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真题语文》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PDF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470.234 KB
  • 2024-12-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中考真题语文》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中考真题语文》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中考真题语文》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中考真题语文》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pdf,共(18)页,470.23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fa03fe5d6040d975a0d05dd611ede7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堕.落(duò)弥.漫(mí)迥.然不同(jiǒng)B.干瘪.(biě)叮嘱.(shǔ)苦心

孤诣.(zhǐ)C.取缔.(dì)蜷.伏(quán)叱咤.风云(zhà)D.嗔.视(chēn)阻抑.(yì)面面相觑.(qù)【考点】13:注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

、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全正确。注意不要把“堕”读作“zhuì”。B.有误。“嘱”应读作“zhǔ”,“诣”应读作“yì”。C.

全正确。不要把“咤”读作“chà”。D.全正确。不要把“嗔”读作“zhēn”。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

项是()A.磅礴逞辩惊慌失措疲惫不堪B.萧瑟诘问恪尽职守巧妙绝伦C.隔膜篷蒿鳞次栉比翻来复去D.稀疏烦躁迫不及待一气呵成【考点】14:常见易错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

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解答】A.没有错别字;B.没有错别字;C.“篷”应为“蓬”,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复”应为“覆”,属于“同音字误用;D.没有错别字。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3.(2分)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②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领馆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③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12年上半年国

内票房冠军宝座。A.管辖督促指日可待B.管制监督屈指可数C.管制督促屈指可数D.管辖监督指日可待【考点】23:词义辨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认真的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含义以及同义近义词语间的细微差异;先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再对

近义词的辨析,找出近义词的差别,再结合语境进行解答。【解答】管辖:管理统辖。管制:强制性管理。根据句意,①句应填“管辖”。督促:监督并催促。监督:严密注视并督促。根据句意,②句应填“督促”。指日可待:形容不久就可以实

现。屈指可数:弯弯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根据句意,③句应填“指日可待。故选:A。【点评】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辨析近义词。易错点是对近义词辨析不清。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

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病句的类型来分析。在平时的学

习中要熟悉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意思重复、前后矛盾、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式杂糅、句意不明、顺序颠倒等,然后通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辨析句子是否存在语病。【解答】A.句子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物质”即可

;B.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能”即可;C.前后矛盾,去掉“基本上”或“全”均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辨析。5.(6分)按原文默写(1)苔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考点】14:常见易错字;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

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填字)。【解答】(1)苔痕上阶绿(“苔”容易写成“台”)(2)带月荷锄归(“荷”容易写成“何”)(3)白露为霜(4)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容易写成“自愿”)(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6.(2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

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讲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请大家尊重选手,认真倾听。”小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不超过60个字)【

考点】71: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辨析能力。准确把握口语交际应遵循的原则,如即文明得体、有内容,语言力求清楚、明了、简洁,表达力求意思明确、语句顺畅。【解答】首先要明确小华的身份是主持人,她说话的目的是让同学们遵守会场秩序;说话

要围绕演讲的主题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来劝说即可,语言要得体。参考示例:同学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讲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请大家尊重选手,认真倾听。表达目的明确,(1分)语言得体。(1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说话的目的表达清楚,语言还得要得体

。7.(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时间阅读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传统报刊阅读率58.4%50.1%46.9%45.6%41.3%数字媒介阅读率9.1%24.5%24.7%32.

8%38.6%(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传统报刊阅读率仍高于数字媒介阅读率但差距越来越小。(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

的原因。【考点】82:图(表)文转换.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理解及表达能力。解答此题一要看清题干,理解图表所要表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对图表进行仔细解读,掌握图表中的数字信息,注意纵向和横向,理清

各信息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趋势、变化或规律;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将不同的关系表示出来。(2)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图表的信息,结合实际来分析原因即可。【解答】(1)首先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

查”这一主题仔细观察调查表中的内容,了解表中各标注项的内容以及有关的数据,从“传统报刊阅读率”“数字媒介阅读”两个方面来概括表论。学生将图表中的问题表述出来即可。(2)结合图表中的内容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

,越来越先进的电子产品已经取代了传统白看阅读,导致产生了题以中的结果。答案:(1)①传统报刊阅读率逐年下降,数字媒介阅读率增长迅猛(逐年上升)。②传统报刊阅读率仍高于数字媒介阅读率但差距越来越小。(2)主要原因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网络及电子产品的普及。【点评】解

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来完成即可。8.(3分)名著阅读。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①选文出自原苏联小说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

公是保尔•柯察金。②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写保尔艰辛创作的情形。【考点】F2:名著情节;F4:名著综合;F5:文学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文学常识的把握程度。【解答】①选文出自原苏联小说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为保尔。②文段组要是描绘保尔艰难创作的情景。答案: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保尔)②写保尔艰辛创作的情形。【点评】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共22分)9.(5分)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

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

,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

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

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节选自《孔乙己》)(1)文段①划横线句是环境描写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气氛,暗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2)文段①中划线句运

用的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表现了孔乙已穷困潦倒、可怜悲惨的生活状况。(3)选段中写了三次笑声,表现了掌柜和众人的冷漠无情。(4)在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一起探讨“造成孔乙已悲剧命运的原因”,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材料节选鲁迅的《孔乙己》,主要

记叙了中秋过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情况和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再现了孔乙己了穷苦潦倒、食不果腹的形象,也暗示了孔乙己以后悲剧的结局。【解答】(1)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先判断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描写方法的作用。环境描写:

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文段①第一句是环

境描写,通过对环境的日益转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以萧瑟的秋风渲染出萧条的氛围。天气越来越冷,冬季逐渐来临,孔乙己却依旧穷苦潦倒的形象,这也暗示了孔乙己以后悲剧的结局。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先判断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再将描写方

法的知识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分析其作用。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划线句是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通过“黑而且瘦”“不成样子”“破夹袄”“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些词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

他脏乱瘦削、穷苦潦倒的形象。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要抓住三次笑声发生的背景,结合文章细节进行分析。三次笑声都发生在第①段,第一次是孔乙己向掌柜打酒时,掌柜嘲笑他又偷了东西;第二次是孔乙己恳求掌

柜的不要再提被打断腿的事情,掌柜和众人冷漠地笑了;第三次是孔乙己行动不便,没有人去帮助他,大家反而说说笑笑看着他用手挪出去。这三次“笑”都是对孔乙己不屑的讥讽,没有安慰和同情的因素,因此表现了掌柜与众人的冷漠无情。综合上述分析,

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上下文的情节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观点。孔乙己作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把科举考试看做唯一的出路,但自己又不争气没法通过科举考试获取上升途径,只得落魄终身,既是科举制度的悲哀,也是他自己的悲哀。示例: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

自己的不争气。答案:(1)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暗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2)外貌描写。穷困潦倒、可怜悲惨。(3)冷漠无情。(4)孔乙已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冷酷无情的社会害了他;归咎于他自己的不争气。【点评】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其

中第(1)题是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先判断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描写方法的作用。10.(6分)超级网银沈而默①“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查询、对账、转账、

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②如果你已开通网上银行,你会发现里面新增了一个“超

级网银”功能。③“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是2009年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超级网银”不仅能使用当前的网上银行服务,

还可以跨行查询别的银行账户,甚至能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超级网银”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功能。④一般来说,在使用“超级网银”前,用户首先需要成为签约客

户。登录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主页,在“我的账户”→“账户管理”→“他行(互联)账户查询/签约”下面,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操作选项。⑤使用传统网上银行系统时,如果想了解自己在各家银行的账户情况,需进行多次登录、查询操作。而“超级网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操作,

查询管理在多家银行开立的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一个U盾可以完成多家银行的网银登录。⑥对个人转账服务而言,“超级网银”比普通网银更为高效、快捷,甚至可以做到实时到账。对于公司而言,“超级网银”强大的资金归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的结算账户与子公司的结算账户之间建立上划下

拨关系。⑦目前“超级网银”的收费标准与普通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收费标准相差不大,只有部分银行宣布暂时..不收取跨行转账手续费,而大部分银行公布的收费水平均不低于现有普通网银。⑧“超级网银”实现了实时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实时管理,将引领整个银行业进入一个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时代。

(选自《半月谈》2012年第6期)(1)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文段③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超级网银”?①“超级网银”的含义②“超级网银”的功能(3)文段⑤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文段⑦加点词语“暂时”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考点】A2:说明顺序;A4:

说明方法;A6:概括说明内容;A7:说明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这篇说明文首先介绍网上银行的含义,接着介绍超级网银的含义和功能,然后说明使用超级网银的步骤,最后介绍超级网银的意义。【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

的说明顺序。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即可。这篇说明文首先介绍网上银行的含义,接着介绍超级网银的含义和功能,然后说明使用超级网银的步骤,最后介绍超级网银的意义。属于逻辑顺序。(2)第③段,“‘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

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超级网银’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功能。”,所以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超级网银”的含义和功能。(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

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第⑤段将传统网上银行系统和超级银行系统进行对比,属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答题模式是: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4)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

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模式为:先表态,然后指出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接着分析删去后有什么不同,进而明确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案:(1)逻辑顺序(2)①“超级网银”的含义或概念②“超级

网银”的各种功能(3)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超级网银”的优点。(4)不能去掉,“暂时”限定时间,表示部分银行短时间内不会收取“超级网银”跨行转账手续费,以后就不一定了,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文的内容理解概括、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等说明文知识,我们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答。需要注意的是,解答阅读题,要求大意正确即可。11.(11分)一碗汤的温度叶倾城①那时,我对自己说:“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一两次寒冬。”但也许有的人生活在亚热带,连秋天都没见过呢。又或者,真正的

寒潮会在明天才陡然到达,把我冻僵。啊,我还没减肥成功,史上最胖的一尊冰雕。②最山穷水尽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份工作:钱少得不能提,路远得一塌糊涂。我在百度地图上查到公交车,后来才发现这趟车要绕个大圈子。微有阳光、全无暖意的下午,我扣紧羽绒服所有的扣子,穿过四

环积雪未融的桥洞去搭公车,黄花鱼一样贴着边,经常有疾驰的三轮车、电动车与我擦身而过。应该有车水马龙,记忆里却死寂,许是我聋了,要么内心的哭喊太大声。③在车上,我迟钝地看着窗外,看到一块“周记米粉”的招牌,我下了车。④是临街民居的底楼,要上几步台阶,一进门暖气扑面,满眼郁

郁葱葱的绿叶植物。叫了份“招牌米粉”,我连汤都喝尽,热流一点一滴,在全身弥漫开来,像一只手轻轻拂过我全身。不够给力,不是一把揽我入怀,但已经够让我有力气去搭长长的一程车。⑤就这样,每天车行此处,我就下来吃一碗米粉。有时是正饭点,一屋子

人,更显得热闹。玻璃板下压着井字蓝格桌布,老板娘扬声向后厨报客人点的餐。我的米粉端上来,扑我一脸热气,是食物的舌吻。我突然间,意识到了饿,是知觉被唤醒。⑥曾经的我,“饿过劲”了。求而不得,于是索性不求﹣﹣不用因此承担得不到的绝望。真正的无欲则刚。⑦但此

刻,热汤在口腔里,米粉像一群滑梯上的小孩子,嗤溜嗤溜、排着队下肚。周身都发出满足的低吟。⑧即使我还一无所有:爱人离开我,事业正低谷,我与世界爱恨交织。未来是紧闭着的嘴,我渴望它吐出祝福又怕会听到诅咒。但,能有一碗热汤粉吃,就是幸福。⑨我把菜单看了又看,终于扬声:“老板,给我加一个蛋。”没关

系,即使他答“没鱼丸没粗面”,我还可以要牛腩。⑩握筷在手,我像《胡桃夹子》里被魔法变身的王子,一点点,从指尖开始,从木偶人化回血肉之躯。啊,吃饱了,多么好。⑪我还不及成为熟客,公司就搬了家,我从此再没

有去过那家店。回忆起那段日子,像《海洋》最后的一个镜头,被割去双翅的鲨鱼沉默地、沉默地坠进海底,一动不动,连血色都只有一点点,在海水里很快看不见了。⑫只有它,有声有色:绿植物,花桌布,老板娘温软的南方口音,常常放着一首歌:《勇气》.以及,冰冷世界里,一碗热汤

粉。在我的冬天里,它是一个名叫“春天”的岛屿。虽然,我不曾对它说感激,也没必要﹣﹣我是规规矩矩付了钱的。⑬活着,只需要阳光、空气、水和食物。只要不饿死,冬天就一定会过完。(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14期)(1)请在文中找出两个能反映作者心理变化

的关键词:①死寂或绝望②满足或幸福(2)有人认为第⑦段划线句写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第⑫段作者为什么说回忆起那段日子“只有它,有声有色”?(4)读完全文引起了你怎样的触动,请谈谈感想。【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文章记叙“我”最艰难时期的生活,“

钱少得不能提,路远得一塌糊涂”,生活十分艰难。而米粉店里,我却在热汤粉中收获了温暖和感动,继续生活。作者告诉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就算碰到了再大的苦难,也应当积极面对,保持良好的心态,充满希望,创造美好。【解答】(1)本题考查对作者心理变化的把握情况

。解答时,要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句意,找出关键词语。文章记叙了“我”在最困难日子的经历,冬天天气寒冷,“我”找到的工作钱少路远,“我”的内心十分“绝望”,记忆中街道都是“死寂”的;但当我在暖意融融的店里吃

了米粉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满足感,重新获得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激情。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时,应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

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米粉像一群滑梯上的小孩子,嗤溜嗤溜、排着队下肚”一句把米粉比喻为“小孩子”,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排着队”又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米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米粉的可爱以及“我当时”吃米粉的痛快和满足。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联系上下文解释句子意思。文章

记叙“我”最艰难时期的生活,“钱少得不能提,路远得一塌糊涂”,生活十分艰难。而米粉店里,我却在热汤粉中收获了温暖和感动,继续生活。那里的“绿植物,花桌布,老板娘温软的南方口音,常常放着一首歌”等都给了我勇气和希望。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

查对文本内容的拓展与运用能力。解答时,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按照题干要求进行阐述。文章谈到了在作者人生低谷的时候,有“一碗汤”也让作者感到满足,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结合自己的生活可知,在我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就算碰到了再大的苦难,也应当积极面对,保持良好的

心态,充满希望,创造美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死寂或绝望②满足或幸福(2)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粉的可爱及我吃米粉时的感觉。(3)因为在那段日子里,“周记米粉”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与希望。(4)人

生难免遭遇困境、挫折,如考试失利、朋友误会、亲人离去等,我们应坚强面对,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紧扣主题,言之成理)【点评】本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关键句子、心理变化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对文本内容的拓展运用能力。其中第(2)题是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应当从修辞手法的角

度,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5分)12.(6分)记承天寺夜游①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②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2)

翻译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考点】D4:文言实词;DF:文言翻译;DG:文言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识记、重点语句翻译、作者的

思想感情。在回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词的解释。还要注意联系句子意思,具体语句具体分析。并在读懂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1)“欣”是高兴的意思,“然”是“…的样子”,所以“欣然”是高兴的样子。“念”在这里作动词,是考虑,想到的意思

。(2)本句翻译要抓住重点词:“但”的只是的意思;“闲人”是指清闲的人;“耳”相当于罢了。本句解释为: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清闲的人罢了。(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以看出作者赏月的欣喜。“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出了作者贬谪的悲哀。在被贬谪的情况下仍有闲情逸致去赏月也表达了作者的豁达胸襟。答案:(1)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清闲的人罢了。(3)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点评】做好本题平时要注意积累、

识记,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定要掌握起来,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实词还要总结辨析,加强练习。对文章的中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把握清楚。13.(6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

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征求不已.停止②惟.欲清净只(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3)结合选文用自

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考点】D4:文言实词;DF:文言翻译;DG:文言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

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内心仍旧不满足,不停地向民间索取美女及珍玩,并且东讨西伐,用尽兵力随意发动战争,老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勤恳不息,只是希望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使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

,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那么枝繁叶茂。帝王能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解答】解析:(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

词语归类记忆。解答此类题目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做出选择,这两个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已”停止的意思,“惟”根据句子可知为“只”。(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用

法烂熟于心、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如,对文句语气(如“乎”表示的语气)、固定结构(由是)准确把握,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句意,表达要顺畅。注意译准“夫”、“犹”等词,夫:发语词,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在意义;犹:好像。所以翻译为: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3)此题考

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由“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可以看出唐太宗的治国

之道是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答案:(1)①停止;②只(2)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3)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对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尤其是这样的课外古文,更

要学习一些词语解释和语句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注意翻译“信达雅”的原则。内容理解方面可先理解文意,再与现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相联系来解决问题。14.(3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诗人“别湖上亭

”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考点】E5:诗歌关键词句;E6:诗歌意境鉴赏;EE:诗歌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1)本题考查理

解诗中的景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即可。(2)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

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解答】(1)了解全诗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找出触动诗人情思的景物为:春风、柳条、藤蔓、黄莺。(2)了解全诗内容,“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的意思

为: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从中看出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表达了诗人不舍的感情即可。答案:(1)春风、柳条、藤蔓、

黄莺。(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译文: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

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诗歌的内容。第二题是难题,要求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来分析情感。四、作文(共6

0分)15.(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出发是一声铿锵的号令,出发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出发要有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盲动,有了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前行中领略人生的风景。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

答题卡上,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题目:向____出发。【考点】L2:半命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之前加入了一段提示语,这为学生在

选材立意方面提供了思路,使得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得到引领与启发。该作文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挖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算很大。【审题立意】题目:向xx出发,此处可以补充的词语为;快乐、自信、幸福、成功等,不能补充一些负能量的词语。【创新指导】写作文时,可

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出发的几个瞬间,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因为题目是“向xx出发”,写议论文难度

较大。【表达方式】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解答】【例文】向成功出发明天是未知的,明天是充满希望的。天色灰蒙蒙的,好像马上就要下雨。我中午放学后赶紧往家里赶,既想快点到家,又不想到家。

因为,这次的月考成绩实在是太差了。“啪嗒…”一滴雨落在了眼镜上,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却没有伸手去擦。“滴答滴答…”雨越下越大,我赶紧找了个屋檐躲了起来。看着灰蒙蒙的天,看着小树的枝条上落满了雨,压低了树枝。

我心情也因这天气而变得更糟,然后浮想联翩。我终究还是个乐观的孩子。我并不觉得是因为自己笨才考砸的,我知道,我是自己没有好好学,放学回家后也没有复习的缘故。我懒,并且这可以改变,不是吗?我不可以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而越发懒惰,最后终于一发不可收

拾,过着普通平民的生活,或许比这更糟。我现在不甘于现状,我想要改变,而且我认为:如果你无法忘记昨天,就不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失败乃成功之母”,众所周知,没有失败,哪里有动力来努力,最后获得成功呢?只有懂得自己为何失

败,向什么方向努力,而付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努力后,明天的幸福就是属于你的。雨一会就变小了,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阳光照在小树上,让人看着赏心悦目,自然心情也变好。我带着愉悦的心情一步一步地

向家里走去。所以现在的我每一道题都用心去做,每一个语法都不落下,每一个词语都要斟酌…我希望我的努力真的可以换来美好的明天。希望我可以不怕明天的困难与失败,带着微笑去迎接每一天,然后,向成功出发!【点评】【例文点评】这是一篇议论文,论点就是题目:向成功出发,在文章中,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对比

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层层深入,举的实例能充分证明中心论点。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例文。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9/12/2210:58:31;用户:初中语文;邮箱:yw0123@xyh.com;学号:30177381获得更多资源请

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