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5诗句排序 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6.415 KB
  • 2024-12-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5诗句排序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5诗句排序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5诗句排序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5诗句排序 含答案.docx,共(4)页,16.41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89dc2a43efc8411c0e5dbc0650a7c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言表达5诗句排序一、考情分析1.考情。诗句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诗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语言衔接和感悟传统诗歌语言的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望而生畏。据不完全调查,能够做对此类题的学生还不足30%。2.趋势。诗句排序题常以格律诗

设题,特别是绝句和律诗最常见,因此要排列打乱了的绝句或律诗的顺序,就必须了解格律诗的有关知识。二、考点探究【技法点拨】格律诗讲究押韵、对仗和平仄,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从表达方式看常常表现为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景后写人,先叙述后议论或先叙事后抒情,先比后兴等。我们可根据格律诗的

这些特点,寻求排序的具体方法。1、看押韵格律诗偶句相押,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它诗句不入韵;押韵一韵到底,押平水韵。根据押韵特点,可完成较简单的此类选择题。例1: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

,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次序,哪一种恰当?①一片降幡出石头②今逢四海为家日③金陵王气黯然收④山形依旧枕江流⑤西晋楼船下益州⑥故垒萧萧芦荻秋⑦人世几回伤往事⑧千寻铁锁沉江底A③⑦①⑧②⑥④⑤B⑤③⑧①⑦④②⑥C③⑤①⑧⑦④②⑥D⑤③①⑧④⑦⑥②看诗:全诗押ou韵(附注),①③

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发现A答案⑦⑧,C答案⑧,D答案⑧⑦②都是不入韵的诗句而处在偶句位置上。所以正确选项为B。2、看对仗格律诗对仗,律诗中最多;颔联和颈

联对仗,其它两联也有用对仗的,但极少;绝句可对可不对。格律诗对仗特点,可换成以下两点说法:①律诗对仗为中间两联,其它两联一般不对仗;②绝句可看作律诗的一半,对仗联在前还是在后,可根据诗意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确定。例2:排出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字母填在方格里):A弯弯绿水绕青山B江心来往打鱼船

C青山绿水风光好D重重青山抱绿水观诗:A与B两句押韵,作偶句;D与A对仗,C与B相连;由C句诗意“青山绿水风光好”知C句上承A句。由此排出顺序:DACB。3、看平仄格律诗极富节奏感和音乐美,其主要原因是讲究平仄。古人写诗是按他们的音韵安排平仄的,即平为平,上、去、入为仄,后来语音发展,平分阴阳

,入派四声(阴阳上去)。因此如果用今天的四声声调去估量古人写诗的平仄,有时会出差错。但是,古入声字较少,派入四声后入平声的字又极少,就高中学生而言,可以忽略这些极少的派入平声的古入声字,用现代汉语四声估量古诗平仄,即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但要把握以下知识:①粘对:

粘,上联的下句与下联的上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对,每联的上下两句第二字平仄相对。②平水韵:格律诗韵脚字皆是平声。③五言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句式: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④四种基本句式的每一种都可以作首

句,排序时,从首句始,往下顺序循环排序。如:甲乙丙丁(甲种句),丙丁甲乙(丙种句);但是乙种句(乙作首句)和丁种句(丁作首句),偶句分别为丙句和甲句,韵脚字皆是仄声,违反押平水韵的原则。因此,排序时,就跳过它再顺而排之。跳过丙句

——乙种句顺序为:乙丁甲乙跳过甲句——丁种句顺序为:丁乙丙丁。⑤如果能够知道诗的首句是否入韵(可由押韵句数的多少确定:绝句有三句入韵,律诗有五句入韵,便是首句入韵)和某一句的平仄、位置,便能得出全诗的平仄。如:知某诗是首句不入韵的,又知第三句的平仄为“平平平仄仄”,根据押韵特点,

粘对和第④点,便知全诗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属甲种句;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平仄就是这样。⑥排序时遇平仄不规律,有三种情况:一是古之平仄不如此,二是拗救,三是自己声调有误。不过,我们可以总观全诗,确定一句平仄,按照上述四种句式的平仄规律,便

能完成排序了。⑦七言近体诗的平仄,其基本句式只要在五言四种基本句式前面加上与五言前两字之平仄相反的两个平仄就可以了,其它要求和五言一样。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⑧各句的平仄,一般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由于创设意境的需要,古人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

六分明”的音韵原则。例3:将下面五句诗删去一句,再把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原诗为《三衢道中》,曾几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绿阴不减来时路②梅子黄时日日晴③秋水芦花一片明④添得黄鹂四五声⑤小溪泛尽却山行A①③②⑤B②④①⑤C②⑤①④D③②①④观各诗

句;除①句外,其它四句都入韵,四句中必须舍去一句;观备选答案,A答案②句入韵作了第三句,错误;BCD三个答案皆合乎押韵规律。看对仗又不明显。为此,只能用平仄了。例4:下面《咏梅》的空缺诗句是不变尘埃半

点侵,。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A何用浮多绊此身B寻得桃源好避秦C竹篱茅舍自甘心D与梅并作十分春答案:C解析:看首句平仄:丨丨一一丨丨一,知第二句平仄是一一丨丨丨一一。看ABCD四句平仄,仅C答案平仄合乎要求,所以选。(注意,虽然“茅”

为平声,这是拗救,我们可暂时不管拗救,可从整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观察,得知其基本句式)4、看表达从表达方式看,格律诗常常表现为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景后写人,先叙述后议论或先叙事后抒情,先比后兴等。看下面一道题:

例5:下面两首诗,分别是北宋文学家张舜民的《村居》和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②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

尽槿花稀。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观察第一首《村居》,①

前两句写静景,突出描绘秋日村居的宁静,后两句写动景,悠闲中带几分孤寂;②刚好相反。根据先写景后写人(抒情)的思路,不难确定①对。再看第二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写景,“平明送客楚山孤”叙事

,“洛阳亲友如相问”发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抒情。按照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的思路,可判断③错。小结:诗句排序,有法可依,一看押韵,二析对仗,三查平仄,四观表达,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巩固训练】13.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

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绿阴冉冉遍天涯②青草池塘独听蛙③秋庭暮雨类轻埃④林莺啼到无声处⑤门外无人问落花A.③②④⑤B.①②⑤④C.⑤①④②D.⑤③②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如本题“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然后分析五个句子,删除与整体不合的一句,再把剩下的四句按照绝句的特点进行排序。这是南宋著名谏官、爱国诗人曹豳的诗《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

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首诗所蕴含的,是一种春天花事消歇后的感慨,在孤

寂中,一种因时序更替引起的淡淡哀愁。这是此诗最值得一读的地方。分析五个句子可以发现,①②④⑤都是写春季,而③是秋季,这就可以排除③句,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从押韵的角度来看,绝句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可以不押韵,

“涯”“蛙”“花”都使用a韵,只有④的尾字“处”不是a韵,这就说明④应为第三句,这就排除B项,故选C项。15.下面内容是一首被打乱顺序的律诗,请你重新排序并将排好的诗句写在答题纸上。①独有宦游人②忽闻歌

古调③云霞出海曙④偏惊物候新⑤淑气催黄鸟⑥梅柳渡江春⑦归思欲沾襟⑧晴光转绿苹答案①④③⑥⑤⑧②⑦解析律诗各联之间讲究起承转合,根据内容,该诗写的是早春的景象。①④句应是起句,②⑦是抒情句,应是合句,排在最后。再根据双句押韵的原则可知,④⑥⑦⑧点后押in韵,所以这四句应在偶行

的位置。再根据律诗的中间两联上下要词性相同,必须对仗的原则,③⑥⑤⑧应在颔联和颈联的位置。③中的“海”对⑥句中的“江”,所以排成③⑥.⑤中的“黄鸟”对⑧中的“绿苹”,所以排成⑤⑧。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