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274.005 K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共(14)页,274.00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f101c8e255d8adc8bc13b46666c5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明德中学2022年下学期高一年级10月阶段性考试物理时量:7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计32分)1.下列运动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观察飞机在空中的运动轨迹B.研究体操运动员的动作C.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情况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答案】A【

解析】【详解】A.由于飞机机身尺寸和飞行轨迹的长度相比可忽略不计,所以研究轨迹时,飞机的形状大小居于次要因素,可视飞机为质点,故A正确;B.观赏体操运动员的比赛动作时,关键看其动作,不可将其视为质点,故B错误;C.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

故C错误;D.在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乒乓球的运动影响很大,故乒乓球不能当作质点来处理.故D错误。故选A。2.把一跳跳球从4m高处自由释放,后被地板竖直向上弹回,在距地面1.5m高处用手接住,若规定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

方向,则该跳跳球从释放到被接住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A.5.5m和2.5mB.5.5m和2.5m−C.5.5m和1.5mD.2.5m和1.5m【答案】B【解析】【详解】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为4m1.5m5.5ms=+=位

移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为4m1.5m2.5mx=−=方向向下,故位移为2.5m−。故选B3.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经历不同的时间后都到达B地,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A.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大。B.甲的瞬时速度一定比乙小C.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小D.甲的位移一定比乙小

【答案】C【解析】【详解】ACD.两车的始末位置相同,故经过的位移相同,根据速度公式xvt=知,位移相同,而甲运动时间较长,故甲的平均速度小,AD错误,C正确;B.因甲和乙不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瞬时速度大小无法确定,B错误。故选C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2m/s,

1s后速度变为反向的4m/s,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在这1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是()A.6m/s2B.-6m/s2C.4m/s2D.-14m/s2【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设可知v0=2m/s,vt=-4m/s,故206m/stvvat−==−故选B。5.汽车在水平面上其位移与时间的

关系是x=2t+6t2,则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A.3m/sB.4m/sC.6m/sD.14m/s【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x=2t+6t2知,t=0时x1=0mt=2s时x2=28m前2s

内的位移。2128mxxx=−=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28m/s=14m/s2xvt==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BL,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1v射入A,以速度2v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在木块

中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A.122vv+B.221223vv+C.22123vv+D.221223vv+【答案】B【解析】【详解】在木块A中,有2212vvLa−=在木块B中,有22222vvLa−=联立解得221223vvv+=故选B。7.一物体从45m高处做

自由落体运动,则物体从开始下落到落地(落地不反弹)这一过程中的第一秒内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之比为()A.1:1B.1:3C.3:5D.1:5【答案】D【解析】【详解】由自由落体计算公式可得,落地所需的总时间为

212hgt=3st=则第一秒末的速度为1110m/svgt==由2202asvv=−可得2115m2vsg==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22223232325m22gtgtvvsgg−−===13:1:5ss=故选D。8.一物体运动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0~4s内物体一定在做曲线运动B.0~4s内物体的速率一直在减小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在2s时发生改变D.0~4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8m/s【答案】D【解析】【详解】A

BC.0~4s内物体先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后向反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没有发生过变化,故ABC错;D.0~4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58m/sv=−−=−所以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8m/s,故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每题4分,全对得4分,

不全2分,含错选0分,共计16分)9.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秒指的是时间间隔,第5秒内指的是时刻B.“现在是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C.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指的是时间间隔D.第3s末就是第4s初【答案】BCD【解析】【详解】A.前

5秒指是0﹣5s的时间间隔,第5秒内指的是4s﹣5s的时间间隔,故A错误;B.“现在是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C.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指的是时间间隔,是跑100m的时间,故C正确;D.第3s末与第4s初是同一时刻,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

,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10.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是()A.在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飞机上相对飞机静止释放一个物体B.羽毛由静止释放,在空气

中下落C.羽毛由静止释放,在已经抽成真空的牛顿管中自由下落D.小铁球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答案】CD【解析】【详解】A.在空中沿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上释放的一个物体,物体具有惯性,有水平方向上的初速度,的不计空气阻力,将做平抛运动,故A错误;B.羽毛由静止释放,在空气中下落,阻力不

能忽略,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羽毛由静止释放,在已经抽成真空的牛顿管中自由下落,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故C正确;D.小铁球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故

选CD。11.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x、v、a、t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甲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B.根据乙图可求出物体的加

速度大小为25m/sC.根据丙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D.根据丁图可求出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6m/s【答案】AB【解析】【详解】A.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2012xvtat=+,根据甲图中2xt−图像为正比关系图线,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12m/s22ak

==解得22m/sa=A正确;B.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时间关系2202vvax−=,根据乙图中2vx−图像为正比关系图线,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102m/s1ak==解得25m/sa=B正确;C.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20

12xvtat=+,整理得012xvatt=+根据丙图中xtt−图像为一次关系图线,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1042m/s22ak−===−解得24m/s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C错误;D.根据微元法可以

得到,物理学中at−图像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理的速度变化量,则丁图中at−图可求出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32m/s3m/s2v==D错误;故选AB。12.在一种“子母球”

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kh(k>1)和h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设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小球与地面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忽略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若要小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能与正在

下落的小球A相碰,则k可以取下列哪些值()A.8B.6C.4D.2【答案】CD【解析】【详解】要想在B上升阶段两球相碰,临界情况是B刚好反跳到出发点时与A相碰,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阴影部分面积之和就是A的下落高度和B的反跳高度之和kh,202vgh=,由图知5kh

h=,故5k=,故k可以取小于等于5的数,故CD正确,AB错误.点睛:要想在上升阶段两球相碰,临界情况是B刚好反跳回到出发点时与A相碰,据此求出A球的最大高度;本题巧妙利用图象,增强直观性,本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三、实验题(共4空,每空3分,共计12分)13

.(1)如图所示,甲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经测量发现S1=7.05cm、S2=7.68cm、S3=8.33c

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一次实验中,如果乙同学不知

道实验所使用的交流电电源的实际频率已超过50Hz,仍然按照50Hz计算,那么他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A.偏大B.偏小C.相等D.不能确定(3)丙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好

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答案】①.0.86

4②.0.64③.B④.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340.08330.08950.86/220.1AssvmsT++===;设0到1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

a2T2x6-x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13(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2220.10260.09610.08950.08330.07680.0705/0.64/901amsms++−++==

.(2)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1Tf==0.02s,当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小,而进行计算时,仍然用0.02s,根据xvt=,因此测出的平均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小,故B正确;(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得出:x45-x34=x34-x23=x23-x12=x12-x01所以属于纸带A的是C图.考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名师点睛】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

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四、解答题14.一质点从O点出发,沿正北方向运动了6m至A点,然后又沿正西方向运动了8m至B点,共用时5s。求该过程中。(1)质点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的(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答案】(1)路程为14m,位移为10m;(2)2m/s。【解析】【详解

】(1)一质点从O点出发,沿正北方向运动了6m至A点,然后又沿正西方向移动了8m至B点,则物体在整个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26810mx=+=整过程中物体运动的路程为6+8=14m(2)由速度公式为102m/s5x

vt===15.在某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大小;(2)物体位移大小为15

m时,物体运动时间;(3)若塔高H=105m,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时间。【答案】(1)20m/s;(2)1s,3s,(27)s+;(3)7s【解析】【详解】(1)设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v0,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202vgh=解得020m/sv=(2)当

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5m时,若在抛出点上方,则有201112xvtgt=−解得11st='13st=若在抛出点下方,则有的202212xvtgt−=−解得2(27)st=+'2(27)st=−(舍去)(3)若塔高H=105m,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时间203312Hvtgt−=−解

得37st='33st=−(舍去)16.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轿车速度为v1=20m/s,货车的速度为v2=12m/s,轿车在与货车相距s0=30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

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200m才停下来.运动过程中两车均可视为质点.(1)求轿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2)若轿车刹车后货车继续以v2=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3)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

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2=5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m/s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不相撞,在轿车给货车发出信号后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多少米?【答案】(1)1m/s2(2)会撞上(

3)不会撞上;1m【解析】【详解】(1)对轿车刹车过程有:2112vas=解得:11a=m/s2(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则有:2111-vvat=解得:18t=s则有:12111282vvst+==m22196svt==m因:1232sss−==m>s0所以辆车会撞上(2)假设

从轿车开始刹车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则有:11222-vatvatt=+−()解得:6t=s则有:211111022svtat=−=m222222221()()732svtvttatt=+−+−=m所以:1229sss−==m0s所以不会撞上,则有相距最小值为:0min1sss=

−=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