,与麋鹿同群,世谓仙鹿,这两句中使用典故来表现张氏的明察世事,“远害”有远离灾祸,

保护自身之意;“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意思是我乘兴而来,为您的情怀所感而迷路;面对您,仿佛坐上一艘空船,在茫茫大海上漂流。“泛虚舟”,则表现“至行通神”张氏的飘逸与神秘。由此可以看出,诗中的张氏是远离世俗,虚心大

度、与世无争的隐士,“虚舟”是咏胸襟旷达的典故;“邀人晚兴留”,眼下天色已晚,却仍邀请我留下,以尽晚间雅兴。“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杜康造的酒本是我杜家的,却偏偏劳您来劝我;张公大谷之梨本是你张府上的,自然不必向外找。张氏热情好客,天晚了还要邀人饮酒尽兴

,“杜酒”“张梨”的典故也说明了张氏的热情好客。(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进山走了六七里之后,发现了酿泉优美的两句是:“,”。(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裳,运用了象征手法,表

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有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的两句是“,”。(3)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家书”“乡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答案】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潺、泻、芰荷、芙蓉。此外,第(3)题的答案不唯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

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后来知道这两句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都有问题。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A)。①

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情况一变,话也跟着一变。②至于猩猩,西方学者根据拿黑猩猩做实验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B,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

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一句话,人类语

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③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④人类的视觉最发达,而且语言诉之于听觉。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

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⑤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⑥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⑦论快慢,说话赶不上打手势,画画儿更不用说。

⑧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选自吕叔湘《人类的语言》,有删改)1

8.(5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关联,逻辑严密,表意完整。要求:所填句子至少包含一个成语,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5分)文中①~⑧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多处存在语病或标点使用的错误,请任选其中的三处

作修改。【答案】18.A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B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19.第①句:括号应放在“具体情况”后面;第②句:“西方学者”和“根据”互换;第④句:“而且”改为“然而”之类表转折的关联词;第⑦句:“说话”和“打手势”互换。【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是对鹦鹉学人说话“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特点的另一种阐释,据此可想到“人云亦云”,再联系前面鹦鹉学人说话——“鹦鹉学舌”,可填“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B处,结合后文的阐述“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

析成若干音素……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可知,这是对人类语言变化多端的解释,可想到“随机应变”“千变万化”,又由下文“一句话,人类语言……”可知,此处应是引入本段话题“人类语言”,提出其善变的原因,可填“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解释的内容应该在相关词句的后面,所以括号应放在“具体情况”后面。第②句:“西方学者根据拿黑猩猩做实验的结果”话没有说完,主语是“西方学者”,后一

句换了主语,中途易辙,可以把“西方学者”“根据”互换,作句子的状语。第④句:“而且”不合逻辑,前后句子为转折关系,改为“然而”之类表转折的关联词。第⑦句:“说话赶不上打手势”语序不当或者不合逻辑,应是说话更快,“说话”和“打手势”互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每天傍晚,孙少安抱着一堆洗净的烂菜,总是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回到拐峁后村头那孔破窑洞,回到他严峻的现实之中,就倒在地上睡了。有时他希望在梦中能再现当年原西河边的一幕。可是,一天熬累,浑身

酸疼,睡着如同死去一般。第二天天还不明的时候,他就紧张地爬起来,套起架子车,赶紧到砖场去搬砖..装车:任何其他事便在脑子里荡然无存了。运第一回砖的时候,原西县城还在睡梦之中。他在车辕上挽一根套绳,扣在肩胛里,和牲畜一起拉着车,走过寂静而清冷的街道。平路上,他一般不太出

力,让骡子拉着走;一旦上坡的时候,他就使出浑身的劲拼命拉车,尽量减轻牲口的负担。从十字街到中学有一道大陡坡,他常常挣着命拉车,两只手都快要趴到地上了:牲口和他都大汗淋漓,气喘得像两只风箱。这时候,他眼前就不由地

浮现出黄河岸边那些手脚并用、匐伏在石壁小道上的纤夫……天天如此。孙少安和他的铁青骡子把时间拉出了九月。每一天下来,他临睡前都要在那孔踊窑洞的左边土墙上用指甲划一道杠杠;然后在右边土墙上记下一天的收入、支出和净赚的钱数。随着左墙上杠杠的增多、右墙上的钱

数也在增多;这一笔不断增加的钱,使孙少安每天睡觉前都要高兴得发半天呆……2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他在平路上让骡子拉着车走时一般不出力,为了减轻牲口的负担,他就在上坡时使劲拉车”相比,效果好在哪里?21.(3分)文中的加点词“搬砖”在当下有新的含义,请仿照示例,从下列三句话中任选一个

加点词作解释。示例:搬砖,原指搬运砖块,当下用来指为生计做低收入的辛苦工作。(1)你看你的工作,多好!朝九晚五....的,一点不用担心今天饱明天饥。(2)科研强国不是靠灌水..发多少篇论文就能实现的,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深度研究。(3)

网络小说中有许多雷.人的桥段,让读者忍俊不禁之余,又不免摇头轻叹。22.(4分)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分号与省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答案】20.①原句将“平路上”“让骡子拉着走”“一旦上坡的时候”等独立

成句,句式简洁明快,前后内容照应,强调了孙少安拉车的不同情况。②“不太”“浑身”“拼命”“尽量”等表程度词语的使用,突出了孙少安对骡子的关心与生活的艰辛。21.示例:(1)朝九晚五:原指上班时间,现在一般指一份稳定的

工作,是大众羡慕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2)灌水:原指向容器里面注水,当下用来指在网上发一些意义不大的话,或在期刊上写一些价值不高的文章。(3)雷:原指伴随闪电的声音,当下用来指某些事情或某些话让人感到很惊奇、讶异或者难以理解22.分号连接了两个相对独立而表意相关的句子,使句子在逻辑上更加清晰紧

密。此处描述了孙少安通过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积蓄不断增加,情绪也因此高涨的状态,体现出人物不畏生活艰辛以及在劳动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欣慰之情。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孙少安“高兴得发半天呆”后面内容的省略,引人联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解析】20.本题考查学

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平路上,他一般不太出力,让骡子拉着走;一旦上坡的时候……”使用短句,句子各自独立,简短明快,内容上从“平路上”“一旦上坡的时候”强调了孙少安拉车的不同情况。用词上,原句使用“不太”“浑身

”“拼命”“尽量”等表示程度的词语,修饰“出力”“使劲”“拉车”“减轻”等动词,这些词语突出了孙少安对骡子的关心与生活的艰辛。2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分析示例“搬砖,原指搬运砖块,当下用来指为生计做低收入的辛苦工作”可知,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结合语境,从引申义或比喻义的

角度,解释其当下新的意义即可。“朝九晚五”:结合“一点不用担心今天饱明天饥”可知,现在一般指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大众羡慕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灌水”:结合“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深度研究”可知,现在一般指说话或文章意义不大、价值不高。“雷

”:结合“让读者忍俊不禁之余,又不免摇头轻叹”可知,指网络小说中让人感到很惊奇、讶异或者难以理解的桥段。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分号前“随着左墙上杠杠的增多、右墙上的钱数也在增多”是说孙少安通过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积蓄不断增加;

分号后“这一笔不断增加的钱,使孙少安每天睡觉前都要高兴得发半天呆……”是说他积蓄不断增加,劳动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可见,分号前后各自独立,又内在逻辑联系紧密,体现出劳动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关联。省略号用于句尾,表示

语意未尽,“使孙少安每天睡觉前都要高兴得发半天呆……”用省略号标注省略的内容,让人联想,去体味孙少安劳动和实现自我的快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

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为人民作出贡献的青春,才能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记忆。”作为今日中国之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要求:选准角

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为组合材料。材料一,鲁迅先生激励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

的发声”,积极贡献各自的力量,即使那分“光”与“热”如萤火一般,也可以驱散一部分黑暗。“炬火”是强大的能够改变社会的力量,“炬火”可以独燃,也可以汇聚而成,所以,推动社会变革的“炬火”般的伟力也可由以无数“星星之火”般的个人力量熔铸而成。青年人与

其坐等“炬火”燃起,不如积极点燃自己,以形成最为磅礴的改天换地的力量。青年人就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记忆”源于“为人民作出贡献”的道理,这也是在强调青年人要为国家为民人民努力奋斗,不虚度青春。两则材料论述的共同对象都是“

中国青年”,都对中国青年提出了希望,希望中国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国为民,奋发有为,努力拼搏。区别在于,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了宏观要求,材料一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奋斗的指引更为明确。材料后的引导语“作为今日中国之青年,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明确了了具体的写作主体为“今日中国之青年”,这就要求作文体现新时代的特色,赋予青年人的奋斗以新时代的内涵。论述青年人的奋斗,不要流于空话套话,要言之有物,切合实际。考生可以单独就

某则材料立意,也可以综合两则材料立意。立意:1.为国为民,青春无悔。2.奋斗正当时,青春不坐等。3.青年人应主动承担起历史使命。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2728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