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5 近代物理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1.250 MB
  • 2024-12-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0-2022)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5 近代物理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0-2022)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5 近代物理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0-2022)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5 近代物理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0-2022)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5 近代物理含解析.docx,共(25)页,1.250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dc56434689bb6869d3439fe491ef9b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15近代物理1、(2022·湖南卷·T1)关于原子结构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

子的粒子性【答案】C【解析】A.波尔的量子化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A错误;B.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分立光谱,但不足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还不成完全揭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B错误;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C正确;D.

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质子、中子及原子、分子均具有波动性,D错误。故选C。2、(2022·广东卷·T5)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制备出能量量子数n较大的氢原子。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12nEEn

=,其中113.6eVE=−。图是按能量排列的电磁波谱,要使20n=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恰好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氢离子,被吸收的光子是()A.红外线波段的光子B.可见光波段的光子C.紫外线波段的光子D.X射线波段的光子【答案】A【解析】要使处于n=20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恰好

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氢离子,则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为213.60()eV0.034eV20E−=−=则被吸收的光子是红外线波段的光子。故选A。3、(2022·山东卷·T1)碘125衰变时产生射线,医学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疗某些疾病

。碘125的半衰期为60天,若将一定质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组织,经过180天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植入时的()A.116B.18C.14D.12【答案】B【解析】设刚植入时碘的质量为0m,经过180天后的质量为m,根据012tTmm=代入数据解得1

80360000111228mmmm===故选B。4、(2022·全国甲卷·T17)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0t和02t,在0=t时刻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N,在02tt=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3N,则在04tt=时刻,尚

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A.12NB.9NC.8ND.6N【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设半衰期为t0的元素原子核数为x,另一种元素原子核数为y,依题意有xyN+=经历2t0后有11423Nxy+=联立可得23xN=,13yN=在04tt=时,原子核数为x的元素经历了4个半衰期,原子核数为y的元素

经历了2个半衰期,则此时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4211228Nnxy=+=故选C。5、(2022·浙江6月卷·T14)秦山核电站生产146C的核反应方程为14114706NnC+X+→,其产物146C的衰变方程为14140671CN+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11HB.146C可以用作

示踪原子C.01e−来自原子核外D.经过一个半衰期,10个146C将剩下5个【答案】AB【解析】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即为11H,故A正确;B.常用的示踪原子有:146C,168O,31H,故B正确;C.01e−由原子核内的

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被释放出来,所以01e−来自原子核内,故C错误;D.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大量原子核衰变是成立的,个数较少时规律不成立,故D错误。故选AB。6、(2022·浙江6月卷·T7)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

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80eVB.n=3跃迁到n=1放出的光电子动量最大C.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D.用

0.85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跃迁到n=4激发态【答案】B【解析】A.从n=3跃迁到n=1放出的光电子能量最大,根据0kEEW=−可得此时最大初动能为9.8eVkE=故A错误;B.根据hhpc==Eh=又因为从n=3跃迁到n=1放出的光电子能量最大,故可知动量最大,故B正确;C

.大量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基态能放出23C3=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从n=3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量为3.4eV1.51eVV9=1.89eV<2.2ekE=−不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其他两种均可以,故C错误;D.由于从n

=3跃迁到n=4能级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1.51eV0.85eVV8=0.66.eeV05E=−所以用0.85eV的光子照射,不能使氢原子跃迁到n=4激发态,故D错误。故选B。7、(2022·浙江1月

卷·T14)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迎来了安全发电30周年,核电站累计发电约6.9×1011kW·h,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六亿多吨。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核电站还将利用冷却水给周围居民供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B.秦山核电站发电使原子核亏损的质量约

为27.6kgC.核电站反应堆中需要用镉棒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D.反应堆中存在235119200UnBaKr3n+→++的核反应【答案】CD【解析】A.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重核裂变变释放的能量,故A错误;B.原子核亏损的质量全部转

化为电能时,约为112826.91010003600kg27.6kg(310)Emc==核电站实际发电还要考虑到核能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则原子核亏损的质量大于27.6kg,故B错误;C.核电站反应堆中需要用镉棒能吸收中子的

特性,通过中子的数量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故C正确;D.反应堆利用铀235的裂变,生成多个中核和中子,且产物有随机的两分裂、三分裂,即存在235119200UnBaKr3n+→++的核反应,故D正确;故选CD。8、(2022·湖北·T1)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王淦

昌先生首先提出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如果静止原子核74Be俘获核外K层电子e,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X,并放出中微子νe,即74Be+01e−→X+00eν。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X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

能量和动量,进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X是73LiB.核反应前后的总质子数不变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D.中微子e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答案】A【解析】AC.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X的质量数为7,电荷数为3,可知原子核X是73Li,A正确、C

错误;B.由选项A可知,原子核X是73Li,则核反应方程为74Be+01e−→73Li+00eν,则反应前的总质子数为4,反应后的总质子数为3,B错误;D.中微子不带电,则中微子e的电荷量与电子的不相同,D错误。

故选A。1.(2021·山东卷)在测定年代较近的湖泊沉积物形成年份时,常利用沉积物中半衰期较短的21082Pb,其衰变方程为2102108283PbBiX→+。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方程中的X是电子B.升

高温度可以加快21082Pb的衰变C.21082Pb与21083Bi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D.方程中的X来自于21082Pb内质子向中子的转化【答案】A【解析】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电

子,A正确;B.半衰期非常稳定,不受温度,压强,以及该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影响,B错误;C.21082Pb与21083Bi和电子X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C错误;D.方程中的X来自于21082Pb内中子向质子的

转化,D错误。故选A。2.(2021·河北卷)普朗克常量346.62610Jsh−=,光速为c,电子质量为em,则ehmc在国际单位制下的单位是()A.J/sB.mC.JmD.m/s【答案】B【解析】根据e

hmc可得它们的单位为:2J?sN?m?skg?m/s?m?smkg?m/skg?m/skg?m/s===故选B。3.(2021·浙江卷)已知普朗克常量346.6310Jsh−=,电子的质量为319.1110kg−,一个电子和一滴直径约为4μm的油滴具有相同动能

,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的数量级为()A.810−B.610C.810D.1610【答案】C【解析】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hp2kpmE=解得2khmE=由题意可知,电子与油滴的动能相同,则其波长与质量的二次方根成反比,所以有=mm油电油电

()33361411=0.8103.144102.710kg66md−−==油代入数据解得148312.710=1.7109.1110−−电油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4.(

2021·广东卷)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铝26的半衰期为72万年,其衰变方程为26261312AlMg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是氦核B.Y是质子C.再经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D.再经过144万年,现有的铝

26全部衰变【答案】C【解析】AB.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是2626013121AlMge→+即Y是正电子,选项AB错误;CD.因72万年是一个半衰期,可知再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

变一半;再过144万年,即两个半衰期,现有的铝26衰变四分之三,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5.(2021·湖南卷)核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需要妥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经过两个完整的

半衰期后,将完全衰变殆尽B.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守恒,质量数不守恒C.改变压力、温度或浓度,将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过量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但辐射强度在安全剂量内则没有伤害【答案】D【解析】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统计规律,

对少量的个别的原子核无意义,则放射性元素完全衰变殆尽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B.原子核衰变时满足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故B错误;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的自身结构决定的,而与物理环境如压力、温度或浓度无关,与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误;D.过量放射性辐射包含大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

用,但辐射强度在安全剂量内则没有伤害,故D正确;故选D。6.(2021·全国卷)如图,一个原子核X经图中所示的一系列、衰变后,生成稳定的原子核Y,在此过程中放射出电子的总个数为()A.6B.8C.10D.14【答案】A【解析】由图分析

可知,核反应方程为23820640928221XY+He+eab−→设经过a次衰变,b次衰变。由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可得2382064a=+;92822ab=+−解得8a=,6b=故放出6个电子。故选A。7.(2021·

全国卷)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113In产生射线,而113In是由半衰期相对较长的113Sn衰变产生的。对于质量为0m的113Sn,经过时间t后剩余的113Sn质量为m,其0mtm−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到113Sn

的半衰期为()A.67.3dB.101.0dC.115.1dD.124.9d【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从023mm=到013mm=恰好衰变了一半,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知半衰期为182.4d67.3d115.1dT=−=故选C。8.(2021

·河北卷)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铝同位素26Al,26Al核衰变的衰变方程为2626013121AlMge→+,测得26Al核的半衰期为72万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6Al核的质量等于26Mg核的质量B.26Al核的中子数大于26Mg核的中子数C.将铝同位素2

6Al放置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中,其半衰期不变D.银河系中现有的铝同位素26Al将在144万年后全部衰变为26Mg【答案】C【解析】A.26Al和26Mg的质量数均为26相等,但是二者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所以质量不同,A错误;B.2613Al核的中子数

为261313−=个,2612Mg核的中子数为261214−=个,B错误;C.半衰期是原子核固有的属性,与外界条件无关,C正确;D.质量为m的26Al的半衰期为72万年,经过144272=万年为2个半衰期,剩余质

量为14m,不会全部衰变为26Mg,D错误。故选C。9.(2021·浙江卷)2020年12月我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构建了一台76个光子100个模式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它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

一百万亿倍。关于量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计算机运算的一种程序B.表示运算速度的一个单位C.表示微观世界的不连续性观念D.类似于质子、中子的微观粒子【答案】C【解析】量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单元,体现了物质的不连续性,即通常所说的“量子化”。故选C。10.(2021·浙

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D.α射线经过置于空气中带正电验电器金属小球的上方,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会变

大【答案】B【解析】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减小光的强度,让光子通过双缝后,光子只能一个接一个地到达光屏,经过足够长时间,仍然发现相同的干涉条纹。这表明光的波动性不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故A错误;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

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故B正确;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但是不能证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选项C错误;D.α射线经过置于空气中带正电验电器金属小球的上方时,会使金属球附近的空气电离,金属球吸引负离子而使验电器金属箔

的张角会变小,选项D错误。故选B。11.(2021·浙江卷)对四个核反应方程(1)238234492902UTh+He→;(2)23423409091-1ThPa+e→;(3)1441717281N+HeO+H→;(4

)23411120H+HHe+n+17.6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式核反应没有释放能量B.(1)(2)(3)式均是原子核衰变方程C.(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D.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答案】CD【解析】A.(1)是衰变,(2

)是衰变,均有能量放出,故A错误;B.(3)是人工核转变,故B错误;C.(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故C正确;D.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故D正确。故选CD。12.(2021·浙江卷)如图所示是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1

8年11月,该装置实现了1×108℃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为未来和平利用聚变能量迈出了重要一步。关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变又叫热核反应B.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C.高温能使原子核克服核力而聚变D.对相同质量的核燃料

,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产能多【答案】ABD【解析】A.聚变又叫热核反应,选项A正确;B.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选项B正确;C.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那么热核反应时要将

轻核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使它们具有足够的动能来克服核力而聚变在一起形成新的原子核,即高温能使轻核克服核力而聚变,但不是能使所有的原子核克服核力而聚变,选项C错误;D.对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产能多,选项D正

确;故选ABD。1.(2020·海南卷)100年前,卢瑟福猜想在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粒子X,后来科学家用粒子轰击铍核证实了这一猜想,该核反应方程为:4912246HeBeCXmn+→+,则()A.1m=,0n=,X是中子

B.1m=,0n=,X是电子C.0m=,1n=,X是中子D.0m=,1n=,X是电子【答案】A【解析】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则有4912m+=+,246n+=+解得m=1,n=0,故X是中子故选A。2.(2020·北京卷)氢原子能级示意如图。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3n=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B.从3n=能级跃迁到1n=能级比跃迁到2n=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低C.从3n=能级跃迁到4n=能级需吸收0.66eV的能量D.3n=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eV的能量【答案】C【解析】A.大量氢原子处于3n=能级跃迁到1n=最多可辐

射出23C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B.根据能级图可知从3n=能级跃迁到1n=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13.6eV1.51eVh=-从3n=能级跃迁到2n=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3.4eV1.51eVh=-比较可知从3n=能级跃迁到1n=

能级比跃迁到2n=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高,故B错误;C.根据能级图可知从3n=能级跃迁到4n=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51eV0.85eV=0.66eVE=-故C正确;D.根据能级图可知氢原子处于3n=能级的能量为-1

.51eV,故要使其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51eV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C。3.(2020·天津卷)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A.B.C.D.【答案】D【

解析】A.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C.实验是有关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与原子核无关,故C错误;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发现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正确;故选D。4.(2020·江苏卷)“测温枪”(学名“红

外线辐射测温仪”)具有响应快、非接触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它是根据黑体辐射规律设计出来的,能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转换成温度显示。若人体温度升高,则人体热辐射强度I及其极大值对应的波长的变化情况是()A.I增

大,增大B.I增大,减小C.I减小,增大D.I减小,减小【答案】B【解析】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特点是,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所以人体热辐射的强度I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峰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减小。故选B。5.(2020·山东卷)氚核31H发

生β衰变成为氦核32He。假设含氚材料中31H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31H的个数为()A.145.0

10B.161.010C.162.010D.181.010【答案】B【解析】根据qneItt==可得产生的电子数为8416195.0103.210101.610Itne−−===个因在β衰变中,一个氚核产生一个电子,可知氚核的个数为1.0×1016个。故选B.6.(

2020·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C.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答案】D【解析】A.由公式k

2hhpmE==可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1p,k1E,故A错误;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故B错误;C.由kEhW=−当0hW=,可知截止频率与入射光频率无关,由材料决定,故C错误;D.电子束穿过铝箱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

波动性,故D正确。故选D。7.(2020·全国卷)氘核21H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241112106H2He2H+2n+43.15MeV→+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

M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kg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J,1MeV=1.6×10–13J,则M约为()A.40kgB.100kgC.400kgD.1000kg【答案】C【解析】氘核21H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

,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241112106H2He2H+2n+43.15MeV→+则平均每个氘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为43.15=MeV66E=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可以放出的总能量为0EN=由

Qmq=可得,要释放的相同的热量,需要燃烧标准煤燃烧的质量0400kgEQmqq==8.(2020·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强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C.核聚变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中平均每个核子的小D.半衰期跟放射性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形

式存在无关【答案】D【解析】A.射线可以被一张A4纸挡住,而射线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所以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的穿透能力强,故A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故B错误;C.聚变前要先使

原有的原子结构破坏,发生类似裂变,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发生聚变,有质量亏损会对外再次释放能量,因此核聚变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中平均每个核子的大,故C错误;D.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固有的属性,和元素存在的形式无

关,故D正确。故选D.9.(2020·浙江卷)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约为26410W´,其辐射的能量来自于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一个质量为21876.1MeV/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21H)和一个

质量为22809.5MeV/c的氚核(31H)结合为一个质量为23728.4MeV/c的氦核(42He),并放出一个X粒子,同时释放大约17.6MeV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粒子是质子B.X粒子的质量为2939.6MeV/cC.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94

.410kgD.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217.6MeV/c【答案】BC【解析】A.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则X为中子,选项A错误;B.根据能量关系可知21876.12809.53728.

417.6nmc=+−−解得2939.6MeV/nmc=,选项B正确;C.太阳每秒放出的能量26410JEPt==损失的质量269216410kg4.410kg910Emc==选项C正确;D.因为26264

53919410410J=eV2.510eV=2.510MeV1.610E−==则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为39222.510MeV/cEmc==选项D错误。故选BC。10.(2020·全国卷)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

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42712130He+AlX+n→。X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01XY+e→,则()A.X的质量数与Y的质量数相等B.X的电荷数比Y的电荷数少1C.X的电荷数比2713

Al的电荷数多2D.X的质量数与2713Al的质量数相等【答案】AC【解析】设X和Y的质子数分别为1n和2n,质量数分别为1m和2m,则反应方程为1142712130He+AlX+nmn→,121201XY+mmnne→根据反应方程质子数和质量数守恒,解得1

2+13=n,121nn=+14+27=1m+,120mm=+解得115n=,214n=,130m=,230m=AC.X的质量数(130m=)与Y的质量数(230m=)相等,比2713Al的质量数多3,

故A正确,D错误;BC.X的电荷数(115n=)比Y的电荷数(214n=)多1,比2713Al的电荷数多2,故B错误,C正确;故选AC。11.(2020·全国卷)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A.221

1101H+Hn+X→B.2311102H+Hn+X→C.23511448992056363U+nBa+Kr+3X→D.1630314n+LiH+X→【答案】BD【解析】α粒子为氦原子核42He,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守电荷

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A选项中的X1为32He,B选项中的X2为42He,C选项中的X3为中子10n,D选项中的X4为42He。故选BD。12.(2020·浙江卷)如图所示,波长为a和b的两种单色光射入三棱镜,经折射后射出两束单色光a和b,则这两束光(

)A.照射同一种金属均有光电子逸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KaKbEEB.射向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其干涉条纹间距abxxC.在水中的传播速度abvvD.光子动量abpp【答案】BD【解析】A.根据光路图可知三棱镜对b光的偏折

程度更大,所以b光折射率大,频率高,波长短。根据光电效应方程:0KhWE=+因为ba,所以KbKaEE,故A错误;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lxd=因为ab,所以abxx,故B正确;C.介质中传播速度

:cvn=因为bann,所以abvv,故C错误;D.根据光子动量的公式:hp=因为ab,所以bapp,故D正确。故选BD.13.(2020·浙江卷)由玻尔原子模型求得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

在1.62eV到3.11eV之间,则()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出射线B.氢原子从3n=的能级向2n=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红外线C.处于3n=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D.大量氢原子

从4n=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可见光【答案】CD【解析】A.射线为重核衰变或裂变时才会放出,氢原子跃迁无法辐射射线,故A错误;B.氢原子从3n=的能级向2n=的能级辐射光子的能量:1.51eV(3.40eV)1.89eVE

=−−−=在可见光范围之内,故B错误;C.氢原子在3n=能级吸收1.51eV的光子能量就可以电离,紫外线的最小频率大于1.51eV,可以使处于3n=能级的氢原子电离,故C正确;D.氢原子从4n=能级跃迁至2n=能级辐射光子的能量:0.85eV(3.40eV)2.55eVE=−

−−=在可见光范围之内;同理,从3n=的能级向2n=的能级辐射光子的能量也在可见光范围之内,所以大量氢原子从4n=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可见光,故D正确。故选CD.14.(2020·江苏卷)大量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辐射出多条谱线,其中最长和最短波长分别为1和

2,则该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为_____,波长为1的光子的动量为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答案】2ch1h【解析】[1]根据c=可知波长越短,对应光子的频率越大,对应跃迁的能级差

越大;可知最短波长2对应基态到激发态的能量差最大,结合εhν=得22cEhh==[2]波长为1对应的光子动量为11hp=15.(2020·浙江卷)通过测量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打到探测板上的计数率(即打到探测板上质

子数与衰变产生总质子数N的比值),可研究中子(10n)的衰变。中子衰变后转化成质子和电子,同时放出质量可视为零的反中微子eν。如图所示,位于P点的静止中子经衰变可形成一个质子源,该质子源在纸面内各向均匀地发射N个质子。在P点下

方放置有长度1.2mL=以O为中点的探测板,P点离探测板的垂直距离OP为a。在探测板的上方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已知电子质量312e9.110kg0.51MeV/cm−==,

中子质量2n939.57MeV/cm=,质子质量2p938.27MeV/cm=(c为光速,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若质子的动量211814.810kgms310MeVsmp−−−−==。(1)写出中子衰变的核反应式,求电子和反中微子的总动能(以MeV为能量单

位);(2)当0.15ma=,0.1TB=时,求计数率;(3)若a取不同的值,可通过调节B的大小获得与(2)问中同样的计数率,求B与a的关系并给出B的范围。【答案】(1)0.7468MeV(2)23(3)15T40B…【解析】(1)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和质子数

守恒:01110e011npeν−→++核反应过程中:()222npe0.79MeVdEmcmcmc=−+=根据动量和动能关系:2pp0.0432MeV2kpEm==则总动能为:eνp0.7468MeVd

kEEEE+=−=(2)质子运动半径:0.3mpReB==如图甲所示:打到探测板对应发射角度:6==可得质子计数率为:42323==(3)在确保计数率为23=的情况下:2Ra=即:3200Ba

=如图乙所示:恰能打到探测板左端的条件为:222maxmax444RLR−=即:15T40B…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