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阅读提高训练七(讲义)-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共(8)页,22.89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2fe34b8ca2c3f475c910a99c243610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文阅读提高训练七一、教学内容:1、阅读题型逐个攻破。2、复习巩固知识点。3、检测学生学习程度,发现并攻克薄弱环节,查漏补缺。4、周末及日常作业:阅读训练提高。二、教学目标: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功克薄弱环节知识整理一、描写手法(一)定义: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
态具体地描绘出来(二)描写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描与白描等正面描写:人物描写(直接描写人物)侧面描写:①景物(环境)描写;②周围人物的表现、反应、评价(侧面表现人物形象)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三)人物描写1、人物描写有5种描写方法。分别是:()、()、()、()、()。这5种描写方法可以穿插运用。比如:教数学的年轻女教师踩着细高的红皮鞋,抱着一摞作业本,一脸冰霜地走进了教室。她先用冒
着寒光的眼睛扫视了一下全体同学,似乎在说:“谁再说话,我可绝不饶恕!”顿时,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随即,老师把作业本往讲台上一扔,同学们都随着响声震动了一下。老师用她的纤纤玉手有节奏地敲打着桌子,用尖而硬的声音说:“这次作业,我十分不满意!”这一句话,使教室里的温度降到
了零下四千度,几个同学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我们都知道,恶梦即将开始。只见老师随便挑出一本作业,“哗哗”地翻了几页,看了一会儿,然后猛地一摔,用可以划破耳膜的声音尖叫道:“王子豪!看看你的作业,写的是什么呀!”再看看王子豪,已经在“地震”中跌到
了地上。这段话用了几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常出现的提问形式:(1)下列语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3)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
很精致的瓷罐”一句中,“捧”有什么表达效果?3、答题模式:运用了……描写手法,写出了(表现了)……心理变化,突出了(表现了)……性格,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达(表现)了…情感,推动了……的情节的发展。(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取舍)人物描写方法专项训练(一)、分析
下面语句属于哪个方面的描写,并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2分)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捕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儿,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此句属于描写,表达了2、就在这死去的母亲身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鬈发,圆
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此句属于描写,表达了二、限制性词语补充说明(一)限制性词语有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渐渐等。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
更加等。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二)关系罗列1、一
般与特殊“通常”、“往往”、“一般”等强调一般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在------之下”、“只有------才”强调特殊情况。2、全部与部分“所有的”强调全部,表示没有例外。“大部分”、“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3、主要和次要“主要”、“次要”;“其次”、“再次”4、精确与模糊“大约”、“
左右”、“约”、“上下”、“可能”:大概、不确定,表示一种猜测、估计。5、限制与形容例如(1)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豆油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最”分别针对“早”、“多”作程度限制。(2)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惊人”突出了其地位影响。6、依据与论
断“据推算”、“在当时”:限制时间、条件。例如:1、“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2、“从大量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随堂小练一、选择题1、刻画人物一般有下列方法: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E、神态描写。请选
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①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过来的。()②爷爷喝了一壶酒,四脚八叉躺在北房东屋土炕上,打着呼噜睡大觉,天塌了也惊不醒他。()③“……这小狗
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④这不是害怕自己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在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之前,他已经被凶残地摧毁了。()2、下面这段话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不包括的一项是()班长心里想:“这是什么
河,好深!”就勒转马头,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走,找个浅一些的地方过河,上流的水更急,总过不去。他们便顺着另一条路,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在山顶上,他们全惊呆了。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
星星。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A、神态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E、外貌描写3、从修辞效果看,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
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地球伤痕累累,公害却频频发生,,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A.“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B.“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C.“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D.“
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策……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
的不完美。——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
一体的优美意境。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二、加上适当的
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①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②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③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④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⑤我们发动群众。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三、仿写句子练习。1、书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天空)例: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淡淡的云。四、赏析句子(1)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
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选自《母亲的“戒指”》这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2)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此句属于描写,表达了(3)说一说“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一句中的
“适当”能否删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