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专用)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73.776 KB
  • 2025-01-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专用)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专用)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专用)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专用)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docx,共(6)页,73.77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19fdff3637cc42aabf52cbcc50ad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新疆专用)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BDDDBBCBDD1.【答案】B【解析】A、铸造奖牌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飞扬”火炬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C、人工造雪没有

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艳丽的景观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解析】A、浓硫酸稀释是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防止因浓硫酸溶于

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液滴飞溅,故错误;B、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故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错误;D、闻气味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

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脯氨酸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脯氨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9:(16×2)=60:9:32,不符合题意;C、脯氨酸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5):9:14:(16×2)=60:9:14:32,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D、在催化测试中,脯氨酸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

化剂的质量不变,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D【解析】A、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B、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D、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正确。故选D。5.【答

案】B【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故正确;B、汽车油箱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汽油会飘浮于水面上,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错误;C、酒精灯打翻时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故正确;D、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为灭火后二氧化碳变成气态没有任何残留物,可以更好地保护书籍,故正确。故选B。6.【答案】B【解析】A、不是所有的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水,例如氯化钠溶液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不是水,故错误;B、电解水时,正

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故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软化硬水,故错误;D、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只要是通过过滤、蒸发等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完成的,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B。7.【答案】C【解析】A、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

化钠,除去碳酸钠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过滤除去了碳酸钙,得到氢氧化钠溶液,选项A正确;B、NH4Cl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硝酸钾不能,可以鉴别,选项B正确;C、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蒸发后得到的是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没有将NaCl和CaCO3分离开来,还将碳酸钙变成了氯化钙,选项C不正确;D、根据Cl-的特性,向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观察到沉淀不溶解,说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选项D正确。故选C。8.【答案】B

【解析】A、①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是海底的新能源,正确;②生铁、钢都属于常见的铁合金,都属于混合物,氧化铁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合金,错误;③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且燃烧值大,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是贮存、运输成本高,目前未能广泛使

用,正确,不符合题意;B、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②目前年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正确;③N、P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正确,符合题意;C、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正确;②CO、SO2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

物,错误;③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错误,不符合题意;D、①用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利用了乳化原理,错误;②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错误;③米、面含

有丰富的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D【解析】A、20℃时,KCl的溶解度的溶解度是34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20℃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故正确;B、由表格中信息可知,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C、40℃时,KCl的溶解度是40g,那么10g水只能溶解4g的KCl,所以将5gKCl加入10g水中,得到KCl溶液的质量是14g,故正确;D、在30~50℃之间,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7g增加到42.6,硝酸钾的溶解度从45.8g增加到

85.5g,所以氯化钾与硝酸钾溶解度在这温度范围不相等,故错误。故选D。10.【答案】D【解析】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且有催化剂的,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B、pH=12的Ca(O

H)2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C、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一开始,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后金

属不足,酸过量,铁与稀硫酸反应:2442Fe+HSO=FeSO+H,锌和稀硫酸反应:2442Zn+HSO=ZnSO+H,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故最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D、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铜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开始反应,故一开始固体的质量不变,后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1)肉类、鸡蛋、牛奶、豆浆等;(2)D;(3)干冰升华时吸热;分子间间隔变小;【解析】(1)能

为运动员提供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鸡蛋、牛奶、豆浆等;(2)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区别纯羊毛和聚酯纤维的最好方法是燃烧法,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聚酯纤维

,故选:D;(3)固态CO2能制冷的原因是干冰升华时吸热,CO2气体制成干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分子间间隔变小。12.【答案】(1)活性炭有吸附作用;(2)受热后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3)()323=AlOH+3HClAlCl+3HO;

(4)盖上锅盖;(5)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解析】(1)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活性炭口罩的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2)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温度升高,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3)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3HCl+Al(OH

)=AlCl+3HO;(4)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隔绝空气灭火;(5)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施肥时为避免铵态氮肥的肥效降低,要注意不能将铵态氮肥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13.【答案】(1)稳定;(2)44

=Fe+CuSOFeSO+Cu;置换反应;(3)氧气;水蒸气;(4)47.87;SO3【解析】(1)黄金面具残片最为引人瞩目,其历经三千年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2)铁

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44=Fe+CuSOFeSO+Cu,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3)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

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缓慢氧化);(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的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在4242TiF+2HSO=4HF+2X+TiO中,反应前含有

1个Ti原子,4个F原子,4个H原子,2个S原子,8个O原子,反应后含有4个H原子,4个F原子,1个Ti原子,2个O原子,故2X中含有2个S原子,6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SO3。14.【答案】(1)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2)长颈漏斗;添加液体药品

;(3)A;D;232223OMnOKClOKCl+;(4)32222lHOCaCOHClCaCCO+=++【解析】(1)A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填

: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2)仪器②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添加液体药品;故填:长颈漏斗;添加液体药品;(3)发生装置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选择“固+固”加热型

,因此选A;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任何成分反应;不易溶于水,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题干要求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为:232223OMnOKClOKCl+;故填:A;D;232223OMnOKClOKCl+;(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32222HOCaCOHClCaClCO+=++;故填:32222HOCaCOHClCaClCO+=++。15.【答案】三;碱;盐;是否

是K+使酚酞溶液变红;酚酞试液中含有水分子(或氯化甲溶液中含有水分子);白色沉淀;2323KCO+CaCl=2KCl+CaCO;2-3CO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合理即可)【解析】猜想与假设: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可能有三种情况,分别是酸性、碱性和中

性;结论与评价:(1)碳酸钾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碱性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因此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但是从物质分类来看,碳酸钾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2)实验Ⅰ是氯化钾和酚酞溶液混合,可以证明是否是钾离子引起酚酞溶液变色;(3)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

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但是酚酞试液本身中含有水分子(或氯化钾溶液中含有水分子),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来探究;(4)在碳酸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碳酸钾和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钾,故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323KCO+CaCl=2KCl+C

aCO;交流与讨论:其实K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有OH-,是由于2-3CO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合理即可)16.【答案】(1)50%;(2)10%【解析】(1)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

00g+20g-115.6g=4.4g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3222CaCO2HClCaClHOCO100111444.4gxy+=++100=4.4g44xx=10g111=4.4g44yy=11.1g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g100%50%20g=(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100%=10%10g+100g+5.4g-4.4g,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5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

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