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左宗棠:立品当如山有岳、清白传家李炯然、刘秀:以人为贵 务德者强-2023年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之中华名人故事集锦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4.843 KB
  • 2024-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专题11  左宗棠:立品当如山有岳、清白传家李炯然、刘秀:以人为贵 务德者强-2023年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之中华名人故事集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11  左宗棠:立品当如山有岳、清白传家李炯然、刘秀:以人为贵 务德者强-2023年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之中华名人故事集锦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11  左宗棠:立品当如山有岳、清白传家李炯然、刘秀:以人为贵 务德者强-2023年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之中华名人故事集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专题11 左宗棠:立品当如山有岳、清白传家李炯然、刘秀:以人为贵 务德者强-2023年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之中华名人故事集锦.docx,共(7)页,24.84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6e70ee018d52ece6be3b14678bff4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华名人故事集锦(十一)引言:众所周知,作文的素材非常重要,高分作文的内容绝对不是仅仅靠现场写作就能凭空编写出来的,而一定是对平时积累的素材的重新整合,归纳利用。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都需要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需要支撑观点的事实论据,这就需要平时大量的素

材积累,中外古今的名人故事便是非常有用的素材之一,因此本期开始,整理一系列古代贤人志士的故事,以便丰富写作素材,为高分作文打下良好基础,供各位学子阅读参考。本期主要推送相关名人关于修身、齐家、治国的家风家训内容,主要包括左

宗棠:立品当如山有岳、清白传家李炯然、刘秀:以人为贵务德者强等内容。名人风采:左宗棠:立品当如山有岳作者:陈文革李镇江晚清名臣左宗棠,不仅在疆场上屡立奇功,也是一位以“立品当如山有岳,持身要比玉无瑕”自期的清廉官员。以廉洁修

身身正垂范1812年,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一个世代书香的耕读之家,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质朴、乐善好施的优良品格。他在湘阴柳庄耕读期间,继承先辈乐善好施的传统。为防备灾年发生饥荒,左宗棠“筹族中备荒谷成,又悉

捐家中长物”,在本族之中建立“仁风团义仓”,选出几位公正廉洁的族人管理。左宗棠经常参加赈灾义举,每遇灾年都在路边搭建大棚,让家人熬粥救济难民,熬汤药医治得病灾民。1862年,五十岁的左宗棠被任命为浙江巡抚,接着又升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收

入不菲。在财富面前,左宗棠没有迷失方向,还是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在任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期间,他因为长年伏案办公,衣袖经常磨破,他就在衣袖外罩了一层袖套。这一发明被下属敬称为“宫保袖”,久而久之流行于西北大营。他任陕甘总督时,兼任茶马使,按规定可得一份兼职俸禄,十年

累计白银38万多两,但他分文未动用,而是将这笔巨款留给陕甘以备不时之需。后来,兰州黄河大铁桥的修建,主要费用就是这笔钱。左宗棠在写给四个儿子的信中,大都是教育他们如何勤俭持家、耕读为本、乐善好施,不要沾染纨绔子弟陋习。以廉洁齐家家风清正左宗棠俸禄和养廉银虽多,但家里十几口

人生计,他每年仅寄回200两银子,以至于家庭开支紧张。1861年,他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写道:“家中缺用,可于少云处通挪,候我寄还。如少云处有银可借,暂借二百金,庶药饵不缺,病可速痊……家中除尔母药饵、先生饮馔外,一

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致失寒素之风,启汰侈之渐。”左宗棠为什么对家人如此苛刻呢?因为他把“崇俭广惠”和“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1863年,他在给儿子信中说:“家用虽不饶,却比我当初十几岁时好多些。但不可乱用一文,有余则散诸宗亲之贫者,唯崇俭乃可广惠也!”1869年,他

在给儿子信中说:“我一介寒儒,忝窃方镇,功名事业兼而有之,岂不能增置田产以为子孙之计?然子弟欲其成人,总要从寒苦艰难中做起,多酝酿一代,多延久一代也。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点福泽

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断不可恃乃父,乃父亦无可恃也。”左宗棠勉励后代要治有用之学、成经世之才,特别强调“耕田”和“读书”两者不可偏废。1866年,他为左氏新祠题联:“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

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他题写家训联:“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他通过言传身教和书信诗联等方式教导后代恪守朴素家风,他题写的楹联“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一直是左氏后人牢记于心的家教箴言。以廉洁

奉公公而忘私前面提到,左宗棠为官后,俸禄和养廉银虽多,但每年寄给家中的钱却很少,其他钱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读他的家书,就可以找到答案。1867年,他在家书中说:“先世贫苦忧瘁,惟积功累德以有今日。吾蒙国恩,禄入甚

厚,岂能但顾其私?”1876年,他在给次子孝宽信中说:“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原来,他的巨款大多“随手散去”,主要用于救济灾民、体恤部属、垫付军饷、兴办教育、刊刻图书、兴修水利、修筑道路、购买西洋武

器等。1863年,闽浙出现灾情,他将“所得养廉银,除寄家用二百金外,悉以赈民”。1869年,湖南水灾,他捐一万两。据统计,左宗棠仅在其家书中提及赈务之事就有66次之多。1880年左宗棠在《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写道:“询其价值,答云水雷一具,需银五两上下,

鱼雷一具,则需银二百两外,价值甚廉。宗棠因见《西国近事汇编》所载与福克之言相符,立托为购办水雷二百具,鱼雷二十具,交胡光墉分送闽、浙两省,备防海之需。其价银则由陕甘廉项划兑。”左宗棠时刻关注海防和国家安危,看到有能够抵御西方舰船横行的新式武器,便立即拿出自己的廉金来购买,

以备海防之需。为国家购买武器装备,本应是政府开支,左宗棠却能以私人的廉俸“以私济公”。左宗棠不仅自己以清廉修身、以清廉齐家,在进入仕途后,他还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运用于吏治实践,让官吏去其私心,出以公心,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吏治体系

和独特的廉政文化,可简述如下:一是察吏,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他说:“用人之道重才具,尤重心术。”他主张“察吏必先惩贪”。他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对那些贪赃枉法者,他严惩不贷。他任闽浙总督时,严加劾办贪吏,并愤怒指出,“国家好好地方,好好百姓,尽为若辈搅坏,殊深发指

”;二是训吏,要求廉洁干练,远离贪腐。他搜集整理吏治言论,编成《学治要言》,发给各级官吏学习。他还经常以咨文、批札、书信、告示等形式向下属进行规劝、表彰、申斥;三是恤吏,以心换心,使官吏真心为善。他认为训吏可使之不至为恶,恤吏则可以使之为善,“训”和“恤”缺一不

可。得到抚恤和关爱的下属心存感恩,进而为民尽力,为国尽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左宗棠清廉自守、公而忘私,其部属纷纷仿效。湘军名将刘典负责收复新疆的军饷和后勤供应,他病逝后竟无钱安葬,全家老小生活也很艰难。左宗棠拿出自己

的廉金安排刘典后事,他在致部属杨昌濬信中说:“凡一切用费,均应由弟(左宗棠)廉项内开销,不损公款分文。愚意不欲累亡友生前清德,且总督养廉应分与帮办,义在则然。”在世风日下的晚清,左宗棠的廉洁自律是一股难得的清流。正因为他立志于救国救民,将勤俭清

廉、善政恤民等清廉思想贯穿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才能成就大业。清白传家李炯然“好将清白继家传”,这是明代廉吏李炯然在生命最后时刻对后代的殷切期望。李炯然,字汉章,山东蒙阴人。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中进士,出

任户部主事。成化十三年(1477年),江北灾情肆虐,南及扬州,北到徐淮,千里赤地,饿殍横陈。李炯然奋然请命,赴安徽凤阳一带赈灾,至则遍历灾区,动员地方上的富豪之家捐献物资,并向邻近州府借贷,使无食者食之,无衣者衣之,有疾者医之,解民于倒悬。李炯然夙兴夜寐、恪尽职守,终至忧劳过度,遽然辞

世于任上。众为棺敛,阅其行囊,唯书数卷、药数剂,另有遗诗一首:“强颜人世已多年,一事无成馆遽捐。仕路哪知终粉署,宦囊谁信只青毡。死生有命吾何恨,俯仰无惭世漫怜。寄与故园诸子弟,好将清白继家传。”捐馆,即放弃自己的官邸,古时对

官员去世的委婉说法。粉署是官署的代称,东汉尚书奏事于明光殿,这座殿堂的特别之处是用胡椒粉涂墙壁,所以后世常用粉署、粉省来指代尚书省,或延伸到一般的官署。李炯然的这首诗,说世事纷繁复杂,多年来,我勉力支撑,直至生命尽头仍一事无成。我一生公忠体国、不蓄私财,以户部郎中之职、在赈灾任上结束从政之路,谁

能相信我的宦囊中只有一席薄薄的青毡?我平生为人做事俯仰无愧,世人不必为我的离世惋惜。临终之际,寄语老家的子侄辈们,一定要把清白家风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好将清白继家传”,李炯然用“清白”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这与其良好的家教家风是分不

开的。李炯然的父亲李柰,字时珍,宣德二年(1427年)进士,初授行人,后任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等职。任监察御史期间,“纠举不避权要”“尤恶贪暴”,有“铁板李御史”之号;任参议戍边期间,体恤民情,治民无冤狱,卓有政声

,又有“李佛”之号。参政孙毓田问他:“君御史,人号铁板;今参议,又号李佛,何前刚而后柔乎?”李柰回答:“御史尚弹压,参议贵抚循。官固不同,政亦有异,可一概施耶?”李柰持身耿介,虽寒士时,非其义一介不取。乡里有一巨豪,以不义致富,晚年却礼贤下

士。其素慕李柰,以厚币招之,李柰却始终不往。有人认为李柰心胸狭隘,李柰说:“吾闻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况不义之物而可受耶?”李柰曾奉命出使外邦,对于丰厚的馈赠,他分文不受,归来时经过顺德,同乡之人、在顺德为官的张时款待他,见李柰宦

囊,认为里面肯定盛满了远方珍物,打开一看,竟是黄连数升,原来李柰“素苦目疾,故之备也”。史载李柰“居官所在,有冰蘖声。”古人认为冰最寒、蘖最苦,饮冰食蘖,比喻一个人处境寒苦而葆有操守。李柰“自奉甚俭约,居常食不兼味”。年老体弱辞

官归里时,“所积不足充道里费,身后惟遗书数千卷而已”,幸得同僚解囊相助才凑足路费。退居林下而心不忘朝廷,“每闻登一正人、行一善政,辄喜形于色,否则愀然不乐者累日”,其忧虑国事者如此。当时就有人评价“士如李时珍,当于古人中求之”。李柰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子女义在利先、俭以养德、清白传家的道理并督促其践行。临终前,李柰遗命李炯然:“吾遭时发身,官至方面,得保首领以没,固无所憾。但念国恩未报,汝今忝科第,他日当尽忠所事,以补乃父之不足,即吾死瞑目矣。”生命

的最后一刻,仍不忘叮嘱儿子忠于职守、勤于政事、力行不怠,不要辱没了清白的家声。李炯然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一生勤谨做事、清白为人,直至累死任上。李炯然长子李梦龙,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地方志记载其“令宣城,守

定州,治行卓异,升甘肃兵备副使。时外寇内饥,梦龙调度有方,军民赖之。”李炯然弟李灿然,次子李梦麒、三子李梦麟、四子李梦熊,以及李炯然孙、李灿然子,科第连绵,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九登科”之称,同时也以清白的家风和操守为后世敬仰。父母之爱子,则

为之计深远。好将清白继家传,清白家风是留给后人最好的财富。刘秀:以人为贵务德者强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有好几位,像嬴政、刘邦、李世民等等。但被称为“完美一帝”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光武帝刘秀。读过很多遍《资治通鉴》的毛泽东

称赞,他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刘秀一生之所以堪称完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秉持着“天地之性人为贵”的理念。天地万物,以人为贵,惜人爱命,是他处世的原则。“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王夫

之在《读通鉴论》中提出,刘秀取得天下比刘邦要难得多,可谓“左伏右起,无宁日焉”。“而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到底神武在哪呢?在于“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公元23年,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持节行巡河北。进至邯郸时,有人提议:赤眉军正在河东地区,只要掘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百万赤眉军就会

死于鱼腹。刘秀坚决阻止,保全了数百万生灵。这年秋天,刘秀攻破数百万铜马军,收降大部分兵马,并封一些首领为列侯,令他们各自回本营统领军队。投降的首领们感叹:刘秀待人以诚,推心置腹,我们怎可不以死效力呢?之后,各路人马先后降服,人数近千万。天下

纷争,一定会矛盾重重。刘秀制胜荡平的办法是,以静制动,以道制权,以谋制力,以缓制急,以宽制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吾治天下以柔道行之。”柔者,非弱之谓也。顺应人心,是“柔道行之”的根本。东汉建立伊始,匈奴、鲜卑、

羌、乌桓、蛮等边境少数民族对政权构成严重威胁与破坏。刘秀基于“人为贵”的思想,确立边防政策。公元51年,大臣上书,想趁匈奴瘟疫流行、蝗虫肆虐、毫无战力之时消灭对手,以绝后患。刘秀诏答:“柔能克刚,弱能克强。舍弃近的,去图谋远的,将辛劳而无功;舍弃远的,

去图谋近的,将安逸而有成。”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刘秀在整个统治时期,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逸政”安边之策,以边制边,不妄开战端,为光武中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