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答案.pdf,共(3)页,377.44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9e7cec25e7c8d9a229cef5a40dd3e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36分)(一)(9分)1.(3分)C(“不能停留在百姓喜怒哀乐的书写上”有误。)2.(3分)D(“既有对历代文学创作的回顾”有误。)3.(3分)B(A.“文学作品直面现实,揭示社会问题,就会误导读者的价值观”有误;C.“作家致力于表现生活的纯态
事实”有误;D.“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常态会使作品题材更狭窄”有误。)(二)(12分)4.(3分)B(“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有误。)5.(3分)A(B.“这表明中国已经实现新能源与生态协同共进”有误;C.“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是因为没有重新建设新的奥运场馆”有误;D.“已经上升
为世界各国一致认同的低碳管理标准”有误。)6.(6分)①政策: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编制专项行动方案,建立降碳、减排的区域和流域大格局。②行动:选择净零碳的合理路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发力,加速去碳进程。③管理:进一步加强低碳管理,最大
限度进行碳减排,对无法避免及无法减排的排放量采取碳抵消措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三)(15分)7.(3分)D(“没有严谨的结构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有误。)8.(6分)①笃信书本知识阶段。张六吉出国留学,以“人生哲学”为研究对象,对书本知识深信不疑。
②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冲突阶段。老农一家的生命观让张六吉十分不解和震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发生了剧烈冲突。③向生活实践学习阶段。张六吉骂老师、烧书,与书本知识决裂,向乡下人学习、出走,重塑知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6分)①小说主人公最终的
必然选择。张六吉知识观发生重要改变之后,最终选择向乡下人学习,和刘家小子一起出走。②小说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老农一家对生命的态度促使情节陡转,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必然,符合生活的逻辑。(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深意:蕴含着作者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启发读者思考书本
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34分)(一)(19分)10.(3分)D11.(3分)C12.(3分)A.(“颉利可汗被太宗的威势吓到,脸上现出恐惧的神色”有误。)13.(10分)(1)(5分)假如突厥奔逃回去,埋伏着的兵马在前面阻拦截击
,大部队在后面跟踪追击,消灭他们易如反掌。(大意3分,“邀”“蹑”各1分)(2)(5分)这样以后,(我军)蓄养军威,窥伺破绽,可以一举消灭他们,想要取胜,一定要给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意3分,“衅”“谓”各1分)(二)(9分)14.(3分)B(“诗人与村民们终
日饮酒游乐”有误。)15.(6分)①乐从勤中来。要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淳朴的邻里之乐,就应参加生产劳动,自营衣食。②勤是乐的保障。勤力躬耕是乐的根源,勤是人生的真谛。(4分,意思对即可)态度:表明诗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2分,意思对即可)(三)(
6分)16.(6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20分)17.(3分)C18.(3分)D19.(3分)D20.(6分)①不仅在国内
“一墩难求”②传递出中国人的心愿③有一份温暖(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1.(5分)“冰墩墩”萌出新高度,展示中国科技的硬度,传递“一起向未来”的温度。(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4分,答出3点给5分)四、写作(60分)
22.(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太宗亲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骑马径直来到渭水边上,同颉利可汗隔着渭水对话,责备他背弃盟约。突厥人大为吃惊,纷纷跳下马来,对着太宗罗列而拜。一会
儿,唐朝各军相继赶到,旗帜与盔甲遮盖了田野,颉利可汗看到执失思力没有回来,而太宗挺身而出,唐军阵容又很盛大,脸上现出恐惧神色。太宗指挥各军退出一些地方来结成阵列,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萧瑀认为太宗轻敌,勒住太宗的马执意劝阻。太宗说:“我周密地谋划了,不是你能知晓的
。突厥敢竭尽全国兵力前来、直抵京城郊野的原因,是我们国家内部出现了祸难,我又刚即位,认为我军不能抵抗防御他们。如果我军向他们示弱,关闭城门,防守抵御,突厥必然要放纵兵马大规模地劫掠,使我们难以再次遏制他们。所以,我轻装骑马独自出来,是要显示出看不起他们的样子;又向他们炫耀军队阵容,是要让他
们知道我军一定出战;(我的行动)出于突厥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失去主意。突厥已经深入到我国疆域中来,一定怀有戒惧之心。所以,(如果)与他们交战便能取胜,与他们言和就能稳固。制服突厥,就看这一行动了。你只管看着好了。”这天,颉利可汗前来求和,
太宗下诏许可。太宗当天返回宫中。乙酉这一天,唐太宗又来到城西,和颉利可汗在便桥上缔结盟约,突厥人带领军队撤退了。萧瑀向太宗请教说:“突厥没有言和的时候,各位将领争相请求出战,陛下没有允许,我等对陛下的做法也感到疑惑。不久,突
厥自动撤退了,您计策(的奥妙)在哪里?”太宗说:“我观察突厥兵马虽多但阵容并不整齐,突厥君臣的意图只是贪图财物。当突厥求和的时候,可汗独自留在渭水西岸,突厥职位显要的官员都来拜见我,如果灌醉他们把他们捆起来,趁机袭击突厥兵马,那形势就如摧枯拉朽。”我再命长
孙无忌和李靖在豳州埋伏兵力,等待他们,假如突厥奔逃回去,伏兵在前面阻拦截击,大部队在后面跟踪追击,消灭他们易如反掌。我不肯与他们交战的原因,是我即位的时间太短,国家尚未安定,百姓不富足,暂且应当休养生息,安抚百姓。一旦与突厥开战,损失很多。突厥与我们结下深仇后,恐
惧而整饬武备,那么我们便不能如愿了。所以停战息兵,用金银布帛诱惑他们,他们得到想要的,理应自动撤退,心志骄矜,意气怠惰,不再设置军备防御。这样以后,我军蓄养军威,窥伺破绽,可以一举消灭他们,想要取胜,一定要给他,说的就是这个
道理。你明白吗?”萧瑀拜了两拜说:“这不是我能想到的啊!”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