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热点05 对联与病句辨析修改(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共(8)页,115.968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67a8c2a7cca18f3228b153e673bbc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热点05对联与病句辨析修改(解析版)(建议用时:30分钟)对联:以主观题为主,一般独立出现,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病句:以选择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高频考点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等。对联要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反。非常注重平时的积累、训练,要结合热点进行专项的学习,古今对联的要求大致相同,只要掌握了相应的技巧,这个类型题的分数就尽在掌握之中。病
句:第一步,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第二步,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子意思的表达。第三步,在查到句子的毛病后,照着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地修改。一个病句的修改,常常不只一
种改法,要选择不但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B.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C.近三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累计解救被困群众约1
373人左右。D.象鼻山景区的免费开放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项重大举措。【答案】D【详解】考查病句修改。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C.“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故选D。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掀
起了体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热潮。B.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C.通过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使炽热的家国情怀激荡在中华儿女的心里。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
析及修改能力。C.有误,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故选C。3.某作家协会拟征一幅对联,已经写出了上联“芳草有心迎墨客”,请你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A.柳絮飞舞春日暖B.清风阵阵醉杨柳C.飞花无主醉骚人D.阶
前绿色浓如许【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的填写。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上联“芳草有心”符合“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迎墨客”为动宾
短语,“客”为四声,为仄声;A.“柳絮飞舞”“春日暖”均为主谓短语,“暖”为三声,为仄声;句式结构不一致且不符合“仄起平收”原则;B.“清风阵阵”为后补短语,“柳”为三声,为仄声;句式结构不一致且不符合“仄起平收”原则;C.“飞花无主”符合“主语+
谓语+宾语”的形式,“醉骚人”为动宾短语,“人”为二声,为平声;句式结构一致且符合“仄起平收”原则;D.“阶前绿色”为偏正短语,“浓如许”为后补短语,“许”为三声;句式结构不一致且不符合“仄起平收”原则;故选C。4.【感受传统文化】对联一
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旺南和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春联对联二鹿洞春风暖鹅湖化日长——这是一副姓朱人家的春联对联三牛奔福地普天献瑞虎卧华堂满院生辉——这是一副迎接虎年的春联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一
“东成西就”“南和北顺”形象地表达生意人家新年心愿: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收获成功,顺手顺心。B.对联二构思巧妙,选取本姓历史名人朱熹故事,激励子孙学习先辈、继往开来。C.对联三分别以牛与虎开头,切入送牛年迎虎岁的春节主题。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答案】
D【详解】考查对联。D.“都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有误,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并无拟人和反复。故选D。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场的目光和掌声一下子都集中到竖立在操场主席台前的旗杆上。B.知识更新的速度
越来越快,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于时代。C.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意义很大。D.由于游泳场所的不断建设,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删去“和掌声”;C.结构混乱;删去“我们听到”或在“对我们”前添加“,这”;D.介词使用不当;删去“由于”;故选B。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中国建筑类文章,使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
智慧和杰出创造力。B.也许是因为杜小康太困了的缘故,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C.日常聊天时的讲述也要注意内容合适和言语得体,避免不要引起误解。D.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亲属之间的表现。【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的辨析与修改。A.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通过”“使”其中一个;B.句式杂糅,可将“因为”“的缘故”删去其中一个;C.否定不当,可删去“不要”;故选D。7.下列同学们来稿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些杰出的劳动者虽然岗位不
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令人敬佩的奉献精神。B.大约数百万左右青年学生参加了“乡村振兴”活动,把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C.从最后一刻仍顽强拼搏的中国女足姑娘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永不服输的精神。D.在
逐梦太空的征途上,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风采。【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B.重复啰嗦,“大约数百万左右”中“大约”“左右”语意重复,二者删去其一;故选B。8.小语同学漫步
西湖龙井,被茶楼一副文采斐然的对联吸引住了:“泉从石出情宜冽,_____________。”可惜她只记住了上联,请你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帮她选出最合适的下联()A.汲水烹茶谷雨前B.风从花里过来香C.春天船如天上坐D.茶自峰生味更圆【答案】D【详解】本
题考查对联。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根据题干“被茶楼一副文采斐然的对联吸引”可知,内容上,应与茶有关,排除BC;根据上联“泉从石出”主谓结构,“情宜冽”主谓结构,找到与此对
应的“茶自峰生”主谓结构,“味更圆”主谓结构,可知,“茶自峰生味更圆”可做下联。故选D。9.对联一柳条漏泄传春早梅萼芳菲得气先对联二问时已流七月火得信先通一叶桐对联三厨备笋樱倾蚁酿陇收豆麦类蚕花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是()A.对联一中的“漏泄”“得气”将早春风物拟人化,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立春节气万物萌发、欣欣向荣的景象。B.对联二中的“七月火”点明时间,七月的天气炎热有如火烧,暗示此时的季节应为夏季。C.对联三中的“豆麦”凸显时节,小麦新长,露出短短的茎叶,此时节气应为立夏。D.三副对联对仗齐整,结合应时的景物入句,且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答案】B【详解】本题
考查对联赏析。B.“七月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故选B。10.一位同学为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的模范事迹打动,他想拟一幅对
联表达对张老师的敬意,他已经完成上联:“一根扁担,挑起山里孩子的希望”,作为下联下面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A.三尺讲台,守住乡村教师的初心B.一句承诺,点燃大山深处的梦想C.不忘初心,造就了平凡中的伟大D.无私奉献,十七年青春热血抛洒【答案】A【详解】A.正确,符合“表达对张老
师的敬意”的要求,而且对仗工整;B.有误,“一句承诺”和“一根扁担”不符合对联工整对仗的要求;C.有误,“不忘初心”和“一根扁担”结构不相对,下半句也不相对;D.有误,“无私奉献”和“一根扁担”结构不相对,下半句也不相对。故选
A。【点睛】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该考点考查频率较高,注意掌握。11.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于“陆游纪念馆”的一组是()①酒
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③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④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未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①酒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这句话的意思是:豪饮美酒欣赏明月,下凡的仙人重返天庭。关键
词语“谪仙归”可知描写的对象是李白。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写鬼也好妖也好,比别人都要高一等水准;讽刺贪婪者,暴虐者都入骨三分。这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③放翁
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这句话的意思是:放翁的笔力遒劲,在当今世上应推为第一流。关键词语“放翁”可知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④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未酬。这句话的意思是:胸怀统一国家的宏图大略
,无奈的(原因)致使愿望未能实现而满腔悲愤。陆游一生为收复国土而操心,是当之无愧的爱国诗人,应指的是他。故选D。二、基础知识综合12.阅读语段,完成小题。①读书人的高贵气质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②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
的毛坯而言,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④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但是有
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⑤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
采。⑥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字母选项)A.有缺陷不完美的B.没有魅力的【答案】(1
)“高贵气质”后加“是由”(2)BA【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成分残缺,在“高贵气质”后加“是由”。(2)本题考查排序。根据“甚至”分析,是进一步,更加的意思。“有缺陷不完美的”比“没有魅力的”更进一步。故顺序是:BA。1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建
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②道德____________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_____________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自我呈现。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④道德建设成功化人,有赖于是否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
大而空泛的虚名。⑤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1)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
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不仅……也……(2)示例:在“道德建设”后加“能否”。【解析】(1)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此句阐述“道德”的重要作用,
“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与“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自我呈现”是递进关系,所以这两个空处应该填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如:“不仅……也……”或“不仅……还……”。(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病因:“道德建
设成功化人”与“有赖于是否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一面对两面;修改建议:在“道德建设”后加“能否”或者删去“有赖于”后面的“是否”。1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媒介素养最强调分辨信息的能力。②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③有的青少年容易受到“三俗”影响,其根源在于心
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原因。④要帮助青少年明辨是非、分晓善恶,使他们拥有度量信息的尺子,让青少年在面对网络信息的海洋时能够健康成长。⑤无论教育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种模式都应该充分重视人文教育。⑥人文教育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培养其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能力,而
这正是良好媒介素养的必备根基。(1)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答案】(1)思想和价值观是尺子。(2)示例:删去“的原因”。【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主
干。②句“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中,“思想和价值观”是主语,“先进的”“正确的”作主语的定语;“是”是谓语,“就”是状语;“尺子”是宾语,“度量信息的”是宾语的定语。提取句子主干,只留下“主语
、谓语、宾语”;故提取主干为“思想和价值观是尺子”。(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第③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1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①所谓诗歌精神,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艺术点燃
生命,情感温馨人心。②一个爱好诗歌的人,他的灵魂和精神都应是高尚的、纯粹的。③因此诗歌的有用与无用,并不是以人们获得物质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的。④诗歌如永不磨灭的阳光,既能温暖人心,又能照亮他人。⑤只有这样的诗歌,才能让大众获得精神上的相通和情感上的
共鸣,也只有这样的诗歌,才能充分彰显你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内涵。(1)①句有一处语病,请改正。(2)照下面语句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答案】(1)艺术点燃生命,情感温馨人心
。“温馨”改为“温暖”(2)示例:时间犹如一根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解析】(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艺术点燃生命,情感温馨人心”中“温馨”和“人心”搭配不当,把“温馨”改为“温暖”。(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认真研究被仿写
句子的结构特点,不要雷同,修辞要恰当,用词不能重复。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时间好像什么,以及它的作用即可。示例:时间犹如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