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A版训练:专题十现代文阅读Ⅱ·小说(含“双文本阅读”新题型) —能力训练 含解析.docx,共(18)页,78.81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f58c905a6a2a0955e36a7b1fd8cf4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十现代文阅读Ⅱ·小说(含“双文本阅读”新题型)复习纲要【考情探究】课标解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备考策略考点内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把握作品的结构特点;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概括作品的主旨层次及段落知识
快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平时强化定时训练,注重方法技巧的总结,注意题干要求,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强化语言表述能力,注意书写整洁规范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通过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的描写,把握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表达的思想感
情;赏析小说艺术手法的作用小说体裁知识、表现手法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小说的叙述性语言、描写性语言修辞知识、语言运用知识分析概括能力、归纳表述能力鉴赏作
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把握作品所塑造形象的特征,重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和意义人物描写的角度、方法和作用分析综合能力、归纳表述能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作品的意
义、价值、审美等层面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创作意图及创作风格综合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真题探秘】(2018课标全国Ⅰ,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
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随文助读我怎样说英雄——赵萍解读《赵一曼女士》阿成小说《赵一曼女士》与大
多数传统小说有所不同,作者在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引出赵一曼女士,而是由第一人称“我”展开叙事,以“我”的视角展开赵一曼女士的故事,以“我”的口吻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
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
座城市的“市花”了。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
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讲述赵一曼女士的故事。在这里,作者阿成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让自己不仅可以参与到事件过程中,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
描述,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阿成作为叙事者的视角不受角色身份的限制,可以叙述角色本身所不知道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文章开头讲“我”得知赵一曼女士曾住过这家医院,想了解赵一曼女士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
讲述给读者。阿成眼中的赵一曼是一个略显秀气且成熟的中国女性,她的身上具有不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有别于他人的风度。大野泰治认为自己抓到了抗日联军中一位了不起的大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
院监禁治疗。《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
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
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董警士更加忸怩了。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
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赵一曼女士
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父、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
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人物,对她进行了严刑拷问。阿成眼中的赵一曼还是一位善于表达,又善于捉摸对方心理的聪明
女人。在住院期间,赵一曼女士仅仅用了二十天就把董警士争取过来,又很细致和谨慎地与韩护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阿成通过这些事件清晰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共产党员的敬佩和喜爱,暗含了对赵一曼革命精神的敬仰,表现出赵一曼女士的英雄形
象,让赵一曼的事迹有血有肉,也让读者备受感动。文章的结尾,阿成将小说中的视角又转为“我”的视角,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赵一曼女士淡
淡地笑了。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
一份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
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有删改)“我”和那位老人在赵一曼女士的纪念碑前的对话。后面又提到了赵一曼女士给孩子留下的遗书,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殷
切期望。距离赵一曼女士英勇就义已经很多年了,我想,现在许多人似乎不太了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位刚毅、顽强的抗日女英雄。她是一位真正的女战士、革命者。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
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
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核心考点: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
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审题关键:1.明确题干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2.读懂题干内容,注意“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描述。解题方法:1.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有的选项针对全篇,有的选项针对局部,但总体来说,把握作品的内容和
思想情感是解题的关键。具体作答时,首先应根据选项内容找准信息区间,然后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进行比照,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2.错误选项往往是对错各半,或者在整体表述正确的同时存在一些瑕疵,这些小错误往往比较具体,常常体现在一句话或一个词上。考生要善于将选项内容进行划分,最好将其分
为两三个信息点,然后按信息点逐步缩小范围,抓住关键词细加比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表述错误。原文说:“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
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命题技巧:1.从全文角度设置选项;2.四个选项在原文中有先后顺序;3.设错点常为鉴赏过当、无中生有、混淆是非等。2.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
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核心考点: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审题关键:1.明确题干
问的是谁——赵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应从“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两个方面来回答。从“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可以看出她情趣不俗;从“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
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可以看出她文雅浪漫;从“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赵
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
蜜的”,可以看出她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从“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可以看出她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从赵一曼女士在逃走途中被逮捕时“淡淡地笑了”可
以看出她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从赵一曼女士写给孩子的遗书中,可以看出她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一曼;2.读懂题干内容,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拔俗”和“冷峻”的内涵。解题方法:1.确定答题方向:(1)拔俗的文人气质;(2)职业军人的冷峻。2.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扣住作品阐述
的事例提炼作答。命题技巧: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抓住人物塑造的方法,但答题时必须联系其他要素。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
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的结构艺术的能力。本题应从主题表达、人物塑造、读者感受等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
,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能体现赵一曼精神在当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以现实的眼光观照历史,有利于全方位地了解历史人物,更能凸显人物性格及精神;从读者感受的角度看,小说以这种方式叙述更有真实感,使人印象深刻。核心考点: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的结构艺术的能力。审题关键:1.明确题干考查的
是结构艺术的哪方面——叙述方式;2.读懂题干内容,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哪些好处”。解题方法:1.明确插叙的概念: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2.熟知插叙的作用: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
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②衬托中心人物,深化文章主题。3.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扣住文本语句含意整理作答。命题技巧:从小说的整体谋篇布局入手,紧扣文章体裁,凸显文体特征。[教师用书专用]1.真题多维细目表年份卷别选篇及作者题材考点考查能力素
养要求2020课标全国Ⅰ《越野滑雪》[美]海明威友情与承诺1.综合考点2.心理描写3.小说的情节鉴赏评价分析综合文学类文本阅读坚持立德树人的命题原则,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小说阅读主要体现了以下核心素养。课标全国Ⅱ《书匠(节选)》葛亮普通工艺
工作者的匠人精神1.综合考点2.心理描写3.概述人物形象特征鉴赏评价分析综合2019课标全国《理水》(节中国脊梁的实干1.综合考点2.人物塑鉴赏评价Ⅰ选)(鲁迅)精神造手法3.体裁特征分析综合1.审美鉴赏与创造。注重感受形象,领悟作品丰富
内涵,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2.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3.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探究文本意蕴的过程中,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课标全国Ⅱ《小步舞》(莫泊桑)小
人物的人世沧桑1.综合考点2.人物塑造手法3.自然环境描写作用鉴赏评价分析综合课标全国Ⅲ《到梨花屯去》(何士光)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1.综合考点2.自然环境描写作用3.情节作用鉴赏评价分析综合探究2018课标全国Ⅰ《赵一曼女士》(阿成)先烈的革命精神1.综合考点2.概
述人物形象特征3.叙述方式鉴赏评价分析综合课标全国Ⅱ《有声电影》(老舍)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种种表现1.综合考点2.心理描写3.品味语言鉴赏评价分析综合课标全国Ⅲ《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微纪元的奇幻之旅1.
综合考点2.心理描写3.体裁特征鉴赏评价分析综合探究2017课标全国Ⅰ《天嚣》(赵长天)艰苦环境下人与人的互助1.综合考点2.结构线索3.结尾作用鉴赏评价分析综合2.命题规律与趋势考查内容选材上,以中国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上,中长篇小说节选与短篇小说并重。人物选择上
,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夺目的闪光点。主题上,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多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表现出的高贵品质。命题规律题型相对稳定,设问指向越来越具体细致。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常考常新,如对主题的考查常常蕴含在选择题中,较
少让考生直接提炼主题。命题趋势①设问情境化,如2019年课标全国Ⅰ卷第8题,结合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的名句,设置“中国的脊梁”情境,要求考生按要求分析。②打通教材与高考文本的“任督二脉”,如2019年课
标全国Ⅰ卷第7题,在考查人物描写手法时,就直接考查了教材篇目——《祝福》是如何描写祥林嫂的神态的。③注重考查核心素养,如2018年课标全国Ⅰ卷第8题,赵一曼身上有“拔俗的文人气质”“职业军人的冷峻”,这些就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备考策略①课内外知识要融会贯通,
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②兼顾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的新要求。新高考中,从中长篇小说中节选一个片段来设题可能成为新常态。3.重要考点纵向分析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历年考法分析年份典型真题(部分示例)考法分析2020(课标全国Ⅱ,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侧
重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2019(课标全国Ⅰ,7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课
标全国Ⅰ,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侧重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既有选择题,又
有主观题,且主观题结合鲁迅名言设问,有鲜明的情境化(课标全国Ⅱ,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特点。2018(课标全国Ⅰ,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
析。侧重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或是分析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是梳理人物心理。(课标全国Ⅱ,4A)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课标全国Ⅱ,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
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课标全国Ⅲ,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2017(课标全国Ⅰ,4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分
析有关细节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品质。2016(课标全国Ⅰ,11)(1)A.……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E.……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侧重考查概括人物
形象特点,既有浅层次的性格特点分析,又有内在思想的深度探究。(课标全国Ⅱ,11)(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规律及变化鉴赏人物形象是重要考点,每年必考;该考点主要考查鉴赏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人物塑造手法(人物
描写方法等);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细节描写。未来高考中,鉴赏人物形象仍然会是考查重点。备考建议鉴赏人物形象的5个原则1.内外兼顾:既要结合内在气质、教养,又要结合外在身份、地位、社会环境。2.两面开弓:既要思考正面品质,又要考虑是否有负面性情。3.前龙后虎:既要分析前期特点,又要探究后期是否
有发展变化。4.抓大放小:既要突出重要特征、精神,又要放弃“无关痛痒”的小特征。5.情感倾向:既要关注作者寄予的情感,又要关注人物自身的爱憎褒贬。必备知识【自测自查】一、(2021届5·3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6分)文本一:战士孙犁那
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和
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第
二次,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
,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
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怎样?”我问他。“不能换上一副胯骨
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什么好的生活比得
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那个女人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女人多话,有些泼。
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
,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我不在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
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
: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
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一九四一年于平山(有删改)文本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了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
审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孙犁的小说表现出很强的诗化品格。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
发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在孙犁的笔下,他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他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为诗化的人物。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的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
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是由几个场景连缀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
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缀贯穿起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孙犁像写诗一样写小说,也像写诗一样锤炼语言,他的小说语言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巧设比喻,是孙犁小说语言诗性美的突出表现。而且,他还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白描勾勒,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丰富的意味。富有音韵美和
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小说的功用在于叙事说理,而诗则着意于抒情遣兴,朱光潜认为“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由于诗的渗透,孙犁小说语言的音乐性大大增强,语言的内在节奏提
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摘编自靳新来《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掌柜热情而开朗,作为战士的伙计英勇善战又略显率直急躁,掌柜的老婆则泼辣而小气。B.小说描写“
我”和肉铺的掌柜及伙计聊天的场景,闲谈中体现出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也体现出革命战士的些许悲观和无奈。C.“残疾军人”“打走敌人”“反‘扫荡’”等词语,都指向特殊年代的战斗生活,体现了“一九四一年”的时代特点。D.小说
虽然反映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但并没有使用大量笔墨具体描绘战争的场景,这非常符合孙犁的战争小说的一贯风格。2.下列有关文本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代表作《沉沦》具有自传性,带有浓厚的感伤和
颓废色彩;散文《故都的秋》不乏直抒胸臆的内容,感情饱满。B.意境,指文学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情景相融和虚实相生以及激发想象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C.形散而神聚,多用于指散文的写作特点。形散是指表现手法和语
言形式等灵活多样;神聚是指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D.白描,指用简洁的笔墨,略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通过抓住人物典型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的对话,将人物性格凸显出来。3.小说讲究叙事策略,文本一主要以“我”为战士故事的叙述者,而小说最后
叙述者又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4.根据文本二概括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的表现,并结合文本一的具体内容举例说明。(6分)一、1.答案B2.答案D3.答案(示例)①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
串联起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连接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②结尾以“村干部”为叙述者,增加叙述视角,扩大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更有张力。进一步强化战士英勇善战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同时
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使主题意蕴更丰厚。4.答案①诗化的人物,文本一中的掌柜开朗和善,待人真诚;伙计英勇善战,有不屈的革命精神,都体现出灵魂美、人情美。②诗情诗境,文本一写了“我”四次去肉铺的场景,四个场景自然连缀,其中重点写
了第二次,通过“雪天”“烫了一壶酒”“围着火”等营造出和谐淡然的意境,烘托了战争年代人物美好的情感品质。③诗意的语言,巧设比喻,白描勾勒,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文本一中多用短句,节奏明快,有生活气息。(每点2分,结合文本一举例说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二、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木工刘建华王安忆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眼睛,他才转开。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我们将刘建华
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不可能!杀下去一半。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可小刘不,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刘建华
一挥手,少一分不行!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满足。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我们的装修工程就在这样敌对的气氛底下拉开了帷幕。后来,我们才明白,刘建华和老黄没有仇,刘建华和我们也没有
仇,只是一上来这关系就错了——我们将刘建华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这使他一直愤愤然,好像不是来做工,而是来报仇。每一样材料,他都要求用最好的,倘若说“我们不讲究”,他便说“要有问题我不负责”。这样受刘建华折磨,真的不想再继续了。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撺掇
,还暗示刘建华要不走,他走。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再有,看见刘建华干活的样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首先,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电锯,擦拭得锃亮,锤、刨、锉、凿,均是称手牢
实,干起活来当当地响。其次,是刘建华的技术。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再次,也是最打动我们的一点,他们干活的气氛,称得上热火朝天。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那是一架小小的单放机,
立在木屑堆里,放着憨直又带些委婉的淮剧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刘建华和他的兄弟们便大声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他们穿着旧衣服,额头上冒着汗气,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骄傲。他们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顿,比较马虎,有时就吃菜泡饭。晚上一顿就要
认真对待了。有一日,我们晚上过去,看见刘建华正在电炒锅里煎一条一尺长的花鲢。锅比鱼小,可他周转腾挪十分灵活,一条鱼煎得面面俱到,黄灿灿的,然后放进一把葱姜蒜,喷香扑鼻。活做到一半的时分,旧历年也到了。起初,刘建华是说旧历年不回家的。临到小年夜
,他才通告我们他要回家。我们说,当初不是说好的,不回家过年吗?他便微笑着反诘:过年能不回家吗?这是他第一次对我们笑,虽然是带着狡黠,可我们心里还是软了。一年里不就这么一个团圆日吗?再想,不让他回,他就不回了吗?车
票早二十天就订好了,倘是别人大约还可以试试,可这是谁?没有一件事,我们是较得过他的。不过,他说他过了初十,立马回来。我们自然也不敢全信了。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楼空的房间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擦得锃亮,锅碗瓢勺也归置整齐。壁
上的架子都打齐了,散发着松木的清香。长条地板解开包装,摊开放着收干,上面撂了几件他们干活穿的旧衣服。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一点邋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不是与刘建华这样的雇主关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刘建华这样的劳动者,其实正是我
们喜欢和欣赏的。可是,现在,我们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了。元月初十这天,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开门,看见摊开着的白木长条地板上,搁着刘建华的大红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几天里,人陆续回来,新房子里又响起锯刨声,还有放音机里淮剧唱腔,以及他们兴
高采烈的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结清工钱。大约是一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刘建华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纪念。他将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们无法将热水器的铁罩拆下来,清除里边的煤烟,以示对我们的教训。(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思想
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建华在与老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不按常规出牌;老黄作交代,他也要反着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刘建华不满“我们”将其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B.“我”没有受老黄关于刘建华品质不好的蛊惑,相反,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华,
因为刘建华他们劳动的快乐和骄傲感染了“我”。C.刘建华回家过年,说初十回来,初十那天果然回来了;最后也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这些优秀品质是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D.小说赞美了刘建华这一类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优秀品质,也展示了他们的缺点,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群体的复杂情感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木工刘建华”为题,带有为人物立传的色彩,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说具有一种真实感。B.小说开篇对主角刘建华眼睛的描写,着力突出了其“亮”和“尖刻”,展现了
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为下文写他与“我们”发生冲突做了铺垫。C.本文善于运用优美的字词、简洁短促的语句,精准地表达出难以描摹的情境,这种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作者的写作能力。D.文章以敏感、细致的笔触叙述了都市平民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木工刘建华给“我”带来的厌倦、欣赏、疑虑等复杂
的心理。3.刘建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4.作品是怎样叙述刘建华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1.答案B2.答案C3.答案①技术精湛,认真敬业。②热爱生活,讲求条理。③执拗狭隘,狡黠尖刻。4.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
件显得真实可信。②在叙事中夹杂着“我”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表达“我”的看法。③结尾的“纪念”印证了开头他给“我”的“尖刻”的感觉,使人物隐伏的性格变得清晰具体。[教师用书专用]【自测自查】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
分)卖馄饨的夫妻张子影三十多年前,我在南方某个小城生活。那时我上小学,我们家附近的一条小街道上,紧挨着路口的道边儿有一个馄饨摊子。每天早晨母亲送我上学的路上,都要带我去那里吃一碗馄饨。卖馄饨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人煮汤、下馄
饨、配料,女人包馄饨。滚开的汤里永远有一根滚动的大个棒骨和几只香菇。馄饨下进锅里煮的时候,男人就开始配料:在碗底铺上一层洗净发好的紫菜,一小撮儿切得整齐的姜丝,一片西红柿,撒上一小撮儿细盐、味精,淋上几滴芝麻香油,撮上十几粒小葱碎,这些
做完,锅里的馄饨也就漂起来了,男人左手用漏勺将馄饨捞进碗里,右手紧接着将一大勺滚烫的汤浇下,立刻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满满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这时候男人就会轻声对女人说:阿宝,来——女人就会笑嘻嘻地说一声:好哩。女人将手在围裙上擦擦,双手将冒着热气的碗捧起,递到客人面前,说:请。一个碗里有
九只馄饨,大小一致,个头均匀,一只只胖乎乎的,在碗里上下起伏。男人的个子不高,背有点儿驼,是出生时就有的;女人的个子更矮,大约只到男人的胸口,听说是幼年时患病,之后就再也没有长高。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的操作,他们的馄饨永远是那么鲜香热乎。馄饨里面的肉是新鲜
的,煮汤的棒骨是新鲜的,姜丝、西红柿和小葱也是新鲜的。男人因此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要去菜市场采购,女人则留在家里和面,发面,擀皮,等男人回来后,他们一起洗菜,做馅料。大约五点半后,他们的摊子就出现在路边了。买馄饨的人很多,在小城的这一片地方,这
一条街以及附近隔着几条街的大人和小孩子们,每天早上宁可多走十几分钟的路,都愿意拐到这里来,吃一碗他们热乎乎香喷喷的馄饨,再上班或者上学去。在寒假或者暑假期间,每天都会有一些小孩子围着他们的摊子打闹,大人们都上班去了,孩子们没有人带。男人也不恼,笑嘻嘻地看着孩
子们玩。半上午的时候,谁家的孩子捏着大人给的钱来吃馄饨,递上来的钱差了一角五分的,男人也不计较,还是那样配料,煮馄饨,冲汤,鲜香的一碗九只馄饨上下起伏。女人会吹了又吹,待凉到不再烫手了,再端给孩子。男人对女人永远是和气地、声音很轻地说:阿宝,来。女人总是笑嘻嘻地说:好哩。上午大约十点
半钟的时候,他们就收摊,男人挑着担子,女人一手端着盆碗,另一只手挂着男人的胳膊,跟着他往回走。他们没有孩子,当然也是女人小时生病的缘故。几年后我上了大学。大学在另一座城市。大学第一年暑假我回来,看到他们还在那里卖馄饨,只不过食摊从挑的担子变成了小推车,用透明的
玻璃做了小车厢。洁净的玻璃窗内,碗里铺着仔细洗干净的紫菜,新鲜的棒骨,切得整齐漂亮的姜丝、西红柿和小葱碎。馄饨还是那样的馄饨。结婚的第一个春节,我回家,父亲母亲到车站接我们,那天下着雪,在火车站我搓着冰冷的手说,真想吃那夫妻的热
馄饨。母亲说,他们家里出了事,夫妻俩已经很久没有出来了。出了什么事?男人在早起去买菜的时候被一辆送菜的小货车撞了,那天下雨,天黑,路很滑。小货车司机当时就把男人送进了医院。司机是个老实的乡下农民,把男人送进医院后,第三天就回乡下,先卖了地里的菜
,又卖自家圈里的猪和羊。男人住院住到第三个月时,听说小货车司机要让读高中的儿子辍学打工去挣医药费,男人沉默了半天后,对小货车司机说,你走吧。随后,男人出了院,虽然多年的积蓄都花光了,但还是伤了一条腿。伤得厉害吗?我问。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反正过马路也只能慢慢地走了。听了这话,我的心情挺沉
重。但是那天在路口,意外地,我又看见了那对夫妻的馄饨摊子。还是那辆车,小窗玻璃擦得洁净光亮,那碗馄饨还是鲜香热乎。男人的声音有点儿哑,女人的眼睛是肿的。但是她把碗递到我手中的时候,还是浅浅地笑了,轻声地说:请。我发现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一些。白色的头发在
冷风中飘着。胖乎乎的九只馄饨在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汤碗里上下起伏。样子,味道,一点儿都没有变。上个月,我带着孩子回去看望年迈的父母,母亲和父亲已经搬到了另一个小区。下了高铁后,我对孩子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还是那个路口,只是原先的小平房变成
了高楼,路口添了个大广告牌,临街的路口,那个摊车变成了小食铺。母亲说,他们租了这间铺子早上卖馄饨。今天咱们来晚了,他们已经打烊了,吃不到他们的馄饨了。明天早上来吧。我说。为什么跑这么远来这里,他们的馄饨有
什么特别吗?孩子问我。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都是那个样子。正在这时,我看到那个男人走出来,女人也走出来,女人关了灯,关了门,男人把一把锁挂在门上,然后挑起担子,女人一手端着盆碗,另一只手挽住男人的胳膊,跟着一拐一拐的男人往回走。男人跛着腿,背好像更弯了,女人用胳膊挽着他。他们的头发也全白
了。我仿佛听见男人说:哎,阿宝,来——女人笑嘻嘻地说:好哩。他们就这样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男人轻声对女人说:阿宝,来。女人笑嘻嘻地说:好哩。”这样的情景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说明这是两个相亲相爱、
性情温和的人。B.附近的大人和孩子们,哪怕多走十几分钟的路,也愿意拐到这里来吃一碗馄饨的主要原因是这对夫妻做事认真,对顾客以诚相待。C.“我发现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一些。白色的头发在冷风中飘着。”这既昭示了车祸对他们身心的影响,也表达了“我”对
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D.小说写的是一个小馄饨摊,但高楼、大广告牌、高铁等新事物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女人年轻时“挂着男人的胳膊”往回走,后来“挽住男人的胳膊”往回走,用语
细腻。“挂”与“挽”的变化背后,有不幸的遭遇,也有温暖的爱情。B.车祸是夫妻二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小说并未详写,仅仅通过“我”与母亲的对话透露出来,这与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有关。C.夫妻卖馄饨的小食铺早上开,文中却说“我”带孩子去时,只
见他们“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有意让叙述不严密,使得结尾有种诗意美。D.“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既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又是小说中价值判断的窗口,“我”的所思所感,引发了读者对普通人的生活和尊严的思考。3.小说开头用较大篇幅描写主人公做馄饨、卖馄饨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4.“
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都是那个样子。”这句话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1.答案B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着重考查了情节理解、形象分析和主旨把握。B项,“主要原因是这对夫妻做事认真,对顾客以诚相待”错误。根据原文“馄饨里面的肉是新鲜的,煮汤的棒骨是新鲜的,姜丝、西红
柿和小葱也是新鲜的”“吃一碗他们热乎乎香喷喷的馄饨”等可以看出来,主要原因是馄饨好吃。2.答案C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C项,“有意让叙述不严密”错误。“他们就这样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一
语双关,一是指走进自然的暮色,言其因车祸影响而走得极慢;二是指这对卖馄饨的夫妻携手走进人生的暮色,言其白头偕老。3.答案①说明“我”对小摊印象深刻的原因。②寄寓“我”的怀旧情感。③与下文多次出现的相似情景一起营造出平凡生活的
诗意。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一般可以从结构、人物与主题等角度分析。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小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展现出“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在文章结构方面,与下文多次出现相似情景相呼应,共同营造出卖馄饨的夫妻在平凡生活中的诗意。4.答案①
从小摊到小铺,夫妻二人的馄饨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和味道。②三十多年来,夫妻二人始终保持着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生活状态。③做到“一直都是那个样子”并不容易,在飞速变化的时代里,不变的温暖和亲情更令人感动。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中重要句子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
创造的学科素养。“一直都是那个样子”有多重意思:一是他们的馄饨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和味道;二是他们夫妻俩一直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周围的环境快速变化着,而他们的馄饨依然是那样,夫妻俩感情依然没变,表达出一种温情。关键能力【能力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16分)演说家[俄]契诃夫八等文官伊凡诺维奇死了。在送殡行列前往墓地的时候,死者的同事波普拉夫斯基,坐上出租马车,去找他的朋友扎波伊金。这个扎波伊金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
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他任何时候都能开讲:半睡不醒也行,饿着肚子也行,烂醉如泥也行,发着高烧也行。他的演说,好似排水管里的水,流畅,平稳,源源不断。他那些热情似火的词语,远比随便哪家小饭馆里的蟑螂都多。“朋友!”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你快穿好衣服跟我
走。我们有个同事死了。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要知道这人是秘书,办公厅的台柱子。给这么一个大人物举行葬礼,没人致辞是不行的。”“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你会领到一笔不菲的车马费。走吧,亲爱的!到
了那边的墓地上,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讲得比西塞罗[注]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扎波伊金欣然同意。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了。“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猾,这种人,但愿他升天!”“得了,扎波伊金,骂死人可不妥啊。”“那
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墓地上,死者的丈母娘、妻子和小姨子遵照古老的习俗痛哭一阵。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开口了:“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哭号,岂不是一场噩梦?
唉,这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还是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似的活泼而纯洁,他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造的蜜奉献给国家。这个人,他……如今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冷酷无
情的死神把僵硬的手按到他身上的时候,尽管他已到了驼背的年龄,但他依然充满青春活力和工作激情。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奥西佩奇却是绝无仅有的!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不收贿赂,嫉恶如仇……是的,我们还看到
,奥西佩奇把他微薄的薪水散发给他穷困的同事们,现在你们也亲耳听到了靠他接济的那些孤儿寡母的哭丧。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现在有谁能取代他这样的同事呢?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真诚动人的脸,它总是挂着善良的
微笑。奥西佩奇,愿你的骸骨安宁!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扎波伊金继续慷慨陈词,可是听众却面面相觑。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奥西佩奇,死者明明叫伊凡诺维奇呀。死者生前同他的合法妻子吵了一辈子架,算不得单身汉
。他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刮过。听众一时都莫名其妙。“奥西佩奇!”演说家眼睛望着墓穴,热情洋溢地继续道,“你的脸不算漂亮,甚至可以说相当难看,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正是在这样一个有目共睹的躯壳里,跳动着一颗正直而仁慈的心!”突然,演说家中断了演讲,吃惊得张大了
嘴巴。他定睛瞧着一个地方。“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状地瞧着那边,对波普拉夫斯基说。“谁活着?”“奥西佩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伊凡诺维奇!”“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伊凡
诺维奇是秘书呀,是我们现在的秘书。奥西佩奇,两年前就当科长了。”“真是见鬼!”扎波伊金又转身对着墓穴,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墓碑旁果真站着奥西佩奇。一个脸面刮得干干净净的老文官。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葬礼之后,有人说扎波伊金把个活人给埋葬了。“不好呀,年轻人!”
奥西佩奇埋怨道,“您的那些话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赂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只能是侮辱人格!再说谁也没请您来宣扬我的脸面。什么不漂亮呀,什么难看呀,就算是这样,又有什么必要拿它来当众展览呢?气死人了!”(本文发表于1886年,有删改)[注]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扎波伊金明知道某些官员品质恶劣,却极尽赞誉;参加葬礼的人也都愿意听别人对死者进行虚假美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B.演说家扎波伊金随便说某个官员是酒鬼、骗子,老奸巨猾,都能得
到他人的认可,足见当时沙俄官场就是这样黑暗与腐败。C.波普拉夫斯基找演说家是为了应付一场葬礼,扎波伊金装作一脸悲伤,死者的家属任凭演说家胡乱评价等反映了人情的冷漠。D.在发现弄错追悼对象后,扎波伊金仍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说明他为了演说家的名誉而不惜厚
颜无耻地表演。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扎波伊金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含有夸张和讽刺意味,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B.小说明线围绕演说家扎波伊金应邀到葬礼上发表演讲展开,暗线戏剧性地叙写了文官伊凡诺维奇和奥西佩奇二人
,可谓高潮迭生。C.“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同事波普拉夫斯基对扎波伊金演讲效果的殷切期望。D.小说结尾交代奥西佩奇埋怨演说家对其错误赞美,看似闲笔,实际上是为了暗示当时官场无好人,深刻地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败。
3.请简要分析演说家扎波伊金的形象特点。(4分)4.本文和小说《变色龙》一样,成功地讽刺了沙俄社会的种种丑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一、1.答案D2.答案C3.答案①能说会道。扎波伊金在葬礼上给一个官员致悼词,夸夸其谈,称得上“妙语连珠”。②厚颜无耻
。扎波伊金为了名利能把一个酒鬼、骗子、老奸巨猾的家伙说得道德高尚,而且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还能把演讲继续下去,足见其说假话脸不变色。4.答案①夸夸其谈者能畅行天下。演说家扎波伊金明知道某些官员品质恶劣,还极尽
赞誉;听众也知道死者的为人,却喜欢别人对死者随意美化,让说谎的人得到报酬。②官场腐败。演说家扎波伊金随便说某官员是酒鬼、骗子,老奸巨猾,都能得到官员同事的认可。可见当时的沙俄官场就是这样腐败黑暗。③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死者的同事波普拉夫斯基找
到演说家,只是为了应付一场葬礼,演说家扎波伊金也只是装作一脸悲伤,死者的家属任凭演说家胡乱评价等,体现了人情冷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边地老人谢友鄞我浪迹辽西边地,对老人满怀敬畏。一溜儿老头,撒蘑菇似的蹲在墙根下,晚春了,仍穿着青棉袄、抿裆裤,像旧书插图里的庄
稼人。在边地,光阴流得很慢,但他们还是会死的。死了个老人,比死了个年轻人更让我难过。一个人活了八十年、九十年,对生活已经烂熟,突然两腿一蹬,走了。这怎么受得住?年轻人对生活还不习惯,死的时候就轻松多了。房东老爷子家,墙上挂排猎枪,棚顶吊盘巨大
的蜘蛛网,颤悠悠垂下,又悠悠然缩回去。蜘蛛结网几十年,老人不准任何人碰它。蜘蛛精摆的阴阳八卦,它盘踞在八卦图中,占卜着吉凶祸福,世事沧桑。老爷子带人伐树,那是棵树王。根部被砍断,还不倒,活成精了。汉子们唬得变色!老人猛然醒悟:它恨,它要报仇!老人脱下布褂,朝山坡下忽悠一
甩,树王误以为是人,顺势扑下去,轰隆倒地了。八位杠夫抬起巨大的原木,往木工作坊送。打头的吆喝:齐步走啊!众人和:嘿!杠夫们奇怪,咋这般死沉,别扭?左边四位用右肩扛,左膀叫大肩;右边四位搁左肩扛,右膀叫小肩。迈左腿都迈左腿,抬右腿都抬右腿。谁迈错一步,被拽得一个趔趄
,木头一扑棱,能把对面杠夫的脑袋扑拉成血葫芦。一步不敢差!眼瞅一个小伙计小肩塌软,小脸蜡黄,气喘吁吁,脚飘得要跟不上了。打头的感觉出来,急出满脸恶汗,牙齿咬得咯嘣嘣响,却不敢嚷叫不敢骂。老爷子犹如下山虎,猛扑上去,托住伙计的杠头,挺起腰杆,瞬时,几十年前
的力气重新回到了身体内。老人打胸腔深处吼出一声:迈左腿呀!嘿!杠夫们得救似的叫出来!老爷子背起猎枪,看山护林。一只鹰在天上盘旋,黑压压的翅膀遮住阳光,羽肋白骨分外清晰。鹰影落在地上,像一只蝙蝠。老人皮肉皴皱,硬得像穿山甲。他的影子在地上簌簌爬
,怎么也撵不上那只“蝙蝠”。老人跟我叨咕:野物不挡道,就甭开枪。我说:咋?老爷子说:你养儿育女,人家也生儿养女,各过各的日子。我说:可不,人和野物,日子和日子,是连在一起的。我学会了拍马屁,拍别人的马屁,拍自己的马屁
;装孙子,装重孙子。一个城里人,在乡下便如鱼得水了。老爷子蹲在岗尖吃晌午饭了。老人头发、眉毛、胡须如雪,敞胸袒乳,露出牛皮鼓似的肚子。牙没了,两手逮住大饼子,像老鼠将食儿拖进黑洞,搁牙帮嗑,眯缝眼睛,腮帮抽搐,满脸皱纹活了。他突然抬起头,盯住我,问:春秋战国时
,这里森林密布,百禽嬉戏,百鸟争鸣。曹操东征到辽西,须派工兵伐木开道。森林哪儿去了?更古远,这儿是海。船中载满逃生的人,船下还有更多的落水者,抓挠船帮,拼命朝上爬。船剧烈摇晃起来,一个人也容不得了。否则,船上船下的人,将同归于尽。一位满头雪白的老兵挺身站立,拔出军刀,在船舷上乱砍。鲜血激
溅,数不清的手指噼里啪啦掉落舱内,水里的人张扬着光秃秃的血手,呼儿唤女,哭爹叫娘,下饺子一样沉了下去……老人泪水横流:船载满乡亲们开走了,白雪满头的老兵,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我说不出地震撼!我把常年浪迹的神秘边地,视作第二故乡,老人深沉地一笑:什么叫家乡?你在这儿生活
过,不管你生活多长时间,不能叫家乡;你在这儿出生,不能叫家乡;你在这儿有亲属,不能叫家乡;你有实实在在的亲人埋在这里,这儿才是你的家乡,你才刻骨铭心地永远不会忘记它!啊,边地老人!(选自《<小小说>选刊十五年获奖作
品精选1985—2000》,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东老爷子家中棚顶的蜘蛛网盘踞了几十年,他从不准任何人碰,表现了老爷子认为蜘蛛能够占卜吉凶祸福的迷信。B.小
说写老爷子带人砍伐树王,遭遇传说中的树王精报仇,老爷子坦然机智应对,化解了一场人与树的凶险对弈,情节充满了神话色彩。C.房东老爷子看山护林,对于猎杀动物自有一番理论,乍听简单,细思却不失深奥,透露着“人与自然共生”的大智慧。D.小说写的是辽西故事,写出了边地远古的传说和
历史大背景,突出了边地文化以及边地人特有的本性和气质。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在小说中既是叙述者又是旁观者,在文中起到穿针引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B.“一溜儿老头……的庄稼人”一句中,生动形象
的比喻与简洁明了的白描交相辉映,极富表现力,带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C.小说以塑造人物为突破口,借人物来表现边地文化与风情,紧紧围绕“边地”选材、组材,显示边地特色。D.小说的行文风格幽默、飘逸,对人物的刻画长于简笔勾勒,突
出了边地人特有的形象特征。3.小说中的房东老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4.小说以“边地老人”为题,独具匠心,请简要分析。(6分)二、1.答案A2.答案D3.答案房东老爷子是一个淳朴粗犷的边地老人形象,他敬畏自然,自信而有智慧,对人事有豪气,能担
当,思想深邃。4.答案①环境方面:“边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辽西边陲,“老人”点明人物的年龄特征;题目奠定了一种沧桑厚重的情感基调。②情节方面,作为文章的线索,“边地老人”贯穿全文,从边地现实生活到久远历史的回顾。③主旨方面,空间边缘和生命终点,
双重“尽头”并举,凸显对辽西老人生存状态的关切、敬畏,引起读者思考。[教师用书专用]【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6分)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几天之后,在少平即将离开省城的时刻,金秀和兰香相跟着来旅店
找他,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但少平推诿着不想去。最少在眼下,他不愿带着脸上的疤痕,和任何女性相跟着逛大街。他无法忍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说实话,对脸上的那道疤痕,尽管他显得不在乎,但内心却为此而万般痛苦,爱美之心人人有,更何况,他正当青春年华!至于他的脸究竟被
伤到了何种程度,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勇气去照镜子。金秀见他执意不到街上去转,就提议他们三个人一块儿到她的宿舍去坐坐;她说她们宿舍实习的同学都没回来,就她一个人。医学院离这儿很近,少平也就同意了。三个人到医学院金秀的宿舍后,金秀特意让少平坐到她
床上休息。她让少平先一个人待一会,自己随即又拉了兰香,到外面去采买吃的,她想好好款待一下少平哥。兰香和金秀走后,少平一个人没事,就在金秀的枕头边拿了几本医学杂志看。他在无意间发现金秀床铺那头儿的墙上挂一面圆镜子。他犹
豫了一下,过去摘下那面镜子。当镜子就要举到面前的时候,他闭住了眼睛。他闭着眼,举着镜子,脚步艰难地挪到了靠近房门的空地上。他久久地立着,拿镜子的那条胳膊抖得像筛糠一般。在这一刻里,孙少平不再是血性男儿,完全成了一个胆
怯的懦夫!我看到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我?他在心里问自己。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你不愿看见它,难道它就不存在吗?你连看见它的勇气都鼓不起来,你又怎样带着它回到人们中间去生活?可笑。你这可笑的鸵鸟心理!他睁开了眼睛。呀!他看见,
那道可怕的伤疤从额头的发楞起斜劈过右眼角,一直拉过颧骨直至脸颊,活像调皮孩子在公厕墙上写了一句骂人话后所画下的惊叹号!他猛地把那面镜子摔在水泥地板上;一声爆响,镜子的碎片四处飞溅。接着,他一下伏在金秀的床铺上,埋住脸痛哭起来……他听见了开门声——是金秀和兰香回来了。他爬起来
,用金秀的毛巾揩去了脸上的泪痕。接着,匆忙地拿起扫帚,把满地的碎镜片扫到门后。在手捉住门锁柄的时候,他停留片刻,以便自己镇静下来——尽管他知道这是徒劳的。在门打开的一刹那,他看见两个妹妹都怀里抱着一堆吃的东西,脸色苍白地愣住
看他。她们显然感到这屋里曾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他自己的神态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她们很快说笑着走进来了。以后,她们一直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那一堆碎镜片。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呼呼,在桌子上铺开一块干净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
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让他坐到“上席”上,并且开玩笑称他“革命老前辈”……吃过东西后,少平没让她们送他,自己一个人来到大街上。啊,最为严重的时刻也许已经过去了!现在,他行走在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义复杂的目光在他脸上扫射,他也坦然如常。不知为什
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绪渐渐亢奋起来。他在个体户的小摊上买了一副墨镜,随即就戴起来——部分地遮掩了脸上那道疤痕。接着,他又到商店买了一件铁灰色风雨衣穿在身上。这打扮加上脸上那道疤,奇特地使他具有了另一种男子汉的魅力——这正是他想象中自己的“新”形象。在下午剩下的最后
一点时光里,他还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了两封信。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一辈子都会和煤炭打交道。第二天,孙少平提着自己的东西,在火车站发出了
那两封信,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省城。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
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秀和兰香到旅店找孙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两个妹妹都希望帮助哥哥,希望哥哥早日摆脱痛苦。B.慌忙地收拾东西,用毛巾揩去泪痕,但还是被妹妹看出了端倪,说明
孙少平的内心遭到的打击是巨大的。C.尽管少平的两个妹妹都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一堆碎镜片,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离开了她们。D.小说结尾写孙少平回到了煤矿,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的生命也有意义。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小说改用第二人称,表现出孙少平审视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理。B.“你这可笑的驼鸟心理”,这个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孙少平的自嘲,同时也是他在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C.文中把伤疤比作调皮孩子画下的惊
叹号,形象地写出了伤疤很长的特点,这样的伤疤深深地伤害了孙少平。D.“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写出了大牙湾煤矿的特点。3.从文中可看出孙少平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4.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经历可谓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
“平凡的世界”?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1.答案C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C项,“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离开了她们”曲解文意,分析错误。从原文“吃过东西后,少平没让她们送他,自己一个人来
到大街上”可知少平并不是悄悄地离开了她们。少平因为脸上的伤疤而痛苦;晚上回到旅店,他内心已平静下来,第二天寄出信后离开了省城。2.答案B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B项,这个句子是心理描写;“同时也是他在鼓励自己不要一
味躲避”分析错误,“鸵鸟心理”是少平对自己逃避现实而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的指责,并没有表现出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3.答案①因脸上的伤疤而内心痛苦,无法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②和妹妹交谈后,行走在街上,变得坦然甚至亢奋起来。③晚上给妹妹写信的时候,内心已平静下
来。解析①1—8段,关键句“他无法忍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他看见,那道可怕的伤疤……惊叹号”;②9—16段,关键信息“坦然如常”“亢奋起来”;③17段,通过“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
、仲平和金秀写了两封信”“他说他也许一辈子都会和煤炭打交道”等描写,可看出少平内心已平静下来。4.答案①“平凡的世界”在文本中指孙少平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②“平凡的世界”,还指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平凡的人们,想要战胜生活中的艰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③平凡
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对立又统一,这正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生活状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及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从“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一辈子都会和煤炭打
交道”可知,标题“平凡的世界”在文中指孙少平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从文中对少平脸上的疤以及疤对少平的心理影响的描述可知,“平凡的世界”还指像孙少平一样的平凡的人们,想要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追求属于自己的
幸福。整体来看,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对立又统一,这正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