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A卷 基础夯实 单元检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PDF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33.306 KB
  • 2024-12-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单元 A卷 基础夯实 单元检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PDF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单元 A卷 基础夯实 单元检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PDF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单元 A卷 基础夯实 单元检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PDF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单元 A卷 基础夯实 单元检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PDF版含解析.docx,共(10)页,33.30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59c6ee5490996f6858daaad7d98cf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单元A卷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天堑竞豪奢吟赏烟霞嘻嘻钓叟莲娃B.凝噎留恋处良晨好景暮蔼沉沉楚天阔C.萧瑟浪淘尽惊涛拍案小乔出嫁了D.纱厨僬悴损玉簪螺髻赢得仓皇北顾2.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_

___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__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____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A.精细用心倾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B.精细凝神谛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精确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精确用心倾听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

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

、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B.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

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

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南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清代纳兰性德,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马灯严阵①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虽然它的玻璃罩上已染满了岁月的风尘,虽然它用铁丝制成的提手和三道铁制的护栏已经锈蚀,虽然它底部的油箱早已干涸,但在我的心目中,它却一直在发着它的光。②

一位爱好古瓷的朋友说过,在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能够听到摆在他房间里的古瓷瓶发出的轻微但却清晰的声音,那些声音组成的旋律,如幽秘的编钟的碎韵,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知道,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它的是非曲直,往往决定于人们恪守心底的那种不

灭的理念。真的,看到那盏马灯,有时我会听到有人叫我,声音永远是低低的,急促的,其中交织着木头轮子敲击着已经冰封的河底的声音。于是,我会看到那盏已经干涸多年的马灯依旧亮着,它那混浊的如古铜一般色调的光,会一直延伸到我的书桌。③有一个雪

夜,我半夜醒来,忽然被我书房里的一种光所吸引,那分明是雪的映照,可是我却仿佛看到一种光正在我面前延伸。在大别山千回百折的山道上,身着灰色军装的队伍正在夜色中行进,一个手提马灯的少妇站在路口,默默地,一直送最后一个战士从她身边走过,消失于崇山峻岭的那团浓黑之

中。那是油菜花开得一片粉黄的江南,西江月正在云中浮沉,一个老渔夫背着一个负伤的战士,在油菜花的掩护下,爬到江边他的小屋。在长江深夜的涛声中,他就是在一盏马灯的光下,为战士裹起流血的伤口。④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

灯吗?多少漫漫的长夜,多少曲折的道路,井冈山的下弦月下,遵义的会议桌上,延安窑洞的鸡鸣声中,它照亮过在中国历史上永远不可磨灭的那些人物,照亮过他们将天下置于掌中谈笑风生的那些音容笑貌,照亮过多少伟大胜利的蓝图,见证过多少伟大诗篇的诞生。⑤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白山黑水,黄土红崖,两湘

三晋,五岳三江,那些慈母用泪线缝补的衣衫,那些妻子用挂牵绣制的鞋底,那些独轮车在雪上留下的辙印,那些战士用鲜血书写的决心,有多少是在那盏马灯的微弱的不断闪动的光芒之下留下的丰碑,留下的史诗。⑥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我们望着沉入火海的乡园哭泣过,我们扶着硝烟迷漫的壕墙沉思过,当

我们在雪里掩埋过自己的战友,当我们重新打起那面弹痕累累的旗帜,深深的夜色里,唯有它永不背叛地与我们相依相伴,在最黑暗的时刻,追随于我们的左右。⑦当月明星稀之夜,当杏花春雨之夜,当梧桐叶落之夜,都曾有一盏马灯的光

,在其间忽明忽暗,或隐或现地穿行于整个的北国,映照过整个的江南,它以它永远默默无言但却永远执着、永远无比温柔又永远如铁石一般坚定的光,那种浓浓的、黄黄的、有时甚至模糊但却无比忠贞的光,照亮我们伟大的历史。灯光里,轻轻的一句话,默默的一张纸,心的

跳动,血的奔腾,和对朝阳的呼唤与对明天的向往交结在一起。⑧现在有多少美丽的灯啊,那一片一片的辉煌,曾使多少人心醉神迷,可是你知道那楼头每一盏室灯的光里,都有我们当年的那盏马灯的光吗?深深地看一眼我们面前的许许多多的普普通通的灯火吧,希望你永远能从中看到我

们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之火——我们那盏曾经照亮过一代人的道路的普普通通的马灯。⑨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它锈蚀了,但它依旧年轻;它干涸了,但它依旧发光。它的光已经融入今天所有的灯光里,所有的灯火里。它像当年一样默默地跟随着你,守护着你。只要我们不丢掉这盏马灯,不丢掉马灯

精神,我们便能通过所有的黑夜,走向新的黎明。(选自《严阵散文选》,有删改)1.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①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它的是非曲直,往往决定于人们恪守心底的那种不灭的理念。②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它锈蚀了,但它依旧年轻;它干涸了

,但它依旧发光。2.第③段中少妇提马灯送战士和老渔夫马灯下救伤员的具体材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第④~⑥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结合全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马灯精神”的理解。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

,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

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

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

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

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

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B.如反覆手耳反覆:翻转C.人众车舆舆:众多D.政由一家由:如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贾极具

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

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

益。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

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1.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8.将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

__。(柳永《雨霖铃》)2.__________,人道是,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同亭怀古》)4.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

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

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

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张幼量养鸽成癖。一次,

他父亲的好友某公向张幼量问起鸽子的事情。他想,这位达官一定喜欢鸽子,想送他几只,又实在舍不得。思虑了好久,认为是长辈所求,不能违了他的意愿,又不敢以寻常的鸽子相送,便选了两只珍贵的白鸽,割爱相赠。数日之后见到某公,某公并无一句感谢的话。张公子心中实在放不下,便问二鸽好不好,某公答道:“倒也肥美。”

张惊呼:“你把两只鸽子烹吃了?那可是稀有的珍种啊!”某公回味一下,淡淡地说:“味道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张公子叹恨不已,悻悻而归。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

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项“嘻嘻”应为“嬉嬉”;B项“晨”应为“辰”,“蔼”应为“霭”;C项“案”应为“岸”,“出”应为“初”。2.答案:B解析:“精细”指精密细致。“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密而准确。“谛听”,动词,意思是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倾听”指

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写清幽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写壮阔的场景。3.答案:B解析:A.“失陪“不能相陪;对客人的谦词;此处用在“姑姑”身

上,不得体;C.“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此处用于别人,不得体;D.“千金“对别人女儿的客气称呼;此处称自己的女儿,不得体;B.得体;4.答案:C解析:李清照属婉约派,纳兰性德风格接近李煜,与苏轼迥异。5

.答案:1.①世间所有人和事的正确与错误、有理与无理,往往要靠人们在心底坚守的价值观来评判。②马灯虽然灯体锈蚀、油箱干涸,但其对人的精神激励作用依然存在,历久弥新。2.这两个关于马灯的具体材料,揭示了马灯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为后文写马灯的象征

意义和马灯精神做铺垫;同时,也与后文写马灯的概括材料,形成点面结合,使“马灯”这一形象更加丰满具体,更具感染力。3.①反复(设问)。“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三个段首设问句间隔反复,既层次清楚,总领全段内容,又层层递进,强化了作者对马灯的难忘深情。②

排比。运用大量排比,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语势,突出强调了马灯在整个革命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和对光辉历史岁月的见证,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马灯的一腔深情。4.①历史:马灯精神是对光明未来的热切向往,是战胜困难、追求胜利的坚定信念,是无数群众对革命的倾心支持,是革命战士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是黑暗时刻永不

背叛的忠贞情怀,是默默无言的无私奉献和精神激励。②现实:马灯精神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珍惜,是对以往奋斗的怀念与感恩,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解析:6.答案:1.D;2.D;3.B;4.(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冠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

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2)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3)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解析:1.由:动词,听凭,听任。2

.D.两个“所”都是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副词,乘机/介词,因为;B.连间,表目的,来/连词,表转折,却;C.连词,表承接,于是/连词,表转折,竟然。3.“南越君民同心”于文无据。4.本题涉及

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翻译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力求做到“信、达、雅”考生要树立采分点的意识。第(1)句注意“捐”“区区”“且”等词的翻译;第(2)句注意“王”“何遽”等词的翻译;第(3)句注意“无足”“日”等词的翻译。7.答案:1.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

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2.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解析:8.答案:1.暮霭沉沉楚天阔;2.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4.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解析:9.答案:(1)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2)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解析:(1

)此题考查对消息的把握。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2)本题要求考生对消息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考生

要注意到消息中出现了数字化、有声阅读等与科技相关的词语,考生一方面可对阅读率的增长加以肯定,也可以适当分析科技给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10.答案:略解析:写作指导:材料表述了一个故事:张幼量忍痛割爱送给父亲的朋友两只稀有品种的白鸽,但对方把两只鸽子吃了,张幼量叹恨不

已。从张幼量的角度看,鸽子是他珍惜的,但感觉对方询问了鸽子的事情,就以为对方喜好鸽子,寻思着把最珍贵的鸽子送给他,而对方却把鸽子烹吃了,可从“孝顺长辈”“要善于沟通”“误会铸成大错”等角度进行立意。从张

幼量父亲的朋友的角度看,张幼量将鸽子送给他,他却把鸽子吃了,可从“懂得欣赏”等角度进行立意。从鸽子的角度分析,张幼量送给对方鸽子,对方把鸽子当成食物烹吃了,可从“明珠暗投”“天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等角度进行立意。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5781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