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1.423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3f221cfccbcb612b31ce77bc086fa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在规定区域内作答,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
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极光是地磁暴活动的表现之一。2024年10月2日、3日太阳活动区分别爆发deX7.1、X9.0级大耀斑,随后三天地球发生特大地磁暴引发极光现象。图示意摄影爱好者在世界时10月5日15:00拍摄的某地森林上空极光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拍摄者可能位于()A.南极点B.北极点C.漠河D.伦敦2.该次耀斑爆发期间()A.潍坊建筑物日影渐短B.乌鲁木齐昼长夜短C.北半球太阳高度减小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某地森林上空出现了极光,时间为世
界时15:00,伦敦的时区为零时区,也就是世界时,此时伦敦为下午(白昼),不具备极光观测条件,D错误;图中出现了森林,南极点为极地冰原气候,不会有森林生长,A错误;北极为极地苔原气候,有苔藓和地衣,没有森林
生长,B错误;漠河所用时间为东八区的时间,世界时15:00时,漠河的时间为23:00,又因漠河纬度较高,具备观测极光的条件,C选项正确;故选C。【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耀斑爆发时间为10月2日、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潍坊的建筑物日影因为太阳高度角降低而
变长,A错误;乌鲁木齐昼短夜长,B错误;10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点附近已经出现极夜,极夜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会变化,因此并不是整个北半球的太阳高度都减小,C错误;10月2日、3日,太阳直射点在逐渐南移,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活动
的主要类型包括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扰乱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极光现象。图示意2024年10月20日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锋面系统以22km/h的速度向东南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
丁4.24小时之后,丁地()①气温降低,气压升高②阴雨天气为主③气温升高,气压降低④晴朗天气为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结合图中等压线可知,甲和丁处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气温温差较小,AD错误;乙地位于
冷锋附近,受冷锋过境影响,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较小,B错误;丙地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且地处内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正确。故选C。【4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锋面系统以22km/h的速度向东南移动,24小时之后,锋面系统移动大约528km。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丁地位
于冷锋锋面南部地区,距离其大约5个纬度,大约距离500km左右,因此24小时后丁地经历冷锋过境,因此丁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阴雨天气为主,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点睛】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
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四川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的沉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图示意四川盆地西南缘黑竹沟温泉附近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黑竹沟温泉位于()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6.老鹰咀和
金岩地区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向斜、断层背斜、断层B.背斜、断层向斜、断层C.向斜、断层向斜、断层D.背斜、断层背斜、断层7.老鹰咀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凹陷—断层错位—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褶皱凹陷—断层错位C.断层错位—固结成岩—褶皱凹陷D.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凹陷【答案】5
.D6.A7.B【解析】【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温泉是指从地下自然涌出地表,泉口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温度5摄氏度,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微量元素的矿物水。一般地热能从地下传导到地上,温泉水透过裂隙渗透到地表,因此温泉发育于断层处,符合题意的是④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老鹰咀处岩层向下凹陷,形成向斜,同时岩层发生断裂错位,形成断层;金岩地区补充后的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同时岩层发生断裂错位,形成断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老鹰咀地区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因此为沉积岩,通过大量沉积物在此
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然后岩层受到挤压凹陷,形成向斜构造;由于岩层发生断裂,老鹰咀地区出现断裂错位下陷,形成如今的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构造,背斜为岩层向上拱
起,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间新两翼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向斜处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的哥斯达黎加地处中美洲,该国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图示意哥斯达黎加位置及蓬塔雷纳斯气候
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蓬塔雷纳斯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①洋流②地形③海陆位置④大气环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9.与冬季相比,蓬塔雷纳斯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阴雨天气较多B.正午太阳高度小C.洋流降温减湿D.东北风势力较
强10.与蓬塔雷纳斯相比,圣何塞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圣何塞()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远D.风力大【答案】8.D9.A10.B【解析】【8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蓬塔雷纳斯位于10°N附近,夏季,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位于赤
道低压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②④正确;洋流季节变化并不明显,①错误;海陆位置并没有季节变化,③错误。故选D。【9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蓬塔雷纳斯位于10°N附近,夏季
,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位于赤道低压的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阴雨天气较多,削弱太阳辐射,气温较低,A正确;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蓬塔雷纳斯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错误;该地区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但是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该地区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此时东北风势力较弱,D错误
。故选A。【10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与蓬塔雷纳斯相比,圣何塞位于中部地势较高的地区,海拔高,气温低,B正确;两的者纬度相当,A错误;圣何塞所处陆地距离海洋较近,C错误;无法判断其风力大小,且风力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
B。【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大气环流对降水有着显著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
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地形也是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地形的起伏还会导致降水分布的不同,迎风坡产生强迫抬升,形成降水,而背风坡则形成雨影区。埃克曼输送是指在风、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下,表层海水流向与风向相偏移,最终平均水流与风向垂直的现象。江苏附近沿海海域受埃克曼输送的影响多出现冷水斑现象(海洋表层海水温度比周边海域异常偏低),对该海域环境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黄海冷水斑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推测黄海冷水斑现象最明显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
0月12.黄海冷水斑现象最明显时,图示冷水斑海域()①浮游生物密度较高②海洋鱼类增多③浮游生物密度较低④海洋鱼类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1.C12.A【解析】【11题详解】冷水斑出现海域受夏季风与冬季风影响较大,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埃克曼输送在风、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的共同作用下,尤其是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由西南流向东北的水流,据图示海陆分布可知该水流为离岸水流,下层冷海水易上涌,导致海水表面温度低于周边地区,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该现象最明显,C正确;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埃克曼输送水流方向应是由东北向西南,为迎岸水流,会抑制下层冷海水上涌,冷水斑现象不显著
,1月是北半球冬季的月份,水温本来就相对较低,冷水斑并不明显,A错误;4月和10月是春季和秋季,正值季风转换之时,埃克曼输送相对不显著,冷水斑现象不明显,排除BD。故选C。【12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得知黄海冷水斑现象最明显时,下层冷海水易上涌,易携带下层营养物质上泛,为浮
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密度较高,饵料充足,吸引海洋鱼类,使海洋鱼类增多,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点睛】在北半球,海面风驱动最表面的一层海水流动,同时海水又受到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粘滞力作用,使得平衡时表层海水
的流动方向与风速方向成一个角度向右并垂直的水流,称为埃克曼输送。阴山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东西绵长,南陡北缓。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不同的坡向,植被差异显著。图示意阴山山脉东段、中段、西段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甲、乙、丙三段山地自东向西依
次是()A.甲、乙、丙B.丙、甲、乙C.乙、丙、甲D.丙、乙、甲14.典型草原带在丙段山地阴坡比阳坡分布海拔高,是因为()A.冬季迎风坡,大气降水多B.阴坡蒸发弱,土壤含水量高C.人类活动少,破坏干扰少D.北坡地势缓,生存空间较大15.阴山丙段山地
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山体顶部()A.降水多B.风力大C.面积小D.气温低【答案】13.D14.B15.C【解析】【13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甲的基带是草原化荒漠带,上部为山地荒漠草原带;乙的基带是荒漠化草原带,上部是典型草原带;丙的基带是典型草原带,上部
出现了山地疏林、灌丛带;阴山山脉东西绵长,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基带应从草原带向荒漠草原带、荒漠带逐渐过渡,因此自东向西依次为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典型草原带在丙段山地阴坡比阳坡分布海拔高,说明在阴坡生长条件好
于阳坡,主要原因在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较弱,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B正确;冬季风性质较为干冷,大气降水较少,A错误;人类活动在阴坡和阳坡差异较小,C错误;北坡地势缓、生存空间较大,不是导致典型草原带阴坡比阳坡分布海拔高的原因
,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阴山丙段山地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主要原因该地位于山地顶部,海拔高,坡面面积较小,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因此两者坡向差异较小,C正确;山顶海拔较高,降水
较少,B错误;风力大和气温低不是导致不同坡向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因素,AD错。故选C。【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改变,植被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山地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分布一致。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台风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的热带洋面。2024年7月25日19时50分前后台风“格美”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之后强度逐渐减弱。图示意7月20日~27日台风“格美”中心所在位置及气压数
值。(1)在下面两幅图中分别用箭头标出台风“格美”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和垂直气流运动方向。(2)简述台风“格美”的形成过程。(3)分析台风“格美”在福建沿海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的原因。【答案】(1)(2)台风“格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海域,洋面水温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
压;上升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使大气受热,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3)台风“格美”在福建沿海登陆后,失去海洋水汽和热量供
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陆地摩擦力大,台风强度逐渐减弱。【解析】【分析】本题以台风形成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台风运动,台风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台风属于气旋,其中心气压为
低压,同时台风“格美”位于北半球,因此气旋水平方向上为逆时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绘图如下:【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台风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的热带洋面。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台风“格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海域,此时为2024年7月25日,为北半球夏季,此时洋面
水温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导致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该地位于海洋洋面之上,因此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使大气受热,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下部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周边地区气压相对较高,导致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使得该地热带低
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台风“格美”在福建沿海登陆后,从海洋进入陆地,此时台风“格美”失去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导致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同时,相对于海洋洋面,陆地摩擦力大,导致台
风强度逐渐减弱。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加里曼丹岛(图)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降水较多,甲城市盛行风向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的(1)说出加里曼丹岛主要的降水类型,并分析成因。(2)指出甲城市7月和12月的盛行风向,并分析形成原
因。【答案】(1)对流雨。成因: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运动显著,多对流雨;地形雨。成因:加里曼丹岛地势起伏大,受季风影响,迎风坡多降水。(2)7月盛行西南风,12月盛行东北风。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12月,受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的影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北风。【解析】【分析】本题以加里曼丹岛区域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降水类型及成因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等知识,考查学生
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加里曼丹岛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多对流雨;加里曼丹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
影响,形成的夏季风与冬季风在地形上会出现迎风坡效应,因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小问2详解】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12月,受强大的亚洲高压、
与赤道低压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偏北指向偏南,再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作用影响形成东北风。所以7月盛行西南风,12月盛行东北风。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艾丁湖位于天山山脉南侧,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构造湖泊(图)。200万年以前,艾丁湖还是一个巨大的淡
水湖,过去的几百万年时间里,艾丁湖逐渐演变成咸水湖。曾经三次干涸又三次复活,从2016年开始艾丁湖流域通过调水、关井退田等措施来控制水资源使用,最终再度让艾丁湖焕发生机。(1)分析艾丁湖的形成过程。(2)简述艾丁湖由淡水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3)推测近年
来艾丁湖面积增加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1)南、西、北三面地壳抬升,中部相对下降形成盆地;接受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大量汇集,积水成湖。(2)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
致湖水盐度不断上升;四周地形不断抬升封闭,导致湖水失去外泄通道,从而逐渐转变为咸水湖。(3)有利影响: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降水量增加;湖水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湿地面积增大,沙漠化面积减少。不利影响:湖水上涨,湖滩面积缩小部分生物面临搬迁(栖息地被淹没);地下水位上升,
土地盐碱化加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湖泊的形成、湖泊水文变化以及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及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小问1详解】艾丁湖属于构造湖泊,其南北西三侧地势较高,说
明南、西、北三面地壳抬升,中部相对下降形成盆地;地势低洼接受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大量汇集,最终积水成湖。【小问2详解】艾丁湖是由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湖,四周地形不断抬升封闭,导致湖水失去外泄通道,湖水中的盐分没有外泄的渠道,从而逐渐转变为咸水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艾丁湖位于我
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蒸发旺盛。蒸发加剧导致湖水盐度上升,最终演变为咸水湖。小问3详解】艾丁湖水位上涨,湖泊面积增大,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沿湖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空气湿度增大,区域降水量增加;入湖淡水增加,湖水盐度降低;湿地范围扩大,生物多
样性增加;沙漠化面积减少。不利影响:湖水上涨,湖泊面积扩大,部分湖滩被重新淹没,湖滩面积缩小,部分生物栖息地被淹没,被迫搬【迁;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加剧。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桦天然林是一种
喜光不耐荫、耐严寒耐贫瘠、生长快且寿命较短的深根性先锋树种。每年6月,祁连山东部地区不同密度白桦天然林表层(0~20cm)土壤含水量随林区密度的增大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图)。随着林区密度的变化,该地树种逐渐发生自然演替,其演替过程大致为:白桦天然林——青海云杉等(耐阴树种)与
白桦林构成的针阔混交林—青海云杉天然林。(1)分析与低密度林区相比,中密度林区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2)指出影响该地树种自然演替的主导因素,并简述该地天然林的演替过程。【答案】(1)与低密度林区相比,中密度
林区林中光照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少;中密度林区截留降水和地表径流能力强、下渗多;中密度林区枯枝落叶多,保水能力强。(2)光照。白桦林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及更新速度快,成为主要树种;随着密度增大,白桦林遮荫为青
海云杉等耐阴树种提供生长条件,逐渐形成混交林;青海云杉高度逐渐超过桦树,白桦林因为得不到充足光照而衰退,青海云杉逐渐成为优势树种。【解析】【分析】本题以白桦天然林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
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与低密度林区相比,中密度林区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高,原因在于中密度林区密度相对较大,树木遮阴能力较高,因此林中光照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少;同时相对于低密度林区,中密度林区截留降水
和地表径流能力强,地表径流较少,下渗多,土壤水分补给较多;同时中密度林区枯枝落叶多,保水能力强。【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林区密度的变化,该地树种逐渐发生自然演替,其演替过程大致为:白桦天然林——青海云杉等(耐阴树种)与白桦林构成的针阔混交林—青海云杉
天然林。由白桦林演替成为耐阴树种青海云杉,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光照不同,因此该地树种自然演替的主导因素为光照。其演替过程为:由于白桦林是一种喜光不耐荫、耐严寒耐贫瘠、生长快且寿命较短的深根性先锋树种,对环境适应性强,因此在该地生长及更新速度快,成为主
要树种;随着白桦林密度增大,白桦林遮荫面积增大,为青海云杉等耐阴树种提供生长条件,逐渐形成混交林;随着青海云杉的不断生长,青海云杉高度逐渐超过桦树,白桦林因为得不到充足光照而衰退,青海云杉逐渐成为优势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