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4)页,1.635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e156b29d043dbbf51d23203251f70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高一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全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67年在原址建成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保
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是典型的母氏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馆内现有藏品三万余件(如下图),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③文字已经发明并得以广泛应用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根据这些文物可以推断出当时属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是在旧石器时代,②排除。③:文字已经发明并得以广泛应用是在奴隶社会,
③排除。故本题选B。2.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反映了()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从事各种徭役②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封建君主凭借政治权力对农民进行残暴统治④农民阶级反对统治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有吏夜捉人”该诗反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服徭役、军役,反映了封建君主凭借政治
权力对农民进行残暴统治,①③符合题意。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说法错误。④:杜甫的诗中没有涉及农民阶级反对统治者的斗争,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流行于19世纪
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他们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①主张以革命手段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②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④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
产阶级的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
径,③④正确。①: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①错误。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错误。故本题选D。4.在《共产党宣言》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充分必要条件。面
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然敲响,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可见,《共产党宣言》()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②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目标③首次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④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未涉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①不符合题意。②:从“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可见,《共产党宣言》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目标,②符合题意。③:《共
产党宣言》中也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根本对立,但不是首次揭示,③错误。④:“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然敲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五四运动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国前进的方向。如一声
惊雷,震醒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如一团火,点燃了我们寻求民族复兴的动力。在五四运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他们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可见,五四运动()①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有里程碑意义③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④对中国的民族关系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重要影
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五四运动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国前进的方向,体现了五四运动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正确。②:材料信息“五四运动如一声惊雷,震醒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如一团火,点燃了我们寻求民
族复兴的动力。在五四运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他们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充分展示了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有里程碑意义,②正确。③: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③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对亚洲其他国
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④错误。故本题选A。6.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卷
入了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一方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民主革命()①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②推翻了帝制,但革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③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④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内外障
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革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内外障碍,而是陷入了外受帝国
主义侵略压迫、内受军阀混战祸害的苦难深渊,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③④不选。故本题选A。7.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1952年底结束,我国国营、公私合营和合作社营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66.3%。在国营
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额中,有52.8%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在这一时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②工人阶级积极性的提高③在国营和私营企业中普遍开展了民主改革④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
展指明了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根据材料信息“到1952年底结束”可知,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尚未建立,中共八大也尚未召开,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工人阶级积极性的提高,在国营和私营企业
中普遍开展了民主改革,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
是()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④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①不符合题意。②④:中共
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
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①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明确了改革开放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③正的为确。①: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关键步伐,故①错误。④: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而不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10.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也体现在人们的文化活动上。下列四首有关改革开放的诗句中都包含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浦东沿革溯遥年,肇始隶昆山。华亭继属,松江治久,上海鼎兴繁。②一
座充满活力的海岛上一个向海而兴,当今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③世界贸易倡多边,邦交礼仪化荒蛮。商圈协和求双赢,国富民强情尽欢。④四十年前划一春,小村焕然呈时新。大浪浩浩掀南海,宏气纷纷憾北辰。A.④→①→②→③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②
→①→④→③【答案】B【解析】【详解】④:“小村焕然呈时新”反映的是1980年深圳由一座小渔村变为经济特区,排第一位。②:由“海岛上、经济特区”可以推出是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排第二位。①:由“浦东沿革、上海鼎兴
繁”可以推出是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排第三位。③:由“世界贸易倡多边”可以推出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第四位。故本题选B。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占世
界经济的比重仅为1.7%,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伟大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发挥党总揽全局的作用②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④坚持毛泽东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伟大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党的领导,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①③说法正确。②: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②说法错误。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中并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2.习近平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现中华文明古国的
时代气象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②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排除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但不是决定性力量,②不选。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1
3.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高一年级拟以“畅想新时代”为主题,开展年级征文活动。围绕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②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
站起来的飞跃③新时代是我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④新时代促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高度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正确。②: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
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飞跃,②错误。③: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③正确。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
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差异,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各有特点,④错误。故本题选B。14.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和风险挑战增多,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了很多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这表明()①实现伟大梦想,
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②伟大斗争的内容不因时代变化而变化③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④进行伟大斗争在推进伟大事业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
日益复杂和风险挑战增多,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了很多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这表明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艰巨性,①③正确。②:伟大斗争的内容会因时代变化而变化,②错误。③: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推进伟大事业中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B。15.党二十大重申了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
本”的民本思想、“天下大同”的理想信念,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具体实际,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据此可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①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②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的的的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中心A.①②B.①
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说法错误。②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③说法正确。④: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6.2023年8月23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到湖北调研,就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青年工作做深入交流,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凝心铸魂。以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正确的是()①“十三个方面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
时代精华④“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部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②④:“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部分,“十四个
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②④错误。①③:根据教材信息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十三个方面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①③正确。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世纪以来,伴随世界范围内政局动荡、武装冲突、金融危机、流行疾病等各类灾难频发,西方左翼学者提出了“灾难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灾难资本主义的生成,是建立在资本垄断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力量控制、利用
或制造各种灾难,如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等,使社会处于“休克”状态。在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资本通过灾难进行剥削的方式必然造成严重的全球性后果。灾难是资本的本质,资本逻辑本身即
蕴含着一种无法遏制的灾难因子。任何企图停留于资本主义框架内“去资本主义灾难化”的改良策略,必然都无法奏效。灾难资本主义所昭示的,是资本主义无法依靠自身之力走出的困境和危机。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造成
资本主义困境和危机的根本原因。【答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彻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社会生产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
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灾难
资本主义学说考点考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
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说明类主观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困境和危机。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①:灾难资本主义是在资本垄断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力量控制、利用或制造各种灾难→可联系资本主
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关键词②:资本通过灾难进行剥削只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可联系随着生产力发展,更多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会更加尖锐。关键词③:资本主义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走
出困境→可联系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没法自己解救自己,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才能解救资本主义的困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9月21日,新中国成立前夕,60
0多位来自全国各方面的代表怀着对光明未来和美好制度的无限憧憬,冲破重重阻挠齐集北平,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经历了漫漫长夜,经历了无数先辈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毛泽东同
志在开幕词中豪迈地宣告:“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的认识。【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
的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考点
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设问要求谈谈对“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的认识,需要调用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怀着对光明未来和美好制度的无限憧憬,冲破重重阻挠齐集北平→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关键词②:经历了漫漫长夜,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和现实道路。关键词③: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一招。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前进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上升到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同时,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持续稳步前行,已进入创新型国
家行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
代表时强调,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大幅
跃升,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等,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重要性。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必须通过改革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只有坚持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
地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必须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考点考查: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能力
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要求说明为什么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从改革开放的实质、意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
成时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可联系改革开放的意义,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关键词②: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可联系改革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明新时代通过改革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词③: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可联系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关键词④: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可联系改革开
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道:“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青年从来都心系家国”
。【资料一】15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投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15年来,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个个科技小院在全国许多乡村安家落户、遍地开花,科技扶贫的果实越结越多。科技小院不仅探索创新
了学生培养模式,更是强化了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资料二】2024年6月25日,随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则“中国航天团队竟如此年轻”的消息传遍网络。对此,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说:“坚定信念,才能十年磨
剑,向一个共同的梦想迈进;保持信心,才能在不断面对新的挑战时迎难而上、实现突破……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证明,中国人设计的这条往返月球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青年人与中国梦的关系。(2)某班级以“我的青春,我的梦想”为主题举行演讲比赛,
请你撰写一篇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总字数在150字左右。【答案】(1)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人的奋勇拼搏。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青年从来都心系家国,
青年人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2)参考示例: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
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迎难而上,保持信心,敢于担当作为,努力掌握本领,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
参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讲话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
、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谈谈青年人与中国梦的关系,可以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
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关键词②:青年从来都心系家国→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
合。【小问2详解】本题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要求撰写一篇演讲提纲,主题要求是“我的青春,我的梦想”,可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从中国梦的本质、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等角度切入展开阐述。本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