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属(单元检测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课件精讲及好题精练(科粤版)(解析版)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942.521 KB
  • 2024-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六章 金属(单元检测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课件精讲及好题精练(科粤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六章 金属(单元检测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课件精讲及好题精练(科粤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六章 金属(单元检测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课件精讲及好题精练(科粤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六章 金属(单元检测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课件精讲及好题精练(科粤版)(解析版).docx,共(18)页,942.52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469ae5a3750ef252ef33fcc13c73b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单元金属(单元检测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l-35.5Fe-56Zn-65Al-27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

.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答案】B【解析】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无关。故选B。2.(2022·山东淄博·二模)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答案】B【解析】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锈蚀,选项A错误;B.铝在空气中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用于铁制暖气片防锈

用的“银粉”就是铝粉,在铁制暖气片上刷上“银粉”后,能起到防止铁制暖气片锈蚀的作用,选项B正确;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擦洗,把氧化物薄膜擦去,使铝锅又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选项C错误;D.铁制品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

易生锈,因此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更容易生锈,选项D错误。故选B。3.(2022·湖南湖南·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合金叙述正确的是()A.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高B.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C.钢是含碳量在2%~4.3%的铁合金D.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

硬度大【答案】D【解析】A、焊锡是合金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A错误。B、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单质,B错误。C、生铁是含碳量在2%~4.3%的铁合金,C错误。D、黄铜是合金,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正确。故选:D。4.(2022·广东·东

莞二模)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A.合成材料B.天然材料C.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C【解析】铸造马踏飞燕所用的是青铜,青铜由铜和锡熔合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5.(2022·广西贵港·二模)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

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B.Y、X、ZC.X、Y、Z

D.Y、Z、X【答案】C【解析】X能与稀硫酸反应,Y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X的金属活动性较Y强,Y能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置换出来,而Z不能,说明Y的活动性较Z强,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6.(2022·河北·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

是()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B.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二者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答案】C【解析】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氧气、水接触,故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正确。B、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正确。C、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不是铝的化学性质稳定,错误,符合题意。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

原出来,正确。故选C。7.(2022·四川成都·一模)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答案】A【解析】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

B、黄铜属于铜的合金。C、生铁属于铁的合金。D、硬铝是铝的合金。故选:A。8.(2022·四川·绵竹预测)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是()A.CuB.AgC.ZnD.Hg【答案】C【解析】A、铜不能

和稀硫酸反应;B、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D、汞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选C。9.(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O+CaO═Ca(OH)2B.Na2SO4+BaCl2═2NaCl+BaSO4↓C.H2+CuO

Cu+H2OD.3CO+Fe2O3高温2Fe+3CO2【答案】C【解析】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10.(2022·重庆·二模)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C.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D.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答案】D【解析】A铁部分锈蚀后还有回收的价值。此项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此项错误。C

铁锈的结构比较疏松,能够存在水和氧气,所以不但不能阻止还会加快铁继续被锈蚀。因此铁制品生锈后要及时除去表面的锈。此选项错误。D铁生锈是铁、氧气和水三种物质共同反应,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此选项正确。11.(2022·山东济宁·一模)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

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分析实验④

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答案】B【解析】A、金属与酸反应,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正确。B、②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说明金属活动性,铁

在氢前,④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金属活动性铜大于银,不能判断出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符合题意。C、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和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正确。D、对比实验①②反

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镁>铁>氢,实验③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氢>铜,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和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分析实验④的现象,活动性铜>银,故金属活动性,镁>铁>铜>银,D正确。故选:B。12.(2022·宁夏中卫·一模)收藏家收藏

清末的铝器,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的作用【答案】D【解析】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A不正确;B、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不是铝的氧

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故B不正确;C、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故C不正确;D、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铝易氧化,铝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13.(2022·甘肃酒泉·一模)下图是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

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答案】A【解析】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②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③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①③对比说明

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四个实验中,④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4.(2022·湖南·双牌县教育研究室一模)关于金属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C.锡制成锡箔是利用锡的延展性D.铝易氧化,因此抗腐蚀性能较差【答案】D【解析】A、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铁锈,且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A正确。B、合金硬度比纯金属硬度大,黄铜合金的硬度比

纯铜的硬度大,B正确。C、锡制成锡箔是利用锡的延展性,C正确。D、铝易氧化,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因此抗腐蚀性能较强,D错。故选:D。15.(2022·西藏拉萨·模拟预测)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

酸钾固体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答案】D【解析】A、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横坐标是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质

量减少,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变,错误。C、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纵坐标是酸的质量,这属于足量金属等量酸的情况,最终产生的氢气由酸的质量决定,酸的质量相等,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应该相等,错误。D、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正确。故选D。16.(2022·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

丰富的金属元素C.铁生锈后,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D.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答案】D【解析】A、铁部分锈蚀后还有回收价值,可以通过还原铁锈,将其还原成铁单质,起到资源的循环利用,此选项错误;B、地壳中所含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等,含量最丰富

的金属元素是铝,此选项错误;C、铁锈的结构疏松多孔,不能阻止铁继续锈蚀,此选项错误。D、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的存在下,发生复杂的反应,生成铁锈,此选正确。故选D。17.(2022·四川·二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

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越活泼反应越快,故A正确;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故B正确;C、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

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说明金属均已全部反应完,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是甲>乙>丙,则相对原子质量是甲<乙<丙,故C错误;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氢来源于酸,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多

,消耗硫酸的质量越多,故D正确。18.(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Y>X>Z,Z>Y>X.【解析】金属越活泼,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根据坐标可以看出,最陡的是Y,最坡的时Z,所以其活动性为Y>X>Z,Z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少,则Z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X

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大,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故其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Z>Y>X。19.(2022·山西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

,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①Mg2+②Mg2+和Fe2+③Mg2+和Cu2+④Mg2+、Fe2+和Cu2+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Mg、Fe、Cu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Cu,故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而不与硫酸镁反应,故溶液中一定有镁离子和生成的亚铁离子,当铁将硫酸铜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没有铜离子,当铁没有将硫酸铜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有铜离子,故②④正确。

故选C。20.(2022·湖北·模拟预测)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铜,可能含有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

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答案】B【解析】A、根据分析,镁和硝酸银反应时可能镁有剩余也可能镁完全反应,故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镁,选项错误;B、根据

分析,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铜,可能含有镁,选项正确;C、根据分析,镁和硝酸银反应时可能硝酸银有剩余也可能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错误;D、根据分析,滤液中一定含

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错误;故选:B。第II卷(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21.(2022·四川·眉山模拟预测)金属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1)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_______________(填“相同”

或“不同”)的铁合金。(2)下列物品中,利用金属铜优良导电性的是(填字母序号)。A.铜钥匙B.铜导线C.铜火锅D.铜牛兽首(3)我国古书上记载了很多有关金属的内容①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曾青(硫酸铜)涂铁,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该方法说

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4)将一定量的锌、铜粉末加入到Fe(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_______________种。②若向滤渣

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不同;(2)B;(3)强;(4)四##4;Zn(NO3)2、Fe(NO3)2【解析】(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

金,但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2)A、铜用作钥匙,是因为硬度大,不符合题意;B、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符合题意;C、铜用作火锅,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符合题意;D、铜作牛兽首,不是利用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故选B;(3)

①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4)金属活动性:锌>Fe>Cu>Ag,将一定量的锌、铜粉末加入到硝酸亚铁和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亚铁

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如果锌完全反应后,硝酸银剩余,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①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银。硝酸银可能与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锌已经完全反应,锌、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故此时滤渣中只含银;锌

可能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或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参与了反应,或锌恰好与硝酸铜完全反应,或锌置换了部分硝酸铜,此时滤渣中含铜、银;锌可能与硝酸亚铁恰好完全反应(或部分硝酸亚铁参加反应),则滤渣中含银、铁、铜;锌可能过量,此时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此时滤渣中含银、铁、铜、锌。故滤渣的组成情况

有四种;②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锌已经完全反应,且无铁生成,即硝酸亚铁没有参与反应,锌一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锌,故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硝酸亚铁,故填:Zn(NO3)2、Fe(NO3)2。22

.(2022·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模拟预测)贺州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有色金属矿产有锡、钨、铅、锌、铜、锑等;化工原料矿产有赤铁矿、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等;建筑材料有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1)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的材料是_________。(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锑元素的信息,则锑的质子数为_________。(3)焊锡是锡与_________的合金。(4)可用于生产硫酸的矿石是_________。(5)天安门华表是由_________做成的。【答案】钨##W;51;铅##

Pb;硫铁矿;大理石【解析】(1)钨的熔点高可用作灯丝;(2)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锑元素的信息,则锑的质子数为51;(3)焊锡是锡与铅的合金;(4)硫铁矿中含有硫元素,可用于生产硫酸的矿石是硫铁矿;(5)天安门华表是由大理石做

成的。23.(2022·陕西汉中·一模)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______性。(2)高铁在建造时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下列属于合金的是______(填字母)。A.生产高铁车窗的玻璃B

.制造高铁车身的硬铝C.电缆中的铜线D.制造车内设施使用的不锈钢(3)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的原因是______。(4)黄铜是铜锌合金,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取某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

加适量的稀盐酸后,观察到该黄金样品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鉴定结果:该黄金样品为假黄金。【答案】(1)延展;(2)BD;(3)铝制品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防止铝进一步氧化,用钢刷擦洗铝制品会破坏这层氧化铝薄膜,使铝制品进

一步氧化;(4)22Zn+2HCl=ZnCl+H【解析】(1)“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A、生产高铁车窗的玻璃,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B、制造高铁

车身的硬铝,硬铝属于金属材料中铝的合金,故B符合题意;C、电缆中的铜线,铜属于金属材料中的纯金属,故C不符合题意;D、制造车内设施使用的不锈钢,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中的铁的合金,故D符合题意;故选BD;(3)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的原因是:铝制品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防止铝进一步氧化,用钢刷擦洗铝制品会破坏这层氧化铝薄膜,使铝制品进一步氧化;(4)黄铜是铜锌合金,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方程

式为:22Zn+2HCl=ZnCl+H。24.(2022·山东枣庄·二模)《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1)采矿(图1)“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

,_____(选填“易”或“难)溶于水。(2)治炼(图2)“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①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②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

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3)使用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硬度。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小于;难;(2)完全燃烧;形成合金熔点降低;(3)增大;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解析】(1)因为需要得到锡砂颗粒,相当于过滤后得到滤渣,所以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小于锡砂颗粒大小。因为可以从河水中得到锡砂颗粒

,所以可推测锡砂主要成分SnO2难溶于水。(2)①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充足有助于完全燃烧,所以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完全燃烧。②加铅可使铅、锡形成合金,合金熔点比纯金属低,所以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故填:形成合金熔点降低。(3)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金属大,所以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

金使用,目的是增大硬度。②因为锡的活动性比氢强,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很少装酸性物质。25.(2022·山东·滨州模拟预测)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

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3)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

是_____(填字母序号)。【答案】FeCl2+H2高温Fe+2HCl;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Fe+CuSO4===Cu+FeSO4;①中未反应的铁粉继续与②中硫酸铜反应;FeSO4和Al2(SO4)3;D【解析】(1)据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

H2高温2HCl+Fe,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前置后,故铁不与硫酸铝溶液反应,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将

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未反应的铁继续与硫酸铜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生成的FeSO4、没参与反应的Al2(SO4)3;(3)—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由于铁

与银之间金属活动性差距较大,故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待硝酸银溶液反应完以后,铁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A、开始加入的铁与硝酸银溶液反

应,待硝酸银溶液反应完以后,铁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故铜的质量在加入铁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正确;B、反应开始硝酸铜的质量不变,但是溶液质量减少故硝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铁与硝酸铜溶液反应时,硝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到零,正确;C、第一个反应中,反应掉340份质量的硝酸银,生成18

0份质量的硝酸亚铁,溶液质量减少,第二个反应中,反应掉188份质量的硝酸铜生成180份质量的硝酸亚铁,溶液质量减少,第一个反应中溶液减少的多,正确;D、反应前有两种溶质,反应中有3中,如果铁足量,反应后只有一种,错误。故选D。三、流程题26

.(2022·四川省乐模拟预测)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___________;(2)滤渣的成份有______,步骤③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答案】Fe+CuCl2=FeCl2+Cu;Fe、Cu;2HCI+Fe==FeCl2+H2↑;FeCl3、Cu或FeCl2、Cu【解析】由流程图可知废液的处理过程为:利用过量的饱

和氯化铁溶液与镀铜电路板上金属铜反应,然后用过量铁粉把生成的氯化铜置换得到金属铜,同时把过量的氯化铁溶液转变为氯化亚铁溶液,最后,进行过滤分离出金属铜而回收铜,并把滤液氯化亚铁再转化为氯化铁溶液循环利用.四、实

验题27.(2022·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模拟预测)小魏用下图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1)甲图中a=_______。(2)从安全和环保角度考虑,甲乙两图中均缺少_______装置。(3)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步

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称量黑色粉末质量m1m2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能被吸引3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无气泡产生4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明显现象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

资料显示:Fe3O4与稀盐酸混合无气体生成且不与CuSO4溶液反应。故小嘉同学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她又发现m2恰好为_______g,这可以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则乙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4)两组实验说明

:CO具有还原性且温度对CO和Fe2O3的反应有影响(温度越_______,CO越有可能将Fe2O3还原为单质铁)。【答案】(1)4.8;(2)处理尾气;(3)22Fe+2HClFeCl+H=;4.64;233423FeO

+CO2FeO+CO;(4)高【解析】(1)为了进行对比,甲图中a=4.80。(2)从安全和环保角度考虑,甲、乙两图中均缺少尾气处理装置。(3)①甲组的黑色粉末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Fe+2HClFeCl+H=。②资料显示:Fe3O4与

稀盐酸混合无气体生成且不与CuSO4溶液反应。故小嘉同学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她又发现m2恰好为1121684.80g=4.64g160232,这可以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则乙中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233423FeO+CO2FeO+CO。(4)两组实验证明:CO具有还原性且温度对CO和Fe2O3的反应有影响(温度越高,CO越有可能将Fe2O3还原为单质铁)。五、科学探究题28.(2022·安徽·模拟预测)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生活中常见的

不锈钢多以添加了某种其他金属达到防锈的目的,但是它的主要成分毕竟还是金属铁,在适宜的条件下还是会生锈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生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实验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取三根洁净无锈的铁

钉,分别放置在三个不同环境中,一周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并记录如下。实验ABC现象在液面附近,铁钉生锈严重铁钉无明显变化铁钉无明显变化【解释与结论】(1)对比实验________(填序号),可以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2)由上述实验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_____,铁锈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为什么铁锈要即时除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实验2:生活中不锈钢刀具经常用来切含盐的食物,于是小组同学想继续探究食盐(NaCl)溶液的浓度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进行实验】

室温下,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光亮铁丝,用如图2装置完成实验并记录如表。实验编号烧瓶内液体(用于浸润铁丝)用量放置不同时间,导管内液面上升高度(cm)1小时2小时3小时①2.0mL蒸馏水0.10.73.2②1.5mL蒸

馏水+0.5mL10%NaCl溶液0.31.55.0③1.0mL蒸馏水+amL10%NaCl溶液0.83.37.9④0.5mL蒸馏水+1.5mL10%NaCl溶液1.14.79.1⑤2mL10%NaC

l溶液000【解释与结论】(3)导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4)a=__________。(5)依据实验①~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6)小组同学重复实验⑤,得到以下数据:烧瓶内液体(用于浸润铁丝)用量放置不同时间,导

管内液面上升高度(cm)1小时2小时3小时2mL10%NaCl溶液1.45.710.0则原实验⑤失败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7)综合上述实验结果,铁制品的防护需尽量避免与水、氧气、________接触。【答案】(1

)AC##CA;(2)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混合物;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如果不及时除去加快生锈速率;(3)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压降低,小于外界气压,水在外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导管中;(4)1.0;(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NaCl溶液

浓度的增加,铁生锈速率加快;(6)装置漏气;(7)NaCl##氯化钠【解析】(1)A中铁钉与水接触,生锈,C中铁钉与水隔绝,不生锈,对比A、C可知,铁生锈与水有关;(2)对比A、C可知,铁生锈需要水,对比A、B可知,A中铁钉与氧气接触,生锈,B中铁钉与氧气隔绝,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

气,因此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铁锈要即时除去的原因是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如果不及时除去加快生锈速率;(3)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压降低,小于外界气压,水在外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导管中,导管内

液面上升;(4)有各组实验可知,液体的总体积均为2mL,为了进行对比,则1.0mL+amL=2mL,则a=1.0;(5)实验①~④中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依次增大,在相同时间内导管内液面上升高度也依次变大,由实验①

~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加,铁生锈速率加快;(6)小组同学重复实验⑤,根据数据,其中的铁会生锈,实验中导管中液面没有上升,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7)根据实验①~④的实验结论可知,铁制品的防护需尽量

避免与水、氧气、NaCl接触。六、计算题29.(2022·山西·三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50.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内加入足量的100.0g稀盐酸(杂质不

与酸反应),并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的数据如下:反应时间t0t1t2t3烧杯总质量/g161.4161.2161.0161.0试计算:(1)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_____。(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0.1%)

【答案】(1)0.4g;(2)98.2%【解析】(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1.4g+50.0g+100.0g-161.0g=0.4g;(2)设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22Fe+2HCl=FeCl+H562x0.4g

56x=20.4gx=11.2g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1.2g×100%98.2%11.4g答: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8.2%。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