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5章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巩固训练 含解析.docx,共(4)页,125.81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96b751068dbaaff5863dda8a96b34f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章第3节1.在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中既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也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A)A.21三体综合征B.高血压C.软骨发育不全D.苯丙酮尿症[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软骨发育不全和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2.多基因
遗传病的特点是(B)①由多对基因控制②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③易受环境因素影响④发病率极低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
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3.人类遗传病威胁人类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
病的一个特点是在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D.患有人类遗传病的人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解析]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A项正确;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单基因遗传病,B项正确;受两对及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是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往往具有发病率高、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C项正确;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因为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D项错误。4.(2020·淄博高一检测)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在Y染色体上B.
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该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解析]该遗传病具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A项正确;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
的隐性基因,B项正确;该系谱图中,男患者的母亲或女儿均正常,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项正确;因为不能确定此遗传病的类型,故不能确定该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可能男女发病率相同,也可能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D项错误。5.(不定项选择题)在“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
动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D)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解析]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调查群体应该足够大,并做到随机取样;调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一般应选择群体中发病
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型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表型人数性别
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27925074464女性2811634700(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__随机抽样__调查并计算发病率。(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常__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X__染色体上。(3)
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庭系谱图。请据图回答:①Ⅲ2的基因型是__aaXBXB或aaXBXb__。②如果Ⅳ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1/8__。③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__
基因突变__。④现需要从第Ⅲ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__Ⅲ3、Ⅲ4__。[解析](1)对于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2)
根据表中数据,甲病的男女比例接近于1︰1,与性别无关,乙病的发病率男大于女,且与性别有关,因此可得出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①由遗传系谱图可得甲病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Ⅲ3患乙病,其父母均表现正常,可推知Ⅲ2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②由题意推知Ⅲ1的基因型为AaXBY,而Ⅲ2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二者婚配所生的孩子Ⅳ6如果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1/2×1
/2×1/2=1/8。③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患者,说明Ⅲ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④由于Ⅲ3是乙病患者,Ⅲ4是乙病携带者,而Ⅲ1、Ⅲ5不患乙病,Ⅲ2不一定是乙病携带者,因此需要从第Ⅲ代个体中取样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Ⅲ3、Ⅲ4。获得更多资源请
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