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1江苏高考物理一轮训练检测:第二章(7+2+2)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docx,共(9)页,325.98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7374e44134ac6d31553be637cef2ad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7+2+2)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9·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海安中学第四次模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
行.”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50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驾驶员立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已知行人还需12s才能通过斑马线,则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A.1.4m/s2B.1m/s2C.0.83m/s2D.0.69m/
s2答案B解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要想不和行人发生碰撞则需要在斑马线处速度减小为零,由运动学的速度位移关系式可知x=v2-v022a,代入数据解得a=v2-v022x=0-1022×50m/s2=-1m/s2,所用时间t=101s=10s<12s,若汽车在12s时
间内速度减小为零,则位移为x′=v02t′=60m>50m,行人还没有完全通过斑马线,故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1m/s2,选B.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v,末速度是初速度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内的加速度为()A.8vtB.3v2tC.4vtD.vt答案
D解析设质点的初速度为v0,则末速度为3v0,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a=3v0-v0t=2v0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v0+3v02=2v0,解得v0=12v,代入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得a=v-v0t2=12vt2=vt,故D正确.3.(2020
·山西晋中市调研)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1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B.小球P受4个力的
作用C.物块Q受到3个力的作用D.若绳子变短,绳子的拉力将变小答案B解析Q受到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与其重力平衡,与绳子长度无关,所以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P受到重力、Q的支持力、Q的静摩擦力、绳子的拉力,共4个力作用,故B正确;Q
受到重力、墙壁的弹力、P的压力和静摩擦力,共4个力作用,故C错误;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P的重力为GP,Q的重力为GQ,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T,则由平衡条件得:Ff=GQ,GP+Ff=FTcosα,则GP+GQ=FTcosα,GP与GQ不变,若绳子
变短,α变大,cosα变小,则FT变大,故D错误.4.(2019·陕西汉中汉台区3月模拟)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4圆柱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A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作用下缓慢地向左移动少许,在这一过程中()图2A.墙面对B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B.A对B的弹力一直增大C.F一直增大D.A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不变答案D解析A物体缓慢地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B均处于平衡
状态,对B物体受力分析,B受到重力mg、A物体对B物体的弹力F1和墙面对B物体的弹力F2,如图甲所示,由图甲知该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弹力F1和墙面对B物体的弹力F2都在不断减小,A、B错误;对A和B整体受力分析,在题述过程中,整体受到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N、力F和墙面的弹力F2,如图乙
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F2,FN=G,则在该过程中地面的支持力FN不变,因F2不断减小,故F也不断减小,C错误,D正确.5.(2020·山东济宁市质检)如图3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
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3A.A、B间没有静摩擦力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D.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答案D解析对物体B受力
分析可知,B一定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B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对B应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受到B的静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A、B错误;对A、B整体受力分析,并将整体重力
分解,由于匀速下滑,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θ,则有2mgsinθ=μ·2mgcosθ,解得μ=tanθ,故C错误,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6.(2020·安徽六安市质检)如图4所
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M对m无摩擦力作用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答案BD解析对m受力分析,m受
到重力、支持力、弹簧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木板的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知,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B正确;对整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若地面对M有摩擦力,则整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故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7.(20
19·重庆南开中学3月月考)如图5所示,斜面体B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两侧放有物体A、C,物体C通过轻绳连接于天花板上,轻绳平行于斜面且处于拉直状态,A、B、C均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A、B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B.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C.B、C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D
.B一共受到6个力的作用答案AC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斜面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不可能平衡,所以A一定还受到B对A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A正确;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可能受到斜向左上的轻绳的拉力,若轻绳拉力为0,则地面
对B没有静摩擦力,B错误;以C为研究对象,C受到重力和B对C的支持力,可能受到斜向左上的轻绳的拉力,若重力、支持力、绳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则B、C之间没有静摩擦力,B、C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正确;以B为研究对象,若轻绳拉力不为0且B、C之间有静摩擦力,则此时B受到A对
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C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地面对B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B的重力共7个力的作用,D错误.三、非选择题8.(2019·重庆市南岸区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
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x,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x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的图象如图6乙所示,g取10m/s2.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测量如图甲所示,指针指示的读数为________cm(刻度尺单位为cm).(2)从图乙可求得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6(3)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列做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中未考虑小盘受到的重力B.刻度尺零刻度未与弹簧上端对齐C.读取指针指示的读数时,选择弹簧指针上下运动最快的位置读
取D.在利用x-m图线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时舍弃图中曲线部分数据答案(1)18.00(2)0.30(3)AD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cm,故读数为18.00cm.(2)由题图乙可知,图象的斜率的倒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重力加速度之比,故k=0.008×100.41
-0.14N/m≈0.30N/m.(3)本实验中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故小盘受到的重力可以不考虑,故选项A正确;读数时刻度尺的零刻度应与弹簧上端对齐,才能准确测量,故选项B错误;在读指针的读数时,应让弹簧指针静止之后再读
取,故选项C错误;当拉力超过弹性限度时,x-m图线将变成曲线,不再符合胡克定律,故应舍去曲线部分数据,故选项D正确.9.(2019·福建莆田市5月第二次质检)小明用如图7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图7①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上的C处,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
贴一张坐标纸,在弹簧末端挂上一个重力已知的钩码,在坐标纸上记下此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②取下钩码,将两绳套系在弹簧末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此时细绳套OA、OB的方向及两个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③选好标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A和FB的图示,并根据平
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合;④按同一标度,在坐标纸上画出挂一个钩码时弹簧所受的拉力F的图示;⑤比较F合和F的大小和方向,得出结论.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如图8,该读数为________N;图8(2)图9中已画
出FB和F的图示(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0N),FA的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请在图中画出FA的图示,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A和FB的合力F合;图9(3)本次实验中,若保持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不变,增大OA与OC的夹角,为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可
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A.增大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减小OB与OC之间的夹角B.增大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增大OB与OC之间的夹角C.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减小OB与OC之间的夹角D.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增大OB与OC之间的夹角答案(1)4.00(2)见解析图(3)CD解析(1)步
骤②中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4.00N;(2)画出的图象如图:(3)若保持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不变,逐渐增大OA与OC的夹角,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弹力的合力不变,如图所示,则可知采用的方法是: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
读数,减小OB与OC之间的夹角;或者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增大OB与OC之间的夹角,故选C、D.10.质量为m=0.8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
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10所示.(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图10(1)轻绳PB拉力的大小;(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答案(1)6N(2)64.8N76.4N解析(1)分析结点P的受力情况,如
图甲所示:正交分解,FAcos37°=mg,FAsin37°=FB,联立解得FB=6N.(2)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正交分解,沿斜面方向上,Ff=Mgsin37°+FB′cos37°,垂直于斜
面方向上,FN+FB′sin37°=Mgcos37°,其中FB′=FB,联立解得Ff=64.8N,FN=76.4N.11.如图11所示,质量为5.4kg且倾角为α=37°的粗糙斜劈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μ1=0.4,质量为5kg的物体a放在斜面上且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一根平行于斜面的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两个光滑小滑轮固定在c处,滑轮2下吊有一物体b且β=74°,物
体a受到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Ff,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N/kg,sin37°=0.6,cos37°=0.8.求:保证系统静止时,b的质量范围.图11答案1.6kg≤mb≤8kg解析a刚要下滑时b的
质量最小,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magsinα=μ2magcosα+FT研究b的受力情况,2FTcosβ2=mb1g,联立解得mb1=1.6kga刚好上滑时,a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作用,magsinα+μ2magcos
α=FT′研究b的受力情况,2FT′cosβ2=mb2g,联立解得mb2=8kg.当a沿斜面有上滑趋势,且斜劈相对于地面刚好滑动时,研究a和斜劈组成的整体,FT″cos53°=μ1(Mg+mag+FT″sin
53°)2FT″cosβ2=mb3g,联立解得mb3≈23.77kg综上可知,保证系统静止时,b的质量范围为1.6kg≤mb≤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