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 .docx,共(13)页,1.485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21d7c36772f6db54509b50f48638d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王淦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2020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这样双节同庆的日子,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一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月球绕地
球公转问题时,不能把月球当作质点B.晚上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时,可以把月球当作质点C.有云的夜晚,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月亮为参考系来描述的D.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这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的【答案】D【解析】【详解】A.研究月球绕地球
公转问题时,月球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以把月球当作质点,选项A错误;B.晚上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时,月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月球当作质点,选项B错误;C.有云的夜晚,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
,这是以云为参考系来描述的,选项C错误;D.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这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的,选项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关于汽车甲的位移—时间(即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
度大小为5m/sB.甲在4s内的位移大小为40mC.甲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甲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A.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故甲的速度为20m/s5m/s4v==故A正确;B.甲
在4s内的位移大小为20m,故B错误;C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0,故CD错误。故选A。3.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以2v行驶了另一半,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vB.23vC.32vD.3v【答案】B【解析】【详解】设全程长度为L,则平均速度为'23222LvvLLvv==+
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关于速度、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它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B.当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可能增大C.物体加速度为负值,它的速度一定减小D.物体运动的越快,加速度越大【答案】B【解析】【详解】A.
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一定减小,故A错误;B.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B正确.C.加速度为负值,速度可能为负值,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则速度可能增大,故C错误.D.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
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5.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4s和6s后汽车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4m/s,4m/sB.4m/s,0C.24m/s,0m/s
D.36m/s,44m/s为的【答案】B【解析】【详解】汽车的初速度为v0=72km/h=20m/s,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0020s5s4vta===所以刹车5s后汽车停止不动,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0;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刹车4s
后的速度为4020m/s44m/s4m/svvat=−=−=故选B。6.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s内的位移是42m,小球仍在空中运动,则()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大小是16m/sB.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m/s2C.小球在第4s末的速度大小是42m/sD.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80m【答案】B【解析】【详解】AB.设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第4s内的位移是42m,有12gt42-12gt32=
42mt4=4s,t3=3s,解得g=12m/s2所以小球在2s末的速度大小为v2=gt2=24m/s故A错误,B正确;C.小球在第4s末的速度大小是v4=gt4=48m/s选项C错误;D.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x=12gt42=96m选
项D错误。故选B。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四点,总时间是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通过Oa、ab、bc、cd的时间间隔之比为::
:1:2:3:2abcdtttt=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1:2:3:2abcdvvvv=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bvv=D.质点通过各点速率比1:2:3:4【答案】B【解析】【详解】A.设每段长度为s根据21
2xat=可知从O点到a、b、c、d四点的时间之比满足::::2:3:41:2:3:2OaObOcOdttttssss==所以质点通过Oa、ab、bc、cd的时间间隔之比为:::1:21:32:23abcdtttt=−
−−故A错误;BD.根据vat=可知::::::1:2:3:2abcdOaObOcOdvvvvtttt==故B正确,D错误;C.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a点恰好位于中间时刻,因此avv=故C错误。的故选B。8.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
s,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3m/sB.24m/sC.26m/sD.212m/s【答案】B【解析】【详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速度公式可得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为1vataa===由物体的位移公式可得第2s内的位
移为21322xvtata=+=解得24m/sa=故选B。9.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1t和2t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1v和2v,则时间由1t到2t的过程中()A.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B.加速度不断增大C平均速度122vvv+=D.平均速度12+<2vvv【答案】D【
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在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反向,故A错误;B.在-vt图像中,斜率的绝对值反应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故加速度越来越小,.故B错误;CD.如图构造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有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
的平均值可知甲所示运动在t1到t2间的平均速度等于12+2vv;又因为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由图可知,物体在t1到t2间的的位移要小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故物体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匀减速在t1到t2间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C错误。故选C。10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xtt−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m
/s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答案】C【解析】【详解】由位移时间公式2012xvtat=+变形得012xvatt=+根据图像有0.50.5xtt=+可得物体的初速度00.5m/sv=由10.52a=解得物体的加
速度21m/s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的大小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C。二、实验(共12分,每空2分)11.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1)图乙是___________(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填“交流约8V”“交流220V”或“四节干电池”)。(2)实验还提供了以下器材:A、刻度尺B、秒表C、复写
纸,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3)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4)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计算C点的瞬时速度=Cv___________m/s,还可求得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2m/s(均保留三位有
效数字)。【答案】①.电火花打点计时器②.交流220V③.B④.0.1⑤.1.00⑥.2.00【解析】【详解】(1)[1][2]由图知,图乙带有墨粉纸盒,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220V;(2)[3]打点计时器本身就是计时仪器,不需要秒表;而刻度尺用来
测量点迹间的距离,复写纸用来记录数据。故选B。(3)[4]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5?0.02s=0.1sT(4)[5]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全程平均速度可得1.00m/s2CBDvT==[6]根据逐差法22==2.00m/s4CE
ACaT−三、计算题(共48分)12.已知某物体vt−图象如图所示。求:(1)从开始计时到3s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从3s末到6s末物体的位移大小;(3)物体从3s末到7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答案】(
1)24m/s3;(2)12m;(3)15m/s4【解析】【详解】(1)从开始计时到3s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vat代入数据可得22404m/sm/s303a−==−(2)物体从3s末到6s末物体的位移大小()634m12mx=−
=(3)物体从3s末到7s末的位移'112m(42)1m15m2x=++=平均速度大小15m/s4xvt==13.如图所示,有一根长L1=0.5m的木棍,悬挂在某房顶上,木棍的上端与窗台上沿的竖直距离h=4.55m,窗口高为L2=1.5m。某时刻
木棍脱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此时木棍能否看作质点,说明原因;(2)从脱落开始计时,木棍下端到达窗口上沿的时间:(3)木棍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答案】(1)不能,原因见解析;(2)0.9s:(3)0.2s【解析】【详解】(1)此时木棍不能
看作质点,此时木棍体积形状不可忽略;(2)根据21112hLgt−=得木棍下端到达窗口上沿所用的时间为10.9st=(3)根据22212hLgt+=得木棍上端离开窗口下沿的时间为t2=1.1s木棍完全通过窗口所用时间为211.1s-0.9s=0.2sttt=−=
14.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以21m/s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者相距最远还是相距最近?(2)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是多少?(3)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答案】(1)8s;(
2)32m;(3)16s【解析】【详解】(1)由题知当两车速度相等时间距离最远,即有11atv=解得18st=(2)最远距离2111132m2Svtat=−=(3)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乙车追上甲车时,二者位移相同,设甲车位移
1S,乙车位移2S,则12SS=即212212vtat=解得216st=【点睛】该问题为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解题的关键就要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抓住相遇时位移相等求出运动时间,知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最大。15.在某路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正以36km/h的速
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行,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m处司机看到前方绿灯刚好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通过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2)若该路段限速60km
/h,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2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加速3s,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车使汽车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2.5m/s2;(2)6.1m/s2【解析
】【详解】(1)司机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10110mxvt==加速过程2154tts=−=2102121702xvtat−=+代入数据解得212.5m/sa=(2)汽车加速结束时通过位移222010223111010
32349m22xvtvtat=++=++=此时离停车线间距为327021mxx=−=此时速度为1022102316m/svvat=+=+=匀减速过程2322axv=带入数据解得231286.1m/s21a==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
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