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1.898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fc69b1c7f1e5143dd5ae66feaed9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开展简单的月相观测能估算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读“月相观测活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观测者叠放拳头可用于()A.估算观察地的纬度B.估算月亮的高度角C.确定月亮的水平方位角D.确定月亮与地球的关系2.图示月亮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阳历的月初B.农历的月初C.阳
历十五左右D.农历十五左右【答案】1.B2.B【解析】【分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的拳头可用于估算月亮的高度角,可以用伸展手臂紧握拳头的方法来估测月亮的地平高度,高出地平线一拳约为10°,两拳约为20°,B正确;水平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位线的水平夹角,根
据地平面的方位及月亮所处位置即可得出其水平方位角约为270°,与拳头的使用无关,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无法估算观察地的纬度,A错误;要确定月亮与地球的关系,需要站在地月系之外观测判断,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的月亮是凸
面朝向西方的蛾眉月,该月相出现在农历的月初,B正确;农历十五左右,月相应为一轮圆月,D错误;月相与阳历联系不大,AC错误。故选B。【点睛】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丹霞地貌是巨厚
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4.该类岩石最主要的特点是()A.不含有化石B.岩石中有许多气孔C.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岩浆冷凝而成【答案】3.B4.C【解析】【分析】【3题详解】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因此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为砂砾岩,属于沉积岩,B正确,侵入岩和喷出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AD错误;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C错误。故选B。【
4题详解】沉积岩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含有化石,A项错误、C项正确;岩浆顺着某些地壳软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有的岩浆喷出地表,岩浆冷凝速度快,形成喷出岩,喷出岩岩石中有许多气孔,B、D项错误。故选C。【点睛】岩石按照
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一、岩浆岩的成因:地幔中呈流动状态的炽热岩浆向地表上升冷凝结晶形成岩浆岩。其中花岗岩类的岩石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在地壳中慢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在冷却之前形成晶体,称为侵入岩,如花岗岩。还有一类情况是岩浆快速上升,直到喷出地表,接
触到大气或海水时冷却形成岩石,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黑曜岩。二、沉积岩成因: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三、变质岩的成因: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能
使所有岩石变成变质岩。当岩石变成变质岩后,它的外形、构造、晶粒结构以及矿物组成都会发生变化。岩浆岩、沉积岩都可以变成变质岩,一种变质岩也可以变成另一种变质岩。变质岩比如大理岩、板岩等。中国南海的永乐环礁属于典型的珊瑚岛礁群,环礁内部分布有大
量的珊瑚礁。全富岛和甘泉岛无居民常驻,但海滩上微塑料污染严重。下图示意永乐环礁及全富岛、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分布(圆圈越大,微塑料越多)。据此完成下题。5.全富岛和甘泉岛微塑料污染较重的海滩位于()A.北侧B.环礁外侧C.西侧D.环礁内侧6.与全富岛和甘泉岛海滩微塑料
污染分布密切相关的条件是()A.岛礁北侧地势高B.环礁外侧船舶停靠多的C.环礁内侧风浪小D.岛礁西侧塑料排放多7.全富岛和甘泉岛海滩微塑料污染直接威胁()A.船舶停靠B.淡水饮用C珊瑚生长D.海鸟栖息【答
案】5.D6.C7.C【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圆圈越大,微塑料越多”并读图分析可知,甘泉岛的东侧微塑料污染严重,全富岛的南侧微塑料污染严重。甘泉岛的东侧和全富岛的南侧位于环礁的内侧。故选D。【6题详解】全富岛和甘泉
岛无居民常驻,所以岛礁的塑料排放少,海上的船舶停靠少,B错误;由图可知,岛礁东侧塑料污染严重,D错误;环礁内侧的风浪小,对微塑料的漂流影响小,易在内侧聚集,C正确;与岛礁北侧的地势无关,A错误。故选C。【7题详
解】永乐环礁属于珊瑚岛礁群,微塑料的污染会直接影响珊瑚的生长,C正确;微塑料污染不会影响船舶停靠,A错误;附近居民少,微塑料在海上,对岛屿的淡水没有影响,B错误;海鸟栖息在岛上,微塑料对其没有影响,D错误。【点睛】“微塑料”通常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微塑料的来源有两种:一类是化妆品和清洁剂等
工业产品里添加的人造塑料微珠;另一类是塑料垃圾在机械作用、紫外线等自然作用力下破碎而成的粒径较小的塑料碎片。兴凯湖属中俄界湖(下图),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
察河为其唯一泄流通道,成为乌苏里江西源。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A.
湖水含沙量增大B.湖泊容积增加C.年蒸发总量增大D.渔业资源减产9.兴凯湖湖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主要来源的季节最可能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8.A9.D【解析】【8题详解】根据材料,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
小兴凯湖,洪水期水量较大,河流的注入可能带来一部分泥沙,使湖水含沙量增大,A正确;结合图示,兴凯湖与松阿察河相连,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部分湖水也会通过松阿察河流出,因此即使北部有河水注入也不会导致湖泊容量明显变大,B错误;气候稳定时,湖泊面积变化不大,则年蒸发量变化不大,C
错误;河水注入带来营养盐类,渔业资源可能增产,D错误。故选A。【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河流补给类型有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其中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有较强的季节性,导致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湖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较稳定,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乌苏里江流域有积雪,春季积雪融化,所以春季时乌苏里江的河水主要补给方式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A错误;乌苏里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降水多,所以河流主
要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BC错误;冬季乌苏里江其他补给方式少,兴凯湖湖水补给成为其主要补给来源,D正确。故选D。【点睛】湖泊的补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大气降水。这是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之一。2、河流水。在丰水期
,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在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沼泽水。3、沼泽水通过渗流运动补给湖泊,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有助于调节湖泊水位。4、地下水。地下水是湖泊补给的另一种形式。当湖水水位高于地下水的潜水面时,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也补给湖泊水。近日新疆北部一股强
冷空气东进时,受地形影响,分裂成东路和西路两路。西路经祁连山西北部山口进入青海,东路经祁连山北缘山麓南下,在祁连山东南部河谷掉头向西,在青海湖附近两路冷空气迎面相遇,形成锎囚锋。下图为青海湖锢囚锋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西侧气团相比,青海湖锢囚锋东侧气团()A.
更冷,势力更强B.更暖,势力更强C.更冷,势力更弱D.更暖,势力更弱11.青海湖附近锢囚锋的形成和发展可能带来的天气状况是()A.降温、晴天B.降温、阴雨C.升温、晴天D.升温、阴雨【答案】10.A11.B【解析】【10题详解】图中锋面符
号可以指示锋前进方向,读图可知,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阻挡作用强,势力较弱;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狭管效应,势力更强且更冷,推动西侧冷空气向西移动,形成锢囚锋。故选A。11题详解】青海湖附近
两路冷空气迎面相遇,形成锢囚锋,东侧冷气团势力更强,随着锢囚锋的形成和发展,冷气团移动会带来阴雨、刮风、降温的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锢囚锋是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
形成锢囚锋。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2024年9月4~6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将更加广泛,中国人民对非洲的了解也将更加深入。左图为非洲自
然带分布图,右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12.非洲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地方性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3.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
,植被特征相似的一组是()A④和丙B.③和甲C.②和丁D.①和乙14.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南坡低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A.北坡处于向阳坡B.南坡处于迎风坡C.北坡坡度更陡峭D.南坡纬度相对高【答案】12.D13.C14.B【解析】
【12题详解】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进而引起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差异,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
陆分布影响,其水分条件发生变化,自然带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地方性分异规律:自然地带受海陆分布、局部水分差异、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的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的分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又叫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原因主
要是由于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由图可知,非洲自然带的分布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是
典型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与地方性分异规律、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结合自然带分布规律和山地垂直带谱的知识,①是热带雨林带,②是热带
草原带,③是热带荒漠带,④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甲是高山草原(草甸)带,乙是落叶阔叶林带,丙是常绿阔叶林带,丁是热带草原.带。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植被特征相似的一组是②和丁,④和丙、③和甲、①和乙植被特征不相似,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温度、
降水、坡度、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气候和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等。结合乞力马扎罗山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雪线分布。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雪)量较北坡多,雪线较低,B正确;该山位于赤道附近,一年中南北坡受太阳照射
时数差异较小,A错误;南北坡坡度都较大,差异不明显,C错误;同一座山脉纬度差异小,D错误。故选B。【点睛】气温和降水对雪线的影响——1.气温: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在海拔高度相
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雪线位置则较低。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的雪线位置较低。2.降水量: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
关。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
平衡。下图为某时段世界部分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正常时段海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时段()①出现厄尔尼诺现象②出现拉尼娜现象③信风增强④信风减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为了应对图示现象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秘鲁及智利沿岸居民最应
该()A.加强山火监测B.防范洪涝灾害C.增加储水总量D.减少渔业捕捞【答案】15.B16.C【解析】【15题详解】由图可知,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出现了拉尼娜现象,①错误,②正确;发
生拉尼娜现象时,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冷海水上泛增强,导致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下降,③正确,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图示时段出现拉尼娜现象,秘鲁及智利沿岸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干旱程度增加,需增加储水总量,应对干旱天气,B错误,C正确;
秘鲁及智利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森林植被稀少,山火发生概率小,A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及智利沿岸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渔业资源增多,可加大渔业捕捞力度,D错误。故选C。【点睛】拉尼娜事件是当东南信风异常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异常强烈,降水异常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
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武汉(30°N,114°E)的李先生家住高层楼房的一楼。生活中他发现,有一段时期阳台正午阳光被南面楼房遮
挡,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月10日才结束。下图示意李先生在阳台安装的垂直伸缩式晾衣架。(1)1月10日,太阳直射18°S附近,请在下图中绘制该日武汉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标注日出、日落、正午太阳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数值)。(2)说出李先生家阳台正午阳光被遮挡的时间范围,并分析该时段当地昼夜
长短及其变化情况。(3)在尽可能少下放绳索长度的情况下,为获得较好的晒衣效果,请说出李先生家晾衣架绳索下放长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答案】(1)(2)阳台被遮挡的时间范围为12月3日至1月10日;12月3日至12月2
2日(冬至日),武汉昼短夜长,且昼不断变短夜不断变长;12月22日(冬至日)至1月10日,武汉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3)夏季晾衣架下放绳索长度最长;冬季晾衣架下放绳索长度最短。【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阳台上
的阳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1月10日,太阳直射18°S附近,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外,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武汉的纬度在太阳直射点纬度以北,因此正午时武汉的太阳在正南方向,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纬距,这一天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30°+1
8°)=42°,该日武汉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绘制如下图:【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南面楼层影子越长,李先生家阳台正午阳光会被遮挡。根据材料,阳台被遮挡在1月10日结束,与1月10日太阳直射点直射相同纬度的另一天是12月3日,12月3日以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武汉的正
午太阳高度角变小,南面楼层影子变长,会遮挡住李先生家的阳台,因此李先生家阳台被遮挡的时间范围为12月3日至1月10日,这一期间,12月3日至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不断向南移动,根据昼夜长
短季节变化规律,在这一时间,武汉昼短夜长,且昼不断变短夜不断变长;12月22日(冬至日)至1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不断往北移动,此时武汉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小问3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越大,阳台被阳光照到的范围越小,晾衣绳索长度越长,武
汉在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阳台上阳光照射范围小,为让衣服能照射到太阳光,晾衣架绳索下放长度最长;冬季武汉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阳台上阳光照射范围大,在尽可能少下放绳索长度的情况下,晾衣架下放绳索长度最短。18.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印度孟买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2,概述孟买市气候的主要特征。(2)据图1,说出图中盛行风风向,分析其形成原因。(3)说出图1所示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植被类型。【答案】(1)全年高温;年降水量达1600mm以上,年
降水量大;6~9月降水丰富(为雨季),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或: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2)西南风。北半球夏季,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风。(3)炎热干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分析】本题以印度区域地理
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气候特征描述、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2可知,孟买各月均温都在20℃以上,说明气温特
点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读降水柱状图可知,6月降水量大约500mm,7月降水量大于600mm,8月降水量大约为350mm,9月降水量约为250mm,10~12月降水量约为100mm,累计年降水量大,年总降水量在1600mm以上;6~9月降水量都在200mm以上,降水丰富,形成雨季,10月~次年
5月降水较少,在100mm以下,形成旱季。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小问2详解】据图1可知赤道低压带此时都分布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气压带也随之北移,此时为北半球夏季,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
西南季风。【小问3详解】根据上题可知,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特征炎热干燥;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我
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1)图示地区可能出现大理岩,说明判断依据。(2)甲、乙两地都为山岭,指出各自所属构造类型并分析成因。(3)简析丙地断层左侧泥砂岩厚度比右层泥砂岩厚度小的主要原因。【答案】(1)图示地区有花岗岩存在;岩浆侵入石灰岩层时,会对与其接
触的岩层产生高温、高压作用;使接触的岩层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2)甲地属于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乙地属于向斜构造,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3)左侧岩层相对上升,受到的外力侵蚀作
用较强,岩层厚度较小;右侧岩层相对下降,受到的外力侵蚀作用较弱,岩层厚度较大。【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为材料,主要涉及地质构造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
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当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石灰岩时,对接触岩层产生高温、高压作用,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从而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岩石为大理岩。【小问2详解】向
斜、背斜都属于褶皱,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为背斜构造,甲地属于背斜构造,往往突起形成山岭地貌;岩层向下弯曲部分为向斜构造,乙地属于向斜构造,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力的
作用,岩石变得更加结实,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蚀,所以保留了下来,形成相对的高地而成山岭地貌。【小问3详解】据图可看出丙地两侧岩层有显著的相对位移,因而判断为断层。一般地壳上升接受侵蚀,地壳下沉接受堆积,丙地左侧岩层相对上升、右侧岩层相对下降,因此断层左侧岩层受外力侵蚀作用
较强,岩层厚度较小,断层右侧岩层受外力侵蚀作用较弱,岩层厚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