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04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基础巩固)(教师版)-【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共(16)页,413.08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5ff44718d5e41493b3519383dcbbea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基础巩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40分)1.(本题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对应关系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
航天员太空呼吸B.氮气的熔沸点低,可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C.金刚石的硬度大,常用于制造钻石D.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作电池的电极【答案】D【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航天员太空呼吸,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氮气化学
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作电池的电极,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本题2分)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可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答案】C【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不同的结构,是碳原
子排列方式不同,结构决定了性质。【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故A正确;B.金刚石、石墨、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B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60由C60分子构成,故C错误;D.石墨转化为
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3.(本题2分)为了证明木炭、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你会选用下列哪种方法A.观察颜色B.测定密度C.测导电性D.在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一种气体—
—二氧化碳【答案】D【详解】A、观察颜色不能确定物质的组成,故A不正确;B、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测定密度不能确定物质的组成,故B不正确;C、导电性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测导电性不能确定物质的组成,故C不正
确;D、木炭、石墨、金刚石都能在氧气中燃烧且只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则在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一种气体——二氧化碳说明木炭、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D。4.(本题2分)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D.金刚石不含杂质,石墨含杂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B【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选项A错误;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B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选项C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都属于纯净物,选项D错误。故选:B5.(本题2分)古代的字画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A.颜料质量好B.字画保
存得好C.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D.因为是黑色的【答案】C【详解】略6.(本题2分)“本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王者”,用这句话来形容材料界的超级黑马石墨烯再合适不过了。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物质。具有优异的
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是一种金属材料C.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石墨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不可能有一氧化碳【
答案】C【详解】A、石墨烯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B、石墨烯虽然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但它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金属材料,错误;C、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D、石墨烯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错误。故选C。【点睛】7.(本题2分)图所示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B.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b增加的质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具有还
原性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答案】D【详解】A、网罩可以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正确。B、理论上a中减少的质量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增加的质量为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
于试管b增加的质量,正确。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能夺走氧化铜中的氧,说明碳具有还原性,正确。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铜倒出来,铜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不能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错误。故选D。8.(本题2分)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C.在常温下碳容易转化成CO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单质【答案】C【详解】略9.(本题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剂B.活性炭用于净水C.镁粉用作烟花和照明弹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答案】B【详解】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镁粉用作烟花和照明弹,
是因为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本题2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A.都需要加热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C.都是分解反应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B【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
型,属于分解反应,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收集气体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进行。【详解】A、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不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而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是固体和液体,故选项正确;C、大理石和稀盐
酸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使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11.(本题2分)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A.试剂B.发
生装置C.收集装置D.验满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B【详解】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错误;B、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该装置来制取,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正确;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错误。故选B。12.(本题2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如下5步: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加几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
作顺序是A.②①④③⑤B.④①③②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③②⑤【答案】A【详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首先按要求装配好仪器,然后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几块大理石,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⑤,故选A。13.(本题2分)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答案】D【详解】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相差不大,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都会看到有气
泡冒出,无法区分。错误。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或二氧化碳,无法区分。错误。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无明显变化,无法
区分,错误。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区分。正确。故选D。14.(本题2分)欲在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在选择制取和收集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是()A.所有反应物的状态B.反应条件杨sir化学,侵权必究C.气体的密度D.气体的颜色【答案】D【详解】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是否溶于水能否和水发生反应;不需要考虑的是气体颜色。故选D。15.(本题2分)下列气体发生装置中,不能
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A.B.C.D.【答案】B【详解】A、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液体反应物排出干燥管并与固体反应物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液体反应物进入干燥管,并和烧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时与固体反应物接触,发生化学反
应,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A正确;B、固体放在锥形瓶中,酸放在小试管中,酸和固体不能分离,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B不正确;C、该装置将固体放于铜网上,铜网放入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将铜网拉出,固液分离,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C正确;D、固体药品放在有破洞的
试管中,和锥形瓶中的液体药品反应,当需要反应停止时,将试管拉起,需要反应进行,让试管和锥形瓶中的液体接触,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D正确。故选B。16.(本题2分)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B.
C.D.【答案】D【详解】A、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得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
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17.(本题2分)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B.一氧化
碳难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杨sir化学,侵权必究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一样,密度比空气大D.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答案】B【详解】A: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故A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故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故B正确。C:一氧
化碳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接近;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C错误。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是无效果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择B。18.(本题2分)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
的是()A.通过闻气味,可以鉴别氧气和氮气B.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通过室温放置观察是否有痕迹,可以鉴别冰和干冰D.用带有火星的木条可以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有氧气【答案】C【详解】A、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
可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氧气和氮气,不符合题意;B、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此法不能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C、冰融化成液态水留下痕迹,干冰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无痕迹留
下,可以通过室温放置观察是否有痕迹鉴别,符合题意;D、如果氧气浓度较高,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能证明含有氧气,但如果氧气浓度很低,带有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假设根据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就得出气体样品中不含氧气,显然结论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故
选C。19.(本题2分)“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提倡乘坐公
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答案】A【详解】A、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加快能源的消耗,加重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节约资源,
有利于环保,符合低碳生活。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式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保,符合低碳生活;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防止温室效应,符合低碳生活;故选:A。20.(本题2分)2021
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C.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2CO+
C2CO高温D.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答案】B【详解】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不符合题意;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是因为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
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符合题意;C、加热炭粉过程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CO2CO高温,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
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共32分)21.(本题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于构成的、六角型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
起来就是石墨,厚l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簿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性。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一般可以分成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2所示。通过石
墨烯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其中所有的碳原子形成六角网络结构,氢原子以交替形式从石墨烯乎面的两端与碳原于相连,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石墨烯具有优并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
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烯具有薄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等特性的原因是______。(2)“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
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______。(3)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______。(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由______种元素组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物质B.石墨烯只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C
.石墨烯与石墨材料的性能完全相同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1)由碳原于构成的、六角型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2)微粒很小(3)随着层数增加先减小,3层时导热性最差,后增加(4)2(5)A【分析】(1)石墨烯具有薄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等特性的原因是
石墨烯的结构特点:由碳原于构成的、六角型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2)“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微粒很小。(3)从图像可知,1-3层导电能力逐渐减小,3-4导电能力有所增加。所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在图示范围内,随着
层数增加先减小,3层时导热性最差,后增加。(4)石墨烯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反应物有碳、氢2种元素,所以石墨烯含碳氢2种元素。(5)A、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物质,如石墨烷,正确。B、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所以不止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错误。C、石墨烯与石墨材
料的性能不完全相同,错误。故选A。22.(本题10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构成不同,二者的化学性质有显著的差异。(1)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二氧化碳能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2)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CO2的性质。①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②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答案】2CO
+C2CO高温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为红色2232=Ca(OH)+COCaCO+HO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详解】(1)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C2CO高温;(2)①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浸有紫色石蕊
溶液的纸花变为红色;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232=Ca(OH)+COCaCO+HO;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从下向上聚集,先接触到下层蜡烛,故下层蜡烛先灭,上层的蜡烛后灭。化学性质为: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3.(本题12分)“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从物质变化和分子的角度看,水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在⑤⑧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
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___________。(3)从化学视角看,滴水穿石和溶洞形成其原理都是相同的,相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4)结合图示,下列关于碳、氧循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字号)________
___。a.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海洋、森林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c.碳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动态相对平衡e.碳循环和氧循环存在着联系f.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只涉及到化学变化(5
)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二是:___________。【答案】水循环是物理变化,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反应条件不同分
子构成不同32232CaCO+CO+HO=a(HCO)Cbf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详解】(1)从物质变化和分子的角度看,水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是:水循环是物理变化,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分子种类没有改变,而碳循环与氧循环过程中,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2)在⑤⑧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分子构成不同。(3)从化学视角看,滴水穿石和溶洞形成其原理都是相同的,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
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相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是32232CaCO+CO+HO=a(HCO)C。(4)a.由图可知,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海洋、森林,选项说法正确;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错误;c.碳
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说法正确;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动态平衡,选项说法正确;e.由图示可知,碳循环和氧循环存在着联系,选项说法正确;f.碳循环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
法错误;故填:bf。(5)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二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实验题(共28分)24.(本题14分)化学课上,老师
用自制的实验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并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与图1比较,图2中装置A的优点是_____。(2)B中紫花变红色的原因可能是:猜想①_____;猜想②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同学们发现C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了,小丁查阅资料后得知
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会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D中的现象是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答案】锥形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使紫花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花变红色()232
32CO+CaCO+HO=CaHCO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装置A能通过弹簧夹控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
的氯化氢气体能使紫花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花变红色,故可猜想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使紫花变红色,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花变红色(合理即可)。(3)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会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32CO+CaC
O+HO=CaHCO()。(4)D中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5.(本题14分)实验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如图(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请根据题
意回答问题并填写相应的空格。(1)实验过程如下: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药品并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④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CO2,先点燃___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且_____
______;⑤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出现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CO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⑥关闭止水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
究(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____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____(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A液体变浑浊黑色粉末
变红还原D中的液体进入C中否D中未反应的CO被收集在D中,不会逸散到空气中CuO+COCuCO2高温+【详解】(1)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CO2,先点燃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CO,所以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
D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出现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说明CO具有还原性;关闭止水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装置内部压强
减小,C中的现象为D中的液体进入C中;(2)不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装置D能够收集尾气,CO不会逸散到空气中;(3)硬质玻璃管中B处发生反应的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uO+COCuCO2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