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3.480 MB
  • 2024-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3.480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27cba84ce4d9bdba2d42b1d18c36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校第二次联考高二物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的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A.电量的单位A·sB.电动势的单位J·CC.电场强度的单位V·mD.磁通量的单位T/m2【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公式qIt=可知,电量的单位为A·s,故A正确;B.根据公式WEq=非可知,电动势的单位为J/C,即V,故B错误;C.根据公式UEd=可知

,电场强度的单位为V/m,故C错误;D.根据公式BS=可知,磁通量的单位为T·m2,即Wb,故D错误。故选A。2.电子车票,也称“无纸化”车票,乘客网上购票后,直接通过“刷身份证”或“扫手机”即可顺利进

站。如图所示是乘客通过“刷身份证”进站时的情景,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图中能说明这一原理的是()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B.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C.通电螺线管的

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D.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刷身份证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由磁产生电,有感应电流产生,所以其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A.图中有电源,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图中没有电源,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C.图示的实验是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运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D.图示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D不符

合题意。故选B。3.“通草球”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秋天取茎,放置干燥处晾干,将其茎髓制成小球,这种小球密度很小,且绝缘,过去常用来做静电实验。现在这种东西较少见,一般中药店里有售。在图中,两个通草球甲和乙悬挂在支架

上,彼此吸引。关于该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甲小球一定带了电B.乙小球一定带了电C.两个小球中有一个可能不带电D.甲、乙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两通草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只有一个

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故选C。4.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小朋友的太阳帽前有一小风扇,如图所示,该小风扇与一小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相接,对其供电。经测量该电池可以产生的电动势为E=1.0V,电池内阻不能忽略,则关于该电池的描述正

确的是()A.该电池单位时间内可以把1.0J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该电池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的本领小C.如果外电路正常工作,则路端电压等于1.0VD.把该电池接入闭合电路后,电动势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

A.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从电源内部的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即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多少,而不是在1s内转变的电能,故A错误;B.1.5V的干电池电动势更大,说明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更大

,故B正确;C.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外电路正常工作,则路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动势,即小于10V,故C错误;D.把该电池接入闭合电路后,电动势不变,故D错误。故选B。5.电力电缆在正常运行电压作用下,电场是均匀分布的,但电缆终端处的电场不再是均匀分

布,电缆终端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虚线为等势线,实线为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中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B.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粒子将沿电场线运动且会经过b点C.同一带正电的粒子在a、b、c三点电势能的关系为pppbcaEEE

D.将一带负电的粒子由a点经b点移至c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a点疏密程度大于b点,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A错误;B.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所受

电场力的方向为a点的切线方向,所以粒子不会沿着电场线运动,故B错误;C.图中可知a、b、c三点电势大小关系bca根据.pEq=故同一带正电的粒子在a、b、c三点电势能的关系为pppbcaEEE故C正确;D.图可知0abU,0bc

U,故将一带负电的粒子由a点经b点移至c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正对,上极板M固定,下极板N放在一个绝缘的温度敏感材料上,温度敏感材料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出现明显的热胀冷缩,给

电容器充电后,N板带有正电,一带电微粒恰好静止在两极板间的P点。使极板与电源断开,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板间的距离增大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C.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D.带电微粒仍然静止【答案】D【解析】【详解】AB.当温度升高时,温度敏感材料由于热胀冷缩,使得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减

小,根据4rSCkd=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故AB错误;CD.由于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所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根据44rrQUQkQCESddSdkd====可知,电场强度不变,粒子所受电场力不变,所以带电粒子仍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

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的P、Q两物体质量都为m,P以速度v向右运动,Q静止且左端有一轻弹簧。当P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A.P的动量变为0B.P、Q的速度不相等C.Q的动量达到最大值D.P、Q

系统总动量仍然为mv【答案】D【解析】【详解】D.P、Q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初始时总动量为mv。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P、Q系统总动量仍为mv,故D正确;ABC.P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

Q做加速运动,P做减速运动,两者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量最大,然后Q继续加速,P继续减速,所以弹簧压缩最短时,Q的动量未达到最大值。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P、Q的速度相等,根据2mvmv=可知此时P的动量为12mv,故ABC错误。故选D。8.我国某汽车集团采用减小厚度、增加长度的结构创新方案推出了“

刀片电池”,可以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池。如图所示,一款车型装配了N块“刀片电池”,每块“刀片电池”的容量是q,平均工作电压是U,该车型采用充电电压为U0的快充充电桩时,充电效率为80%,充满电需要的时间为t。已知该车型每行驶100km平均能耗是E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组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荷量为NqB.单块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为qUC.电池组充满电后的续航里程为100NqUED.快充充电桩的平均充电电流为0NqUUt【答案】D【解析】【详解】A.电池组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荷量为QNq=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单块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为EqU=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池组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为NqU,而汽车每行驶100km平均能耗是E,则电池组充满电后的续航里程为100NqUxE=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快充充电桩充电过程有080%UItNqU=所以平均充电电

流为080%NqUIUt=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说法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和一些

现象或物理原理在技术中应用的理解,正确的是()A.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FEq=,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成正比B.根据公式WUIt=可知,该公式只能够求纯电阻电路的电流做功C.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

电荷D.武当山金顶上金殿出现的“雷火炼殿”现象,这是因为带电的积雨云与金殿顶部之间形成巨大电势差,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答案】CD【解析】【详解】A.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试探电荷和试探电荷所受电

场力无关,故A错误;B.公式WUIt=是电功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路,故B错误;C.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故C正确;D.武当山金顶上金殿出现的“雷火炼殿”现象,这是因为带电的积雨云与金殿顶部之间形成电势差,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故D正确。故选CD。10.学生李华研发了一款名字叫做“AD-

case”的手机壳,从外观上:可以看到这个手机壳长有8个触角,当手机坠落时,接触地面瞬间8个触角会瞬间弹出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研究缓冲效果的实验中,总质量为200g的手机从距离地面1.8m的高度跌落,平摔

在地面上,保护器撞击地面的时间为0.2s,然后手机保持静止,不计空气阻力,210m/s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器的缓冲作用是减小了手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B.保护器使得手机撞击地面的时间延长C.手机从开始掉落到恰好静止的过程中重力冲量的大小为1.2N·sD.手机从开始掉落到恰好

静止的过程中地面对手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8N【答案】BD【解析】【详解】AB.根据动量定理ΔFtp=可知保护器使得手机撞击地面的时间延长,即保护器的缓冲作用是减小了手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率,故A错误,B正确;C.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2111.8m2h

gt==解得10.6st=故手机从开始掉落到恰好静止的过程用时10.2s0.8stt=+=根据冲量定义可得Imgt=手机从开始掉落到恰好静止的过程中重力冲量的大小为()320010100.8Ns1.6NsImgt−===故C错误;D.设手机落地前速度为v

,以上分析可知16m/svgt==手机从开始掉落到恰好静止的过程中地面对手机的平均作用力为F',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则根据动量定理()0.2s0mgFmv−=−解得8NF=故D正确。故选BD。11.细胞膜的

厚度约等于9810m−,当细胞膜的内外层之间的电压达到40mV时,一价钠离子(Na+)可发生渗透通过细胞膜。若将细胞膜内的电场视为匀强电场,当钠离子刚好发生渗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内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03.210V/m−B.细胞

膜内电场强度的大小为6510V/mC.一个钠离子发生渗透时电势能改变0.04eVD.一个钠离子发生渗透时电势能改变224.810J−【答案】BC【解析】【详解】AB.细胞膜内电场强度的大小6510V/mUEd==

故A错误;B正确;CD.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得210.04eV6.410JWqU−===根据pWE=−联立,解得21p0.04eV6.410JE−=−=−即一个钠离子发生渗透时电势能减少了0.04eV或216.410J−。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2.正四

面体abcd位于真空中,在顶点a、d处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其中0q,已知四面体的棱长为L,e、f分别为ab、cd的中点,静电力常量为k,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两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同B.c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kqLC.电势差cfU等于电势差beUD.b、f连线上b点电势等于0【答案】ABD【解析】【详解】A.设ad中点为g点,则bcg平面为零势面,可知b、c两点电场强度方向必相同,故A

正确;B.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单独作用时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12kqEL=,且两电场强度方向夹角为120,可知c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21202cos2ckqEEL==故B正确;C.f点与正电荷距离近,电势大于

0,e点与负电荷距离近,电势低于0,b、c两点电势均等于0,可知0cfU,0beU故C错误;D.b点在零势面上,其电势为0,b、f连线上其余各点的电势均大于0,故D正确。故选ABD。三、实验题:本题共2题,共18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相应的位置。13.某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未知小阻值电阻Rx的阻值,制定了三种测量方案。(1)方案一:用欧姆表测电阻a.在进行正确机械调零后,将欧姆挡选择开关拨至×1挡,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让指针指在

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零刻度线上。b.欧姆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可得未知电阻xR的阻值约为______Ω。(2)方案二:用伏安法测电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电压表的示数为2.8V,电流表的

示数为80mA,则由此可得未知电阻xR的阻值为______Ω。为了减小实验中的测量误差,应该尽量选用内阻值较大的______(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3)方案三:用替代法测电阻a.如图丙所示,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1S和

2S,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示数为0I,读出电阻箱的示数1102R=,其中0R为保护电阻,阻值未知;b.开关1S闭合,断开开关2S,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示数仍为0I,读出电阻箱的示数268R=;c.则可得出电阻xR=______Ωd.实验中电流表不是理想电

流表,其内阻对电阻xR的测量值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答案】(1)①.右侧②.36(2)①.35②.电压表(3)①.34②.无【解析】的【小问1详解】[1]欧姆调零时,需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流表满偏,即让指针指在右侧零刻度线上;[2]图甲可知

,未知电阻阻值()361Ω36ΩxR==【小问2详解】[1]由欧姆定律得32.8Ω35Ω8010xURI−===[2]这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所以为了减小电压表的分流影响,应该尽量选用内阻值较大的电压表;【小问3详解】[1]由于两次的电流相同,故两次的总电

阻也相同,即1020xRRRRR+=++代入题中数据得12102Ω68Ω34ΩxRRR=−=−=[2]若考虑电表影响,由于两次电流相同,所以两次的总电阻还是相同,则有10A20AxRRRRRRR++=+++整理得12xRR

R=−故实验中电流表不是理想电流表,其内阻对电阻xR的测量值不影响。14.某实验小组尝试测量电动车上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蓄电池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1)某同学选择合适的仪器按照图甲规范操作,实验时发现,大范围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都不明显,该同学在思考后将015ΩR=的定值电阻串入电路中,如图________(选填“乙”或“丙”),解决了这一问题;(2)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读出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U和

I,用测得的数据描绘出如图丁所示的UI−图像,则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0r=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反思发现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系统误差。若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在图丁中重新绘制UI−图线,与原图线比

较,新绘制的图线与横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将________,与纵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将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答案】(1)乙(2)①.12②.1.0(3)①.不变②.变大【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时发现,大范围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都不明显,则可能是电源内阻太小造成的,则可以在电源上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则图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小问2详解】[1][2]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0()UEIRr=−+则由图像可知该电池的

电动势E=12V内阻012151.00.75r=−=【小问3详解】[1][2]图像与横轴交点表示短路电流,当电源短路时,电表的内阻不影响短路电流,与横坐标轴交点的数值不变;电压表和电源并联,测量的内阻是电压表和电源并联后的电阻

,比电源内阻的真实值小,图像斜率偏小,修正后图像斜率变大,与纵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将变大。四、计算题:本题共2题,共26分。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

示,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第一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水平匀强电场,在y轴负半轴上的O'处固定着一点电荷(设匀强电场与点电荷电场以x轴为界互不影响)。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0v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53=

角射入第四象限,此后在点电荷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OP的【长度为8R。不计粒子重力,静电力常量为k,sin5308cos5306==.,.。求:(1)M、N两点间电势差MNU;(2)O'处点电荷电性和电荷量Q。【答案

】(1)2089MNmvUq=(2)201259RmvQkq=【解析】【小问1详解】分析可知带正电的粒了在第I象限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粒子经过N点时的速度为v,轨迹如图根据类平抛运动规律0co

svv=其中53=,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2201122MNqUmvmv=−联立解得2089MNmvUq=的的【小问2详解】设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cosOPrr=+解得5rR=结合题意,由

牛顿第二定律有22Qqvkmrr=联立解得201259RmvQkq=16.如图所示,质量1kgM=的滑板A带有四分之一光滑圆轨道,圆轨道的半径18mR=.,圆弧底端切线水平,滑板A上表面的水平部分粗糙。现滑板A静止

在光滑水平面上,左侧紧靠固定挡板,右侧有与A等高的固定平台,平台与A的右端间距为s。平台最右端有一个高125mh=.的光滑斜坡,斜坡和平台用长度不计的小光滑圆弧连接,斜坡顶端连接另一水平面。现将质量2kgm=的小滑块B(可视为质点)从A的顶端由静止释放,B与A上表面水平部分的动摩擦因数105

=.,且B刚好滑到A的右端时,A与B共速。之后A与平台相碰,B滑上平台,同时快速撤去A。取重力加速度210m/sg=。求:(1)滑块B刚滑到圆弧底端时,圆弧轨道对小滑块B的支持力大小;(2)若A、B能够在A与平台相

碰前达到共速,s应满足什么条件;(3)平台上P、Q之间是一个宽度0.5ml=的匀强电场区域,且当滑块B在该区域时会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20NF=的电场力作用,平台其余部分光滑,设B与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试讨论因的取值不同,B在PQ间通过的路程大小。【答

案】(1)60N(2)s>0.8m(3)00.1时,B在PQ间通过的路程为0.5m;0.10.8时,B在PQ间通过的路程为1m;0.81时,B在PQ间通过的路程为1310【解析】【小问1详解】设滑块B滑到A的底端时速度为0

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012mgRmv=设滑块B刚下滑到圆弧底端时,圆弧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为N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0NvFmgmR−=联立解得N60NF=【小问2详解】设AB共同速度为1v,取向

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mvmMv=+对A,由动能定理得21112mgsmv=联立得0.8ms=若A、B能够在A与平台相碰前达到共速,s应满足0.8ms【小问3详解】设滑块到达Q处的速度为2v时,滑块恰好到达斜坡顶顶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2mghmv=解得

25m/sv=由(2)可知滑块进入PQ间时速度大小为1v,当滑块到达Q处速度2v时,对滑块,由动能定理得22211122Flmglmvmv−=−解得0.1=即00.1时,滑块从斜坡顶端离开,滑块在PQ间通过的路程为0.5m;若滑块滑上斜坡后,从斜坡返回,到达P点速度刚好为零,设

此时动摩擦因数为2,对滑块,由动能定理得2211202mglmv−=−解得20.8=即0.10.8时,滑块从P左侧离开,滑块在PQ间通过的路程为1m;若0.81时,则滑块最终停在Q点,设滑块在PQ间通过的路程为1s,对

滑块,由动能定理得211102Flmgsmv−=−解得11310s=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