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年级上册 第一讲 小古文练习版.docx,共(5)页,18.00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4f80f24eaa7e47a9c34451beea189f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讲小古文一、阅读指导古诗文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诗人,为我国的文化宝库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古诗文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是社会活动的反映。但是,它具有鲜明的特
征:它有着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联想,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诗文分行排列,语言精练含蓄,节奏鲜明,并有一定的韵律,使人读来朗朗上口。方法点拨:1.阅读古诗文,要反复诵读,把握节奏。古诗文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只有反复吟咏
诵读,才能体会它们的音乐美。尤其要注意的是一般古诗文是押韵的,诵读时可以把句末押韵的字音稍稍延长。2.阅读古诗文,要熟读成诵,理解诗句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些诗句含义十分丰富,诗人说出了许多人都有过却说不出的感受,有的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些诗句含义深刻,我们一时难
以全部理解它们的意思也没关系,可以先把它们熟读成诵,以后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会逐渐顿悟它们深刻的含义,真正欣赏到它们的妙处。3.阅读古诗文,要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读古诗文的时候要边读边想,在自己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画面,使自己好像置身其中。多读,才能感受到诗中强烈的感情,体会到诗文的
意境。二、基础阅读(一)一毛不拔[东汉]邯郸淳一猴死,见冥王①,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②拔之。注释:①冥王:阴间的王,即阎王。冥,迷信中的阴曹地府。②夜叉:指阴间的恶鬼。译文: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
。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大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阅读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求转.()人身即.()唤夜叉2.解释加
点的字。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2)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4.“一毛不拔”是个成语,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5.你知道这个故事是在讽刺什么样的人吗?(二)郑①人买履②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
其足,而置③之其坐④。至之市而忘操⑤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⑥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注释:①郑:春秋时代一
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②履:鞋。③置:放置,搁在。④坐:通假字,同“座”,座位。⑤操:携带。⑥反:通假字,同“返”,返回。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
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知识卡:文言词语“之”的几种常见用法1.作代词、可代人、代物,亦
可代事。解释为“他、她、它、这”等。2.作助词。相当于“的”。有时也作语气助词,不译。“之”还可以作为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3.作动词,可解释为“到……去”。阅读训练:1.文中多处出现“之”,读读句子,思考“之
”分别指什么。(1)而置之.其坐()(2)反而取之.()(3)何不试之.以足()2.文中多次出现“度”,其读音不同,意思更是不同。根据你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解释。①尺码,标准②刻度③量,计算(1)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3)宁信度.,无自信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宁信度,无自信也。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三)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②契③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
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④乎?注释:①涉:过,渡。②遽(jù):急忙,立刻。③契(qì):用刀刻(记号)④惑,愚蠢,糊涂。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
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很远,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知识卡:吕不韦和《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
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吕不韦原是(今河南禹州市)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他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越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同情他,并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于是用金钱资助子楚,并帮政他获得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公元前253
年,子楚继承王位,让吕不韦担任丞相。吕不韦为相期间,命门客“人人著所闻”,著书立说,这些著作最终汇编成了《吕氏春秋》。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遽契.其舟()(3)是.吾剑之所从坠()(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