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密卷(一)历史试题.pdf,共(3)页,1.395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9d4d179aec2a1b7e05b1eed45025d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金卷仿真密卷(一)·历史第1页(共2页)23(新高考)·JJ·FZMJ(HUN)�����������绝密★启用前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密卷(一)历史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考试时
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
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
)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B.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C.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D.家庭
手工业较为发达2.表1为西晋时期储君在位时间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西晋时期表1姓名储君在位时间时间结果愍怀太子?290年8月~299年12月9年余被废为庶人,永康元年(167年)三月被贾后矫诏所杀濮阳王罶30
0年5月~301年正月8个月被害襄阳王尚301年5月~302年3月10个月被害清河康王覃302年5月~304年2月1年余被废,永嘉元年(307年)二月被杀成都王颖304年3月~304年12月9个月被废A.中央集权遭到动摇B.政治斗争比较激烈C.储君来源渠道较
多D.君主统治普遍短暂图13.图1为甘肃临夏州炳灵寺第169窟的壁画(十六国北朝时期彩绘)。该壁画反映了当时A.艺术发展达到高峰B.佛教开始中国化C.市民文化趋于繁荣D.中外文化的交流4.北宋嘉至熙宁年间,虔州(南宋时更名为“赣州”)两任地方官不仅在赣州
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砖城,还在城区街道规划的基础上,建成了集排水干道(福寿沟)、古城墙、水塘及当地首创的水窗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体系。材料可用于印证,北宋时期A.南方城市的发展B.洪涝灾害的频发C.城市化水平较高D.
地方割据势力强5.隋、唐两朝初期在地方上都曾设置过行台省。隋朝始称行台尚书省,为地方最高军政机关。唐朝承之,(行台省)为中央尚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盖随其所管之道置于外州,以行尚书(省)事”。隋、唐设置行台省的意图是A.提升军事能力B.加强中央集权C.规范地方行
政D.完善三省制度6.图2所示为1874~1904年中国旧土布(用土纱手工织成的布)与新土布(用机纱手工织成的布)价格情况(单位:文/尺)。由此可推知,此时期中国图2A.经济结构发生质变B.民众的购买力提升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逐渐沦为原料产地7
.1911年4月,由中国政府发起的“万国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会议聚集了当时世界著名的传染病专家,这既是国际上第一次以鼠疫防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中国首次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A.使中国东北鼠疫得到根除B.推动了西医在
中国的普及C.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形象D.宣示了中国对东北的主权8.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从“耕者有其田”到试办土地公债,从试办土地公债到平均分配土地。这些政策的调整A.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B.为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改变了农村生产
资料所有制D.导致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9.1977年,中共中央修订的《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认真组织好出国考察工作”。从1977年年底开始,数批干部被派出国门,中国代表团出访次数激增,其中经贸类的考察团占绝大多数,且出访对象逐渐集中到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活动A
.打破了西方孤立中国的局面B.得益于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C.有助于改革开放工作的起步D.以引进西方资金技术为目的10.图3所示为故宫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图3A.促进了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B.植根于故宫文物的教育功能C.承载
着传承精妙工艺的使命D.是对博物馆公益属性的破坏11.亚历山大的部队进入埃及后,亚历山大向孟菲斯的神牛化身阿皮斯献祭,并致以崇高敬意;在规划亚历山大里亚时,他特地辟出空间供奉埃及繁殖女神;他还亲自拜访锡瓦绿洲的阿蒙神庙,对阿蒙神表现出特别的尊重。亚历山大
此举意在A.笼络埃及神职人员B.改变马其顿宗教信仰C.确立统治的合法性D.扩大希腊文化影响力12.1830年7月,法国发生不流血政变,“公民国王”路易·菲利普被推上王位。两年后,英国议会通过《1832年改革法案》,旨在按人口重新分配议会席位,赋予中产阶级纳税人投票权。上述现象反映出英法
A.公民选举权扩大B.议会改革成效显著C.民主政治的发展D.君主制度走向衰亡13.库柏(1789-1851)有“美国小说之父”之称,他的“边疆五部曲”反映了在美国边界西移过程中战胜法国殖民者和掠夺印第安人的惊心动
魄的斗争,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可知,库柏的小说A.有助于培育美利坚民族意识B.推动了北美民族解放运动C.打下了美国内战的文化烙印D.具有反对种族歧视的色彩14.到19世纪末,世界经济体分成了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
文明国处于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所在的核心区,传统农业国则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呈现出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A.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D.世界各国间的依赖
程度加深金卷仿真密卷(一)·历史第2页(共2页)23(新高考)·JJ·FZMJ(HUN)���15.1939年9月17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联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对苏联构成了威胁。9~10月,苏联又分别与波
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了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力。苏联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趁机瓜分波兰西面的领土B.建立波罗的海的军事霸权C.防止德国法西斯战火东延D.加强与东南欧的政治联系16.1959年7月,
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郊外举办,美国百事公司总裁不惜“聘用”尼克松为其国际品牌大使。赫鲁晓夫在展会上被尼克松注视着饮用可乐的照片,后来被美国媒体大肆渲染,声称“成功让共产主义者尝到了百事可乐的滋味!”美国
的这些举动A.炫耀了美国的技术优势B.带有一定文化霸权心理C.旨在加强美苏经济交流D.刺激了美国外贸的增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武帝时逐渐建立起一种以儒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治国模式,此后每一朝代
的封建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之后总是不断地扩大太学的规模,逐步建立并完善官学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汉代学校教育实行“分经授诸生”,汉武帝时在太学里置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材料二唐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且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唐宋以后,不仅汉族统治者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传承以儒家经学为主的中华文化,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方面制定了颇为周详的规程。———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
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并简析唐宋以来古代学校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8分)18.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如此形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革命:革命一旦启动,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如高山滚石,越滚越急,越滚越猛。图4为这一进程的简单图示。
��������������������������图4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840~1894年,中国几种主要农产品商品增长率大致如下:粮食为59
.2%,棉花为32%,土丝为105%,茶叶为79%。这表现出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受到批判,清政府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改弦更张,变抑商为“恤商”。在开埠通商的驱动下,近代商品市场迅速
发展,大批洋货输入逐步排挤土货,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洋行、买办商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取代了原有的官商、私商地位,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力量。———摘编自李颖《中国近代市场变迁及市场经济的产生》材料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后,长期困扰我国的短缺经济时代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形
成,扩大需求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城乡居民生活向小康目标迈进的同时,工业化也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和解决城市建设和农民工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转向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和存量重组。从以上情
况,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角,而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投资能力也迅速提高。此外,我国政府的财力也越来越大,既能够承担起诸如三峡工程这样投资大的高效工程,也能够承担起诸如“退耕还林”、治理污染这样的“不
赚钱”项目。———摘编自武力、张林鹏《改革开放40年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12分)材料近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疾病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传播成为可能。为了防控疫情,相关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标准不一的隔离政策又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一战结束后,试图成为战后国际新秩序和未来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国际联盟,努力在国际抗疫合作与卫生治理方
面有所作为。1920年9月,国际联盟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常设辅助机构———国联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和处理国际疫情与卫生问题。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联卫生组织未能统一合并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和泛美卫生组织,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合作与公共卫生治
理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抗疫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措施的执行效果,但它与后二者进行了尽可能的协商与合作,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做了许多富有开创性且颇具实效的工作,是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闵凡祥《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两
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疫合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影响。(6分)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
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