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4.6超重和失重含解析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984.204 KB
  • 2024-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4.6超重和失重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4.6超重和失重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4.6超重和失重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4.6超重和失重含解析.docx,共(8)页,984.204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42f953fcc31c1a30a4385e5e08255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超重和失重1.[多选]在太空空间站中,一切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测量中,在太空空间站内不能做到的是()A.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解析:选AC在

太空空间站中,一切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零,所以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的重力,将物体和砝码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时,物体和砝

码对盘的压力均为零,所以不能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A、C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这些与物体的重力都无关,所以B、D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

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

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选A由于空气阻力不计,两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对B的压力在上升和下降阶段都为零,故A正确。3.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

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向上运动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人向上运动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C.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D.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解析:选C人向上运动

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A、B错误;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上,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正确;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D错误。4.如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

用力大于B的重力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解析:选A根据题意,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

B之间安全带的作用力为零,选项A正确,B、C错误;降落伞打开后,A、B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B处于超重状态,对B有FT-mg=ma,即FT=mg+ma>mg,故选项D错误。5.[多选]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里,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15g(g为重

力加速度),则()A.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45mgB.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65mgC.人处于超重状态D.人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C由于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人处于超重状态,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电梯底部的支持力FN,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FN-mg=ma,解得FN=1.2mg,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则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1.2mg,故A、D错误,B、C正确。6.[多选]某同学站在观光电梯地板上,用加速度传感器记录了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随

时间变化情况,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5~1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在15~25s内,观光电梯停了下来,该同学处于平衡状态C.在25~35s内,观光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D.在t=35s时,电

梯的速度为0解析:选ACD在5~15s内,从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知,此时的加速度为正,电梯的加速度向上,所以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在15~25s内,加速度为零,此时电梯在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在25~35s内,从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知

,此时的加速度为负,电梯的加速度向下,所以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加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图形面积的代数和表示速度,在前35s内,速度改变量为零,所以在t=35s时,电梯的速度为0,故D正确。7.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

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可能是()解析:选B根据v-t图像可知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为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或mg-F=ma可判断支持力F的变化情况为失重→等于重力→超重→超重→等于重力→失重,

故选项B正确。8.[多选]如图所示,运动员原地纵跳进行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50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m,跳起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

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m/s2。则()A.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960N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s解析:选AD起

跳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所以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A正确;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2gh=v2可知v=2gh=2×10×(2.9-2.1)m/s=4m/s,起跳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aΔh=v2,解得a=v22Δh=

422×0.5m/s2=16m/s2,对运动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mg=ma,解得FN=13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1300N,故选项C错误;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v1=v+02=v2,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地

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v2=v+02=v2,故选项B错误;起跳过程运动的时间t1=va=416s=0.25s,起跳后运动的时间t2=2vg=0.8s,则运动的总时间t=t1+t2=1.05s,故选项D正确。9.在电梯中,把

一物体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试由此图像回答问题:(g取10m/s2)(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

力是否变化?(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解析:(1)根据题意知,4s到18s物体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知,此时台秤受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即G=30N。根据超重和失重的

本质知物体的重力不变。(2)超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大为50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1=F合m=50-303m/s2≈6.67m/s2,方向向上;失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小为10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F合′m=30-103m/s2≈6.67m/

s2,方向向下。答案:(1)30N不变(2)6.67m/s26.67m/s210.[多选]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棱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解析:选BD将容器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

,若不计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为g,再以容器A为研究对象,上升和下落过程其所受合力等于其重力,则B对A没有压力,A对B也没有支持力,故A错误,D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受

到的合力大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下的压力,即A对B的压力向下,故B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下落过程加速度小于g,再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受到的合力小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上的力

,即A对B的支持力向上,B对A的压力向下,故C错误。11.[多选]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F-t图像。乙图中a、d、f、g各点数据分别与甲图中人的a、d、f、g状态相对应,其余点对应状态没有在甲图中

画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人的质量约为70kgB.此人重心在b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C.此人重心在d点时加速度方向向下D.在a、b、d三点中,此人重心在d点时加速度最大解析:选ABD题图中a点人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力传感器示数约为700N,则此人质量约为70kg,选

项A正确;b点对应的力小于人的重力,故人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正确;d点人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上,选项C错误;a点对应的加速度为0,b点对应的加速度大小约为700-20070m/s2≈7.1m/s2,d点对应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2000-70070m/s2≈18.6m/s2,选项D正确。12.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实心小球,A为铁球,B、C为木球。A、B两球分别连接在两根弹簧上,C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

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ρ木<ρ水<ρ铁)()A.A球将向上运动,B、C球将向下运动B.A、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C.A球将向下运动,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D.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解析:选D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瞬间,装水

的杯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可以认为水和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以杯子作为参考系,A受到向上的弹力作用,B受到向下的弹力作用,C不受到弹力作用,所以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13.某同学到广州塔参观,为了测量电梯运行的相关数据,该同学带了一个电子台秤,

并站在台秤上观察台秤数据变化。电梯静止时他观察到台秤的示数为50kg,在启动时示数变为52.5kg,这个示数持续了10s后又恢复到50kg,电梯匀速运动了80s,靠近观光层时台秤的示数变为45kg直到电梯到

达观光层。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电梯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电梯减速的时间为多少;(3)在如图坐标中画出电梯运动全过程的v-t图像;(4)广州塔观光层的高度为多少?解析:(1)电梯静止时台秤的示数为50kg,在启动时示数变为52.5kg,说明此时合力F=(52.5-50)

×10N=25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1=Fm=25N50kg=0.5m/s2,加速时间为t1=10s,则电梯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a1t1=5m/s。(2)靠近观光层时台秤的示数变为45kg,则此时合力F′=(45-50)×10N=ma2解得a2=-1m/s2所以减速时间t3=0-va2=5s

。(3)根据以上分析知0~10s电梯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5m/s;10~9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m/s;90~95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图像如图所示。(4)v-t图像与横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为运动位移,即观光层的高度h=12

(80+95)×5m=437.5m。答案:(1)5m/s(2)5s(3)见解析图(4)437.5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