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一上12月月考地理答案.pdf,共(4)页,273.78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ed23521a3e667cecfe926195a88fd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4嘉陵第一中学12月月考地理试题答案【答案】1B2.A【1题详解】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主要取决于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可居住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
相同的,故在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B正确;恒星质量不是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A错误。图中不能显示行星体积、大气成分对生命的影响,故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读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
的一半,即纵坐标“1/2”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近的地方移动,刚好对应横坐标中的水星,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水星,A正确。据图可知,地球、火星、土星都没有位于宜居带,都不会出现生命,BCD错误。故选A。【答案】3.B4.C【3题
详解】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A错误,B正确;耀斑多少与太阳活动有关,不能反映太阳辐射强弱,C错误;受太阳风影响,高能带电粒子冲入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产生极光,D错误。故选B。【4题详解】地球接受太阳辐射不属于太阳活动的影响,①错误;太阳活动的影响包括扰
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④正确;台风属于热带气旋,和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5.A【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帽天山开拓虾生活在古生代早期,是三叶
虫生活的时期,可以看到三叶虫游弋于浅海地区,A正确;哺乳类动物大量出现于新生代,B错误;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时期,C错误;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时期,D错误。故选A。【答案】6.B7.C【6题详解】根据图中深度的变化可知:①位于近地表平均17k
m处,为地壳;②位于地下平均17km到2900km深度处,是地幔;③位于地下2900km到5150km深度处,是地核中的外核;④位于地下5150km深度到地心,是地核中的内核。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为②层上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由图中可知,地震波进入③(为
外核),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下降,可判断③可能为液态或熔融态,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8.D9.B【8题详解】云雨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不需要具有挡风遮雨的功能,D符合题意;高层大气,大气稀薄,辐射量较大,氧气含量较低,空间站所处轨道
高度气温较低,所以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具有提供氧气、防强辐射、调节温度功能,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题详解】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保护生命,B正确;臭氧吸收紫外线会使平流层大气增温,A错误;平流层臭氧距离地面较远,C错误;臭氧层无法分解空气中废气
,D错误。故选B。.2/4【答案】10.D11.C【10题详解】图中实验测试:改变下垫面后大气升温情况发生变化,说明近地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的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甲玻璃箱底部放置
土以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土层温度升高,形成地面长波辐射,玻璃箱中的空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因此,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高了3℃,由此得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正确;大气的水平运动、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空气的热力环流均与该实验的测量目的关系不大,ABC错误
。故选D。【11题详解】甲玻璃箱底部放置土以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土层温度升高,形成较强的地面长波辐射,玻璃箱中的空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乙玻璃箱底部没有放土,地面辐射弱,因此,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图2中代表地
面辐射的是③,C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相同,A错误;太阳辐射②相同,B错误;与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⑤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答案】12.A13.D【1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
暑中的清凉”可知,室内大厅水池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作为冷源为各个房间提供冷空气,A正确,B错误;水池在室内大厅主要是为了降温,而不仅仅是为了美观,C错误;风塔和室内水池占地面积小,难以收集雨水,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根据材料“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
飘散到各个房间”可知,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辐合下沉,在大厅内向四周辐散,D正确,A
BC错误。故选D。【答案】14.A15.C16.D【14题详解】铺设砂石,土壤没有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A正确;降水与区域气候直接相关,铺设砂石并不能增加降水,B错误;地表铺设砂石,可以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减小地表径流,CD错误;故选A。【15题详
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表铺设砂石可以有效减少砂田的蒸发量,所以表示砂田蒸发量的是乙曲线。裸田由于缺少砂石覆盖,土壤蒸发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少,使得在同一深度裸田的土壤含水量更低,对应丙。综上所述,C
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对区域内影响基本相同,不是该区域部分地区逐步禁止砂田瓜种植的原因,A错误;西北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并未发生改变,B错误;砂田覆盖砂石,有利于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也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了西
瓜品质。砂田西瓜品质好,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不会下降,C错误;砂田瓜种植需要铺设砂石,造成农民无序采砂,加剧生态环境破坏,D正确。故选D。【答案】17.C【详解】根据图片,2022年11月19日福州平潭在10:00~14:00时正值低潮时段,沙滩或礁石出露较多,
且离涨潮时间间隔较长,安全性好,适合人们在海边赶海,C正确;02:00~06:00、04:00~08:00、16:00~20:00水位较高,且均为涨潮时段,均不适合赶海,ABD错误。故选C。3/4【答案】18.C19.C20.D【1
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考船路径为从极地地区到赤道地区再到亚热带地区,海水密度大致低纬向高纬递增,途经海域表层密度变化大致是先降后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从副热带海区向
赤道、极地海区下降,乙处在副热带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大,①表示乙海域;丁处在极地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小,③表示丁海域;低纬度海区盐度处在中间,②表示甲海域,所以甲、乙、丙海域盐度随水深变化规律依次对应的
曲线是②①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④⑤洋流分别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21.B22.A【21题详解】结合
图片,图示景观为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其主要特点是山体林立,地表崎岖,B正确;垄槽纵列,沟垄相间描述的是雅丹地貌,A错误;千沟万壑,黄土破碎描述的是黄土地貌,C错误;沙丘广布,植被稀疏描述的是风成地貌,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
于桂林,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貌主要为峰林峰丛,A正确;V形谷、槽形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冲积扇、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海蚀崖、海蚀柱属于海岸地貌,BCD错误。故选A。【答案】23.B24.A2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为骆驼刺,骆驼刺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
区,水分极其缺乏,而骆驼刺根系十分发达,可以从沙漠和戈壁地下深处吸取水分以满足植物生长,B正确;骆驼刺生长的西北区域风力、光照、热量都不是其主要的生长限制性因素,不会使其根部异常发达,AC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乙图为热带雨林植被特有的板状根景观。热
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树木全年常绿,树叶宽大,枝叶繁茂,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25.D26.B【25题详解】土壤肥力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中的矿物质和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有机质,由图可知,①为有机质(腐殖质),
②为成土母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题详解】土壤根据质地不同,从粗到细可以分为砂土、壤土、黏土,而砾质土应该是由颗粒更大的砾石构成的,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主要随着流水搬运向下运动,而流水的搬运具有分选性,山上流速大的时候
留下大颗粒,越往下流速越小,颗粒物也越小,因此颗粒物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的顺序应该是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27.B28.B【27题详解】根据图片,图中乙与等压线垂直,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甲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夹角为30°左右,是近地面
的风向;丙与风向甲垂直,是地转偏向力;丁与风向甲方向相反,是摩擦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由图中的风向可知,风向甲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面的风,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地转偏向力【4/4可知,风向右偏,为北半球,故为北半球的近地面,B正确,ACD错误,
故选B。【答案】29.B30.D【29题详解】此题考查河流凹凸岸位置及特征。读图可知,乙和丙两地位于凹岸,都是受到河水直接冲刷的地方,由于河水流速较快,侵蚀作用强,形成侵蚀岸,而甲、丁两地由于位于凸岸,河水流速较慢,堆积作用
明显,形成堆积岸。因此B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B。【30题详解】此类河流属于河曲,蜿蜒曲折,多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较平坦,河流流速较慢,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凹凸岸,凹岸水深适合建河港,
凸岸水浅多形成河漫滩。读图知,甲、丁两地由于位于凸岸,多形成河漫滩,因此C错误,D正确;河流上游多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较强,多形成V形谷,因此A、B错误。故选D。31.【答案】(1)①.偏
北②.低平(2)①.风暴潮②.提前进港避险(3)①.生物②.大气(4)①.④②.③③.净化雨水,提高水质④.可以补充地下水,调节水资源;降低地表水污染;美化环境。32.【答案】(1)①.高原山地②.弯曲③.35
00(2)①.堆积##沉积②.低(较低)③.露出水面(3)①.东南风(或偏东风)②.冬春季(4)①.保护植被(植树造林)②.修复沙丘植被;划定生态保护区;合理发展农牧业;发展旅游业。【答案】33.(1)海拔高,空气稀薄(或晴天多,云雾
少),大气削弱作用弱,白天太阳辐射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较弱,(不利于热量储存)气温低。(2)太阳短波辐射透过玻璃到达棚内,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地面释放长波辐射被棚内空气吸收,棚内气温升高(或棚内地面长波辐射无法透射出绝热窗,棚
内气温升高)。(3)如图所示(箭头为顺时针):【答案】34.(1)纬度高、气温低,岩石风化速度慢,土壤形成速度慢;气候湿润,植被丰富,有机质多;气候冷湿,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聚。(2)过度开垦;黑土只用不养,水土流失加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