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PDF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671.126 KB
  • 2024-1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pdf,共(15)页,671.12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484d11b7be71621ad6d990cb33043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上期中物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1.以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4km/hB.

课桌的高度约50cmC.中学生正常的脉搏跳动一次大约10sD.洗澡的水温大约是60℃2.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达到10907m,遥控抛载物安全上浮,对于上

浮过程()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静止的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D.以抛载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3.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每10s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B.前30秒,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C.甲车可能在做变速运动D.前20秒两车平均速度之比为3:2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其速度v越大C.物

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确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5.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从同

一地点出发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6.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就是战国早期的大型礼乐器。如图所示,是大小不同的两个编钟,则()A.编钟发出的声

音的频率只与其大小有关B.敲P处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于N处的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D.敲击同一个编钟的力度越大,音调越高7.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用相同的力

从左向右依次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C.图丙中,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D.图丁中,“隔音蛟龙”是从阻断噪声传播方面控制噪音8.为控制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合肥市最近在学校、居民住宅等道路旁,安装了一

种在线实时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经过鸣笛时()A.HzB.dBC.km/hD.km9.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B.响度很大

的超声波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10.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

“鱼洗”正在振动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1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樟脑变小B.美丽雾凇C.云雾缭绕D.海浪冻结12.两只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

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的示

数相同13.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汽化吸热B.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热C.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汽化吸热D.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14.(3分)如图为摄影师在冬天拍摄的“钻石尘”奇观。据了解,在极寒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极

小的冰晶悬浮在空中,这些小冰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像钻石一样,因此极为罕见。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钻石尘”是由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B.“钻石尘”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C.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

失,是由于其吸热汽化了D.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热液化了15.小明同学对冰持续加热,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A.水沸腾过程需要吸热,温度不变B.第4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6

分钟D.冰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第Ⅱ卷(非选择题,15小题,共55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25题,每空1分,共25分)16.(3分)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测量了五次分别是:①75.1cm②75.2cm③75.1cm④77.

2cm⑤75.3cm,据此推断卷尺的分度值是,但以上测量记录有一次记错了,是第次(选填序号)。剔除错误数据后,桌子的长度应记作。17.(2分)如图甲,圆筒的直径为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s。18.(2分)小明在武汉火车站台等候动车,当小明坐上一列从武汉开往深圳的动车,看

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为参照物的。他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他从上桥到离开桥,已知大桥长1000m,车长150mm/s。19.(3分)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表所示。站次站名到

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北京南始发站08:000分02济南西09:3209:341小时32分406千米3南京南11:4611:483小时46分1023千米4上海虹桥12:55终点站4小时55分1318千

米(1)列车从济南西到上海虹桥用时h,在南京南站,列车停靠了s。(2)列车从济南西到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是km/h。(保留一位小数)20.(4分)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探究“刻度尺

振动发出的声音的特征变化”。(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既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又能听到刻度尺敲击发出的声音。(2)改变塑料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塑料刻度尺,会使声音的,换用钢

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的主要差异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1.(2分)小明同学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他又将正在响铃的闹钟

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他将听不到铃声,此现象可推理得出不能传声。22.(2分)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量噪声的强弱,dB是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嫌弃楼下大妈跳广场舞的音响声音太大影响他思考,赶紧关闭房间门窗,这一举措属于减弱噪声。23.(2分)常用的

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一只没甩过的,示数为37.8℃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36.5℃的就诊者体温℃。24.(2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中后。2

5.(3分)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它在形成过程中要热量;加盐主要是为了,使易拉罐的温度低于0℃,我们更容易看到白霜的形成。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6~28题,共15分)26.(5分)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2)AB段距离sAB=cm。(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

使斜面坡度较(填“大”或“小”)。(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v1和v2表示)。27.(5分)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

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3)若在月球上做上

述两个实验,实验乒乓球会弹起。(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法。A.推理B.类比C.控制变量D.转化28.(5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

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为了节省课堂实验的时间,实验时应选用水完成实验(选填“凉”、“温”或“热”)。(2)沸腾前,烧杯中的水不断吸热,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3)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选填“a”或

“b”)。(4)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四、综合计算题(本题包括29~30题,共15分)29.(6分)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现有某型

号潜艇静止在马里亚纳海沟某处的海面,准备利用超声波测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向海沟发出超声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1m/s)。(1)人们把频率高于的声叫超声波。超声波测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这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2)请计算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3)请计

算潜艇所在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30.(9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表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后到达收费站的A点,在ETC通道s1=60m

一直减速,经t1=6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B点,然后再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45m。不计车长。求:(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

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A解:A、一个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5.1×3.5km/h≈4km/h;B、课桌的高度约80cm;C、正常情况下,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D、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在40℃左右,故D错误。故选:A。2.(C【解答】解:A、上浮过程中,“海斗一号”和海面之间距离不断减小,海面是运动的;B、上浮过程中,“海斗一号”和海底之间距离不断增大,海底是运动的;C、“海斗一号”抓取样本后上浮,故以

样本为参照物,故C正确;D、“海斗一号”抛掉的重物下沉,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海斗一号”是运动的。故选:C。3.D【解答】解:A、由图可知、所用时间相等可知,即: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B、由图可知,甲运动的距离为900m,在相同的时间内,由v=,前30秒,故B正

确;C、由图知,甲车做匀速运动,甲车可能在做变速运动;D、甲车在前20s内的通过的路程s甲=600m,乙车在前20s内的通过的路程s乙=450m,由v=、乙两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v甲:v乙=:=s甲:s乙=600m:450m=6:3,故D错误。故选:D。4.D【解答

】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而选项A、B、C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故选:D。5.A【解答】解:A、图线的交点表示在同一时刻,则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B、

由图可知,甲,说明甲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甲,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一条图线在100m处,说明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D、由图象知,其速度为v1===5m/s;下面图线在10s﹣2s=2s时间内运动了50m,其速度为v2===6.25m/s。故选

:A。6.B【解答】解:A、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它的大小和敲击的位置(长度)有关;B、同一个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P处的长度比N处的长度短,音调高;C、振幅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D、敲击同一个编钟的力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B。7.B【解

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用同样的力从左向右敲击这8个瓶子时,越来越容易振动,音调越来越高;C.倒车雷达上的超声定位系统主要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信息;D.“隔音蛟龙”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着手控制噪音。故选:B

。8.B【解答】解:因为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故选:B。9.A【解答】解:用超大音量播放表示原来的响度小;超低速度播放表示原来的音调高,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故A正确。故选:A。10.A【

解答】解:A、“鱼洗”发出的声音是由“鱼洗”的振动发出的,故A正确;B、“鱼洗”发出嗡嗡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人能听到“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

D错误。故选:A。11.A【解答】解:A、樟脑变小,属于升华,故A符合题意;C、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B、云雾缭绕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海浪冻结是凝固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解答】解: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

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D正确。故选:D。13.C【解答】解:液态的制冷剂在冷冻室汽化吸热成气态,故ABD错误。故选:C。14.B【解答】解:(1)“钻石尘”是空气中的水

蒸气会凝结成极小的冰晶悬浮在空中形成的,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故A错误;(2)“钻石尘”消失,是固态小冰晶吸热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D错误。故选:B。15.D【解答】解:A、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故A正确;B、由图可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故B正确;C、冰的熔化过程

持续了8min﹣2min=6min;D、图中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15小题,共55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25题,每空1分,共25分)16.1cm;④;75.2cm。【解答】解: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数据可知;④77.2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应该舍去;物体的长度为L=≈75.2cm。故答案为:1cm;④;75.4cm。17.1.00;228.8。【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

是0.5cm=1mm;圆筒左侧为2.00cm,所以圆筒的直径为d=3.00cm﹣2.00cm=1.0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6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3”和“4”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1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48.8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t=3

min48.8s=228.8s。故答案为:6.00;228.8。18.自己;50。【解答】解:他坐在动车上时,他和窗外的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窗外的树往后退v===50m/s。故答案为:自己;50。19

.(1)3.35;120;(2)272.2。【解答】解:(1)列车从济南西到上海虹桥的时间t=12:55﹣9:34=3:21=8.35h;在南京南站,列车停靠的时间Δt=11:48﹣11:46=2min=120s;(2)济南西到上海虹桥的路程s=1318km﹣406km=912km,列车从济

南西到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v===272.8km/h。故答案为:(1)3.35;120。20.(1)刻度尺;桌面;(2)音调改变;音色。【解答】解:(1)刻度尺如果没有紧压在桌沿处,刻度尺振动时,影响实验效果。(2)实验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刻度尺振动的频率,

从而使声音的音调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响度相同。故答案为:(1)刻度尺;桌面;音色。2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解答】解:小明同学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

铛。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时,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22.【答案】0;在传播过程中。【解答】解: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

量噪声的强弱,0dB是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赶紧关闭房间门窗。故答案为:0;在传播过程中。23.【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37.8。【解答】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

液柱不下降。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则读数准确,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未甩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36.5℃的就诊者体温时。故答案为:液体的热胀冷缩;37.8。24.【答案】熔化;凝固。【解答】解: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中,糖先从固态变成液态,则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故答案为:

熔化;凝固。25.【答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放出;降低冰的熔点。【解答】解: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即

低于0℃,我们更容易看到白霜的形成。故答案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放出。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6~28题,共15分)26.(1)v=;(2)30.0;(3)小;(4)B

;(5)。【解答】解:(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2)根据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10.00dm﹣7.00dm=4.00dm=30.0cm;(3)应使斜面坡度较小,这样可避免使小车运动过快;(4)小

车在斜面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直线运动,A.图中v﹣t图象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速度大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v﹣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故B符合题意;C.图中s﹣t图象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小车位置相对于O点没有变化

,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由v=可知1=,后前半程所用时间:t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故答案为:(1)v=;(2)30.0;(

4)B。27.【解答】解:(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3)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因

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类比法。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微小振动放大;(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甲。28.(1)热;(2)上升;(3)a;(4)

96;液化。【分析】(1)减少加热时间,可以通过提高水的初温来达到目的;(2)水沸腾前,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7)温度计读数

前,先认清分度值;可根据“白气”的状态和“白气”的形成上入手。“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解答】解:(1)通过提高水的初温减少加热时间,故使用热水来完成实验;(2)水沸腾前继续吸热,温度不

断上升;(3)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图象;(4)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值为96℃,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因此水面上出现“白气”相对多一些。故答案为

:(1)热;(2)上升;(4)96。四、综合计算题(本题包括29~30题,共15分)29.(1)20000Hz;信息;(2)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为6s;(3)潜艇所在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为9186m。【解答】解:(1)

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超声波测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2)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为:;(3)艇所在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为:h=vt=1531m/s×6s=9186m。答:(1)20000Hz;信息;(3)潜艇所在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

度为9186m。30.【答案】(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30km;(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为9s;(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m/s。【解答】解:(1)根据图甲可知,汽车到达

收费站前速度为90km/hh,根据v=可知h=30km;(2)已知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5=45m,根据v=可知2===9s;(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s总=s8+s2=60m+45m=105m,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

岛的总时间:t总=t1+t8=6s+9s=15s,所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平均===5m/s。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30km;(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为9s;(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

速度大小为7m/s。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