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章 3.2阳光的传播 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docx,共(15)页,200.49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d0afbc42614ccf659ac2e4fdf8d819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3.2阳光的传播课时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当把小灯笼移到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一个影子
,关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图中正确的是()A.B.C.D.2.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雨后彩虹C.手影游戏D.树下彩虹3.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
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cdB.acdC.abD.cd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
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板是否平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5.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如图所示的日食奇观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A.B.C.D.
6.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立竿见影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7.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源的是()
A.少先队员们的目光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D.在湖边燃烧的篝火8.关于小孔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中,孔的大小对成像效果没有影响B.当物体到孔的距离是像到孔距离的2倍时,像的大小是物体大小的1/2倍C.针孔照相机是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D.当物体相对于孔
向左移时,所成的像也向左移9.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在屏上形成影,关于改变影子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B.点光源与物体距离不变,增加屏到物体的距离,影
变大C.增加物体本身的大小,影变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如图所示为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着地球运动看到日全食时,地球运动到()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11.光线从空气进入某些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A.增大B.保持不变C.减小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12.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关于光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B.光线在海水中
沿直线传播C.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D.光线是客观存在的13.直接测定光速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迈克尔孙C.惠更斯D.牛顿14.下雷雨时,总是先看见闪电,然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A.光速比声速小得多B.光速比声速大得多C.闪电的地方近,打雷
的地方远D.闪电早发生,打雷后发生15.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C.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二、填空题(共10题;共33分)16.在一块方形纸板的中心挖一个正方
形的小孔,把这块有方孔的纸板对准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一定距离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一方形黑影,你还会发现方形黑影的中心有一个圆亮斑(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地面上出现的方形阴影是________
的影子,是________造成的现象。(2)阴影中心的圆亮斑是什么?________。(3)如果在日偏食或日环食时观察该现象,地面上应出现的图案是什么样的?________。(4)夏天在林中散步时,我们会看到地面上呈
现很多的圆亮斑,请问树叶间的缝隙一定是圆的吗?________。17.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所示,在北半球,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A到O所指示的
方向就是________(选填“东”“西”“南”或“北”)边,这一判断所应用的光学知识是________。18.在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是________。已知太阳光线与
地面的夹角为45°,杆高2.5m,则杆在地面的影长是________m。如果将杆向前移动2m,则杆影的长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__(选填“A”或“B”)
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是某房间遭枪击后留下的“线索”
。B是玻璃窗上留下的“弹孔”,A是子弹打击到墙壁上留下的“痕迹”。M是房间对面的高层楼(M楼与被射击房间距离较近,子弹速度很大)。为了近似判断子弹是从M楼哪一房间射出的,用细绳把AB连起来,沿细绳AB看到
M楼的C处。由此判定,子弹是从M楼C处房间射出的。从科学角度分析,这样判断的根据是: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21.2019年7月2日,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天空上演。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
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22.光源是指能________的物体,光源分
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________。分类:①太阳,②点燃的火把,③霓虹灯,④电视荧屏,⑤萤火虫,⑥水母。一类包括________,其为天然光源;另一类包括________,其为人造光源。23.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
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24.光在________均匀介质中沿
________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25.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1)标出小铁球A在图甲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
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26.1607年,伽利略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光速的尝试:他和助手分别站在相距1.5km的两座山上,每人手拿一盏灯,伽利略先打开灯,当助手看到他的灯光时,立刻打开自
己的灯,从伽利略打开灯到他看到助手那盏灯的灯光,这个间隔就是光传播了3km的时间。这个实验最终失败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请你分析伽利略失败的原因。27.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科学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
请你用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6分)28.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
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怎样的结论?________。(3)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29.1999年,某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媒介,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为真空中的二千万分之一,这种光速度接近普通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此成果在光计算机、
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家正努力将光速降低到每小时传播40m左右,慢到几乎与乌龟爬行的速度相当。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第一句话可知,光在超低温原子云中每秒钟传播的距离为________m。(2)本材料说明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的。(3)请你设
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场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的光被灯笼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即灯笼
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吸顶灯的面积较大,所以在灯笼影子的边缘是光线较暗的半影区,中间是没有光线的全影区,半影区与全影区没有明显界限。故选C。2.【答案】B【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投射到地球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分析各个现象的原理即可。【解答】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A不合题意;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气中大量的小水珠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树下彩虹,是光沿直线传播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分析
判断。【解答】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上面的光线通过小孔到达下面,下面的光线通过小孔到达上面,因此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确;b.在小孔成像中,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成放大的实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成缩小的实像,因此薄膜上烛焰的像可
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故b正确;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那么像距增大,因此烛焰的像变大,故c正确;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那么像距减小,像变小,但是烛焰的像更明亮,故d正确。故选A。4.【答案】B【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应用有:激光准直、木匠准直、排队和射击瞄准等。【解答】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线沿直线传播,射入眼中的光线被小树叶挡住,因此不能看到高大的山峰,故A不合题意;B.只有在同
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才沿直线传播,而大气层并不均匀,靠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密度较大,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因此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曲,故B符合题意;C.检查一块木板是否平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方向看过去,利用的光沿直线传播,故C不合题意;D.日食是月球
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影子,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影子,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分析。【解答】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所谓“倒立”,指像相对于物体上下、左右颠倒。因为太阳的缺口在左
下方,所以像的缺口在右上方,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的成像原理即可。【解答】日食和月食、立竿见影、坐井观天,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C不合题意;发生闪电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
是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D正确。故选D。7.【答案】D【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解答】目光、月光、湖面上映出的篝火,都是反射的其他光源的光,而不是自己发光,都不是光源,故A、B、C错误;燃烧的篝火自己发光,为光
源,故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判断。【解答】A.小孔成像实验中,要求孔的口径小于波长,太大只会得到光斑,不能成像,故A错误;B.当物体到孔的距离是像到孔距离的2倍时,像的大
小是物体大小的1/2倍,故B正确;C.针孔照相机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现象,故C错误;D.当物体相对于孔向左移时,所成的像不会移动,只会变小,故D错误。故选B。9.【答案】B【解析】【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据此结合平面几何的知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增加光源到物体的距离,那么光线与物体构成的夹角减小,那么影变小,故A错误;B.点光源与物体距离不变,增加屏到物体的距离,那么到达屏幕时光线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影子变大,故B正确;C.增加物体
本身的大小,光线与物体形成的夹角变大,那么影变大,故C错误;D.综上所述,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图片,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日全食时地球处在一条光线都不能到达的区域,即丙区域;日环食时地球
处在只有边缘的光线能够到达的区域,看起来像个圆环一样,即乙区域;除日全食与日环食外,还有日偏食,发生在地球处于甲区域时,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知识分析判断。【解答】一般情况下,空气
为光疏介质,而液体为光密介质,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传播速度会变小,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分析】(1)光线并不存在,而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物理模型;(2)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3)光在固体、液体
和气体中,传播速度不同;(4)根据(1)中的分析判断。【解答】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物理模型,故A正确不合题意,而D错误符合题意;光线在海水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不合题意;光
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故C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解答】伽利略是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但是并没有成功,而迈克尔孙用旋转的八面镜法直接测出了光速,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公式𝑡=𝑠𝑣分析即可。【解答】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且到观察者的距离s相等;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传播的时间t闪<t雷,根据公式𝑡=𝑠𝑣可知,v光>
v声,即光速比声速大得多,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故A错误符合题意;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5km/s,故B正确不合题意;C.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合题意;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6.【答案】(1)方形纸板;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纸板遮挡(2)太阳
光通过方形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实像(3)在日偏食时出现的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块带圆形缺口的圆亮斑;在日环食时出现的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个圆环形的亮斑(4)不一定【解析】【分析】(1)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线找不到的黑色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而影子的
形状与物体相似。(2)根据小孔成像的知识解答;(3)在小孔成像现象中,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但是倒立的,据此分析;(4)在小孔成像的现象中,只要小孔的口径小到一定程度即可,而小孔的形状不会影响成像的形状。【解答】(1)地面上出现的方形阴影是方形纸板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纸
板遮挡造成的现象。(2)阴影中心的圆亮斑是太阳光通过方形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实像。(3)如果在日偏食或日环食时观察该现象,地面上应出现的图案:在日偏食时出现的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块带圆形缺口的圆亮斑;在日环食时出现的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个圆环形的亮斑。(4)夏天在林中散步时,我们会看到地面上
呈现很多的圆亮斑,树叶间的缝隙不一定一定是圆的。17.【答案】南;光的直线传播【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在北半球,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那么影子应该在正北方。由于此时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最大,所以此时影子的长
度最小,因此OA是南北方向的,AO指南,OA指北。这一判断应该的知识是光沿直线传播。18.【答案】直线;2.5;不变【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2)画出示意图,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计算出影长;(3)根据影子和
物体的长度关系判断。【解答】(1)在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线的。(2)如下图所示,因为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为45°,那么影子和杆构成的三角形恰好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作为三角形的腰的影长和杆高相等,也就是2.5m;
(3)如果将杆向前移动2m,那么影长和杆高构成的三角形不变,因此影长保持不变。19.【答案】A;变大【解析】【分析】(1)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半透明的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使所成的像更清晰,这个光屏必须藏在易拉罐内的黑色区
域中。因为A端在易拉罐内,所以A端用薄纸蒙住。(2)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大小。像距和物距的比值越大,像越大,但是亮度越小,据此分析。【解答】(1)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
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A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变大。20.【答案】直线【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答。【解答】为了近似判断子弹是从M楼哪一房间射出的,用细绳把AB连起来,
沿细绳AB看到M楼的C处。由此判定,子弹是从M楼C处房间射出的。从科学角度分析,这样判断的根据是: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1.【答案】小孔【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
像等。【解答】将手指展开重叠,手指之间会形成几个小孔,太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通过手指之间的小孔时在白纸上成像,因此这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22.【答案】自行发光;眼睛;①⑤⑥;②③④【解析】【分析】(1)根据光源的定义解答;(2)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原理分析解答;(3)天然存在的
光源叫天然光源,而人工制造的光源叫人造光源。【解答】(1)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2)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太阳、萤火虫和水母,都是天然
存在的光源,为天然光源,故选①⑤⑥;点燃的火把、霓虹灯和电视荧屏,都是人工制造的,为人造光源,故选②③④。23.【答案】倒立;变大;不变【解析】【分析】(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光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镜的大小。像距和物距的比值越大,像
越大,但是亮度越小;反之,比值越小,像越小,但是亮度变大。(3)在小孔成像现象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1)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
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2)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增大,因此像变大;(3)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状不变。24.【答案】同一种;直线【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光在同一种均
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25.【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如图所示:【解析】【分析】(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完成作图;(2)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影子的位置由物体的位置决定,从图片
中找到小球A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左和最右的位置,再依次确定像的位置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光线都与地面垂直;从A点作地面的垂线,与地面的交点就是影子A’的位置,如下图所示:(2)根据图片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最左端和最右端就在与地面平行
的直径上,然后分别通过两个位置作地面的垂线,从而找到对应的影子,最后将两个影子的点连接起来即可,如下图所示:三、解答题26.【答案】伽利略的测量原理是正确的,但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大
约是3×108m/s即3×105km/s,光传播3km的时间为10-5s,这个时间是非常短的,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测量时间工具是测不出来的;二是没有考虑到人的反应时间,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再举起自己的灯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第一个人看到第二个人举起的灯再计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解析】
【分析】在进行科学测量的过程中,每种测量工具都有自己的测量极限,一旦被测量值小于测量工具的最小值,就会出现不能测量的情形,据此分析解答。27.【答案】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用激光笔正对着塑料吸管的一头,塑
料吸管的另一头正对墙壁,将塑料吸管拉直,用激光笔从管口射入一束光,如果在墙上看到激光投射的亮斑,则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是沿曲线传播的。把吸管弯曲,用激光笔从管口射入一束光,没有在墙上看到激光投射的亮斑,说明光
在空气中不是沿曲线传播的。【解析】【分析】如果光沿直线传播,那么激光肯定能通过笔直的吸管,从吸管的一端到达另一端;激光肯定不能通过弯曲的吸管,即激光从一端射入,而从另一端看不到激光照射出来,据此设计正、反方案。四、实验探究题28.【答案】(1)倒立(
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3)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解析】【分析】(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2)在甲、乙两个实验中,虽然小孔的形状不同,但是塑料膜上成的像的形状相同,据此分析结论;(3)分析甲和丙两个实验,当小孔前放蜡烛时,塑料膜上成
的像与蜡烛火焰的形状相同;当小孔前放灯泡时,塑料膜上成的像与灯泡的形状相同,据此分析像与物体的关系。【解答】(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的实像。(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3
)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到结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29.【答案】(1)15(2)不同(3)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不能凭视觉判断运动物体的真实位置;开关闭合后不能马上看到灯光;先听见雷声后看到闪电等(任写一
个,合理即可)【解析】【分析】(1)根据v=12×107c计算即可;(2)光在真空、水、空气和玻璃中传播速度都不相等,据此得出结论;(3)根据光速的大小,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合理推测即可。【解答】(1)光在超低温原子云中每秒钟传播的距离为:v=
12×107c=12×107×3×108𝑚/𝑠=15𝑚;(2)本材料说明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3)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可能会: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不能凭视觉判断运动物体的真实位置;开
关闭合后不能马上看到灯光;先听见雷声后看到闪电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