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中考真题物理》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 .docx,共(23)页,229.72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78a40bebbac8c6ef7f9c313f23de3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小明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一些关于他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他的课桌高度约为75dmB
.他步行的速度约为4m/sC.他的质量约为50kgD.他提起装有20个鸡蛋的塑料使用的力约为1N【考点】23:质量的估测;63:长度的估测;68:速度与物体运动;77:重力大小的估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
,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
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20个鸡蛋的质量约1000g=1kg,提起装有20个鸡蛋的塑料使用的力约为F=G=m
g=1kg×10N/kg=10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3分)在学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同学们对有关能源问
题进行了讨论,他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B.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丹江口水电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核能、太阳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考点】FY: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K2:能源的分类;K3:新能源
;KF: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2)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使能源从便于利
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所以说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3)水电站主要是将水中蕴含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核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最终有可能成为石油、天然气等的替代能源。【解答】解:A、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消耗后不可能再生,属不
可再生能源,所以A正确;B、能量虽守恒,但可以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还是要节约能源,故B错误;C、水电站主要是将水中蕴含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核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最终有可能成为石油、天然气等的替代能源,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
查能源的分类、转化、新能源的开发以及节能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3.(3分)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用热水袋暖手B.病人发烧时用冷毛巾在头部降温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D.冬天喝牛奶前把牛奶放
在热水中烫一烫【考点】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的转移。【解答】解:A、冬天用热水袋暖
手,该过程是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错误;B、病人发烧时用冷毛巾在头部降温,该过程是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B错误;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即活塞对燃料做功,使得燃料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正确;D、冬天喝牛
奶前把牛奶放在热水中烫一烫,该过程是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4.(3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全用电,正确的做法是()A.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他拉开B.为
了清洁卫生,应经常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C.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恢复供电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考点】IV:安全用电原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2)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是和火线相连接的带
电体,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3)空气开关跳闸,原因是电路有短路或漏电现象,应先检修,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4)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解答】解: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导线挑开,不能直接用手拉开。此选项错误;B、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
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其它用电器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此选项错误;C、因为电路有短路或漏电现象,空气开关才跳闸,所以应先检修,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此选项错误;D、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此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少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B.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
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气流速大,压强大D.用力推力桌子,桌子没动,是因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考点】6I:力作用的相互性;6L:惯性;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
】(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A、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
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伤害,防止发生事故,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系上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故A错误;B、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人和水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气流速大,压强小。故C错误;D、用力推力桌子,桌子没动,是因推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故D。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惯性、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一道综合性较强
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6.(3分)如图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可以判断()A.a为电源的正极,b为小磁针的S极B.a为电源的正极,b为小磁针的N极C.a为电源的负极,b为小磁针的S极D.a为电源的负极,b为小磁针
的N极【考点】C7:磁感线及其特点;CB:安培定则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磁感线的方向可知磁铁的极性,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的方向;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小磁针的N极方向。【解答】解:由磁感线的特点“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
S极”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由通电螺旋管的左侧流入,则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a端为负极;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故b端为N极。故
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感线的特点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安培定则的使用。利用安培定则既可由电流的方向判定磁极磁性,也能由磁极极性判断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法。7.(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不
变,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泡均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3V,则电路故障可能是()A.灯泡L1断路B.灯泡L1短路C.灯泡L2断路D.灯泡L2短路【考点】IE: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两个电灯都不亮,
说明是开路,而电压表有读数说明L1经开关与电源相连通,故在L2处开路。【解答】解: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不亮,说明电路发生开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L2的两端能与电源连通,故是L2开路。故选:C。【点评】用电压表
判断故障时,若电压表有读数,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开路或其他地方短路了,若电压表没有读数,则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短路或其他地方开路了。8.(3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
动时()A.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大B.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小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变大D.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变大【考点】IZ:电路的动态分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电路图可知,
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R2的阻值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
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可知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关系。【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闭
合,滑片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因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因此比值变小,故A错误;因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等于
R1的阻值,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B错误;由U=IR可知,R1两端电压变大,故C正确;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U2=U﹣U1可知:即电压表V2读数会变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欧姆定律
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要注意把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转化为阻值来处理。9.(3分)如图甲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小灯泡L与电阻R连入图乙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小灯泡的实验功率为1.8W;再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0.9A.下列结果错误的是()A.电源电压为6V
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4WC.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6AD.电阻R的阻值为20Ω【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JA:电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只闭合开关S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根据图甲、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8W以及P=UI得出此时电路电流以及电源电压;
再闭合S1后,电阻和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P=UI可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求出通过R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的阻值。【解答】解:只闭合开关S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电流
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象可知,当UL=6V,IL=0.3A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L=ULIL=6V×0.3A=1.8W;因此电源电压为6V,故A正确;再闭合开关S1后,R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6V×0.9A=5.4W;故B正确;因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则通过R的电流IR=0.9A﹣0.3A=0.6A,故C正确;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可得,R的阻值:R===10Ω,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灯泡功率为1.8W时的电流和电压值。10.(3分)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A:mB和对地面的压强p
A:pB分别为()A.mA:mB=2:1,pA:pB=2:1B.mA:mB=1:1,pA:pB=2:1C.mA:mB=1:1,pA:pB=1:1D.mA:mB=2:1,pA:pB=1:1【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
用;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知道圆柱体的高、底面积的关系,利用V=Sh求体积关系;而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密度相同,利用m=ρV求质量关系;(2)A和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ρVg=ρShg,对地面的压强p=ρhg,据此求A和B对地面的压强关系
。【解答】解:(1)两物体的体积关系:VA:VB===1:1,由ρ=得:m=ρV,因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密度相同,所以mA:mB=ρVA:ρVB=VA:VB=1:1;(2)因为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F=G=mg=ρVg=ρShg,对地面的压强:p===ρhg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ρhAg:ρhBg=hA:hB=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利用好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推导公式p=ρhg是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
分,满分15分)11.(3分)中考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小明和小华肩走向考场,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考
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9L:防治噪声的途径;9M:声与信息.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
是运动;(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考生听到铃声自觉进入考场是利用声传递信息;(2)小明和小华并肩走向考场,小明相对于小华位置不变,因此以
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3)禁止汽车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信息;静止;声源。【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噪声的控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12.(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最好选择在较暗(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AE: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晰。(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A一侧能看到物体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A的另
一个物体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物像大小相等,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解答】解:(1)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
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2)实验时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在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3)蜡烛在玻璃板成虚像,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蜡烛像的大小不变。故
答案为:较暗;确定像的位置;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实验过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3.(3分)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扩散现象,当打开冰箱门时,往往会看到冷冻室的侧壁
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凝华(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考点】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GW:扩散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解答
】解:所谓的串味,是这种食物中有另一种食物的味道,这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组成这种食物的部分分子会运动到了另一种食物中而造成食物“窜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是一
个放热过程。故答案为:扩散;凝华;放出。【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及物态变化,属于综合性题目,但难度不大。14.(3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分钟,汽车的质量为1500kg,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牵引力为3×103N,此时汽车的功率为60kW
,重力做的功为0J.(取g=10N/kg)【考点】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EC:功的计算;FF: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f=0.2G=0.2mg求出阻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的大小;(
2)根据P===Fv求出汽车的功率;(3)重力竖直向下,汽车竖直向下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做功。【解答】解:(1)汽车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牵引力:F=f=0.2G=0.2mg=0.2×1.5×103kg×10N/kg=3×103N;(2)汽车的功率P===Fv=3×103N×20
m/s=6×104W=60kW;(3)汽车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克服重力做的功做功为0。故答案为:3×103;60;0。【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牵引力、做功和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应用,要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受到的阻力。15.(3分)
如图所示电路,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4V,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15Ω,电阻R2的阻值为5Ω。【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闭合开关
S,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在图象上选出两组数据,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等式,解出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进而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解答】解:闭合开关S,R1和R2串联,由图象可知,当电流为I=0.2A时,滑动变阻器两
端电压为3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U=IR2+3V…①当电流为I′=0.8A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在a端,电压表示数为0,U=I′R2…②两式联立:IR2+3V=I′R2,解得R2=5Ω,U=4V;由I=得: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R1===15Ω。故答案为:4;15;5。【点评】此题
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读懂图象和根据电压不变列出等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作图题(共1小题,满分6分)16.(6分)按要求作图(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1)如图甲所示是烛焰上S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其中SA经过左侧焦点,SB经过光心。SC
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这三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小明用力F将质量均匀木棒的一端抬起,保持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不变,请画出力F的力臂L和木棒受到重力的示意图。【考点】7B:重力示意图;7P:力臂的画法;B6:透镜的光路图.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
平行于主光轴的;②过焦点的;③过光心的,根据折射光线的特点作图。(2)对于规则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根据重力示意图的画法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根据力臂的画法,过动力作用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可得力臂。【解答】解:(1)SC这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其经凸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过焦点F;SA这条入射光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SB这条入射光线过光心,其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2)质量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其中心,过木棒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G表示;反向延长力F得到动力作用线,再过支点O作动力作用
线的垂线段得到力F的力臂。如图所示:【点评】(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②入射光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2)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和力臂的作法。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
离。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21分)17.(3分)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甲电路进行实验。(1)实验中,应选两个规格不相同的小灯泡(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小明要测量干路电流,他将电流表串联在甲图中的C(选填“A”、“B”或
“C”),接入电流表后闭合开关,他看到两个灯泡都发光,但电流表出现如图乙所示现象,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考点】H#: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为了避免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实验中需要使用
不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2)干路为并联电路的主干部分,由此分支部分叫支路;若指针向左偏转,则为正负接线柱接反。【解答】解:(1)为了得到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普遍结论,实验中应该选用两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实验;(2)要测量干路电流,他将电流表串联在甲图中的
C处,接入电流表后闭合开关,看到两个灯泡都发光,但电流表出现如图乙所示现象,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答案为:(1)不相同;(2)C;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
流表的使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18.(6分)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
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水重新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考点】1O:探
究水的沸腾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
,沸点降低。【解答】解:(1)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温度不再变化,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
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这是从瓶内向外抽气,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看到水重新沸腾。故答案为:(1)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化;(2)水重新沸腾;气压减小,沸点降低。【点评】本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沸
点的概念、液化的概念,这些都是该实验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19.(6分)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1)实验中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受到的浮力为3N。(2)分析实验B、C可知猜想1是正确的,可以得到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比较实验A、D、E可知,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图中F3=7N,液体的密度ρ液=1.2×103kg/m3.(ρ水=1.0×103kg/m3)。(
4)实验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考点】8R: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由AC两图根据F浮=G﹣F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观察图B、C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液体密度相同,这是探究浮力大小与排
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研究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观察图C、D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据此判断测力计示数的大小;根据F浮=G﹣F计算出在水中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根据V排=
计算出物体的体积,根据ρ液=计算出液体的密度;(4)浮力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时要用控制变量法。【解答】解:(1)由A可知,物体的重力G=10N;由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F=7N;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
﹣F=10N﹣7N=3N;(2)观察图B、C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所受浮力不同,且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所浸液体的密度有关,应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观察可知,D、E两图中,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所浸液体的密度有关,应选择实验A、D、E;(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观察图C、D可知,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浮力相同,所以F3=F2=7N;由A
、C知,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F浮=10N﹣7N=3N;由A、E知,浸没在液体中时的浮力F浮′=10N﹣6.4N=3.6N;由F浮=ρ水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3×10﹣4m3,液体的密度ρ液===1.2×103kg/m3;(4)该实验探
究浮力大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3;(2)越大;A、D、E;(3)7;1.2×103;(4)控制变量法。【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浮力公式的应用
,在(3)中确定V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6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右滑动时灯泡变亮。(2)在检查电路连接时,变阻器滑片P应移到A端(选填“A”或“B”),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8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14W。(4)做完实验后,小
明看到实验台上有一个定值电阻R,上边的数字模糊不清,想测出它的阻值,可是发现电压表损坏,经过小组讨论设计了如图丙和丁两个电路图,小明认为利用前面的数据和这两个电路图,都能测出R的阻值。你认为能测出R阻值的电路图是丙。【考点】JF: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入电路中,根据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的要求和电压表与灯泡并联连接实物电路图;(2)实验前滑片应置于最大值处;(3)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由图示
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由P=UI可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4)有电流表和灯泡,借助并联电路特点测量出R的电压和电流,从而计算其电阻,由此分析电路解答。【解答】解:(1)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入电路中,题中要求“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小灯泡变亮”,所以此时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小,应将接线柱B接入电路中;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其电压,灯泡额定电压3.8V,所以电压表使用0~15V量程,如图所示:;(2)为了保护电路,滑片应置于最大阻值处,所以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A端;(3)当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3.8
V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灯泡的额定功率:P=UI=3.8V×0.3A=1.14W;(4)图丙,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测灯泡的电流,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等于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0.3A,此时R两端电压等于灯泡的额
定电压3.8V;然后只闭合开关S2,电流表测出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到R的电流,再由欧姆定律计算R的电阻,所以丙图可行;丁图中,无论开关处于何种状态,都难以确定灯泡是否正常发光,这样就不能得到R的电压和电流,故丁图不可行;故答案为:(1)见上图;(2)A;(
3)3.8;0.3;1.14;(4)丙。【点评】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读数,电功率计算以及特殊方法测电阻等,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3分)21.(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电阻R1=40Ω,电压表
的量程为0~3V,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1)求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源电压。(2)当闭合S1,断开S2、S3,且把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为多大?(3)当断开S1、S2,闭合S3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为多少?并求出此种情况下电路1min消耗的电能。【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J3:电功与电能的计算;JA:电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当开关S1断开,
S2、S3闭合时,R1断路,R2被短路,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得出电源电压;根据P=求出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当闭合S1,断开S2、S3,R1和R2串联,把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根据I=求出总电阻,再求出滑动变阻
器的最大阻值;(3)当断开S1、S2,闭合S3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电压表的量程、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以及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最后根据P=I2R即可求出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根据W
=UIt求出电路消耗的电能。【解答】解:(1)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R1断路,R2被短路,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源电压U=U额=6V;由P=得: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L===12Ω;(2)当闭合S1,断开S2、S3,R1和R2串联,把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滑动变
阻器阻值最大,由I=得:电路总电阻:R===6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R﹣R1=60Ω﹣40Ω=20Ω;(3)当断开S1、S2,闭合S3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示数为3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则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最小===0
.25A,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P=I2RL=(0.25A)2×12Ω=0.75W;电路消耗的电能:W=UI最小t=6V×0.25A×60s=90J。答:(1)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12Ω;电源电压6V;(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3)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75
W;电路消耗的电能90J。【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功率、欧姆定律、电能计算公式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弄懂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如图所示),它具备先进的通讯设备、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水声对抗、隐蔽性强,噪声
低、安全可靠等优异性能,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排水量水上2250吨,水下3000吨最大潜深度300m最航速水上30km/h,水下36km/h最大输出功率(水下)3000kW求:(海水的密度近似为1.0×103kg/m3,g=10N/kg)(1)因训练任务需
要潜艇在水上航行,此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2)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潜艇上一个面积是400cm2的观察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为多大?(3)潜艇在水下执行巡航任务,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5h的路程为多少?若潜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
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80%,潜艇以最大航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f为多大?【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8O: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FG: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潜艇在水下与水上航行时减小的排水量,利用ρ=求出露出的体积。(2)运用液体压强公式
p=ρgh,可求压强大小。再根据F=pS可求压力。(3)利用v=即可求出路程;根据功率公式P=Fv,变形可求牵引力F,进而求出阻力。【解答】解:(1)水下排水量为3000吨,水上排水量为2250吨,潜艇在水上航行
与水下航行相比,减小的排水量:△m排=m排2﹣m排1=3000t﹣2250t=750t=7.5×105kg,由ρ=可知,露出的体积:V露=△V排===750m3。(2)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h=200m;此时观察窗口所受海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
g×200m=2×106Pa。观察窗口的面积:S=400cm2=0.04m2,由压强公式p=变形得,观察窗口所受压力为:F=pS=2×106Pa×0.04m2=8×104N。(3)潜艇在水下的最大航速:v=36km/h=10m/s,由v=得,行驶5h的路程
:s=vt=36km/h×5h=180km;最大输出功率:P总=3000kW=3×106W;由η=得有用功率:P有用=ηP总=80%×3×106W=2.4×106W;由P=Fv得牵引力:F===2.4×105N;由于潜艇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受到平衡力作用,则水的平均阻力f=F=2.4×105N。答
:(1)因训练任务需要潜艇在水上航行,此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750m3。(2)观察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为8×104N。(3)潜艇在水下执行巡航任务,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5h的路程为180km;潜艇以最大航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f为2.4×105N。【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熟
练运用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功率的应用,关键是会进行必要的变形。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9/12/1812:18:52;用户:丶沐沙;邮箱:UID_CAE1F67E83831A1C520FA15D4547275E@qq.jy
eoo.com;学号:27665923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