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37.930 KB
  • 2024-12-3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答案.docx,共(6)页,137.93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dcf1e2038f58710540e580d900cc3c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1、解析:BA.根据n=mM,质量均为mg的O2和SO2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n(O2)∶n(SO2)=64∶32=2∶1,甲

、乙中所含的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A错误;B.根据pV=nRT,则体积相等的甲和乙,压强与温度成正比,且n(O2)∶n(SO2)=2∶1即代表氧气的曲线较高,故B正确;C.n(O2)∶n(SO2)=2∶1,质子数之比为(2×16)∶(1×32)=1∶1,故C错

误;D.根据ρ=mV,甲、乙容器体积相等,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密度也相等,即甲、乙中气体密度比为1∶1,故D错误。2、解析:D根据n=cV得n(H+)=2n(H2SO4)=2×(0.2mol·L-1×0.1L+0.15mol·L-1×0.2L)=0.1mo

l,加水稀释至500mL后c(H+)=n(H+)V=0.1mol0.5L=0.2mol·L-1。3、解析:A该装置可用于吸收易溶于碱溶液的气体,并可防倒吸,A项正确;酸碱中和滴定需用酸碱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且NaOH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

盛放,B项错误;N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C项错误;蒸干溶液不能使用坩埚,且FeCl2在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Fe(OH)2,Fe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3+,蒸发灼烧最后得到Fe2O3,不能得到无水FeCl2,D项

错误。4、解析:C制取硫酸亚铁需要铁屑,在烧瓶中应该先加入铁屑,A正确;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验开始时应打开活塞E,用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C错误;铁和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关闭活塞E,导致A装置中压强逐渐增大,将FeSO4溶液压入B中进行反应生

成氢氧化亚铁,B正确;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D正确。5、解析:D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生成氯

化亚铁,在氮气氛围中氢气还原氯化亚铁生成纳米铁粉;A.氢气还原氯化亚铁得到铁,H2为还原剂;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A正确;B.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与氧气反应,B正确;C.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生成FeC

l2和水,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D.纳米级Fe粉成分单一,属于单质,不属于胶体,D错误;故选D。6、解析:B过程①有根瘤菌参与催化,不能在高温下进行,A错误;过程②是NH3/NH+4和O2反应生成NO-2,浇水和松土有利于过程②的反应,B正确;过程③中NO-2转化为NO-

3,N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NO-2作还原剂被氧化,C错误;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过程④是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利用,D错误。7、解析:CK3C60为离子化合物,则K3C60中一定含有离子键(K+与C3-60之间),C3-60中C与C之间还存在共价键,A项

错误、C项正确;K3C60为离子化合物,因此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B项错误;C60为单质,12C为原子,二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8、解析:A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顶角上相邻的钛

离子相距最近,则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钛离子有6个,a=6;晶胞中钛原子个数为8×18=1,氧原子个数为12×14=3,钙原子个数为1,则氧、钛、钙的原子个数比为3∶1∶1,故选A。9、解析:Da中铁比铜活泼,发生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生成Fe2+,滴加K3

[Fe(CN)6]溶液,铁钉附近出现蓝色沉淀,A正确;b中Zn比Fe活泼,发生腐蚀时,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Zn2+,铁钉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滴加酚酞溶液,铁钉附近溶液变成红色,B正确,D错误

;a中铜是正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正确。10、解析:A根据反应历程,参加反应的物质有NH3、NO、O2,因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2NO+2O2=====催化剂3N2+6H2O,故A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得知Ti4+…

NH2—N===O是中间产物,故B正确;Ti4+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参与了反应,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未变,因此Ti4+是催化剂,故C正确;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因此Ti4+…NH2-N===O―→Ti4++N2+H2O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11、解析:C在其他

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根据图示可知SO2的转化率:Y>X,所以压强:p1>p2,A错误;达平衡时缩小容器体积,物质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B错误;SO3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6

-2×32=3;SO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6-2×22=3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所以SO2分子中的键角小于SO3分子中的键角,C正确;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X点和Y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因

此化学平衡常数K(X)=K(Y),D错误。12、解析:B根据0.1000mol·L-1HX、HY溶液的pH可知Ka(HX)<Ka(HY),A错误;①点溶液中溶质为HX和NaX,且物质的量相等,此时溶液呈碱性说明X-的水

解程度大于HX的电离程度,则此时溶液中存在c(HX)>c(Na+)>c(X-)>c(OH-)>c(H+),B正确;③点溶液pH=7,c(H+)=c(OH-),存在电荷守恒c(Na+)=c(Y-),C错误;由图可知,①点溶液比④点溶液的c(

H+)大,即10-7mol/L>c(H+)1>c(H+)4,则Kwc(H+)1·c(H+)4>1,①点溶液[c(H+)+c(OH-)]=[c(H+)1+Kwc(H+)1],④点溶液[c(H+)+c(OH-)]=[c(H+)4+Kwc(H+)4],二者值差[c(H

+)1+Kwc(H+)1]-[c(H+)4+Kwc(H+)4]=[c(H+)1-c(H+)4]×[1-Kwc(H+)1·c(H+)4]<0,则溶液中的[c(H+)+c(OH-)]:①点<④点,故D错误。13、解析:D石油是由许

多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A项正确;①为石油的分馏,发生物理变化,B项正确;由石油分馏产品获得气态烃乙烯需经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C项正确;由乙烯制得1,2-二溴乙烷的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14、解析

:B该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A项错误;分子中碳原子均为sp2杂化,结合分子结构知,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项正确;与酚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和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Br2,C项错误;该

物质中酚羟基、酯基能与NaOH反应,酯基水解得到酚羟基,因此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NaOH,D项错误。15、解析:C硬脂酸为C17H35COOH,软脂酸为C15H31COOH,根据该油脂的分子结构可知一个油脂分子中含1个和3个(酯基)。合成该油脂的高级脂肪酸是

混酸,和H2加成时得不到硬脂酸甘油酯,A错误;1mol该油脂一定条件下只能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酯基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C正确;与该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均为高级

脂肪酸在甘油上的取代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异构体,有两种:,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3分)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的总质量等于碳酸氢铵的质量,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dg·mol-

1,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g2dg·mol-1=m2dmol;由NH4HCO3=====△NH3↑+H2O↑+CO2↑,可知n(NH4HCO3)为13×m2dmol,所以M(NH4HCO3)=mg13×m2dmol=6dg·mol-1。(2)M=ρ标·V标=22.4ρg·mol-1。(3

)M=M(NH3)·φ(NH3)+M(CO2)·φ(CO2)+M(H2O)·φ(H2O)=17a%+44b%+18c%。答案:(1)m2dmol6dg·mol-1(2)22.4ρg·mol-1(3)17a%+44b%+18c%17、(14分)解析:常见的固态单质除了金属之外还有

B、C、Si、P、S、I2,而能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气体化合物的只有C、S,由A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推测A是单质硫,从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确定A是单质硫;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化合物E应为H2SO3。(4)①将5mL0.10mol·L-1

E(H2SO3)溶液与10mL0.10mol·L-1NaOH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Na2SO3溶液。②由于SO2-3+H2OHSO-3+OH-,所以反应后溶液显碱性。答案:(1)H2+S=====△H2S(2)H2SO

3+2H2S===3S↓+3H2O(3)C+2H2SO4(浓)=====△CO2↑+2SO2↑+2H2O[或Cu+2H2SO4(浓)=====△CuSO4+SO2↑+2H2O](4)①H2SO3+2OH-===SO2-3+2H2O②大于Na2SO3溶液中SO2-3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18、(1

4分)解析:(1)①根据反应CO2(g)+4H2(g)CH4(g)+2H2O(g)ΔH<0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升温,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其他条件一定时,加压,CO2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则X表示的物理量是温度。②L表示压

强,结合题图及分析,可知L1>L2。(2)①由题图可知,4min时反应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压强为0.7p0,设发生反应的CO2为xmol,列出三段式:CO2(g)+4H2(g)CH4(g)+2H2O(g)始/mol1.04.000转/molx4xx2x平/mol1.0-x4.0-4xx

2x根据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出p00.7p0=5.05.0-2x,解得x=0.75,则CO2的转化率为0.751.0×100%=75%。②平衡常数K=c(CH4)·c2(H2O)c(CO2)·c4

(H2)=0.75×(2×0.75)2(1-0.75)×(4-4×0.75)4=6.75。答案:(1)①温度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右移,CO2的平衡转化率升高(2)①75%②6.7

519、(14分)解析:(2)金属钠与羟基、羧基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3)由转化关系可知,a只与羧基反应,不能与羟基反应,则a可以是NaOH、NaHCO3或Na2CO3,b与醇羟基发生反应,则加入的物质b是金属Na;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碳酸钠能与羧酸反应,

不与醇反应。(4)乳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该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5)因为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两分子乳酸可以发生分子间的酯化反应生成具有六元环状结构的物质:。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5781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