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贵州中考真题物理》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共(21)页,364.33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0f9eac766cd9657e0b394a4371f02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30cmB.步行速度10m/sC.体温50℃D.质量50kg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4.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现象B.乙图中的云雾形成属于汽化现象C.丙图中快速运动的动车属于
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形式D.丁图中的橡皮船能在水上漂流主要是受到水的浮力的缘故5.小明同学阅读了如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冰0.4×103
酒精0.8×103冰0.9×103水1.0×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
小6.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动剃须刀,按下开关其内部的电动机高速运转带动刀片旋转实现剃须的目的.下列四幅图中与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B.C.D.7.我州某中学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下列图所示的四幅图所示,分别反映蹴球、独竹漂、高跷和押枷的训练情
景.关于这四种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A.踢球时球离开运动员的脚掌后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球做了功B.45kg的女运动员着3kg的划竿踩在质量为30kg的竹漂上保持平衡状态,划竿和
竹漂共受到约780N的浮力C.52kg的男运动员踩着重量忽略不计的高跷训练,每只高跷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3×10﹣3m2,则在行走过程中,高跷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D.押枷比赛中甲运动员获胜,是因为甲运动员拉乙运动员的力大于乙运动员
拉甲运动员的力8.我国刑法规定,从20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监测仪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酒精浓度监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
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接通电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酒精浓度减小时,R的阻值减少B.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C.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
14分)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的与物理知识密切联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出水从高处下落时,转化为.“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运动.10.2006后台江县“姊姊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台江苗族“姊姊
节”于4月19日隆重开幕,“姊姊节”期间将举行苗族盛装万人游演、苗族集体婚礼、斗牛等民间活动.如图所示,在苗族盛装万人游演活动中,一妇女用鼓棒打击鼓面,鼓面发生,发出阵阵鼓声,后面的苗族姑娘随着鼓声跳起
欢快的舞蹈.站在道路旁的观从通过光的看到姑娘们的银饰盛装,扣人心弦的鼓声通过传播到观众的耳朵.11.电阻甲与电阻乙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当电路中电流为0.2A时,电阻乙的阻值为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电阻甲的阻值为Ω
,电路的总电阻为Ω.12.如图所示,在火车站或高铁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安全线内侧的空气流速比安全线外侧的空气流速,压强,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13.2016年5月6日上午许,我国首条具有完全
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长沙开通试运营.这列被命名为“追风者”的磁悬浮列车,离地8毫米,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全程18.55公里,“首秀”用时18分种,则“首秀”时平均速度约为km/h.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运用磁铁“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的性质.当今,世界上的磁悬浮列车主要有两种“
悬浮”形式,一种是推斥式:另一种为吸力式.这次,我国自行车开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属于式.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22分)14.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
象.(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第6分钟时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态”).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所用器材有: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和弹簧测力计.(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分
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实验次数123接触面情况木块和长木板木块和棉布木块和毛巾摩擦力/N2.02.5(3)实验结束后,小丽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压力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长木板上的摩擦力为F1后,将一重物放在木块上,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同一
长木块上的摩擦力为F2,由数据知道F1<F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16.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
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g,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cm3,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kg/
m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选填“大”或“小”),原因是.17.如图甲所示是小红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电压恒为6V.(1)请用黑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并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电流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四、简答题(
共1小题,满分4分)18.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能源,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如果长期大规模开采,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所以开发新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州某地
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如图所示.请你根据风力发电的特点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并回答.示例:问题:风叶转动是由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回答:风能转化为风叶的机械能.(1)问题:?回答:.(2)问题:?回答:.五、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0分)19.凯里市环节部门为了保持声调的清
洁,环节洒水车常在主干道进行洒水保洁.已知洒水车自重5吨,满载时装水10吨,共有个轮胎,在某水平直线路段匀速行驶,其受到的摩擦力是其总重力的0.1倍,当汽车满载且未洒水时,g取10N/kg.求:(1)洒水车与水共重多少牛顿?(2)洒水车在3分钟内行驶1440米,洒水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20.如图所
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20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为,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V.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3)R1的电小电功率.21.家用豆浆机的外形如图甲所示,其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
器(电热丝)R和一个电动机M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内部电路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加热,后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某品牌豆浆机铭牌上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
率50Hz电热器额定功率[来源:Zxxk.Com]1000W电动机额定功率180W净重2.4kg(1)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小明同学想测算该豆浆相的加热效率,他把100g大豆和1.4kg清水放入豆浆机中,测出其初温为20℃,当电热器正常工作时加热总时间为9分
钟豆浆沸腾,测其温度为100℃.请你帮他计算豆浆机吸收了多少热量?豆浆机的加热效率是多少?[C豆浆=4.0×103J/(kg•℃)](3)小明同学晚上使用该豆浆机,在与第(2)问条件相同情况下,发现电热器加热总时间由
以前的9分钟变为10分钟,豆浆机的加热电阻R和加热效率均不变,求晚上的实际电压值.已知≈0.95.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
些测量,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30cmB.步行速度10m/sC.体温50℃D.质量50kg【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
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6
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D.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主要靠音色辨别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程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2)不同发声体的
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解答】解:A、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程度是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B、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交响乐演奏中
,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故B正确;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而不是次声波,故C错误;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就是静止的.【解答】解: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C.4.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现象B.乙图中的云雾形成属于汽化现象C.丙图中快速运动的动车属于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形式D.丁图中的橡皮船能在水上漂流主
要是受到水的浮力的缘故【考点】光的反射;液化及液化现象;浮力的利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分析】(1)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根据动车运动时消耗和获得的能量进行判断;(4)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向上的浮力.【解答
】解:A、甲图是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乙图中的云雾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故B不正确;C、丙图中快速运动的动车消耗电能,获得动能,因此属于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形式,故C正确;D、丁图中
的橡皮船能在水上漂流主要是受到水的浮力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B.5.小明同学阅读了如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冰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1
.0×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来8.9×103源:Z#xx#k.Com]()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从表中可以得
出信息,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质量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体积的大小.【解答】解:A、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此选项不正确;
B、酒精和煤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此选项不正确;C、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此选项不正确;D、实心铜块和铝块,已知质量相同,铝块密度小于铜块密度,根据公式V=可知铜块体积小于铝块体积.此选项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
动剃须刀,按下开关其内部的电动机高速运转带动刀片旋转实现剃须的目的.下列四幅图中与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B.C.D.【考点】电磁感应.【分析】剃须刀内部的主要构件是电动机,即通电后,由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所以电动机会转
动,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剃须刀内部的主要构件是电动机,即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构成的;A、如图,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这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A正确.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
有感应电流,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C、闭合开关电磁铁具有磁性,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D、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D错误.故选A.7.我州某中学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下列图所示的四幅图所示,分别反映蹴球、独竹漂、高跷和押枷的训练情景.
关于这四种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A.踢球时球离开运动员的脚掌后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球做了功B.45kg的女运动员着3kg的划竿踩在质量为30kg的竹漂上保持平衡状态,划竿和竹漂共受到约780N的浮力C.52kg的男运动员踩着重量忽略不
计的高跷训练,每只高跷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3×10﹣3m2,则在行走过程中,高跷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D.押枷比赛中甲运动员获胜,是因为甲运动员拉乙运动员的力大于乙运动员拉甲运动员的力【考点】压强的
大小及其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分析】(1)做功必须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漂浮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据此判断;(3)利用压强的公式可进行计算,然后判断;(4
)在拔河比赛中,是依靠摩擦力大来获得胜利的.【解答】解:A、踢球时球离开运动员的脚掌后,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此过程有距离无力,所以运动员对球不再做功,故A错误;B、此过程中的总重力:G=mg=(45kg+3kg+30kg)×10N/kg=780N,由
于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划竿和竹漂共受到约780N的浮力,故B正确;C、踩高跷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p=====4×105Pa,故C错误;D、押枷比赛与拔河类似,比赛中甲运动员获胜,是因为甲运动
员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比乙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大,而双方所受对方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是相等的,故D错误.故选B.8.我国刑法规定,从20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监测仪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酒精浓度监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其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接通电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酒精浓度减小时,R的阻值减少B.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C.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再由串联
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故A错误;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它是不变的,故B错误;由题知,酒精
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越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故C正确;当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
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14分)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的与物理知识密切联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出水从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转化为动能.“墙内
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分子的运动.【分析】(1)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解答】解:水的质量不
变,“飞流直下”说明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答案为:重力势;动;无规则.10.2006后台江县“姊姊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台江苗族
“姊姊节”于4月19日隆重开幕,“姊姊节”期间将举行苗族盛装万人游演、苗族集体婚礼、斗牛等民间活动.如图所示,在苗族盛装万人游演活动中,一妇女用鼓棒打击鼓面,鼓面发生振动,发出阵阵鼓声,后面的苗族姑娘随着鼓声跳起欢快的舞蹈.站在道路旁的观从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看到姑娘们的
银饰盛装,扣人心弦的鼓声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的耳朵.【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解答】解:(1)声
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2)站在道路旁的观从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看到姑娘们的银饰盛装;(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故答案为:振动;直线传播;空气.11.电阻甲与电阻乙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当电路中电流
为0.2A时,电阻乙的阻值为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电阻甲的阻值为5Ω,电路的总电阻为10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由图象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2.5V,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甲的阻值,此时两电阻相等,求出总电阻.【解答】解: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由图象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2.5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甲的阻值R甲===5Ω,由图象可知,此时两电阻相等,R乙=R甲=5Ω,总电阻R=R甲+R乙=5Ω+5Ω=10Ω.
故答案为:5;10.12.如图所示,在火车站或高铁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安全线内侧的空气流速比安全线外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
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再比较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和人外侧的压强大小即可解决此题.【解答】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
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答案为:大;小;13.2016年5月6日上午许,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
低速磁悬浮列车在长沙开通试运营.这列被命名为“追风者”的磁悬浮列车,离地8毫米,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全程18.55公里,“首秀”用时18分种,则“首秀”时平均速度约为61.8km/h.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运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的性质.当今,世界上的磁悬浮列车
主要有两种“悬浮”形式,一种是推斥式:另一种为吸力式.这次,我国自行车开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属于吸力式.【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1)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v=计算“首秀”时平均速度;(2)磁极间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根据图的构造示意图和题中的信息,即可判断出它是哪种磁悬浮列车.【解答】解:(1)t=18min=0.3h,“首秀”时平均速度:v==≈61.8km/h;(2)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可知,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运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的性质.(3)根
据图示可知,我国自行车开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是T形轨道,车辆的两侧下部向导轨的两边环抱.在车辆的下部的内翻部分装有磁力强大的电磁铁,导轨底部设有钢板.钢板在上,电磁铁在下.当吸引力与车辆重力平衡,车辆就可悬浮
在导轨上方的一定高度上.利用磁铁斥力使车辆悬浮起来的磁悬浮列车,用的是“U”形轨道.当列车向前运动时,车辆下面的电磁铁就使埋在轨道内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使轨道内线圈也变成了电磁铁,而其它与车辆下的磁铁产生相斥的磁力,把车辆向上推离轨道.所以图所示属于吸引式悬浮系统
磁悬浮列车.故答案为:61.8;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吸力.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22分)14.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晶
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0℃,第6分钟时冰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
液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态.【解答】解:(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冰有一定的熔点,故冰是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0℃,BC段是熔化过程,第7分钟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体共存状态;故答案为:(1)吸热;不变;晶体;(2)0;固液共存态.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
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所用器材有: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和弹簧测力计.(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1.2N,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次数123接触面情况木块和长木板木块和棉布木块和毛巾摩擦力/N2.02.5(3)实验结束后,小丽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压力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长木板上的摩擦力为F1后,将一重
物放在木块上,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同一长木块上的摩擦力为F2,由数据知道F1<F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1)
实验中研究的是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木块的受到的拉力,只有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才等于摩擦力;(2)(3)明确测力计的分度值,可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滑动摩擦
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据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
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2)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0.2N×1=1.2N;根据题意和表中数据可知,压力相同,三
次实验中木块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根据再次实验的条件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了压力,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
答案为:(1)二力平衡;(2)1.2;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16.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
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16.4g,然后将小
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0cm3,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0.82×103kg/m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选填“大”或“小”),原因是杯
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天平的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若指针往左偏则向右移动平衡螺母;(2)物体的质量=砝码重量+游码质量,测出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再减去小杯子的
质量,求出杯子中液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读出液体体积,由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3)由于从烧杯往量筒中倒液体时,烧杯壁上沾上一些液体,使得体积偏大,密度偏小.【解答】解:(1)图甲中指针向左偏,应把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图
乙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20g+10g+5g+1.4g=36.4g,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m=m总﹣m杯=36.4g﹣20g=16.4g;图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20mL=20cm3,液体的密度:ρ===0.82g/cm3=0.82×103kg/m3;(3)将小杯子中的液
体全部倒入量筒时,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故答案为:(1)右;(2)16.4;20;0.82×103kg/m3;(3)大;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17.如图甲所示是小红在“测量小灯泡的
电功率”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电压恒为6V.(1)请用黑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并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大.(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电流为0.3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8W.【考点】电功率的测量.【分析】(1)观察实物图可知电
压表没有全部连入电路,电压表应与灯泡并联,据此连接实物图;根据电流流向法、按先串后并的原则画出电路图;(2)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与欧姆定律判断电表示数如
何变化;(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的大小,根据公式P=UI计算其功率.【解答】解:(1)图甲中只有电压表还没有全部接入电路,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两端;画电路图时,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各元件,如图所示:(2)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3)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32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
2.5V×0.32A=0.8W.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变大;变大;(3)0.32;0.8.[来源:学&科&网]四、简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8.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能源,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
再生,如果长期大规模开采,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所以开发新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州某地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如图所示.请你根据风力发电的特点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并回答.示例:问题:风叶转动是由什么能转化为
什么能?回答:风能转化为风叶的机械能.(1)问题:风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回答:将风能转化为电能.(2)问题: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能能源?回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
【分析】可根据材料中介绍的内容,从能量的转化,能源的分类等角度提出问题并做出解答.【解答】解:(1)问题:风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回答:将风能转化为电能;(2)问题: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能能源?回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3)问题:与化石能源相比,风能有哪些优点?回答:清洁无污染,可重
复利用等.故答案为:(1)风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将风能转化为电能;(2)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合理即可).五、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0分)19.凯里市环节部门为了保持声调的清洁,环节洒水车常在主干道进行洒水保洁.已
知洒水车自重5吨,满载时装水10吨,共有个轮胎,在某水平直线路段匀速行驶,其受到的摩擦力是其总重力的0.1倍,当汽车满载且未洒水时,g取10N/kg.求:(1)洒水车与水共重多少牛顿?(2)洒水车在3分钟内行驶1440米,
洒水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考点】重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利用G=mg计算洒水车与水的总重力;(2)根据阻力和重力的关系得出阻力大小,再利用二力平衡得出牵引力的大小,根据W=Fs求出洒水车在3分钟内做的功,然后利用P=计算洒水车牵引力做功
的功率.【解答】解:(1)洒水车与水的总重力:G=(m车+m水)g=(5×103kg+10×103kg)×10N/kg=1.5×105N;(2)洒水车在某水平直线路段匀速行驶,则牵引力F=f=0.1G=0.1×1.5×105N=1.5×104N,洒
水车在3分钟内做的功:W=Fs=1.5×104N×1440m=2.16×107J,洒水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1.2×105W.答:(1)洒水车与水共重1.5×105N;(2)洒水车在3分钟内行驶1440米,洒水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1.2×105W.20.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20
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为,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V.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3)R1的电小电功率.【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1)当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短路,只有R1工作,根据I=求出
电源电压;(2)滑片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达到最大阻值,和R1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求出最大阻值;(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1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根据P=求出最小功率.【解答】解:(1)当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短路,只有R1
工作,由I=得电源电压:U=I1R1=0.3A×20Ω=6V;(2)滑片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达到最大阻值,和R1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得:=,=,解得: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R2=40Ω;(3)当滑动变阻器
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1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U﹣U2=6V﹣4V=2V,R1消耗的最小电功率P1===0.2W.答:(1)电源电压6V;(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40Ω;(3)R1消耗的最小电功率0.2W.2
1.家用豆浆机的外形如图甲所示,其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R和一个电动机M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内部电路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加热,后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某品牌豆浆机铭牌上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额定电压220V额
定频率50Hz电热器额定功率1000W电动机额定功率180W净重2.4kg(1)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小明同学想测算该豆浆相的加热效率,他把100g大豆和1.4kg清水放入豆浆机中,测出其初温为20℃,
当电热器正常工作时加热总时间为9分钟豆浆沸腾,测其温度为100℃.请你帮他计算豆浆机吸收了多少热量?豆浆机的加热效率是多少?[C豆浆=4.0×103J/(kg•℃)](3)小明同学晚上使用该豆浆机,在与第(2)问
条件相同情况下,发现电热器加热总时间由以前的9分钟变为10分钟,豆浆机的加热电阻R和加热效率均不变,求晚上的实际电压值.已知≈0.95.【考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分析】(1)由铭牌可知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利用P=UI求出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
通过的电流;(2)根据Q=cm△t分别求出豆浆和水吸收的热量(有用能量),利用W=Pt求出电流通过电热器做的功(总能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豆浆机电热器的加热效率.(3)根据P=可求得电热器的电阻,已知消耗
的实际电能,根据P=可求得实际电压值.【解答】解:(1)根据P=UI可得: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通过的电流:I电机==≈0.82A;(2)豆浆吸收的热量:Q1=c豆浆m豆浆(t2﹣t1)=4.0×103J∕(kg•℃)×0.1kg×=3
.2×104J,水吸收的热量:Q2=c水m水(t2﹣t1)=4.2×103J∕(kg•℃)×1.4kg×=4.704×105J,豆浆机吸收的热量Q=Q1+Q2=3.2×104J+4.704×105J=5.024×105J,由P=可得,电流
通过电热器做的功:W=P电热器t=1000W×9×60s=5.4×105J,电热器的加热效率:η=×100%=×100%≈93%.(3)由I=,P=UI可得,R===48.4Ω,已知W实际=W=5.4×105J,由P=可得,P实际===900W,由P=可得,=P实际R,则U实际==≈232V.答
:(1)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约为0.82A;(2)豆浆机吸收的少热量为5.024×105J,豆浆机电热器的加热效率大约是93%.(3)晚上的实际电压值约为232V.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