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pdf,共(11)页,261.63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81ea63d4790151f3ca4dd8f548068c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C-12O-16C1-35.5N-23Fe-56Ca-40一、选择题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
数约占21%的是氧气,故答案选择B考点:空气的成分2.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a(PO4)2B.CO(NH2)2C.K2CO3D.NH4HPO4【答案】D【解析】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A、Ca(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B、CO(
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K2CO3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D、NH4HPO4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点睛∶复合肥是指含有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元素的盐。3.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
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间距B.分子大小C.分子数量D.原子大小【答案】A【解析】水转化为水蒸气,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从微观角度讲是水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分子间距。故选A。4.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
质的是A.葡萄干B.白砂糖C.鲜鸡蛋D.植物油【答案】C【解析】A、葡萄干富含维生素;B、白砂糖富含糖类;C、鲜鸡蛋富含蛋白质;D、植物油富含脂肪。故选C。点睛∶了解常见物质含有营养素的种类,对于合理饮食和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下列描述中,属于
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盐酸易挥发B.金属具有导电性C.酒精易溶于水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答案】D【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盐酸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
电性属于物理性质;C、酒精易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点睛∶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6.小明从下列某粒于结构
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表示阴离子B.核电荷数为12C.有两个电子层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答案】A【解析】A、表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错误;B、核电荷数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故B正确;C、有三个电子层,原子虽然失去了最外层两个电子,但电子层
仍然存在,故C错误;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8个电子是一种稳定结构,故D正确。点睛∶原子核电荷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
分类A石油、煤、氢气化石燃料BC60、H2、水银单质C纯碱、烧碱、Ba(OH)2碱DCH4、Fe3O4、醋酸有机物A.AB.BC.CD.D【答案】B【解析】选项物质分类A石油、煤、氢气化石燃料,氢气不属于化石燃料,故A错误;BC60、H2、水银单质,C60、H2、水银均属于单质,故B
正确;C纯碱、烧碱、Ba(OH)2碱,纯碱不是碱,属于盐,故C错误;DCH4、Fe3O4、醋酸有机物,Fe3O4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点睛∶氢气属于新型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纯碱不是碱而是盐。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
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答案】A【解析】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
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故A错误;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故B正确;C、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具有可燃性,做气体燃料;CO2固体俗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于灭火,故
C正确;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常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Fe+6HCl=2FeCl2+H2↑B.ZnO+H2SO4=ZnSO4+H2OC.CO2+C2COD.CuSO4+NaOH=Cu﹙OH﹚2↓+Na2SO4【答案】B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循两个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⑵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现有甲、乙、
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两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答案】C【解析】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
面有气泡生成,乙排在氢前面,甲和丙排在氢后面,乙比甲和丙活泼;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丙比甲活泼。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乙>丙>甲。故选C。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⑴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
则不能⑵排在前面金属可以把排在其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⑶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越来越弱。1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
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
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中全部溶解,
乙中部分溶解,故C正确;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
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D错误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
,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答案】C【解析】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
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硫酸钾,属于盐,故A错误;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有单质生成但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液态水电解产生
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点睛∶氧化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二、非选择题13.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是否发生改变?_____(选镇“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答案】(1).否(2).分子(3).+4(4).N2(5).2NO+2CO2CO2+N2【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2NO+2CO2CO2+N2。(1)化学反应前
后:物质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2)丙微粒是CO2,根据化合物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
x=+4。(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N2。(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14.(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用字母作答)A.硫在空
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C.用pH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pH=12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分层E.在氢气还原氧
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2)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甲计分。甲: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①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②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填字母)。③加热过程中
当蒸发皿中______,停止加热。①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②用____(填一个字母)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③把配制好的氯化纳得液装入______中,盖好瓶塞,井贴上标签。
②中可供选择的仪器:A.试管B.烧杯C.10mL量筒D.100mL量筒E.腔头滴管F.漏斗G.玻璃棒【答案】(1).BE(2).搅拌(3).BFG(4).出现较多固体时(5).左盘(6).D(7).试剂瓶【解析】(1)A、硫在氧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A错误;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故B正确;C、用pH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pH=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12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不会分层,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
定性,故D错误;E、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氧化铜呈黑色,铜呈红色,故E正确。故选BE。(2)甲: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①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②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选BFG。③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防止固体受热分解或飞溅。①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②用D.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③把配制好的氯化纳得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井贴上标
签。②中可供选择的仪器:A.试管B.烧杯C.10mL量筒D.100mL量筒E.腔头滴管F.漏斗G.玻璃棒点睛∶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液体药品应装入细口瓶,固体药
品应装入广口瓶。15.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3)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时开始收集。(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果装置是_____(填字
母序号)。(5)用B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______,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答案】(1).锥形瓶(2).2KClO32KCl+3O2↑(3).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4).D(5).伸入液面下【解析】(1)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
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1O32KCl+3O2↑。(3)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此时氢气比较纯净。(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果装置是D,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5)用B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
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点睛∶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根据生成物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16.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蛋的一种原料是由NaC1、CaO和Na2CO3组
成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题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
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____________。【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I.解质为:NaC1、NaOH、Ca(OH)2;II.溶质为:NaC1、NaOH;III.溶质为:__________。【设计方案】实验操
作现象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钠溶液________猜想I正确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溶液。(填化学式)有气泡产生猜想III正确【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若猜
想II正确,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答案】(1).Ca(OH)2+Na2CO3=CaCO3↓+2NaOH(2).NaCl、NaOH、Na2CO3(3).有白色沉淀产生(4).HCl或H2SO4(5).28:53.(或56:106)【解析】腌制皮蛋的一种原
料是由NaC1、CaO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Ca(OH)2+Na2
CO3=CaCO3↓+2NaOH。【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I.解质为∶NaC1、NaOH、Ca(OH)2;II.溶质为∶NaC1、NaOH;III.溶质为∶NaCl、NaOH、Na2CO3。【设计
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I正确,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HCl或H2SO4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III正确,
碳酸钠与硫酸或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交流反思】若猜想II正确,Ca(OH)2和Na2CO3恰好完全反应,Ca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原料中CaO与Na2
CO3的质量比为∶56∶106=28∶53。点睛∶腌制皮蛋的一种原料是由NaC1、CaO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与硫酸或盐酸反应生成氢气。17.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12O3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X(方程式已配平)。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2)步骤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Al(OH)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A.自然冷却至室温B.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C.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答
案】(1).NaHCO3(2).分解反应(3).2A1(OH)3+3H2SO4=A12(SO4)3+6H2O(4).CBA(5).净水剂【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AlO2+CO2+2H2O=Al(OH)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的化学式为NaHCO3。(2)步骤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3)Al(OH)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1(OH)3+3H2SO4=A1
2(S04)3+6H2O。(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自然冷却至室温。故选CBA。(5)明矾的一种用途是净水
剂,明矾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可以吸附一些杂质,常用作净水剂。点睛∶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净水剂。18.取15.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
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求:(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9.6(2).6
.57%【解析】由图中信息知,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杂质的质量是5.4g。(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5.0g-5.4g=9.6g。(2)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Fe2O3+6HCl=2FeCl3+3H2O1602199.6g200g×x
=,x=6.579%。答∶(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9.6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57%。点睛∶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
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