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练习:第48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x,共(5)页,137.33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e52dd07e03fec3295263eadec8c8eb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8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建议用时50分钟1.[2021·江苏如皋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过上有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期待;()没有秩序,没有安全,要过上幸福生活就会变成一种奢望。实践
表明,人类对秩序和安全有着普遍的追求。秩序和安全是重要的,但秩序和安全并不会自然形成。伦理学家强调伦理道德的意义,宗教学家论证了宗教信仰的价值,经济学家强调经济理性的重要作用。然而,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
类社会就难以竖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作为一种强制性力量,国家以公共暴力为基础,以暴力威胁为运作逻辑,依赖暴力威胁来建构秩序。在建构秩序的过程中,国家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国家的运行以暴力为基础,而暴力对人的生命
构成了威胁,国家是人类建构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家成了人们常说的“利维坦”①。倘若没有国家这只“利维坦”,人类社会将如同霍布斯所预测的那样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注]①利维坦是一条鱼,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
当的一项是()A.公共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享受。B.享受公共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C.公共安全的享受,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D.我们每个人追求公共安全,是一种享受。(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
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用一句话概
括上述图表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对图表中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价。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并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2)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3)《沁园春·长沙》中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劈波斩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20·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
首宋诗,完成(1)~(2)题。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
《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1·新
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
讲经的集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
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21·内蒙古集宁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村居书喜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
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与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了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B.“袭”字运用比喻,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C.“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D.“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2)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8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1.(1)B(2)B(3)示例:然而,没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建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解析:(1)括号前的分号提示前后文属并列关系,分
号前的第一个分句“过上有序生活”属动宾结构,一般来说,存在并列关系的句子宜用对称且相似的句式,选项中只有“享受公共安全”与“过上有序生活”句式相同,故选B项。(2)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
“国家”,喻体是“利维坦”。A项,使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万里”和“百年”属夸张;前后两句结构相同,意义对称,字数相当,属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曲的声音,喻体是银瓶突然碎裂,水浆迸出的声音以及骑兵刀枪撞击
发出的声音。C项,没有使用修辞。D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以“汗青”代指史册。(3)原文有两处语病:第一处为不合逻辑,“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与后文的推论,从逻辑上讲是不成立的,应将“有了”修改为“没有了”;第二处为搭配不当,“竖立”与“秩序”动宾
搭配不当,应将“竖立”修改为“建立”。2.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时,首先分析所给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形式上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核心主题的短句构成;然后再分析它们内在意义上的联系,“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这三个短语属于事实依据,与后面的核心主题“奋斗”遥相呼应。题目中所给材料既包含了事实依据也
包含了核心主题,解题时要注意依据核心主题选择相应的事实依据,根据三个核心主题“奋斗、团结、梦想”,辨别分析与之呼应的相关事实论据,然后在句式上与例句保持一致。3.示例:(1)“00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网红(或“超过半数的‘00后’未来想做主播、网红”)。(2)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想成为网红
,实质上是想通过最少的付出赚最多的钱,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是功利主义的反映,折射出社会的浮躁和人们的虚荣心理。解析:(1)该图表显示的是“00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图表中主播、网红的占比高达54%,概括主要信息
的时候要抓住这一点。(2)要注意题干要求,“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对图表中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价,因此要思考当下主播、网红这类工作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超过半数的人想当主播、网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等。作答这两道题时都要注意字数要求。4.(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3)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1)B(2)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解析:(1)“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
能”曲解文意。“行藏终欲付何人”意为一生的行事最终交给何人评说。颔联表明历史人物在其所处时代难免被误解,在后世传言中更会失真。此诗说明许多历史被歪曲,许多历史人物得不到正确的历史评价。(2)解答本题,需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主旨。首联作者将贤人生前为功名付出的“
苦辛”与死后任“写史人”摆布进行对比,揭示了无数贤人的悲哀。颔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贤人的悲哀。颈联侧重感叹史书的不客观,难现贤人的精神。尾联以沉痛的笔触状写了贤人功业蒙尘纳垢却又无力辩说的凄凉结局。综观全诗,作者就读史有感而发,表达了史书难以做到客观真实的观点,表现了
诗人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据此可知,诗人身上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6.(1)B(2)①“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
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解析:(1)“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错误。“一衣带水”的意思是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湓浦曾闻似衣带”意即“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表现的是湓水的蜿蜒之美,并非表现朋友
之间的情谊。(2)首联写诗人向被贬到江州的朋友白居易问好,然后问朋友是否住过高僧惠远住过的东林寺。后一问似有深意,但没有点明。颔联想象朋友所处的江州一带有代表性的美景,意在安慰朋友,希望朋友在欣赏自然中慰藉受伤的心灵。颈联一转,上句写自己岁末题诗寄托思念,表达对朋
友的思念之情;下句想象朋友的现实处境,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同时为下一联的劝告做好了铺垫。尾联是诗人对朋友殷勤的劝告:不要因为暂时的被贬而情牵佛教,徒然消磨了志气,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7.(1)A
(2)①春水已生,天气骤暖,雨后新晴;②农忙时节的乡村生活;③官赋已交,整年不会有小吏催租。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B项,“比喻”错,“袭”字是运用了拟人手法。C项,“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
境”错,写鹊声是为了衬托新春来到时热闹和欢乐的气氛。D项,“贫犹醉”是因为“酒贱”,反衬人民生活富足。(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作答时根据诗句概括即可。诗歌前两句写景,“水已生,天气骤暖,雨后新晴”是可喜之景;五六
句写农忙时节的乡村生活,是一派忙碌之景;最后两句“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官赋已交,整年不会有小吏催租,写出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