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中考真题化学》202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真题.docx,共(9)页,429.678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1b15b1252bd5de9053905085ea107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1-35.5K-39Fe-56一、选择题1.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答案】A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
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大理石华表B.塑料水管C.陶瓷餐具D.黄金面具【答案】B3.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越多越好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
用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答案】D4.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物B.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
60g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答案】B5.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NB.属于金属元素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答案】C6.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A.研磨花瓣B.浸取色素C.取用白醋D.检验白醋【答案】D7.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纯净物
B.含氢、氧两种元素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答案】B8.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答案】A9.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
少量洒出【答案】C10.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答案】A11.依据下列实
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该化肥是氯化铵B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该无色溶液显酸性D某水样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该水样属于硬水A.AB.B
C.CD.D【答案】C12.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反应过程中,黑
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D.装置中发生反应:2C+2CuO2Cu+CO高温【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
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
的名称是______。(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______g水溶解。(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答案】(1).离子(2).Na、H(3).蒸发(4
).1000(5).作调味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
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______(填“m”或“n”)端通入。(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
_____。【答案】(1).试管(2).3222CaCO+2HCl=CaCl+HO+CO(3).A(4).m(5).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15.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
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HClBH2SO4CNa2SO4(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______(写出1种即可)。(3)“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_____。【答案】(1).B(2).A12O3(或H2O)(3).32322Al(OH)AlO+3HO高温(4).分解反应(5).废物再利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6
.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燃烧(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步骤1:室温下
,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
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任务三】调控燃烧(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
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
,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1).B(2).25222CHOH+3O2CO+3HO点燃(3).步骤2中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4
).m1>m2=m3(5).取土填埋,隔绝空气(6).铁的表面积(7).氧气的浓度(温度)(8).7.2≤a≤8.017.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使产氧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1)装置中过滤
层的作用是______。(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2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算后质量为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净化氧气(
2)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232MnO2KClO2KCl3OΔ2459648gx+2459648g122.5gxx==答: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为12.5g。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学科网长期征集
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QQ:537008204曹老师QQ:71300063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