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大串讲(部编版)

DOC
  • 阅读 2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79.177 KB
  • 2024-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大串讲(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大串讲(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大串讲(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2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大串讲(部编版).docx,共(24)页,179.17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3f3e3f72a35f0bf2d575cf77eeb49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字(一)易读错的音悠哉.(zāi√zhāi)琴弦.(xuánxián√)曝.晒(pù√bào)驰骋.(chéngchěng√)一缕.(lǚ√lǒu)莱.茵河(lái√nái)虚拟.(lǐnǐ√)入场券.(juànquàn√)戛.

然而止(jiá√gá)荒谬.(miàomiù√)纯.熟(cúnchún√)微波粼.粼(lín√línɡ)巍.峨(wēi√wèi)拊.掌(fǔ√fù)奴.仆(nú√lú)抽搐.(cùchù√)绱.鞋(sàngshàng√)(二)易写错的字哉:(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曝:左边是(“日”),

不是“目”。轴:右边是(“由”),不是“田”。盲:上面是(亡),不要多写一点。陶:右部里面是(缶),不是“击”。(三)多音字处chù(到处)角jiǎo(三角)传chuán(传递)chǔ(相处)jué(角色)zhuàn(传记)弹

dàn(导弹)相xiāng(相信)轴zhóu(卷轴)tán(弹琴)xiàng(亮相)zhòu(压轴)字音辨析:“处”表示“地方、某些机关”的意思时,读“chù”,如处所、办事处;其他情况一般读“chǔ”。“传”表示“传记、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解释经文的著作”的意思时,读“zhuàn”,如水浒传

、经传;其他情况一般读“chuán”。实战演练:①chǔ②chù1.处.方()处.所()处.置()①xiāng②xiàng2.相.片()相.思()互相.()答案点睛:1.①②①2.②①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二、词语(一)写词语善哉巍峨

扣人心弦压轴曝晒谬矣锦缎锦囊妙计连绵起伏谱写莱茵河文盲纯熟琴键踢毽健康建设陶醉淘气号啕大哭茅屋钢琴微波粼粼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幽静景象陶醉失明烛光断断续续水天相接清幽入场券(quàn)传(chuán)说传(zhuàn)记千丝万缕棉花微波粼粼(lín)(微:细小。粼粼:细

小的水波闪闪发光)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驰骋继承尴尬前仆(pū)后继行当(háng)(dang)约定俗成装饰彻底虚拟戛(jiá)然而止行头(xíng)(tou)不可开交仆(pú人亮相马鞭驰骋(chěng)此时无声胜有声风

雨不透(二)近义词幽静(宁静)清秀(秀丽)陌生(生疏)波涛汹涌(波浪滔天)纯熟(熟练)陶醉(沉醉)著名(有名)霎时间(一瞬间)常考词义辨析的词组“激烈”和“热烈”。“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

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辩论、竞争、搏斗等;猛烈是指着重指来势又猛又急,常形容爆炸、响声、攻击、冲击、风雨等。1.经过()(激烈热烈✔)的争论,大家终于统一了意见。风()(激烈✔热烈)地刮着,白杨树发出哗哗的响声。(三)反义词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陌生(熟悉)波涛汹涌(水平如镜)纯熟(生疏)陶醉(苏醒)断断续续(连续不断)三、课文重点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一、读准字音少(shǎo)选之间好(hào)书画以为(wéi)世无足复为(wèi)鼓琴者所宝以百数(shǔ)曝(pù)书

画杜处(chŭ)士二、带点字解释鼓琴(鼓:弹)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方:刚刚。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善哉:好啊少选之间(少选:一会儿,不久)终身不复鼓琴(复:再,又)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好像)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又曰(曰: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足:值得)书戴嵩画牛(书:书写,题)好书画(好:喜欢)尤所爱(

尤:尤其,特别)所宝以百数(宝:动词,珍藏。所宝:所珍藏的书画。数:计算。)曝书画(曝:晒)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囊:袋子)拊掌:拍手。谬矣(谬:错误)尾搐入两股间(搐:收缩。股:大腿)今乃掉尾而斗(今:现在。乃:却。掉:摆动,摇)笑而然之(然:认为……是对的。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古语有云(云:说)知音:知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三、译文《伯牙鼓琴》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刚刚伯牙想着高山弹琴时,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

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书戴嵩画牛》四川有个杜处士,喜欢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作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

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牛角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动着尾巴在角斗,画错了。”杜处士笑

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四、填空1、《伯牙鼓琴》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写了伯牙失去

知音之悲,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2、伯牙遇到知音时的心情可用这样的词语形容: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喜不自胜、激动万分、相见恨晚。伯牙痛失知音时的心情可用这样的词语形容:悲痛欲绝、痛不欲生、肝肠寸断、痛心入骨、哀哀欲绝3、《伯牙鼓琴》中,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赏析:这句话把琴声比作巍巍泰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伯牙琴艺的高超以及锺子期对音乐的精通。仿写:方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方鼓琴而志在春雨,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潇潇乎若春雨。

”5、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仿写:驾车当问司机,做菜当问厨师,种花当问园丁。6、从“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可以看出杜处士尤爱戴嵩《牛》图;能解释牧童大笑原因的句子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

,谬矣。7、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结尾用古语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也告诉我们“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特长,如果你想要学做某事,一定要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请教。引用古语,更能增强说服力。五、拓展1、

《吕氏春秋》: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杂家代表著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议论中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知识。2、有关友谊的

四字词:形影不离肝胆相照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情同手足3、有关友谊的诗句:(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22课《月光曲》一、课文解析1、《月光曲》是一个传说,讲述了德国著名音

乐家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为他们弹琴,又因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而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赞美了贝多芬同情、关爱穷苦人民的高尚人格。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受,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姑娘真的只是随便说说吗?答:(1)不是随便说说的。(2)虽然

盲姑娘十分渴望能亲耳听贝多芬的音乐会,但心疼哥哥,不想增加哥哥的负担,她这句话是安慰哥哥的,体现了盲姑娘的懂事体贴、善解人意。3、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姑娘听?答:因为贝多芬在屋外听到盲姑娘的琴声和兄妹俩的谈话,被盲姑娘对音乐

的热爱和这对穷兄妹俩之间的手足情深感动了,所以他进屋为盲姑娘弹琴。4、赏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答:“多纯熟”是赞叹弹奏的技巧熟练;“多深”是赞叹把曲子里蕴含的感情充分地表现

出来。这两句话赞美了演奏者高超的琴艺。盲姑娘能从琴声中猜出演奏者是贝多芬,体现了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还懂音乐。5、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答:因为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赞叹,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被她对美好音乐的欣赏和赞叹所打动,他

也为遇到知音而激动,创作激情油然而生,所以他要再弹一首。6、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读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触发点:一是

当时月光下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二是穷苦善良的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7、课文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月光曲》优美的意境。皮鞋匠的联想包含了三个画面:一、月亮升起来,海面洒满银光。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三、海上风起浪涌。从三个画面,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相

应的变化:起初舒缓轻柔,接着逐渐高昂,最后激越奔放。通过联想表现音乐,不仅体现了贝多芬高超的琴艺,而且更有画面感,更有意境,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使内容更充实、更深刻。二、拓展: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他集古典音乐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

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月光曲》(《月光奏鸣曲》)《致爱丽丝》2.贝多芬名言:(1)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2)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3.

中外著名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贺绿汀《游击队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华彦钧《二泉映月》舒伯特《小夜曲》肖邦《革命练习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4.描写音乐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

回闻。——杜甫《赠花卿》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第23课《京剧趣谈》一、带点字解释戛然而止(戛:象声词。戛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风雨不透(透:穿通,通过)约定俗成(

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气、习惯等)二、填空1.《京剧趣谈》用分类别的方法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和在造型动作方面的独特之处。2.《马鞭》举例介绍了京剧中的实在道具(如马鞭、鞋底、酒壶、酒杯等)和虚拟道具(如马、针线、酒水、饭菜等)。这样,以小代大,以简代繁

,以虚代实,既节省了空间和人力物力,又能充分表达出要表达的意思,还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戏曲中常见的道具有一桌二椅、生活用具(烛台、扇子、文房四宝等)、交通用具(轿子、船桨等)、武器(刀枪棍棒等)3.骑马无法在舞台上表现,京剧就使用一根

小小的马鞭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解决方式无比漂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这种表演方式符合中国美学。二、给演员表演自由。三、马鞭本身具有装饰美。4.《亮相》介绍了静态的亮相和动态的亮相。静态亮相更能显示武艺的高强,更能显示必胜的信心。动态亮相突显了人物的英雄气概。三、拓展1、中国四大国粹:中国

京剧、中国武术、中国书画、中国医学2、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梅派)、程砚秋(程派)、尚小云(尚派)、荀慧生(荀派)3、著名京剧传统剧目:《霸王别姬》《金玉奴》《穆桂英挂帅》《玉堂春》4、和戏曲有关的词语:行当行头压轴亮相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生旦净

丑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科班出身锣鼓喧天5、和戏曲有关的俗语: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6、戏曲脸谱代表的意义:红色(忠勇)蓝色(威猛)黑色(刚直)白色(奸邪)黄色(阴

狠)绿色(强悍)紫色(耿介)7、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苏轼、米芾(fú)、怀素、蔡邕(yōng)楷书四大家:欧阳询(欧体)、柳公权(柳体)、颜真卿(颜体)、赵孟頫(fǔ)(赵体)8、与艺术有关的四字词书法:入木三分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矫若惊龙力透纸背音乐: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曲高和寡黄钟

大吕绘画:画龙点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活灵活现文学:行云流水妙笔生花阳春白雪跃然纸上妙手偶得建筑:巧夺天工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色古香四、语文园地1.积累掌握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亮相行当压轴捧场行头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戏台打圆场粉墨登场字正

腔圆曲终人散有板有眼科班出身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现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也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

旦、净、丑。现多指行业。压轴(zhou):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需要注意的是,戏曲中的最后一出戏叫“大轴子”。行(xíng)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

服装,包括盔头、靠、衣服、靴子等。现泛指服装(含诙谐意)。跑龙套: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跟“唱红脸”相对)。花架子:指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后比喻

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后多以“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

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有板有眼:“板、眼”指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有板有眼”多用来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科班出身:科班,旧时招收儿童,培养成为戏曲演员的教学组织。“科班出身”比喻

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造句】1.科研人员历时三年研究出来的新产品,将在展览会上正式亮相。2.只要你脚踏实地,认真钻研,就能在这个行当中做出成绩。3.这次联欢会,我们的节目压轴。4.京剧中旦角的行头很漂亮。5.他对工作毫不上心,因此只能做些“跑龙套”的事情。6.在家里,爸爸总是“

唱白脸”,妈妈总是“唱红脸”。7.把仪式搞这么隆重,纯粹是摆花架子。8.妹妹总是和我唱对台戏,我说东,她偏往西。9.音乐一响起,他们就粉墨登场,演了一出好戏。10.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说起话来字正腔圆。11.别看他年纪小,做起事来有板有眼。12.她主持节目时思路清晰,谈

吐大方,原来是科班出身呀!2.积累掌握有关描写“技艺高超”的词语: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天籁(lài)之音:形容声音十分悦耳动听。天籁,指

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黄钟,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行云流水:飘浮的云

,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栩栩如生:艺术形象非常逼

真,像活的一样。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五、考点提示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常考查课文的背诵,以及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书戴嵩画牛》常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月

光曲》常考查对第9自然段的背诵;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文中三次对话描写的作用;皮鞋匠由琴声联想和想象的画面。3.《京剧趣谈》常考查京剧表演中使用虚拟的马鞭的好处;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的好处;京剧表演有哪些特色。4.《语文园地》常考查做课堂笔记的要点;对一些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词语的理解

与运用;如何把话写清楚,让人看明白;对高山流水、黄钟大吕等与音乐、绘画、书法、文学等艺术相关的成语的认读、书写、理解、运用。基础检测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sīlǚtáozuìshànzāiqínxiánzúyǐjǐnqíkàopǔpénglái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chěng)谬.矣(miù)曝.晒(bào)B.戛.然(gá)拊.掌(fǔ)恬.静(tián)C.压轴.(zhòu)琴弦.(xián)善哉.(zāi)D.蜡烛.(zhú)锦.缎(jǐng)入场券.(quàn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歌慢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公波涛汹涌B.惟妙惟肖无穷无尽嘎然而止栩栩如生C.字正腔圆曲终人散天籁之音微波粼粼D.笔走龙蛇妙笔生花约定俗成嘎然而止4.下列书法家与其故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柳公权——入木三分B.颜真卿——乞米C.欧阳通——学书买父

字D.郑板桥——六分半书5.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语意转折。D.表示停顿。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大笔一挥就画了一朵美丽的梅花,这真是妙笔生花....啊!B.最后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C.他画上的草木虫鱼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D.联欢晚会上,人们轻歌曼舞....,共庆佳节。7.下列有关戏剧术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压轴”指

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最后一个节目叫“压台”。B.“对台戏”指旧时两个戏班子,为争夺观众压倒对方,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现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以反对或搞垮对方。C.“跑龙套”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D.“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和章法。8.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幽】A.隐藏,不公开的;B.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C.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1)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2)这位京剧演员曾被敌人幽.禁过。()(3)他不习惯都市紧张的生活步调,决

定远离尘嚣,幽.居山林。()9.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句中的括号里。A.行头B.亮相C.唱白脸D.打圆场E.跑龙套F.科班出身①我最喜欢的演员终于结束了多年()生涯,和自己的偶像演起了对手戏。②每次我犯了错,家里就变成了戏台,一个(

),一个唱红脸,而()的总是奶奶。③她像演员一样,走到台前,来了一个漂亮的(),获得了满堂的掌声。④这个演员不愧是(),能把每个角色都演绎得丝丝入扣。10.按要求写句子。(1)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缩句)(2)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仿写含有连续动作的句子)(3)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清幽。(改为比喻句)(4)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翻译句子)【答案】1.2

.C【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A.曝.晒(bào)——pù,用强烈阳光照晒,暴露在阳光下晒的意思。还读“bào”,组词:曝光。B.戛.然(gá)——jiá,声音忽然停止。D.锦.缎(jǐng)——jǐn,一种丝织品,表面有彩色花纹,可做服装和装饰品等。综上

所述,答案选择C。3.C【详解】A.轻歌慢舞——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巧夺天公——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B.嘎然而止——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的样子。形容声音突然停止。C.没有错别字。D.嘎然而止——戛然而止:形容突然

停止的样子。形容声音突然停止。4.A【详解】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入木三分”这则典故揭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后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仅天赋特异,而且刻苦磨练,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说。是与王羲之有关的故事。柳公权,字诚恳,汉族,唐

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以楷书著称,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柳公权故事有:写诗助人,三朝侍书,以笔为谏等。B.《乞米帖》其实就是颜

真卿写的一个借条,全文总共44字。记述了颜真卿全家喝粥度日已经数月,此刻又无米下锅,感到十分忧心,写了一封乞米的信给当时的李太保,期望他看在以往交情的分儿上,救济一些米给他。C.欧阳通,欧阳询第四子。欧阳询去世时,欧阳通尚年幼,母亲徐氏抚养至殷,盼子继承父业。欧阳询书手迹,散在民间,家

藏无几,徐氏不惜重价购回若干。欧阳通朝夕临摹,书法大进。D.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郑板桥多才多艺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在《五十八岁自叙》中说:“善书法,自号六分半书。”隶书又名八分书,郑板桥是在隶书中融入真、行、

草的成分,因此隶法(八分))只剩下了六分半了。郑板桥以“六分半书”自许,实际上表现了郑板桥对当时书风的不满以及标新立异。5.B【详解】破折号是小学语文中常见和常用的标点,它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

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酒宴摆下”是主人说的话,这是在拖长声音,表示声音的延长。故选B。6.A【详解】A项:妙笔生花:意思是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和句子中“画了一朵美丽的梅”不搭配。B项:画龙

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话,使内容更加深刻而生动。和句子中“最后这段话十分精彩”搭配。C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和句子中“他画上的草木虫令人赞叹不已”搭配。D项: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和句子中“联欢晚会上”

搭配。7.C【详解】C项:跑龙套: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唱白脸: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8.BCA【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1)幽静:幽雅清静。幽:形容地

方很僻静、光线暗。故选B;(2)幽禁:宛如监禁般限制、束缚、禁闭;囚禁。幽: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故选C;(3)幽居: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幽:隐藏,不公开的。故选A。9.ECDBF【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学生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

析。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和道具。亮相:戏曲演员在上场、下场或表演中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姿势,以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唱白脸:扮演反面角色。打圆场:调解矛盾,缓和僵局。跑龙套:在戏曲中

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科班出身:旧时招收儿童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历。10.马鞭给演员表演自由。他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一下杯口的热气,品了几口茶。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

纱,显得格外清幽。伯牙摔碎了琴,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再次弹琴的人了。二、文言文阅读(一)(2022·全国·六年级单元测试)课内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少选之间而志

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2)善.哉乎鼓琴()(3)巍巍..乎若.太山()(4)汤汤..乎若流水()(5)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2.《高山流水》是_______________之一,用_________演奏,传说_________时期的琴师______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__________竟能领会这是描绘“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伯牙鼓琴》选自《__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4.句子分析①翻译: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②“无足”充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或者名言吗?可以简

要地写一写。【答案】1.刚刚;心志好高大的样子;好像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一会儿2.中国十大古曲古筝春秋伯牙锺子期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如流水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3.吕氏春秋吕览4.锺子期死了,伯牙把琴摔坏,把琴弦弄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

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2022·湖北·孝昌县教学研究室六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尾搐.入两股间_______________(2)一日曝.书画____

___________7.读了“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这句话,我能想象到杜处士爱书画的表现:8.在解释正确的句子后打“√”。(1)“所宝以百数”的意思是他所珍藏的宝贝数以百计。()(2)“今乃掉尾而斗”的意思是今天却调

换了尾巴打斗。()(3)“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处士笑了笑,认为他说得对。()9.文中牧童和处士“笑”的方式不一样,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两种“笑”分别体现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1)牧童:性格特点:(2)处士:性格特点:10.这则文言文蕴含

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文回答。【答案】6.用力夹或收。晒。7.杜处士只要看见好的书画,必定爱不释手。吃饭时,放在眼前;走路时,带在身边;就连睡觉时,也要放在枕头边,生怕自己的宝贝会不翼而飞。8.(1)√(

3)√9.拊掌大笑。活泼、率真。笑而然之。虚心,乐于接受意见。10.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三、课内文段阅读(一)(2022·四川成都·六年级期末)阅读理解。月光曲(节选)①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

按起琴键来。②皮鞋匠静静的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línlíng)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liǚlǚ)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

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安静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③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沉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

月光曲》记录了下来。1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拼音。1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

的大海。13.听到贝多芬的琴声,皮鞋匠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的三幅奇丽画面,它们依次是:(1);(2);(3)14.下面的诗句哪一项与节选语段的意境最吻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A.月落乌啼霜满天B.海上明月共潮生C.湖光秋月两相和D.露似真珠月似弓【

答案】11.língliǚ安静沉醉12.C13.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14.B(二)(2021·全国·六年级期末)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

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15.按原文填空。16.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

像披上了银纱。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17.用“”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18.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②,③。19.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_____

__,时而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20.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他的心理话:【答案】15.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波涛汹涌1

6.C17.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涌过来……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18.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

风起浪涌。19.舒缓明快悠扬激烈20.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我十分感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我才有创作的激情。(三)(2022·全国·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京剧趣谈——马鞭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

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

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的约定俗成的方法。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

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

,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21.京剧中的马鞭道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马鞭道具是怎么把问题解决得“无比漂

亮”的。23.“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借助文字展开想象,演员还会怎样自由地表演?24.第2、3自然段举例介绍了实在的道具——()、()

、(),以及虚拟的道具()、()、(),进一步说明了京剧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道具辅助演员表演的特点。25.新颖点京剧有“国剧”之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对于京剧你还

有什么了解?【答案】21.因为古人时常要骑马,但是京剧表演舞台太小,马匹无法驰骋;另外真马出现在舞台上也不好控制;所以京剧继承、发展了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用马鞭代替了骑马。22.一是表演方式符合中国美学;二是给演员更多的表演自由;三是马鞭本身具备一定的装饰美,形成了约定俗成的

使用方法。23.可以不断摇动马鞭,表示策马奔腾;还可以双手在胸前抱着马鞭,表示勒马远望。24.鞋底酒壶酒杯针线酒水饭菜25.我还对京剧脸谱有所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如,红色代表忠勇侠义

、白色代表阴险奸诈、金色代表神仙高人等。(四)(2019·全国·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内阅读训练。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

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

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

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在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26.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27.“约定俗成”的意思是:28.“这种尴尬”指的是“_________”。而这种尴尬,用道具“_________”就漂亮完美的解决了骑马没法在舞台上表现

的尴尬。29.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有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30.“马鞭”在舞台上代替了“马匹”,这就是京剧中的_______,马鞭是________,马匹是________的,剧情中的“马失前蹄”“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则是由演员用各种动作表演出来的。31.选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语意转折。D.表示意思的递进。32.“‘无’远远胜过了‘有’”中引号的作用是()A.表示引用。B.表

示强调,着重指出。C.表示否定讽刺。33.“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中“这种表演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34.画横线句子写的是35.画波浪线的句子,“实”指_____;“虚”指

______。“无”指______;“有”指_______。从这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36.结合第2自然段内容,想象理解:“无”远远胜过了“有”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联系选段内容填空: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_______,或者作为______的象征。38.我还知道京剧中的虚拟还有______,桨是_______,船是______的

。演员拿一支桨做着各种划船动作,我们就知道他在________。39.这两段话说明了京剧有()的特点。A.虚拟B.实在C.虚实结合【答案】26.,:,;,27.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28.古人骑马,舞台

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一根马鞭29.舞台方圆太小真马不好控制30.虚拟真实的道具虚拟悬崖勒马策鞭催马纵马腾跃31.A32.B33.用马鞭代替真马,更好地凸现骑马人的姿态34.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35.鞋底针线针线鞋底虚拟道具的

妙处36.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京剧的道具,有的话反而降低了效果。37.真马骑马38.以桨代船真实的虚拟划船39.C四、拓展提升(一)(2022·全国·六年级单元测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问题探究。留守儿童近

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40.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

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①让世界充满爱②明天更美好③手拉手,心连心选项:_________。理由:4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有时抑频度经常有时很少没

有百分比5.9%52.9%35.5%6.7%解决方式对父母说对同学说对老师说不说百分比23.6%35.5%5.9%35%①②42.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40.③因为它扣紧主题,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此次活动的内容。41.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42.为留守儿童补习功课。给留守儿童送温暖,消除孤独感。(二)(2022·湖北十堰·六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

短文,完成练习。给予比接受更快乐一位教授和他的学生在小路上散步。小路边是庄稼地,金黄的玉米和血红的高粱在秋风中摇晃着。忽然,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一双旧鞋子,他们估计这双鞋是在附近劳作的一个穷人的。学生对教授说:“让我们给那个人来个恶

作剧吧——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到草丛后面,这样就可以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的困惑表情。”教授说:“我们决不能把自己的()建立在那个穷人的()之上。但是你可以通过那个穷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于是,教授掏出两枚硬币,让学生把每一只鞋子里放

了一枚硬币,学生照做了。然后两人躲在草丛里,观察穷人发现硬币以后的反应。那个穷人干完了活,回到他放衣服和鞋子的小路上。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把一只脚伸进鞋子里,但他感到鞋子里有一个冷冰冰、硬邦邦的东西在顶着脚底,他弯下腰去摸了一下,竟然发现了一枚硬币,①“咦!,哪里来的硬币

?”他的脸上充满了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他捧着硬币,翻来覆去地看,随后又望了望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人,于是把硬币放进的口袋。继续去穿另一双鞋,他再一次发现了另一枚硬币。他激动得仰望天空,泪流满面,大声地表达炽热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提到生病的妻

子,没有面包吃的孩子,……②站在草丛后面的学生被这个场面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这时,教授说:“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更有趣!”学生说:“我体会到了以前我不曾懂得的一句话——()!”43.短文主

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45.面对那只旧鞋子,教授是怎么做的?46.读划线的句子,简要回答问题:第一句话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穷人发现硬币以后的表现?第二句话中的学生被什么场面感动了?他原来是怎么想的?47.结合短文,说说你“给予比接

受更快乐”的理解。生活中你给谁带来过快乐?48.请你写一两句与短文意思相同的名言。【答案】43.通过帮助那个穷人收获了更大的快乐。44.快乐痛苦给予比接受更快乐45.教授掏出两枚硬币,让学生把每一只鞋子里放了一枚硬币,学生照做了。然后两人躲在草丛里,观察穷人

发现硬币以后的反应。46.他捧着硬币,翻来覆去地看,随后又望了望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人,于是把硬币放进的口袋。他激动得仰望天空,泪流满面,大声地表达炽热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提到生病的妻子,没有面包吃的孩子,……47.付出比

回报更令人快乐和值得尊敬。48.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