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 课外阅读(二) (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90.149 KB
  • 2024-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专题7  课外阅读(二) (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7  课外阅读(二) (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7  课外阅读(二) (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专题7 课外阅读(二) (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docx,共(12)页,290.14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9383a3ab7a755dfd07385b77e769aa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7课外阅读(二)【全册阅读要点】全册教材从第一单元起,分别安排了以下阅读要点:1.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3.了解课文内容,提取主要信息。4.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

达的思想感情。5.阅读简单的说明文,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6.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7.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8.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阅读理解技巧】1.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于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梳理信息,寻找关键词,尤其关注过渡句,议论抒

情的句子。3.要找出全文的重点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是最重要的。4.根据题目的要求,锁定段落寻找答案,让自己的题目做正确。5.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局限于阅读练习题,应该在平日里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6.关注重点

语句,联系生活实际,代入文章情境进行思考与理解。【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抓住关键词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回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

是否正确。【实战演练】(一)阅读《失根的兰花》,完成练习。①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②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

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不

可以为家了。③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之艳丽。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④我十几岁

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1.与“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2.第1自然段中,作者到过的地方有

、、、。3.作者真的“到处可以为家”吗?后来作者的思想又有了什么变化?4.第2自然段画“”部分的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5.仿写词语。不知不觉:人生如萍:6.按要求写句子。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改为反问

句)7.写两句爱国名言。(二)阅读《乡村的春天》(节选),完成练习。①记得小时候,早春时节,父亲会带我们姐弟去野外春游。②踏着窄窄的田间小路,两旁是一垅一垅的开垦地,种着一畦一畦的农作物。攀着竹架子生长的是荷兰豆,卧在地上圆嘟嘟的是椰菜,黄灿灿的是油菜花,微风拂过,

风里弥漫着青蒜浓郁的香气。③田埂边,水渠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低下头看时,你会发现水里有小小的蝌蚪在欢快地游弋。我和弟弟忍不住用手掬起一捧水,运气好时,一捧水就能捞到两三条蝌蚪,我们兴奋得哇哇大叫,比赛谁捉的蝌蚪多。④田埂上,不知名的小草正在争先恐后地冒出

新绿。人走在上面,脚下软绵绵的,一股青草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人走过后,被踩踏的小草依然抬起头来,笑对春风。⑤来到山脚下,你会发现从山脚到山腰栽满了桃花。花朵妖娆烂漫,像可爱的精灵,各施手段,攀于枝头。它们或正,或侧,或仰,或俯,有如粉荷,有如胭脂。⑥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放眼望

去,那半个山坡的粉红哟,让人忍不住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桃花馥郁的香气,惹来了辛勤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蜂飞蝶舞的景象,为春天增添了蓬勃的生机。⑦如今,我和弟弟早已走出乡村,住在节奏匆忙的大都市。有时我们把父亲接来

城里,可不到几天,父亲就归乡迫切,不愿久留。在他心里,那个美丽安宁的乡村,是他永远的根。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2)娇艳美好,颜色鲜明而美丽。()(3)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2.短文是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田埂边→()→山脚下→()3.第②段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请用“〇”将本段出现的景物圈出来。“圆嘟嘟”一词写出了椰菜的,“黄灿灿”一词写出了油菜花的。4.最后一段中,“父亲就归乡迫切,不愿久留

”主要是因为()A.大都市生活节奏快B.乡村风景美丽安宁C.乡村是他永远的根D.大都市风景不如乡村5.通过阅读文中画“”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三)阅读《生命的姿势》,完成后面的练习。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

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

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

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躲避风雪。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

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进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

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

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

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伟大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

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携.带()裸.露()2.第⑥段方框处应填入的一个词是()A、损害B、损失C、损耗D、损坏3.第⑧段中为什么说妻子的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

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什么?5.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6.找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7.快速阅读全文,说说“生命的姿势”这一标题中“生命”的含义。(四)阅读《最是读书滋味长》,完成练习。①

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

是读书。”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之谈,被视为治学的重要经验。第一境界,选准目标,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些都是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

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

,掏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会心驰神往。许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忽视新知识、新文化、新文明,而是说新书往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引为知己,成为“看家”的好书。书海

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斟酌。④读书需人心田。散文家毛姆说,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而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硬着头皮办差。当然为应考而读也不能算错。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读,则学以穷理,问以解疑,问前须学,学后要思,即古人所说的“

好学深思”,效果自然好。不用心读,即使坐拥书城,也所获不多。⑤读书当学以致用。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消遣,一种是使用。把读书当作兴趣爱好和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不错。但最好还是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长知识

;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⑥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关于读书的家传户诵的箴言,如。最是读书滋味长,热爱读书,学会读书,文化的涵养定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1.从文章中提取可以解释标题“最是读书滋味长”中“滋味长”的两个关键性短语。(1)(2)2.文章从、

和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主张。3.结合语境,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4.下面说法与”读书当学以致用”这一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B.学面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读

书应与工作事业相结合的。参考答案:(一)阅读《失根的兰花》,完成练习。1.士可杀不可辱。2.渭水滨成阳城秦岭蜀中。3.作者只要在国内,就到处可以为家;然而,来到国外,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不可以为家了。(大意正确即可)4.不矛

盾。作者身处异国,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事物,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但真的见到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又会勾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所以说“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样的说法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深爱着的祖国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大意合理即可)5.不骄不

躁不卑不亢不管不顾;度日如年心急如焚骨瘦如柴6.我难道总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吗?7.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维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阅读《乡村的春天》(节选),完成练习。1.争先恐后妖娆烂漫蜂飞蝶舞2.田埂上山顶3.田间小路开垦地农作物荷兰豆

椰菜油菜花青蒜;形状(饱满),颜色(鲜艳)。4.C5.示例:从这句话中我能体会到父亲归乡迫切的心情,不愿久留不只是因为城市喧嚣、节奏匆忙,更是因为思念家乡。(合理即可)(三)阅读《生命的姿势》,完成后面的练习。1.xiéluǒ2.C3

.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4、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细致描写小孩子的脸色、神态,意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得来不易,这是从侧面赞颂母

亲舍身哺子的行为。5.既点出时间的推移,也暗示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消逝。6一个平凡的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7.①母亲的生命②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儿子的生命(四)阅读《最是读书滋味长》,完成练习。1.(1)热爱读书(2)学会读书2.读书需作选择读书需入心田读书当

学以致用。3.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答案不唯一)4.B5.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是指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工作、事业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书中所学,把书中的知识

变为自己的所得。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