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44.47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1a9c00c10b6c4553ca19c27e50738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2025届2024-2025学年(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先在答题卡上准确工整地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
题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3.请在答题卡中题号对应的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
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这些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
,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
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
、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由此看
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这里有两
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
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
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材料二:《实践论》是1937年7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文章是要从认识论上来探索,弥补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的理论准备不足问题。《实践论》是经过了毛泽东长时间理论思考,反复酝酿而形成的。早在1930年5月,在《
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就提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是什么“先哲”、天生的圣人,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斗争。1936年,毛泽东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中指出认识战争的规律必须经过两个过程:一是制定战争的计划。“指挥员的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及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二是执行战争的计划。“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
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关于战争认识发展的两个过程,后来演化成《实践论》中通过实践这个基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毛泽东还有十六字口诀形象地描述了从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些论述都为《实践论》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准备。《实践论》是为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而作,同时毛泽东也旗帜鲜明地反对“经验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
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为了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毛泽东指出,必
须经过思考,整理改造感觉材料,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独创性贡献。毛泽东把认识论定位为实践论,即从认识高度上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他在《实践论》中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有着和西欧资本主义国
家以及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不同的特点,要充分认识中国国情,掌握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必须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基本原理的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也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实践论》就是这方面的集大成。它在
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阐述。《实践论》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的光辉著作。(摘编自刘毅强《标志思想路线成熟的一个独创性贡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历许多战斗是人们认识过程的第一步,对这些战斗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改造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步。B.材料一“闭目塞听”“根本绝缘”等词,凸显了这类人不会形成理性认识,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C.画线句中“这方面”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对革命的指导及其在新条件下的充实和发展。D.材料二里所提到的“十六字口诀”为材料一中的“整理和改造”材料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操作方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要能够更好地指导战争,就有必要经历许多战争,且必须经历许多败仗,这样才能获得更
多战斗经验。B.如果没有感性这一源泉,理性的东西就如同无源之水,所以相较而言,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为重要。C.制定战争计划是在实践基础上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执行战争计划却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虽
知而不能言”都体现出脱离实践而造成的认识偏差。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观点的一项是()A.英国的科学家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中国共产党总结
革命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来指导革命。C.古人通过观察云霞和天气,从而得出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经验。D.小陶子望着风景如画的长江两岸,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4.归纳法是一种从一系列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例子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
的方法。请简要说明材料一是如何使用归纳法进行推理的,并分析其效果。5.材料一最后一段中说“这里有两个要点”,但文段只给出了一个要点。请结合两则材料,补写出第二个要点,并说明依据。【答案】1.B2.C3.B4.材料一通过战争领导者的经验积累、一些同志对待工作任务的态度等具体的事例,归纳出了认识的两个
过程。这种归纳利于发现事物规律,使人容易理解。5.(1)要点: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依据:①材料一指出认识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强调第一个要点;第二步,从“综合感觉的材料
加以整理和改造”,则体现出认识的感性阶段需要发展到理性阶段。②材料二第三段批判了“经验论”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观点,强调了要改造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解析】【导语】两则材料共同探讨了毛泽东《实践论
》的核心思想及其理论背景。材料一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材料二则从历史背景、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实践论》的写作动机和贡献,突显其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意义。两则材料相辅相成,全面
展示了《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独特地位和实践价值。【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错,原文有“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
应该是感性认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太过绝对,“必须”错,原文是“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才能理会战争正确的规律”。B.“所以”强加因果,“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为重要”错,原文“理性的东西
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可见“感性是理性认识的源泉”,是指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而不是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D.“都体现了脱离
实践造成的认识偏差”错,“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没有脱离实践,是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总结经验教训”“制定路线”并“来指导革命”是用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的体现,不能作为论据支撑“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故选B。【4题详
解】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主要信息、分析论证方法效果的能力。材料一的例子有第一段“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然而这些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
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即战争领导者的经验积累;第二段“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
意去做这项工作……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即一些同志对待工作任务的态度。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归纳出了认识的两个过程:“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
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效果:这种从一系列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例子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方法,利于发现事物规律,使人容易理解。【5题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补充内容要点的能力。依据:①材料一第三段指出认识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对应的是第一个要点“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从“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则体现出认识的感性阶段需要发展到理性阶段。②材料二第三段批判了“经验论”,“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为了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毛泽东指出,
必须经过思考,整理改造感觉材料,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强调了要改造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由此总结出要点: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听雨季羡林从一大早
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
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
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
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
道也。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
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
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
“老”的概念的理解,有相当大的区别。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
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
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
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
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
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
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
,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文本二:我还认为,散文最忌平板。现在有一些作家的文章,写得规规矩矩,没有任何语法错误,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是毫无问题的,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平淡无味,是好的教材资料,却决非好的文学作品。我个
人觉得,文学最忌在内容和形式上单调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有时可以采用点文言词藻,外国句法;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俚语俗话,增添那么一点苦涩之味,以避免干燥无味。我甚至于想用谱乐谱的手法来写散文,围绕着一个主旋律,添上一些次要旋律;
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现,形式稍加改变。目的只想在复杂中见统一,从而调动起读者的趣味,得到更深更高的美感享受。有这样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再充之以真情实感必能感人至深,这是我坚定的信念。(节选自季羡林《漫谈散文》,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
干旱,日久都未能下雨,作者情绪低落,以致写文章时语言犹如“死文字”一般难读。B.作者认为无论就年龄还是人生阅历来看,蒋捷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的体会都不会太深刻。C.“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既交代了作者来自农村,也表
达了他对于这一出身的自豪。D.作者想象麦苗在天降甘霖时复苏的情景,深感喜悦,表现出了他深沉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听雨起笔,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行文上收放自如,又脉络清晰。B.作者用比
喻、拟人句描写了“雨敲铁皮”的美妙,展示了深厚的文学底蕴。C.文中“此时有声胜无声”这句话化用白居易的名句,巧妙翻新,富有创意。D.文章用“方逝方生,方生方逝”来描绘细雨滴在水面,形象之中兼具哲理。8.画线句中的“不喜亦不惧”与“兴高采烈”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
说明。9.文本二认为优秀散文要在“复杂中见统一”,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6.D7.B8.不矛盾。①“不喜亦不惧”是作者在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后,面对生活中各种境遇时的一种平和、豁达、超然的心态,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②“兴高采烈”是作者在具体情境下的真实
感受,是作者在北方久旱不雨之后遇雨时的喜悦和期待。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在不同情境下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所以不矛盾。9.(1)①“复杂”指内容丰富。(1分)主要描写眼前的春雨,同时加入古人听雨的内容,体现了内容丰富。(1分)②“复杂”指形式(手法)多样。(1分)(2)“统
一”是指主旨统一,(1分)本文借内容的丰富、形式(手法)的多样来体现人们由“雨”引发的思考/突出“作者深沉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这一“统一”主旨,从而体现了“复杂中见统一”这一特点。(1分)【解析】【导语】文本一《听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
的联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用比喻与拟人手法,展现出雨声的美妙与生活的哲思。文本二探讨了散文创作的技法,倡导在散文创作中融合复杂与统一。两者共同强调情感真实与结构灵活的重要性,展示出对生活和文学的深刻理解。【6题详解】本题考查
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写文章时语言犹如‘死文字’一般难读”错误,久旱之时作者并未写文章,也不存在语言难读;“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指的是作者正在翻译的已经失传的吐火罗文;B.“……’的体会都不会太深刻”错误,作者并无否定蒋捷之意,而且文段中也没有明确指出蒋捷的“阅历”,
只是说“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C.“表达了他对于这一出身的自豪”有误,作者只是通过交代出身来说明自己为何心忧旱情,选项过度解读。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拟人”错误,“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
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运用了比喻和排比,没有拟人。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含义及情感的能力。首先明确不矛盾。①“不喜亦不惧”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历经沧桑后的一种人生境界。它意味着
面对生活的起伏、人生的悲欢离合时,能够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既不会因为好事而过分欢喜,也不会因为坏事而感到恐惧或沮丧。这是一种对生活深刻理解后的平和心态,是经历了丰富人生之后所达到的精神自由状态。这种态度更多地体
现在他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上,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接受上。②“兴高采烈”,而在特定情境下,如久旱逢甘霖之时,作者表现出的喜悦之情则是非常直接且具体的。这种情绪反应并不是对“不喜亦不惧”这一人生哲学的否定,而是作为一个人,在特定时刻对于自然现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所产生的正常且真实的情感表达。③“不喜亦不惧”代表的是作者对于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生观照,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情绪稳定;而“兴高采烈”则是在具体事件发生时,基于个人经历和社会责任感(如对农民和农村深厚的感情),对某一特定情况做
出的真实而积极的情感回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反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格形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内容、写法和主题的能力。①“复杂”一是就内容而言的。本文主要描写眼前的春雨,写“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写自己在雨声中心情宁静,能够安心工作,写听
雨时的美好感受;然后由“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引出古人听雨的内容,尤其是写了蒋捷的《虞美人》。在现实中加入古人听雨的相关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②“复杂”二是就手法而言的。a通过对比、反衬、比喻、排比等手法,突出了雨声带来的独特感受。b通过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描绘雨声的同时,又寓含了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对乡民的深厚情感。c通过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的手法,寄托了作者对农民、农村生活的深厚情感,流露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d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多个场
景的组合,突出了作者与古人听雨的不同。e丰富文言词藻的使用。如“金声玉振”“黄钟大吕”等,这些词语都富有诗意和韵律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他还引用了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描
写,如“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进一步增添了文章的文言色彩。f俚语俗话的使用。作者引用“春雨贵似油”这一句俚语俗话,不仅描绘了春雨的珍贵和听雨的感受,还增加了文章的生活气息。③“统一”是就主旨而言的。作者听雨的喜悦来自为农民解除旱情
而产生的喜悦,“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这里的喜悦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因此是世俗之乐;而写“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古人听雨的雅趣,突出了自己与古人的不同,更能突出文章主旨,因此又是“统一”
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
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①,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
。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
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于戎,而败乎.崤;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材料二: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②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
,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节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注:①田:同“畋”,打猎。②赐:端木赐,字子
贡。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孔子喜A曰B鲁人必多C拯溺D者矣E孔子见之F以细G观化H远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以……为先,与苏轼《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用法相同。B.一,一个,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意思不同。C.乎,介词,相当于“于”,与《鸿门宴》中“能复饮乎?”的“乎”用法不同。D.让,指推让,成语有“当仁不让”,其中
的“让”字与此处的“让”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雍季用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比喻告诉晋文公,用诈伪之术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B.晋文公用咎犯之言取胜后却首赏雍季,孔子认为此做法可取,只是没有坚持到底
。C.按鲁国法律,如果能赎回在其他诸侯国作奴隶的鲁国人,可获取对方的金钱奖励。D.孔子认为,在做道德决策时,不能仅考虑个人得失,还应考虑其带来的社会影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2)临难用
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14.孔子对子贡、子路的做法分别持什么态度?其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EG11.A12.C13.(1)用欺诈作假的方法,即使现在苟且可以获利,以后将不能再用这种办法获利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2)面临危难采用诈术,足以使敌人退却;回国后尊崇贤人,足以报答(贤人的)恩德。14.材料二中孔子批评子贡的行为,认可子路的行为,意在告诉人们要考虑长远。【解析】【导语】材料一写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采用咎
犯的计策用欺诈的手段赢得战争,回国后论功行赏,却是高尚的建议者雍季居首位,体现了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智慧。材料二写孔子批评子贡赎回鲁国人却不要国库金钱奖励的做法,肯定子路接受溺水者送他的牛的做法。强调教化作用,强调做事情要考虑长远。【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从此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救落水者了。”孔子能从细处发现问题,这是由于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远啊。“曰”是对话的标志,后面可断开,即B处。“矣”是句末语气词,断句的标志,后面可断开,即E处。“观化远也”是“孔子见
之以细”的结果,两个分句,中间可断开,在“细”后面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能力。A.“以……为先”错误。形作动,在……前面;/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句意:怎能把解决一时急务的话放在关乎百代利益的话的前面呢;/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B.正确。一个;/把……看作一样。句意:晋文公作为其中的一个;/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C.正确。介词,相当于“于”;/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吗”。句意:却在崤山打了败仗;/你还能再喝吗。D.正确。句意:回来后却推让,不接受赏金。/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可获取对方金钱奖励”错误。根据“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
,取其金于府”可知,是从国库中获取金钱奖励。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道”,方法,策略;“偷”,苟且;“无复”,不能再(2)“却”,使……退却;“反”,通“返”,返回;“尊”,尊重。【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
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可知
,孔子批评了子贡赎回鲁人却不要赏金的行为,孔子认为子贡不取赎金这件事会导致百姓不再从其他诸侯国那里赎回鲁国人。②根据“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可知,孔子赞扬子路接受溺水者送他的牛。孔子认为子路考虑了这件事的教化影响,能引导更多的人救落水者。参考译文:材料一:从前晋
文公将要跟楚国人在城濮作战,召来咎犯问道:“楚国兵多,我国兵少,怎么办才好呢?”咎犯回答说:“我听说讲究繁文缛节的君主,对礼节的花样不会满足;频繁打仗的君主,对欺诈之术不会满的。足。您(对楚国)只用欺诈的方
法就行了。”晋文公把咎犯的话告诉了雍季,雍季说:“把池塘的水抽干了抓鱼,怎能抓不到鱼呢?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焚烧沼泽地的草木而后打猎,怎能不获得野兽呢?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诈作假的方法,即使现在苟且可以获利,以后将不能再用这种办法获利了,这不是长久之道。”晋文公采用了咎犯的
计策,在城濮打败了楚国人。回国后论功行赏,雍季居首位。晋文公身边的人劝谏说:“城濮之战的胜利,是咎犯的谋略得当。您采纳了他的建议,但行赏却把他排在后边,也许不行吧!”晋文公说:“雍季的话,关乎百代的利益;咎犯的话,
只能解决一时的急务。怎能把解决一时急务的话放在关乎百代利益的话的前面呢?”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面临危难采用诈术,足以使敌人退却;回国后尊崇贤人,足以报答(贤人的)恩德。晋文公虽然不能坚持到底,但足以称霸。”对贤人
赏赐重,百姓就会转向正道,百姓转向正道就是教化成功。靠诈术来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了,最终也会被毁坏,即使胜利了,最终也必定失败。天下取得过胜利的人很多,而称霸的才五个。晋文公作为其中的一个,知道取得胜利的原因。胜利了却不知取得胜利的原因,就跟没有取得胜利一样。秦国战
胜了西戎,却在崤山打了败仗;楚国战胜了中原诸国,但在柏举打了败仗。周武王懂得取胜的道理,所以打了一次胜仗就称王天下了。各种诈术在国内泛滥,(国家)不会安定,祸患不只是来自国外啊。材料二:鲁国的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作奴隶,如果有
人能够赎回他们,就可以从国库中获取金钱奖励。子贡从诸侯国那里赎回鲁国人,回来后却推辞,不要国库的金钱奖励。孔子说:“端木赐做错了。从今往后,鲁国人不会再从诸侯国赎回人了。现在鲁国富人少穷人多,接受金钱奖励不会损害自己的善行,不接受金钱奖励,那么(鲁国人)就不再去赎
回在诸侯国做奴隶的鲁人了。圣人做事,可以凭此来改变民风世俗,可以对百姓施于教导,不仅仅只满足于自己行事。”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用一头牛来拜谢他,子路收下了牛。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从此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救落水者了。”孔子能从细处发现问题,这是由于他对事物
的发展变化观察得远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菊李商隐①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②黄。陶令篱边色,罗含③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④金鹦鹉⑤,升君白玉堂⑥。【注】①李商隐,自负有才
,但并未受到重用,写此诗时已辞官居于家中。②融融冶冶:形容菊花的光润、艳丽。③罗含,《晋书·文苑传》曰:“罗含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④泛:指以菊花浸酒。⑤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金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⑥白玉
堂,一语出自《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此处暗指朝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暗暗淡淡”“融融冶冶”两组叠词,生动展现菊花淡雅而又艳丽的风姿。B.颔联把菊之色、香与“陶令篱边色,
罗含宅里香”相比,暗示了作者的隐逸情怀。C.颈联既写“禁重露”,又写“怯残阳”,暗含秋菊傲霜品格,关涉诗人的迟暮之感。D.尾联以“金鹦鹉”“白玉堂”两个华美意象,借写菊花委婉表达作者的美好愿望。16.古代文人为了求得个人发展机会,向
达官贵人呈献诗歌展示才华,希望得到引荐,这类诗叫干谒诗。本诗是一首干谒诗,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意愿的。【答案】15.B16.①这是一首咏物诗,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②首联、颔联运用叠词和典故写菊之姿色美艳,诗人以此
自况,暗写自己不同凡俗的美质,希望得到对方重视。③颈联采用拟人写秋菊不畏霜露,却害怕夕阳西下,暗写自己虚度年华、壮志未酬的迟暮之感,希望得到对方眷顾。④尾联借写菊花愿被酿成美酒盛于鹦鹉杯中、送至白玉堂上为您所用,委婉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与引荐。【解析】【导语】这
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李商隐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自我才华的自信。“暗暗淡淡紫”与“融融冶冶黄”写菊花的淡雅与艳丽。颔联进一步暗示了诗人虽处隐居,但心怀对朝廷的向往。尾联通过华美意象,婉转表达对获得赏识的渴望,全诗映射诗人对仕途的感
慨与隐逸的心境。【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暗示了作者的隐逸情怀”错。颔联运用陶、罗典故,不是为了暗示作者的隐逸情怀,而是暗示诗人也像陶、罗那样才德俱佳却不能为世所用的苦闷。故
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这首诗,诗人以“菊”为意象,表面上在写菊的外在特征、生长习性以及期望等,实际上是借菊花写自己,将自己的处境、心境以及愿望都融入菊花,让菊花成为自己的化身,委婉地向对方传达内心所想,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契合
干谒诗既要展示才华又不能过于直白的特点。②首联使用了“暗暗淡淡”和“融融冶冶”两组叠词。“暗暗淡淡”描绘出菊花紫色淡雅、幽秘的色调,“融融冶冶”展现出菊花黄色的光润、艳丽之态。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从视
觉上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使菊花的形象更加具体可感。颔联诗人借菊花具有如同陶渊明东篱之菊的色泽,暗示自己有着像陶渊明一样的高洁品性;借罗含辞官回家后宅中兰菊丛生的典故,表明自己虽已辞官在家,但同样有着美好的德行。诗人通过两个典故,以菊花的姿色美艳自比
,用菊花来暗喻自己具备不同凡俗的美质,期望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进而重视自己,为自己提供发展的机会。③颈联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菊花以人的情感和行为特点,说菊花能禁受重重寒露,却害怕残阳西下,形象地写出了菊花在日暮时分那种柔弱、无奈的状态。实际上,诗人是借此来暗喻自己的
处境和心境。诗人自负有才却未受重用,如同在傍晚时分遭受残阳映照的菊花一样。通过这样的写法,委婉地向对方传达出自己渴望对方能够眷顾自己的心情。④尾联是希望菊花能够被浸泡在金鹦鹉螺形的酒杯中酿成美酒,然后
被送到白玉堂上供人享用。这里诗人借菊花的这一“愿望”,巧妙地将自己的渴望融入其中,以菊花渴望能进入高贵之所发挥作用,来象征自己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赏识与引荐,进入朝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习
近平总书记论及廉政时,可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从反对公款送节礼,到打击会所歪风,再到根除“舌尖上的腐败”,雷霆万钧的行动,展示出不弃微末的决心。(2)当读到《阿房宫赋》“后
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句子时,小文不禁想起《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子》中记述了鸥鸟与人嬉戏的故事,后人常借鸥鸟表达隐逸之情,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③.叹门外楼头④.悲恨相续⑤.舍南舍北皆春水⑥.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祸、忽微、溺、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羽毛球的毛片有鹅毛和鸭毛两种,奥运会、世锦赛、超级系列赛这样的顶级赛事所使用的全都是鹅毛球。鹅的成熟周期较长,因此它们的
羽毛具有更高的含钙量,这使得鹅毛的羽梗不仅更为粗壮,而且在硬度上也更胜一筹,这种特性赋予了鹅毛球更强的耐冲击性和耐用性,在多拍击打后也不容易蓬松,对球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结实的羽梗还能更有效地传递击球时的力量,从而提升球
的响应速度,为专业选手带来更敏锐的手感。鹅毛球的重量通常略高于鸭毛球,这使得其重心转换更为迅速,尤其在短距离内接球时,能够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这一特性使得鹅毛球非常适合用于专业比赛。此外,鹅毛球在寒冷且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其性能,不容易出现打着打着就断了的情况,这也是它相
比鸭毛球的一个显著优势。挑选鹅毛制球时,也有许多讲究:在鸟类的翅膀结构中,(甲),不同的功能又导致羽毛有不同的形状,制成的鹅毛球档次也截然不同。从鹅翅膀自外向内数,第1~3根为半边毛,面积较大,但形状不太对称,用于制作低档球:第4~10根为刀翎毛,用于制作中高档球:第11~1
6根为窝翎毛,较小,且羽梗弧度较大,也只能用于制作低档球。而且一只球只能用同一侧翅膀的毛。这是因为禽类的翅膀左右对开,毛片的生长方向也呈镜像的原因,一个羽毛球上的16个毛片如果掺杂了不同生长方向的羽毛,球就无法在空中旋转。
也就是说,做一只球要从无数只鹅里挑选羽毛。原毛在成为一个成品球之前,(乙)。毛片在分级之前,需要先清洗、漂白和消毒,以防止滋生细菌和霉菌。在将毛片通过植毛机插入球头后,还需要注底胶,走线,用风洞测完转速和稳定性,
称重等,累计30多道工序。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请用一个因果关系句子概括第一、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
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这是因为禽类的翅膀左右对开,毛片的生长方向也呈镜像,如果一个羽毛球上的16个毛片掺杂了不同生长方向的羽毛,球就无法在空中旋转。19.因为鹅毛球比鸭毛球耐冲击性和
耐用性更强、响应速度更快、灵活性更高、性能更稳定,所以在顶级赛事中使用的都是鹅毛球。20.甲:不同的羽毛有不同的功能乙:还需要经过很多工序【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的文中画波浪线的
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成分赘余。原句中“……的原因”与“因为”重复,删掉“……的原因”;第二处,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把“如果”放到“一个羽毛球上的16个毛片”前面。【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压缩语段之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一自然段指出奥运会等顶级赛事使用鹅毛球,第二自然段详细说明了鹅毛球耐冲击性和耐用性强、响应速度快、灵活性高、性能稳定等优势。题干要求用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第一、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可用表因果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第二段是原因,第一段是结果,整理答案可得:因为鹅毛球比鸭毛球耐冲击性和耐用性更强、响应速度更快、灵活性更高、性能更稳定,所以在顶级赛事中使用的都是鹅毛球。【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前文提到“挑选鹅毛制球时,也有许多讲究”,后文具
体阐述不同位置的羽毛有不同功能和制成的球档次不同,故此处可填:不同的羽毛有不同的功能。乙处,前文提到“原毛在成为一个成品球之前”,后文详细介绍了毛片在分级前后以及制成球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多道工序,故此处可填:还需要经过很多工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他说
:“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回家自己再喝!”一边喝酒,一边抽烟。他抽烟也是慢条斯理,从不大口猛吸。这人整个儿是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动感情。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
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的人,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
,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
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我问过老王和老聂:“他的画怎么样?”“没见过。”21.下列句子中的“和”与“我问过老王和老聂”中的“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B.小明的意见,和其他人的不一样。C.去和不去,最后还得由自己决定。D.北京、上
海和广州都是特大城市。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成“一扬脖子就把二两酒一口气喝下去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21.D22.①原句为短句,比改句更短促有力,富有节奏感,也更符合该文
段多短句特点。②原句将“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独立隔开,简洁直观地再现了别具一格的喝酒场景,凸显了喝酒决绝、痛快的特点。③原句以“二两酒”开头,与前文“喝酒别具一格”承接更紧密。【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我问过老王和老聂”中的
“和”,是连词,表并列。A.介词,表相关的人、事。B.介词,表比较。C.连词,表选择。D.连词,表并列。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句“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都为
三、四字的短句,改句是一个长句,相比来看原句更短促有力,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文段中“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等很多句子都是短句,原句更符合该文段句式特点。②原句通过列举“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和“下去了”,各个元素依次展开,强调了这一连贯
动作的不同阶段,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这个动作的整个过程;尤其是“一扬脖子”,形象地描绘了喝酒前的准备动作,简洁直观地再现了别具一格的喝酒场景,使得整个动作的完成显得更加绝决和痛快。③前文为“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原句以“二两酒”开头,紧承“喝酒别具一格”,前后文承接更紧密,文脉更顺
畅。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诗人陶渊明在反省人生之际曾深情喟叹:“往者不可谏。”可人们在面对过往时,却总喜欢说“如果我当初……”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过往”,面对“过往”,有两种态度:①不可挽回;②幻想挽回。材料道出
一个比较普遍的真实情境,作文材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真实情境: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说过“如果我当初……”。过往“不可谏”这一特质,与人们面对过往总爱“想当初”做出假设这一做法之间存在矛盾性。此次作文希望借此引导学生思考真实问题,学生可以把情境中的主体(包括自己)当作体察甚至是研究对象,对“想
当初”这一做法的本真进行深入的评析。考生可以分析人们喜欢说“如果我当初”的原因,分析这一做法的利与弊,并思考“面对过往”的更恰当的方式,提出合理的应对之策,进而尝试解决我们都有可能面临的人生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过往”,如何对待不可
改变而又让我们感到遗憾的过去。对于人而言,历史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织产物。我们眷念着过去,因为过去是我们的历史,是我们走过的路,是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而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只能一味地沉溺于过去,痛惜于过去的失去,懊丧于过去的错误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确实应该珍惜过去,感恩过去,但对于不可改变的过去,我们能做的只是从过去中吸取教训,汲取经验,做好走向未来的准备。行文构思上,可一分为二地论证,比如从过去是美好的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说明我们可以珍惜、回味过往的美好,但
更要珍惜眼前人,而不能因为沉溺于过去而失去了现在更应该珍惜的;而从过去的失败或错误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说明过去所犯下的错误已经无可改变,我们应该正视事实,但我们也不能一味逃避忘记,而是要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下或未来的挑战等
等。立意:1.善于从过往中总结经验教训。2.凡是过往,皆为序章。3.告别过去,展望未来。4.勇敢说再见,坚定向前行。5.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前行。6.回望后勿忘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