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方案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336 MB
  • 2024-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名校方案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名校方案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名校方案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名校方案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答案.docx,共(11)页,1.336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ac08faedc8d4a2c48fdee37de9ae1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名校方案重庆市2025届高三9月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小李驾驶汽车按导航提示右转通过某个路口后,突然看到前方禁止通行警示

牌,他反应过来后刹车制动,并倒车回到路口绕道行驶。以路口为位移原点,汽车开始减速时为计时起点,并将汽车看成质点,忽略换挡时间(把刹车和倒车过程看成连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绘制了如图所示的xt−图像,由图中数据可

得()A.t=4s时,汽车离路口最远为8mB.0~6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C.t=0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m/sD.t=3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²2.反卫星技术是目前在军事航天领域

的一项非常敏感且先进的技术,攻击卫星可在较近距离通过发射高能激光等武器对目标卫星进行损毁。如图所示,攻击卫星进攻前在较低的圆形轨道运行,目标卫星在较高的圆形轨道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标卫星在较高的圆形轨道运行的线速度大于7.9km

sB.攻击卫星的加速度大于目标卫星的加速度C.攻击卫星运行的周期大于目标卫星运行的周期D.在相同时间内,目标卫星通过的弧长大于攻击卫星通过的弧长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不得连

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因为长时间行车一是驾驶员会疲劳,二是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使轮胎变热,有安全隐患。一辆汽车行驶4小时后轮胎变热,轮胎内气体温度也会升高,设此过程中轮胎体积不变且没有气体的泄漏,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此过程中轮胎内气体(

)A.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速率大的区间分子数增多,分子平均速率增大C.内能增大,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内能增大,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4.碰撞常用恢复系数e来描述,定义恢复系数e为碰撞后其分离速度与碰撞前的接近速度的绝对值的比值,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用公式表示为212010vvevv−=−,其中1v和2v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10v和20v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已知质量为2m的物体A以初速度为10v与静止的质量为m的物体B发生碰撞,该碰撞的恢复系数为e,则()A.若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则12e=B.碰撞后

B的速度为1023ev+C.碰撞后A的速度为1023ev−D.碰撞后A的速度为1013ev+5.如图a所示,公园里的装饰灯在晚上通电后会发出非常漂亮的光。该装饰灯可简化为图b所示模型,该装饰灯为对红光折射率1.5=n的透明材料制成的棱长为L的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发红光点光源O,不考虑光

的二次反射,光速为c,则()A.立方体某一面有光射出部分的图形是椭圆B.若不考虑多次反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的最长时间为9520LcC.若点光源发出的光由红光变为蓝光,表面有光射出的区域面积将增大D.从外面看玻璃砖被照亮的总面积为245L6.如图,三根绝缘细线OA、OB、AB长均

为1.00m,连着质量均为1.00gm=,电量均为91.0010Cq−=的带电小球,A球带正电,B带负电,AB水平。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场强71.0010N/CE=,现剪断细线OB,由于空气阻力系统最终静止在某个位置(已

知21.414=,31.7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最终静止时重力势能较最初减少了21.258010J−B.系统最终静止时重力势能较最初减少了30.90510J−C.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较最初减少了32.93

10J−D.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较最初减少了36.8210J−7.据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捕捉到一个“四星系统”。两种可能的四星系统构成如图所示,第一种如甲所示,四颗星稳定地分布在正方形上,均绕正方形中心做

匀速圆周运动,第二种如乙所示,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第四颗星相对其他三星位于三角形中心,位于顶点的三颗星绕三角形中心运动。若两系统中所有星的质量都相等,ABCD=,则第一、二种四星系统周期的比值为()A.233324++B.333224++C.324233++

D.23332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用a、b两种可见光照射同一光电效应装置,测得的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

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波长比b光的大B.单色光a的光子动量比单色光b的光子动量大C.用大量12.75eVE=的光子去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得到两种

可见光D.若a光是氢原子从4n=能级跃迁到2n=能级时发出的光,则b光是氢原子从3n=能级跃迁到2n=能级时发出的光9.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在a、b两端输入正弦交流电压,三个定值电阻1R、2R、3R的阻值相等,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2,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2:3B.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4:3C.电阻1R与3R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6:9D.a、b端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3:210.如图所示,0x=与10m=x处有两个波源1S和2S均可以沿z轴方向做简谐运动,两

波源产生的机械波均能以波源为圆心在xOy平面内向各个方向传播,振动周期均为2sT=,波速均为1m/sv=。0t=时刻波源1S开始沿z轴正方向振动,振幅13cmA=;2st=时刻波源2S开始沿z轴负方向振动,振幅25cm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st=时刻,5.5mx=处质点的位移

为8cmz=−B.在x轴上,0x和10mx区域都是振动的加强点C.在x轴上,010mx区间内一共有10个振动的加强点D.以波源1S为圆心,分别以半径4.8m和5.2m画圆,则在这两个圆周上,振动的加强点的个数相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7

分。11.(7分)智能手机内置很多传感器,磁传感器是其中一种。现用智能手机内的磁传感器结合某应用软件,利用长直木条的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主要步骤如下:(1)在长直木条内嵌入7片小磁铁,最下端小磁铁与其他小磁铁间的距

离如图(a)所示。(2)开启磁传感器,让木条最下端的小磁铁靠近磁传感器,然后让木条从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3)以木条释放瞬间为计时起点,记录下各小磁铁经过传感器的时刻,数据如下表所示:()mh0.

000.050.150.300.500.751.05()st0.0000.1010.1750.2470.3190.3910.462(4)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补全图(b)中的数据点,并用平滑曲线绘制下落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

ht−图线___________。(5)由绘制的ht−图线可知,下落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6)将表中数据利用计算机拟合出下落高度h与时间的平方2t的函数关系式为24.916(SI)ht=。据此函数可得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2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2.(9分)某同学为探究电容器充、放电过程,设计了图甲实验电路。器材如下:电容器,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电阻R1=400.0Ω,电阻R2=200.0Ω,电流传感器,开

关S1、S2,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断开S1、S2,将电流传感器正极与a节点相连,其数据采样频率为5000Hz,则采样周期为___________s;(2)闭合S1,电容器开始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得到充电过程的I—t曲线如图乙,由图乙可知开关S1闭合瞬间流经电阻R1的电流为___________m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保持S1闭合,再闭合S2,电容器开始放电,直至放电结束,则放电结束后电容器

两极板间电压为___________V;(4)实验得到放电过程的I—t曲线如图丙,I—t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对应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为0.0188C,则电容器的电容C为___________μF。图丙中I—t曲线与横坐标、直线t=1s所围面积对应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

为0.0038C,则t=1s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___________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3.(10分)如图所示,两光滑导轨ABC、111ABC平行放置,间距为L,其中BC、11BC与水平面

间的夹角为,AB,11AB水平。一电阻为r的导体杆ab,垂直于AB、11AB固定在导轨上,并处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有界磁场I区域的正中间,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场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增大,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cd垂

直于BC、11BC置于导轨上,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II区域中,金属棒与两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其余电阻,若金属棒cd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求:(1)流过金属棒cd的电流I的大小和方向;(2)磁场I区域磁感应强度随

时间的变化率Bt。14.(13分)一种离子分析器的结构原理如图,两虚线间的环形区域内存在顺时针的匀强磁场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小分别为E和B,外虚线环的半径为R。环形区域外侧,第一象限其他区域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大

小可调。原点处有一个离子源,发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60°夹角。x轴正半轴装有足够大的薄荧光屏,用于接收打到x轴上的离子。当调节1BB=(1B未知)时,离子沿直线通过环形区域后沿着Oxy平面运动,并垂直打在荧光屏上。(离子重力不计)(1)求正离子的速度大小;(2

)求1B的大小及离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15.(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个粗糙斜面,斜面的倾角37=,质量2kgM=,长度10mL=,斜面底端通过一段小圆弧(半径很小,未画出)与水平地面相切。在斜面左侧竖直固定一个光滑半圆轨道CDF,轨道半径

2mR=,轨道的最低点C与水平地面相切。将一质量为1kgm=的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恰好能够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F。物块可视为质点,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210m/s。(1)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解除斜面的固定,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

动时不脱离轨道,求小物块在斜面上的释放点距水平地面的最大高度h;(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由最大高度h处释放的物块,从释放至第一次冲上斜面并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产生的总热量Q。(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2

025届高三9月考试物理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BCBDBACBCCD1.D【试题解析】A.以路口为位移原点,由xt−图像可知,t=4s时,汽车离路口最远为13m,故A错误;B.由xt−图像可知,0~6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15m/s1m/s6xvt−===故B正确;C.根据

x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t=4s时,汽车的速度为0;在0~4s内有04402vxt+=可得t=0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2(135)m/s4m/s4v−==故C错误;D.汽车在0~4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t=3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20

44m/s1m/s4vat===故D错误。2.B【试题解析】A.当卫星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时所得的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7.9km/s,第一宇宙速度卫星最大环绕速度,则目标卫星在较高的圆形轨道运行的线速度小于7.9kms,A错;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

GMmmar=解得2GMar=由攻击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目标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攻击卫星的加速度大于目标卫星的加速度,故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4GMmmrrT=解得234rTGM=由攻击卫星的轨道半

径小于目标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攻击卫星运行的周期小于目标卫星运行的周期,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GMmvmrr=解得GMvr=由攻击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目标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攻击卫星线速度大于目标卫星的线速度,弧长为svt=综上可得,在相同时间内,

目标卫星通过的弧长小于攻击卫星通过的弧长,故D错误。3.B【试题解析】A.气体温度升高,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所有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B.根据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速率大的分子比例增大

,则速率大的区间分子数增多,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故B正确;CD.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没有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UQ=,0U,则0Q,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D错误。4.C【试题解析】A.若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

可得101222mvmvmv=+;222101211122222mvmvmv=+解得11013vv=,21043vv=则21102010101vvvevvv−===−故A错误;BCD.根据碰撞前后动量守恒101222mvmvmv=+且2121201010vvvvevvv−−==−解得1

1023evv−=,210223evv+=故C正确,BD错误。5.B【试题解析】A.当从O点射出的光线射到侧面上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可知立方体某一面有光射出部分的图形是圆形,选项A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考虑射到侧面上一条发生全反射的

光线,临界角1sn23iCn==则cos2LCx=;cvn=;maxxtv=联立解得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的最长时间为max9520Ltc=选项B正确;C.若点光源发出的光由红光变为蓝光,因蓝光折射率大于红光,可知蓝光临界角小于红光,根据tan2rCL=表面有光

射出的区域半径减小,即面积将减小,选项C错误;D.每一侧面被照亮的半径tan2rCL=面积为22145LSr==从外面看玻璃砖被照亮的总面积为212465SSL==选项D错误。6.D【试题解析】AB.以A、B为整体,整体不带电,则系统最终静止时细线OA竖直向下,系统最终静止时细线OB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对B受力分析可得tan1mgqE==解得45=系统最终静止后,如图系统最终静止时重力做功为3G(sin60)(sin60sin45)0.97510JWmgllmglll−=−+−+=根据功能关系,系统最终静止时重力势能较最初减少了30.97510J−,故AB错误;C

D.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场力做功为3cos60(cos45cos60)0.29310JWqElqEll−=−+−=−电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较最初减少了3pG6.8210JEWW−=+=电故C错误,D正确。7.B【试题解析】根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可知,图甲中对角线上两颗星的距离为12

ra=图甲中每颗星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万有引力公式2GMmFr=可得12GmmFa=;()222GmmFa=则每颗星所受合力为()22121222122GmFFFa+=+=合由合力提供向心力有2121422FmaT=合解得()12242aTaGm=

+根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可知,图乙中,两个三角形顶点上的星间的距离为23ra=图乙中三角形顶点上的星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万有引力公式2GMmFr=可得()232233GmmGmFaa==242GmFa=则三角形顶点上的星所受合力为()

23422332cos303GmFFFa+=+=合由合力提供向心力有2224FmaT=合2解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3233aTaGm=+故12333224TT+=+8.AC【试题解析】A.根据0chWeU−=可知,发生光电效应时,频率越大的光,其

截止电压越大,所以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根据c=可知,频率越小波长越大,所以a光的波长比b光的大,故A正确;B.根据hp=可知,单色光a的光子动量比单色光b的光子动量小,故B错误;C.用大量12.75eVE=的光子去照射基态的氢

原子,则有113.6eV12.75eV0.85eVnEEE=+=−+=−可知4n=,即可以跃迁到第四个能级,所以能得到两种可见光,对应4n=跃迁到2n=,3n=跃迁到2n=,故C正确;D.根据Eh=,因为a光

的频率比b光的小,则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小,若a光是从4n=跃迁到2n=能级时发出的光,则b光不可能是从3n=跃迁到2n=能级时发出的光,故D错误。9.BC【试题解析】A.副线圈端2R、3R并联可得22II=副由变压

器电流和匝数的关系可得12123InIn==副联立可得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122143InIn==故A错误;B.电压表V1的示数为111UIR=电压表V2的示数为222UIR=三个定值电阻1R、2R、3R的阻值相等,可得1243UU=故B正确;C.电阻1R消耗的功率2111PIR=电阻

3R消耗的功率2233323PIRIR==可得13169PP=故C正确;D.电阻2R消耗的功率2222PIR=a、b端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12323:():()17:9PPPPPPP=+++=入出故D错误。10.CD【试题解析】A.

假设只有波源1S时,因波速1m/sv=,此波传到5.5mx=处需要时间为15.5s5.5s1t==因周期2st=,则5.5mx=处的质点又振动了18s5.5s2.5s14tTT=−==+可知5.5mx=质点,在8st=时刻处在

波峰,即位移是3cm,同理可知波源2S存在时,传到5.5mx=需要时间是24.5s4.5s1t==质点又振动了238s2s4.5s1.5s4tT=−−==即得5.5mx=质点在8st=时刻也处在波峰,则位移

是8cmz=+,A错误;B.该波的波长为12m2mvT===在0x和10mx区域则有,各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1052x==即是波长的整数倍,波源1S和2S的振动步调相反,因此各点都是振动减弱

点,B错误;C.在x轴上,010mx区间,中间位置是O点,O点左侧各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05x,因此有()Δ212xn=+即这样的加强点共有5个,分别为0n=、1n=、2n=、3n=、4n=,同理,由对称性,O右侧也有5个加强点,因此010mx区间内一

共有10个振动的加强点,C正确;D.以波源1S为圆心,分别以半径4.8m和5.2m画圆,如图所示,则在这两个圆周上,Q点到两波源的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离之差最小,则有15.2m4.8m0.4mx=−=Q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最小15.2m4.8m

0.4mx=−=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最大为214.8m4.8m10mx=−=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最大为215.2m5.2m10mx=−=则在这两个圆周上,振动的加强点的个数相等,D正确。11.(4)(2分)(5)

非线性(2分)(6)9.83(3分)【试题解析】(4)由表中数据在图(b)中描点画图。(5)由绘制的ht−图线可知,下落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关系。(6)如果长直木条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满足212hgt=由2

4.916(SI)ht=可得214.916ms2g=解得229.832ms9.83msg=12.(1)15000(1分)(2)15.0(2分)(3)2(2分)(4)4.7×103(2分)2.8(2分)【试题解析】(1)采样周期为11s5000Tf==(2)由图乙可

知开关S1闭合瞬间流经电阻R1的电流为15.0mA;(3)放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R2两端电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C2122VEURRR==+(4)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两端电

压为C6VUE==,故可得()CCΔ0.0188CQUUC−==解得34.710μFC=设t=1s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CU,得()''CCUUCq−=代入数值解得''C2.8VU=13.(1)依题意,金属棒cd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有sin

mgBIL=(1分)解得sinmgIBL=(2分)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电流方向由c到d;(2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22LBEt=(2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2EIr=(2分)联立,解得34sinBmgrtBL=(1分)14.(1)离子在环形区

域内,沿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有qvBqE=(3分)解得EvB=(1分)(2)离子离开环形区域后,能沿着Oxy平面运动,且垂直打在荧光屏上,其轨迹如图设正离子在环形区域外圆周运动半径为0R,有210mvqvBR=(

3分)由几何关系得0tan603RRR==(3分)解得133mEBqBR=(2分)离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0023sin60RxRR=+=+(1分)15.(1)物块恰好能够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F,则有2FvmgmR=(2分)从释放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21(sin2)cos

2FmgLRmgLmv−−=(2分)解得18=(1分)(2)设物块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为1v,斜面的速度为2v,水平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2cosmvMv=(2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22121122mghmvMv=+(2分)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物

块运动到D点的速度为0,则21102mgRmv−=−(2分)解得6625h=m(1分)(3)物块返回斜面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23cos()mvMvmMv+=+(2分)整个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231()2QmghmMv=−+

(2分)解得22QJ(2分)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4071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