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328.917 KB
  • 2024-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docx,共(12)页,328.917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edd790f112b6142597dba9d094d35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理答案14.【答案】D【解析】【详解】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B.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

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故C错误;D.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定性的研究出真空中两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关系,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C【解析】【详解】A.若斜面体上表面粗糙,木块B可能受到重力,斜面体C对它弹力和摩擦力共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可能不受绳子拉力作用,故A错误;B.若斜面体

上表面粗糙,绳子对木块无拉力时,则水平面对斜面体无摩擦力;若斜面体上表面粗糙,绳子对木块有拉力时,对B、C整体分析知,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与细线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平衡,所以水平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B错误;C.若斜面体上表面光滑,设细线的弹力为F,对斜面上的物块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sin0Fmg−=对B、C整体受力分析可得,水平方向满足cosFf=地解得水平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sincosfmg=地故C正确;D.若斜面体上表面光滑,剪断细线后,物块下滑,斜面受力不改变,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C。16.

【答案】D【详解】A.着陆器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其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着陆器在地球表面有2=mMGmgR地地地着陆器在火星表面有2=mMGmgR火火火又R火=0.5R地M火=0.1M地可得g火=0.4g地

着陆器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为地球表面受到重力的25,故B错误;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地满足22=mMvGmRR地地地地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火满足的22=mMvGmRR火火火火可得v火=3.59km/s故C错误;D.地球、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满足开普勒第三定律3322=RRT

T火地地火设火星与地球相邻两次最近的时间间隔为Δt,有22(-)2tTT=地火又T地=1年可得Δt=2.15年故D正确。故选D。17.【答案】D【解析】【详解】A.两电场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电荷位置,易知点电荷带正电。故A错误;B.根据几何关系易知

M点到点电荷的距离比N点大,所以M点电势低于N点电势。故B错误;CD.设两点的连线上到点电荷的最近距离为minr,N点到点电荷的距离为Nr,根据几何关系有min4sin535Nrr==解得2min100N/Cqkr=则264N/CNqkr=N点与M点距离之比为3∶4,故场强之比为16∶9。故

D正确;C错误。故选D。18.【答案】A【解析】【详解】两球下落过程中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ABAB012mmghmmv+=+解得02vgh=设两个小球触地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为1v,B的速度大小为2v,B球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等大反向,然后与A发生弹性碰撞,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

律可得B0A0A1B2mvmvmvmv−=+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22B0A0A1B211112222mvmvmvmv+=+A碰后由机械能守恒得2AA112mgHmv=联立解得2ABBA3mmhHmm+=−由题知H=4h联立解得AB:1:3mm=故A正错,BCD错误。故选A。19

.【答案】AC【解析】【详解】A.一群处于第4能级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光子种类为24C6n==故A正确;BC.由图乙可知,a光的遏止电压最大,其次是b和c,根据20012eUmvhW==−可知,三种光对应的跃迁是a→:41,b

→:31,c→:21故B错误,C正确;D.c光光子能量为123.4eV(13.6eV)10.2eVbEEE=−=−−−=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20.【答案】AD【详解】A.根据中性面的性质可知,图示位置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故A正确

;B.从图示位置转出磁场的过程中,线圈的磁通量向里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B错误;C.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m34BLEBS==故C不正确;D.线圈在转动一个周期的过程中,只有半个周期

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2m22ETPTR=解得242364BLPR=故D正确。的故选AD。21.ACD【详解】A.物体B下落到恰与A底板上表面接触的过程中,定滑轮1和2间的绳子变短,则A、B在水平方向一起往右移动,

则A和B接触面有弹力,且A对B的弹力向右,对B做正功,A正确;B.由于B下落的过程中定滑轮1和2间的绳子变短,则带动着A向右运动,两者水平方向速度相同,水平方向上有vBx=vAB的运动由水平方向和竖直的两个分运动组成,且B下落多少距离就同时带动A向

右运动B下落距离的一半,则B竖直方向速度vBy=2vA联立可得22BBBA5xyvvvv=+=B错误;C.由选项B的分析对A、B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有2T-FN=MaAFN=maBxmg-T=maBy由于B下落多少距离就同时带动A向

右运动B下落距离的一半,则aA=aBxaBy=2aA联立AB2xmgaaMm==+B4ymgaMm=+在竖直方向B运动了d,则2B12ydat=解得(5)2Mmdtmg+=C正确;D.在竖直方向B运动了d,则B下落到刚与A接触时,B在y方向的速度为2BB2yy

vad=解得B85ymgdvMm=+则AB25xmgdvvMm==+则物体B下落到刚与A接触时,B的速度为BA1055mgdvvMm==+D正确。故选ACD。22.(6分)①.BC或CB(2分)②1(2分)③.2∶1∶1(2分)【解析】【详解】(1)[1]AB

.四组实验中长木板都是水平放置,都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CD.四组实验中,乙、丁都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绳的拉力,丙用力的传感器测量绳的拉力,只有甲不能测量绳的拉力,用重物的重力替代绳的拉力,需要满足所挂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故C正确,D错误。故选

BC。(2)[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aFM=根据图像得0.2N0.5N0.4F==当小车的质量为0.5kg时,它的加速度为220.5m/s1m/s0.5FaM===(3)[3]乙、丙、丁实验时所用小车总质量之比为2::::

2:1:1FFFMMMaaa==乙丁丙23.(9分)①c(2分);②4.1(4.0~4.2)(2分);③减小,M(2分);④b,d(3分)【解析】【详解】①电流表有较大内阻,选择内接法会使电阻的测量值偏大,而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故选择电流表外接法可以减小电

阻的测量误差,故选接c点.②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URI=知UI−图象的斜率代表电阻,求得0.84.10.195xR=.③有图知风速增大后,代表电阻的纵坐标数值在减小;xR减小,导致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使得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向M端滑动可使并联部分的电压重新增大为

10V.④当风速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也为零,电路的b和d两点构成电桥,满足adabUU=;而下端的xR减小后xxRRRR,即adabUU有db,故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b点,负接线柱接在d点24.(12分)【答案】(1)管的加速度12ag=方向向下,球的加速度23a

g=方向向上;(2)45LH=【详解】(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的加速度为1424fmgagm+==(2分)方向向下;球的加速度为23fmgagm−==(2分)方向向上(2)根于速度位移公式,可得球与管

第一次碰地时速度为202vgH=(2分)解得02vgH=碰地后管的速度为12vgH=方向向上;球的速度为22vgH=方向向下;若球刚好没有从管中滑出,设经过时间t,球管速度v相同,取向上为正方向则有1122

vatvat−=−+(2分)可得0122225gHvtaag==+管从弹起经t1这段时间上升的高度为2111112225hvtatH=−=(1分)球上升的高度为222118225hvtatH=−+=−(1分)可得1245LhhH=−=(2分)25.(20分)【答案】(1)2

.6×10﹣6s(2)4m(3)0≤B2≤0.13T或者B2≥0.3T【解析】【详解】(1)在磁场B1中21vqvBmr=(1分)解得11m6rR==画出轨迹恰为四分之一圆,112π44TmtqB==(1分)得510.2610st−=(2分)(2)在电场中类平抛运

动504m10stan373yvv==(2分)yqEvtm=解得5210st−=又根据x=v0t(2分)02yvyt+=(2分)解得42m,m3xy==所以坐标d的值1tan374mtan37xyrd++

==(2分)(3)进入磁场B2速度为:5015m10ssin373vv==(1分)当带电粒子出磁场与y轴垂直时,圆周半径1222.5mmvrqB==(1分)可得22T=0.13T15B=所以0≤B2≤0.13T.(2分)当带电粒子出磁场与y轴相切时,圆周半径222.5mc

os37rr+=(2分)可得B2=0.3T所以B2≥0.3T.(2分)33.(1)【答案】BCD的【解析】【分析】【详解】A.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反映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的定律,故A错误;B

.根据熵增加原理,从微观意义上讲,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故B正确;C.从微观意义上讲,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故C正确;D.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其中W是外界对热力学系统做的功,Q是外界向热力学系统传递的热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的

同时,如果外界对气体做了功,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减少,故D正确;E.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所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温压缩,内能不变,故E错误。故选BCD。(2)【答案】○14

4cm3bl=;○215cmbl=【解析】【详解】○1先讨论活塞a是否到达卡口。设重物质量为m0时,活塞a恰与卡口接触。对下部气体,初状态压强为p0,体积为laS,末状态压强为00mgpS+,体积为l0S

,由玻意耳定律有0000amgplSplSS=+解得02.5kgm=由于0mm,则活塞a到达卡口且与卡口有作用力。对上部气体,初状态压强为p0,体积为(lb-la)S,稳定后末状态压强为0mgpS+,体积为(lb'-la)S,由玻意耳定律有

()()000babmgpllSpllSS−=+−得44cm3bl=○2先分析温度从127t=℃升高到242t=℃后,活塞a是否离开卡口。设温度升高到Tm时,活塞a与卡口接触但无作用力。对下部气体,初状态压强为p0,体积为laS,温

度为()11273KTt=+末状态压强为0mgpS+,体积为l0S,温度为()mm273KTt=+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0001mamgplSplSSTT+=得m360KT=()mm27387tT=

−=℃℃由于2mtt,则环境温度为t2时,活塞a未离开卡口,对上部气体,初状态压强为p0,体积为(lb-la)S,温度为()11273KTt=+稳定后末状态压强为0mgpS+,体积为(''bl-la)S,温度为()22273KTt=+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00012bbamgpl

lSpllSSTT+−−=得15cmbl=34.(1)【答案】ADE【解析】【详解】A.由题,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2s,则周期为0.4s,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是1.2m,所以波

速1.2/3/0.msms4vT===故A正确;B.该波的周期是0.4s,则频率11Hz2.5Hz0.4fT===故B错误;C.坐标为4.5m的质点到P点的距离为14.5m0.9m3.6m3x=−==所以x坐标为4.5m的质点与P点的振动始终相同,P质点经过10.1

s4tT==时间恰好经过平衡位置,所以x坐标为4.5m的质点在0.1st=时恰好位于平衡位置,故C错误;D.x坐标为12.6m的质点到P质点的距离为2mm312.60.91m1.784x=−==+所以x坐标为12.6m的质点与1.8mx=的点的振动始终相同,0=t时刻1.8mx

=的质点向上振动,经过10.1s4tT==时间恰好到达波峰,所以x坐标为12.6m的质点在0.1st=时恰好位于波峰位置,故D正确;E.x坐标为13.5m的质点到P点的距离为1mm113.50.91210

2m.6x=−==所以x坐标为13.5m的质点与P点的振动始终相反,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3.5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故E正确。故选ADE。(2)(10分)【答案】○1433Rc○223R【解析】【分析】○1由公式cnv=求得光在透明球体内的

传播速度,再由2Rtv=求光从P点到Q点的传播时间t;○2设透明球体介质的临界角为C,由1sinCn=求得C.光线恰好在球体内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结合几何关系求解即可.【详解】由cnv=得32cvcn==(2分)2433RRtvc==(2分)⑵设

光线从球面上P点射出时恰好发生全反射13sin2Cn==(2分)可得C=60º由几何关系可知o3=sin602BQLRR=ooo2R-Rcos603tan60tan602PQMQLLR===(1分)被光照亮区域的半径:r=LBQ+LMQ=3R(1分)被光

照亮区域的面积22=3SrR=(2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