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3.2物质的溶解性(学生版)-【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沪教版 ).docx,共(21)页,1.399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80c19c16f6ed725d93f0aae8575b5f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6章第3节2物质的溶解性知识点01固体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为g。(3)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
的性质。②外因:温度。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4)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溶解度/g<0.010
.01~11~10>10一般称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即学即练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11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1:21知识导航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D.溶液质量:溶质
质量=21:10【即学即练2】已知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4gX物质,3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8gY物质,则20℃时X与Y的溶解度相比是()A.X=YB.X<YC.X>YD.无
法比较知识点02气体溶解度(1)定义: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压强。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即学即练3】生活中的下列现
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知识点03固体溶解度曲线(1)意义图1图2内容意义曲线(如图1曲线甲)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曲线上方的点
(如图1点C)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固体曲线下方的点(如图1点A)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如图1点B)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交点(如图2点d)表示几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2)应用①判断某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⑤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即学
即练4】(2022四川内江中考)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65.6%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即学即练5】(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M、N、P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是;(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3)t1℃时把40g物质M投入8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知识点04结晶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
大的固体(1)对于所有固体溶质的溶液,都可用“蒸发溶剂法”;(2)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降温结晶法”;(3)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一般只采用“蒸发溶剂法”;(4)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升温结晶法”。7.(a)t3℃时A的
溶解度为80g;(b)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c)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
方法获取晶体;(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g)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B;(h)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
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即学即练6】会发生结晶现象的溶液是A.一定是浓溶液B.一定是稀溶液C.一定是饱和溶液D.无法确定【即学即练7】t℃时,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后,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填“变大”“减
小”或“不变”,下同),溶剂的质量________,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考法01考查溶解度概念理解1.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40能力拓展溶解度/gt/℃溶解度/g31.645.863.9A.2
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2.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KCl30g33g35g38g41gKNO321g31g45g65g88g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
KCl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考法02考查溶解度曲线(2022湖南邵阳中考)(6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t
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考法03考查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2021上海静安一模)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迅速出现大量气泡,对瓶盖打开后分析正确的是()A
.瓶内压强增大B.气体溶解度增大C.溶液为饱和溶液D.溶液中气体浓度变大考法04考查固体物质分离方法1.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
_____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a点的含义是________。(3)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_________的方法。2.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
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3)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
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题组A基础过关练1.下列对“50℃,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理解错误的是()A.50℃,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氯化铵B.氯化铵的溶解度何时都是50gC.50℃,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之比是1:2D.50℃,氯化铵的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是33.3%2.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分层提分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C
.溶液的质量为100克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3.(2022浙江杭州中考)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食盐的溶解度4.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
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5.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其中a一定小于b的是A.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B.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解度为bg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同一温度下,向其中加入少量该物
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D.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6.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2gC.20℃时,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溶
解可得到65g溶液D.7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7.室温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质的质量减少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8.一定温度下,向图Ⅰ烧杯中加入
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溶质的质量增加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9.物质X在40℃、8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60g/100g水、90g/100g水。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均盛有100g水,
对应温度下加入X的质量如图,充分溶解后,对所得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中的溶液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B.甲、丙中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乙中溶液升温至8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丁中溶液降温至40℃,析出X的质量为60g10.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60℃,KN
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6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C.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11.硝酸钾的溶解
度曲线如图所示,将100g60℃的KNO3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后,,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变化结果完全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的溶解度A升温变大变大不变变大B降温变小变小不变变小C加入KNO3固体不变变大变大变大D恒温蒸发部分水
变小变小不变不变12.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是()A.溶剂的量B.温度C.溶质的种类D.压强13.如图所示,给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由澄清变浑浊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题组B能力提升
练1.(2021陕西中考)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B.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甲、乙中溶液质
量一定相等2.(2022湖南荆州中考)以下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和对应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
1)代表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甲”或“乙”)。(2)若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KNO3。(3)t1的范围为_________(填标号)。A.10~20B.20~30C.30~40D.50~60(4)t2
℃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KNO3)_____m(NaCl)(填“>”或“<”或“=”)。3.(2022山东枣庄中考)(5分)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填字母标
号)。A.面粉B.白糖C.豆油(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①溶解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称量(量取)。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3)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P点所表示的KNO3溶液(填“饱
和”或“不饱和”)。②将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一种即可)。③20℃时,将20gKNO3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4.(2022山东日照中考)(7分)如表是KNO3和NH4Cl分别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根据数据,绘制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a点为曲线的交点。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标号)。A.二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曲线M为
KNO3的溶解度曲线C.a点对应的温度在30℃与40℃之间D.a点对应的溶解度在37.2g与41.4g之间(2)60℃时,处于c点的KNO3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欲将处于c点的KNO3溶液转变为b点,可以采取(
填“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的措施。(3)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H4Cl,应采用(填“蒸发溶剂”或“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KNO3。(4)若不改变溶剂的质量,将60℃时的155.2g饱和NH4Cl溶液降温至10℃,
能析出NH4Cl晶体的质量为g。5.(2022湖南株州中考)(4分)图1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
相等”)。(2)c点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可用分数表示);d点处的KNO3溶液(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3)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2表示为。A.d点→c点B.d点→b点C.c点→b点D.c点→d点6.
(2022湖南娄底中考)(8分)如图是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人们不采用冷却海水而采用晾晒海水来获得粗盐的原因是。(3)将t2℃时等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降温至t1℃,比较t1℃时这
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m(KNO3)m(NaCl)。(4)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时,可以采用将混合物溶于水,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的方法来获得较纯的KNO3晶体(填理实验操作名称)。7.(2021福建省卷)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
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用于煎炼海盐。
①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约为g。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③将“上等卤水”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水100g、NaCl39.8g、
MgCl27.65g及其他成分2.55g。将150g此溶液降温至20℃,有gNaCl析出(溶解度见表)。此时,(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温度/℃2060100溶解度/gNaCl36.037.339.8MgCl254.861.373.0
8.(2022湖南郴州)下表是NaCl、NH4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203040506070NaCl的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37.337.8NH4Cl的溶解度/g33.337.241.445
.850.455.260.2(1)NaCl、NH4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上表数据,则NH4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2)参照上表数据,交点M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_
__________(填字母);A.10℃~20℃B.40℃~50℃C.33.3g~35.8gD.35.8g~36.0g(3)5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在此温度下,取20gNaCl固体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
0.1%)。9.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温度/℃10305070溶解度/gNH4Cl33.341.450.455.2KNO320.
945.885.5110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g.(2)NH4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
,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g.(5)某同学欲验证NH4Cl固
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____现象得以验证.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10.为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某学习小组按图流程进行实验:(实验环境温度为20°C)(1)
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①溶解时搅拌;②过滤时引流;③________;④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2)图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________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不利的是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________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请判断这样提纯后的盐是否为纯净物?。11.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
题:(1)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时,停止加热。(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不正确,请你帮他们指出来。图中不正确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4)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
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g以下用游码)。配制时,除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
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6)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mL(填“10”“50”或“100”)。(7)(反思拓展)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列举一条即
可)。(8)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题组C培优拔尖练1.常温下,对100mL硫酸铜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图示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1后甲、乙烧杯中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B.实验
2后甲、乙烧杯中的溶剂质量:m甲>m乙C.实验2后甲、乙烧杯中的溶液质量:m甲=m乙D.实验2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甲<m乙2.(2022广东中考)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
相同D.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3.(2022年云南省中考)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60KNO
3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0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4.(2022年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面对敌人对食盐的疯狂封锁,机智勇敢,不畏艰险,用河水将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将食盐送给了红军。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温
度/℃01020304050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1)氯化钠属于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2)从表中数据发现氯化钠溶解度的主要特点是______。(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
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4)假设潘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______g水才能完全溶解。(5)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搅拌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至0.1%)。5.
(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
________。(3)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4)t2℃时,将35gA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形成A物质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___________。6.(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根据图中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40℃时,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KNO3_______NaCl(填“>”“<”或“=”)。(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
字母)。A.t℃时,将45g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95gB.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C.40℃时,将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考虑水分损
失)(3)同学们查阅NaCl的溶解度曲线后,欲配制20℃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已知配制溶液的步骤有:①溶解②计算③装瓶存放④称量I.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Ⅱ.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7.(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
考)根据下表信息填空。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313.331.663.9110169246(1)40℃时,向盛有30gNaCl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的
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80℃时,分别用100g水配成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时,析出固体较多的是_______。8.(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甲、乙、丙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回答一种即可)。(3)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4)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9.(2022年重庆市中考)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溶解度S溶解性S≥10g易溶10g>S≥lg可溶1g>S≥0.0lg微溶S<0.01g难溶(1)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性均为_____溶。(2)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_______相似(填序号)。A.KNO3B.Na
ClC.Ca(OH)2(3)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4)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
的a溶液B.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10.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1)P点的含义是。(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
氯化钾,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硝酸钾。(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3)t2℃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4)图2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要
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B.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D.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
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6)如图所示,将图2中的烧杯③放入盛水的水槽中,向水槽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烧杯内剩余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填写数字序号)
。①冰块②生石灰固体③硝酸铵固体④干冰⑤浓硫酸⑥氢氧化钠固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