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衔接11 摩擦力(解析版).doc,共(18)页,382.00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c0a2f34b24252567677abcfca0e5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衔接11:摩擦力目录重温·初中摩擦力……………………………………………………………………01知新·高中一、静摩擦力……………………………………………………………02二、滑动摩擦力…………………………………………………………03三、静
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04精选练习A组基础练………………………………………………………………06B组提高练………………………………………………………………09C组新题速递……
………………………………………………………12【重温·初中】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摩擦力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
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⑶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
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知新·高中】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力.2.分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一、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2.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与物体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既可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与运动方向相反或成某一夹角.3.静摩擦力的大小(1)范围:0<Ff≤Ffmax.(2)计算: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3)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4.判断静摩擦力
有无的方法(1)定义法:在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时,可用假设法,先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如果物体仍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不受静摩擦力;反之,则受静摩擦力。(2)平衡条件法: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小试牛刀:例1: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表
面粗糙的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答案】C【解析】由于静摩擦力产生在彼此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
体之间,所以A错误;静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能说成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B错误,C正确;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D错误。例2: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
滑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答案】C【解析】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时,受力平衡
,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上向上,而且有F上=G;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滑下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下向上,因为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F下=G.所以F上=F下.故选:C.二、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
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FN计算(也可以由二力平衡来求解)(1)FN是两个相接触
的物体间的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FN的大小可以与重力G大小相等,也可以不等.(2)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FN无关.(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小试牛刀:例1:如图所示,A为长木
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物块B在A的上表面以速度v2开始向右运动,且A、B接触面粗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v1=v2,A、B之间无摩擦力B.若v1>v2,A受到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v1<v2,B受到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v1>v2,A
、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答案】A【解析】A、若v1=v2,则A、B相对静止,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故A正确;BD、若v1>v2,则A相对B向右运动,故B对A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BD错误;C、若v1<v
2,则B相对A向右运动,故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C错误.故选:A.例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1、F2的作用下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中F1=8N,F2=3N,若将F1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方向不变),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A.
摩擦力一直减小,方向保持水平向右B.摩擦力一直减小,方向保持水平向左C.摩擦力先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增大,方向先水平向右,再水平向左D.摩擦力先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增大,方向先水平向左,再水平向右【答案】D【解析】规
定F1方向为正方向,则水平力F1、F2的合力为:F=F1﹣F2,将F1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方向不变),则合力F从5N逐渐减小为零,然后逐渐增加为﹣3N(负号表示方向);两个拉力的合力为5N时,物体不动,故小于5N物体也不会动;根据平衡条件,静摩擦力与合力F等值、反向、共
线,故摩擦力先从5N开始减小为零,然后反向增加到3N;方向一直与较大的力反向,故先向左后向右;故选D.三、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2.相互挤压3.接触面不光滑4.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1.相互接触2.相互挤压3
.接触面不光滑4.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特别提醒: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
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小试牛刀:例: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木箱,当F分别为60N、90N和15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多少?方向如何?【答案】60N、90N、100N,方向均与F方向相反。【解析】木箱在F的推动下不知是否移动,应先求最大静摩擦力,在未作说明的情况下,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Fmax=μFN=μG=0.25×400N=100N,
可见当用60N和90N的水平力推木箱时,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木箱静止不动,由二力平衡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60N和90N,方向与F方向相反。当用150N的推力推木箱时,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木箱滑动,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为100N,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即与F方向相反。三要素大小1.静摩擦力F为被动力,与正压力无关,满足0<Ff≤Ffmax2.最大静摩擦力Ffmax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1.滑动摩擦力:Ff=μFN2.μ为动摩擦因数,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与物
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FN为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备注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键不在于两物体间有无相对运动,关键在于两接触面间有无相对滑动,如人
在行走时脚底与地面间是静摩擦。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间可成任意角度,即摩擦力可为动力也可为阻力精选练习A组基础练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间的正压力增大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也一定增大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同时受到弹
力作用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答案】B【解析】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成正比,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故A项错误;B.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有摩擦力时
一定有弹力,故B项正确;C.摩擦力发生在两个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故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摩擦力,只要有其他物体在相对于它运动即可,故C项错误;D.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它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D项错误。
2.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弹簧不受力时,它的劲度系数为零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压力C.由fN=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D.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答
案】D【解析】A.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弹力有无无关.故A错误.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压力,要发生形变才有.故B错误.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用及压力均无关.故C错误.D.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故D正确.3.下列情景中
,物体M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B.汽车停在斜坡上C.物体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D.瓶子被握在手中处于静止状态【答案】B【解析】A: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不受摩擦力,故A项错误.B:小车相对斜面有向
下运动的趋势,摩擦力与重力沿斜坡的分力平衡,汽车受沿斜坡向上的摩擦力,故B项正确.C:小物块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与墙壁间无弹力,与墙壁间没有摩擦力,故C项错误.D:瓶子相对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瓶子所摩擦力方向向上,故D项错误.故选B。4.关于静摩擦力,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静摩擦力总是阻力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答案】C【解析】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但物体可以是运动的,
所以A错误;静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B错误,C正确;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决定,因此D错误.5.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
,如图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材料重心未离开桌面边缘)()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减小C.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D.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
力也不变,因而工人的拉力也不变【答案】D【解析】匀速拉动的过程只能持续到重心离开台面的瞬间,材料的重心在台面上,故材料对台面的压力不变,故材料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错误;而在拉动过程中动摩擦因数不变,由F=μFN可知摩擦力是不变的
,A、B错误;因为材料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工人的拉力是不变的,D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选项图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
是()【答案】A【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F,所以A正确。7.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
变小,f不变D.N不变,f不变【答案】A【解析】用水平力F压铁块于竖直墙壁上不动,设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对铁块的摩擦力为f,当F增大时,它的反作用力即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也增大.而铁块的摩擦力是由铁块的重力引起的,所以摩擦力不变.由于铁块处于静止
状态,所以所受的合力为零.故选:A.8.重为5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的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所示,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10N,水平向左B.20N,水平向左C.10
N,水平向右D.20N,水平向右【答案】A【解析】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N=mg,所以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FN=μmg=0.2×50N=10N,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左。故选项A正确。B组提高练1.关于由滑动摩擦公式Ff=μFN推出的μ
=FfF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f成正比,Ff越大,μ越大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C.μ与Ff成正比,与FN成反比D.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答案】D【解析】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粗糙情况及材料决定,与
摩擦力Ff和压力FN无关,一旦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确定了,动摩擦因数μ也就确定了。2.以下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A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两个互相接触且挤压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都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滑动摩擦力是发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故A、B错,而C对,D中只满足滑动摩擦力产生的两个条件,还缺少接触面粗糙的条件,故D错。3.如果自行
车在平直公路上自然滑行,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A.都向前B.都向后C.前轮向前,后轮向后D.前轮向后,后轮向前【答案】B【解析】自行车自然滑行时,人不再用力蹬车,即不再给后轮施加动力,由于惯性,人和车应向前滑行,此时前、后轮受到地面对它们的摩擦力
作用,且前、后轮都有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的趋势,故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应向后.选项B正确.4.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
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A.f1=0,f2≠0,f3≠0B.f1≠0,f2=0,f3=0C.f1≠0,f2≠0,f3=0D.f1≠0,f2≠0,f3≠0【答案】C【解析】对a物体分析可知,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b向下滑动的趋势
,因此a受到b向上的摩擦力,即10f;再对ab整体分析可知,ab整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P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b受到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即20f;对ab及斜面体P组成的整体分析,由于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因此斜面P不受地面的
摩擦力,即30f=,故只有C正确,ABD错误。5.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4,F1=1N和F2=5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B均静止,则A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1N,4NB.1N,5NC.4N,1ND.0N,5N【
答案】A【解析】对物体A受力分析,因为向右F1作用,从而受到物体B给A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1大小,为1N,方向水平向左.对物体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向左F2=5N作用,且受到A对B的向右的静摩
擦力1N,两个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6.水平桌面上一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A.
0N、0N,40NB.15N、30N、40NC.15N、15N、40ND.15N、30N、80N【答案】B【解析】因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最大静摩擦力为:Fm=umg=0.2×200=40N;当拉力为15N和30N时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分别等于15N、30N;当
拉力为80N时,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发生滑动,受到的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umg=0.2×200=40N;故B正确;ACD错误。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为μ2,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A.μ1MgB.μ1Mg+μ2mgC.μ2mgD.μ1(m+M)g【答案】C【解析】因为物块在木板上滑行,所以物块受到木板给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fmg=
,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板受到物块给的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22fmg=,对木板受力分析,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所以受到地面给的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2mg,C正确.8.A、B两物体分别放在水平和倾斜的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如图所示,则()A.A、B都受到与运动方向反向的静摩擦力B.A、B都受到与运动方向同向的静摩擦力C.A不受静摩擦力,B受到与运动方向同向的静摩擦力D.A不受静摩擦力,B受到与运动方向反向的静摩擦力【答案】C【解析】假设物体A受到摩擦力,一定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力与之平衡,而竖直
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物体的合力不等于零,则破坏了平衡条件,物体不可能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右作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而平衡,不受摩擦力作用;对于物体B,除受到重力与支持力,还受到沿着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才能使得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故A
BD错误,C正确;故选:C.C组新题速递一、多选题1.(2021·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一木箱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人用水平力推箱,但箱仍然静止,下述正确的是()A.推力小于静摩擦力B.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
摩擦力大小不变D.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改变【答案】BD【详解】A.人推木箱,而木箱仍然静止,此时推力等于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A错误;BCD.木箱静止,因此受力平衡,即推力和静摩擦力平衡,由平衡关
系可知,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BD正确,C错误。故选BD。2.(2021·浙江高一期中)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左边轻塞一个小纸团(有一定宽度),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B.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D.最终小纸团的左侧位置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答案】ABC【详解】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木块
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增大拉力达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此时说明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
力将减小,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故选ABC。3.(2021·哈尔滨市·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木块甲、乙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拉伸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
/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C.若逐渐增大F的过程中,直到木块乙即将移动,则木块乙所受的摩
擦力逐渐增大D.若逐渐增大F的过程中,直到木块甲即将移动,则木块甲所受的摩擦力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增大【答案】BD【详解】AB.弹簧弹力为F1=kx=400N/m×0.02m=8N甲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2550N12.5
NmAfG===甲乙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2560N15NmBfG===乙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木块乙受弹簧向左的弹力为8N.拉力为1N,共7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为7N,木块甲受到向右的弹力为8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
为8N,故A错误,B正确;C.对乙有FfF+=乙弹随F的增大,摩擦力减小,当F=8N时,摩擦力变为0,再增大F,摩擦力将反向增大,故C错误;D.增大F到使甲即将移动此过程中,弹力不变,甲的摩擦力不变,继续增大F,乙开始运动,甲与乙间的距离增大,则弹力增大
,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直到甲即将开始运动,故D正确。故选BD。4.(2021·陵川县高级实验中学校高一开学考试)用手握住一个油瓶(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油瓶中的油越多,手必须
握得越紧B.摩擦力等于油瓶与油的总重力C.油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瓶中油的多少有关D.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答案】BC【详解】A.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所以当瓶中油的质量增大时,静摩擦力增大手握瓶的力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BC.油瓶始终
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则摩擦力等于油瓶与油的总重力,即油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瓶中油的多少有关,故BC正确;D.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摩擦力越大,但摩擦力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
BC。二、单选题5.(2021·云南丽江市·高一期末)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常见的几种力。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几何中心必与其重心重合B.有弹力时,可能同时存在摩擦力;有摩擦力时,一定同时存在弹力C.摩擦力
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答案】B【详解】A.任何有规则形状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几何中心必与其重心重合,故A错误;B.有弹力时,可能同时存在摩擦力;根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可知,有摩擦力时
,一定同时存在弹力,故B正确;C.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D.静摩擦力可以在零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故D错误。故选B。6.(2021·浙江)下面关于摩
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NFF=直接计算B.拉不动物体,是因为拉力小于摩擦力C.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答案】A【详解】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NFF=直接计算,选项A正确;B.拉不动物
体,是因为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选项B错误;C.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A。7.(2021·浙江高一期中)《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
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若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B.若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若小球在
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铁夹夹金属小球一起水平移动,小球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答案】B【详解】AB.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B正确;C.增
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重力,大小不变,C错误;D.若水平移动铁兲,由于小球在竖直方向受力始终平衡,且没有相对运动,故小球受到的还是静摩擦力,D错误。故选B。8.(2021·浙江高一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
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小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小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答案】B【详解】甲、乙、丙三个物体中,甲对地面的正压力最小,乙对地面的
正压力最大,所以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小,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故B正确。故选B。9.(2021·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下的,所以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方向彼此平行B.挂在绳上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引起的C.静摩擦力不仅能产生于两个静止
的物体之间,也以产生于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D.当接触面粗糙的两个物体间相对滑动停止后,则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零【答案】C【详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但地球是球体,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的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彼此不平行,故A错误;B.弹力是施力物
体的形变引起的,挂在绳上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是由于绳子的形变引起的,故B错误;C.静摩擦力不仅能存在于两静止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两个运动物体之间,但两个物体要相对静止;故C正确;D.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相对速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C。10.(2021·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公式FN=可知,动摩擦因数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B.由公式vat=可知,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则加速度越大C.由公式xvt
=可知,物体运动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越大D.由公式Fk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所受弹力成正比【答案】A【详解】A.由公式FN=可知,动摩擦因数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A正确;B.公式vat=采用比值定
义法,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运动时间无关,B错误;C.公式xvt=采用比值定义法,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与位移无关,C错误;D.公式Fkx=采用比值定义法,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与所受弹力无关,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