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练习: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1) 含解析.doc,共(6)页,139.00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8708be90ec32b845e85f70425dba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课时优案1沁园春·长沙(1)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沁.园春()②橘.子洲头()③百舸.()④寥廓..()⑤峥嵘..()⑥挥斥方遒.()⑦浪遏.飞舟()答案①qìn②jú③gě④liáokuò⑤zhēngróng⑥qiú
⑦è(2)多音字①当.()“钱荒”来袭时,游离于金融监管系统之外的典当.()行却“火”了一把。②你还曾.()记得曾.()祖父的嘱咐吗?你完成了多少?③金融地产能否.()咸鱼翻身,股指走势会不会否.()极泰来,人们拭目以待。答案①dāng
dàng②cénɡzēnɡ③fǒupǐ2.理解词语(1)百舸.:(2)浪遏.飞舟:(3)挥斥方遒.:(4)指点..江山:(5)激扬..文字:(6)粪土..当年万户侯:(7):不平凡或不寻常的日子。(8):风采才华正盛;形容朝气蓬勃
,富有才华。(9):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也说“扬清激浊”。答案(1)大船,这里泛指船只(2)阻止(3)强劲有力(4)议论,评论(5)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6)以……为粪土,意动用法(7)
峥嵘岁月(8)风华正茂(9)激浊扬清3.辨析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苍茫·苍莽灿烂的阳光下,在这万里长城之巅,你可以慢慢去品味金山岭长城的雄浑古朴,细细感受它的幽静。举目远眺,只见群山,风景如画,气势雄伟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2)风华正茂·年富力
强那时我们,精力旺盛,不论撰文,还是校对,都能得心应手。现在我们,都已走上领导岗位,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3)峥嵘岁月·蹉跎岁月这些抗日老战士永远铭记在战争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生在新时代,如果明知己之不足而不改,最
后只能在中渐渐消逝,不留痕迹。答案(1)苍茫苍莽(2)风华正茂年富力强(3)峥嵘岁月蹉跎岁月解析(1)两者都表示“空阔辽远、无边无际”。“苍茫”强调边际遥远朦胧,看不清楚,常用于形容大地、暮色。“苍莽”侧重于阔大,适用于带草的旷野或是茂密的林地。(2)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
最好的时候;形容青年人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多用作谓语,侧重于正当年(年轻)。年富力强:年纪轻,精力旺盛。侧重于年龄和能力的合理搭配。富,指未来的年岁多。(3)峥嵘岁月:不平凡或不寻常的日子。蹉跎岁月:光阴白白地过去。“峥嵘岁月”侧重日子不平凡;“蹉跎岁月”侧重光阴虚度。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语言力求简洁。答案□01独立寒秋图□02峥嵘岁月图□03中流击水图□04静□05动2.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
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C.上阕一个“看”字引领了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的各
种景色。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答案D解析结合所处开篇的位置和内容,“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说法牵强。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力量)方遒竞.(却)自由漫
.(满)江B.浪遏.(阻止)飞舟谁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同伴)激扬..(激浊扬清)万户侯...(文中指地位很高的人)D.中流击水..(击打水)峥嵘..(不平凡)岁月稠.(多)答案B解析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竞”,竞相。C
项,“万户侯”在本词中借指大军阀、大官僚。D项,“击水”在文中指“游泳”。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新时期,新目标,广大干部要抵制腐败,发扬的优良作风,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全国人民要昂扬,势如风樯阵马,在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征途中多多谱写新章,让的祖国大地洋溢着幸福的光芒。A.激浊扬清意气辽阔B.激浊扬清义气寥廓C.隐恶扬善义气辽阔D.隐恶扬善意气寥廓答案A解析(1)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隐恶扬善:隐瞒人的坏处,而
表扬他的好处,这是古代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语境中说广大干部做事,应用“激浊扬清”。(2)意气: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闹意气”。义气:①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义气凛然”
;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义气”往往适用于牺牲自己利益的场合,而“意气”往往指精神状态。语境中有“昂扬”,故用“意气”。(3)辽阔:广阔,宽广。寥廓:高远空旷。语境中形容对象是“祖国大地”,故用“辽阔”。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描
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B.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的时候。C.《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了
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D.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反映出的崇高美。答案C解析A项,
“提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的问题”。B项,句式杂糅,正值就是“正到什么时候”,应删去句末“的时候”。D项,搭配不当,“壮志豪情”与“使人读后”不能搭配。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①历史如潮,橘子洲上的江风吹落了多少春华秋实②当毛泽东临江作赋、踌躇满志的时候③物换星移,血雨腥风的史篇早已离我们远去④眼前只见欲一睹领袖风采的如织游人⑤谁会相信中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书生意气的青年手中A.②⑤③④①B.②⑤①③④C.①③④②⑤D.③④①
②⑤答案B解析②⑤句回答毛主席诗句所提出的问题;①③④是感慨历史兴亡的文字,①感慨历史,紧承上文,③④感慨物换星移,而今游人如织。注意根据标点符号来判断句间关系。二、课内精段鉴赏阅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完成5~6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运用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浓,“透”写江之清,“争”写行船之奋。B.上阕以“看”和“怅”为线索。“看”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怅”此处意为惆怅,即为人民不能主宰世界而惆怅。C.词的下阕重在抒情。以“忆”和“恰”为线索。由“忆
”追忆往事,“恰”引领七句,突现了“竞自由”的青年革命家的风貌。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激流勇进的精神,含蓄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答案B解析“怅”,这里用
来表达由深思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6.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生机勃勃的绚丽秋景,为什么会发出“谁主沉浮”的慨叹?答:答案词人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不禁思绪万千: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是你消长兴衰的主人呢?如果是昏庸透顶、只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封建统治者,那么这一
派万紫千红的灿烂秋色还会延续吗?如果是献身祖国、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者,那么就不会辜负这大好秋色,反而会使之锦上添花。这里的慨叹,道出了词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和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