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空气》第1课时导学案(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共(7)页,185.97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83ea6532a98f36de5c0fc46d8230d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1空气课时1空气的组成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含量。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3.明确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
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过程中的误差分析,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如何组装玻璃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主
要针对课本教材图2-3的装置)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课堂探究】一、空气组成的发现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177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用_________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2.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
实验中实验药品是什么?产生了什么现象?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4.拉瓦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答案】1.定量;2.实验药品为汞;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中空气体积减少1/5;3.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
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①汞在加热条件下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其他气体反应;②生成的氧化汞是固体,使密闭装置内的压强减小;③能通过进入装置的液体的体积,测得减小的气体的体积。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师演示实验)1.实验药品:_________、水。2.实验原理: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集气瓶内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后,烧杯里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
的体积。3.实验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4.实验装置:5.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6.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红磷;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口有气泡均匀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
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开止水夹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6.;7.氧气约占空
气总体积的1/5。【思考及讨论】①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为什么红磷要过量?【答案】,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红磷过量是为了把氧气消耗完。②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倒流进集气瓶?【答案】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③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答案】主要是氮气;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④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空气总
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⑤若得出结论大于1/5,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答案】红磷点燃后没有迅速放入集气瓶,有空气逸出;止水夹开始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放
出的热量使一部分空气由导管进入烧杯中,水进入的体积大于1/5。【练一练】(2022·东城模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图所示。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B.红磷的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冷却后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气体体积D.实验过程中钟罩内液面先下降后
上升【答案】B三、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答案】78%21%0.94%0.03%0.03%【练一练】(2
022·石景山模拟)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B四、纯净物和混合物1.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之间没
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保存着各自的化学性质。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叫做__________。纯净物可用_____表示,如氮气可表示为_____,氧气可表示为_____,二氧化碳可用_____表示。【答
案】混合物纯净物化学符号N2、O2、CO2【思考讨论】判断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纯净物?哪些属于混合物?干净的空气五氧化二磷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液氧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河水【答案】纯净物:五氧化二磷、氧化汞、冰水混合物、液氧
、二氧化碳;混合物:干净的空气、稀有气体、澄清石灰水、河水。【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测评反馈】1.(2022·寻乌模拟)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78%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A、氧气占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不符合题意;B、氮气占空
气中体积分数为78%,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占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94%,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占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03%,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022.鞍山模拟)随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安全着陆,中国航天员创造了在
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航天员在空间站呼吸的“人造空气”中不该含有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氧气D.氮气【答案】B【解析】航天员在空间站呼吸的“人造空气”应与空气中的成分基本相同,空气中含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该含有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B。3.(2022·焦作模拟)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的水可以吸收燃烧的产物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C
.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D.集气瓶中液面应升高到2刻度处【答案】D【解析】A、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能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B、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颗粒,所以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故不符合题意;C、燃烧能
产生高温,温度高气体会膨胀,所以为了实验数据更加准确,要等到集气瓶温度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故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为21%,集气瓶中水以上的体积被分成五份,红磷燃烧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后,打开止水夹液面大约升高到刻度1的位置,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2022·岱岳模拟)下
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消毒酒精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C.食盐水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A.酒精是乙醇与水形成的混合物;B.结冰的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H2O,属于纯净物;C.食盐水是由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
气体中含有He、Ne、Ar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B。5.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利用下图进行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此实验中镁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其原因是________。【答案】(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使集气瓶内氧气完全反应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3)不能;造成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大【解析】(1)红磷燃烧时有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故填:;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为了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掉,燃烧匙内要放过
量的红磷;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有: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等;故填:使集气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3)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因此集气瓶中气体减少会很多,进
入集气瓶中的水就很多,造成测得的氧气的含量偏大,故镁不能代替红磷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不能;造成测得的氧气的含量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