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教师用书:模块复习课含解析.pdf,共(13)页,351.96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93ed5e5be88d4fae7fb9371588d56e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师用书独具)[核心知识回顾]一、运动的描述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来研究物体的运动.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4.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5.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即v=ΔxΔt,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6.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作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7.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般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8.瞬时速率:简称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
,是标量.9.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12at2(3)位移与速度的
关系式:v2-v20=2as1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12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12.对xt图像的理解:(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
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13.对vt图像的理解(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的意义: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14.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述: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和避免碰撞等问题.15.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
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二、力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
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5.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
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6.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
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面间有弹力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①滑动摩擦力f=μN;②静摩擦力:与外力有关,范围:0<f≤f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7.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
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8.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9.力的运算法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力(或矢量)首尾相连从而求出合力(或合矢量)的方法.10.力的分解方法
:①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②正交分解.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
定律.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4.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3)适用范围: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
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5.两类动力学问题:(1)已知受力确定运动情况;(2)已知运动确定受力情况.6.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
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7.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3)导出单位有牛顿、米/秒、米/秒2等.8.超重和失重:(1)视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称为视重.(2)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3)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4)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四、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的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合=0或者Error!2.共点力平衡的几条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力
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一个力一定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易错易混辨析]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地面或相
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提示]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2.研究体操运动员的比赛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3.作息时间表中“早读7:30-8:15”中的“7:30”指的是时间.[提示]“
7:30”指的是某一时刻,“作息时间表”应该为“作息时刻表”.4.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上的数值是指平均速度.(×)5.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提示]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6.甲的加速度a甲=2m/
s2,乙的加速度a2=-2m/s2,则a甲>a乙.[提示]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7.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提示]匀变速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提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9.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这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10.物体由某高度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提示]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运动.11.无
论是xt图像还是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12.vt图像中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提示]vt图像中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该时刻瞬时速度相同.13.两物体在追及过程中,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逐渐减小.(×)[提示]当v前>v后时间距会逐渐增大,当v前<v后时
间距会逐渐减小.14.物体所受的弹力方向与自身的形变方向相同.(√)15.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的方向.(×)[提示]轻杆上的弹力不一定沿杆.16.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提示]静摩擦力产生于两个存在相对运动趋势的接触物体之间,与物体是否运动无
关.17.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18.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力.(×)19.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提示]物体不受下滑力的作用,其仅仅是重力产生的效果.20.若三个力F1、F2、F3
平衡,将F1转动90°时,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F1.(√)21.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提示]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2.物体速度为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提示]平衡状态是指a=0的状态,与v无关.23.人在松软的的
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提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24.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施力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25.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
的单位关系.(√)26.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其对地板的压力大于重力.(×)[提示]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小于重力.27.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的重力为零.(×)[提示]完全失重状态下,
重力大小并不改变.28.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完全由物体的加速度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29.整体法和隔离法是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30.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应采用隔离法.(√)[提示]整体法常用来求系统的外力,而求系
统内各部分间作用力应采用隔离法.[高考真题感悟]1.(多选)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现将重物向右上方
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AD[设重物的质量为m,绳OM中的张力为TOM,绳MN中的张力为TMN.开始时
,TOM=mg,TMN=0.由于缓慢拉起,则重物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两绳张力的合力与重物的重力mg等大、反向.如图所示,已知角α不变,在绳MN缓慢拉起的过程中,角β逐渐增大,则角(α-β)逐渐减小,但角θ不变,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得:TOMsinα-β=mgs
inθ,(α-β)由钝角变为锐角,则TOM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正确;同理知TMNsinβ=mgsinθ,在β由0变为π2的过程中,TMN一直增大,选项A正确.]2.(2017·全国丙卷·T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将一
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cmB.92cmC.98cmD.104cmB[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距80cm的两点上,钩码挂在弹性
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以钩码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胡克定律F=k(l-l0)=0.2k,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几何知识得F=mg2sinα=5mg6;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设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l′,由胡克定律
得F′=k(l′-l0),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mg2,联立上面各式解得l′=92cm,选项B正确.]3.(2017·全国甲卷·T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
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3B.36C.33D.32C[设物块的质量为m.据平衡条件及摩擦力公式有拉力F水平时,F=μmg①拉力F与水平面成60°角时,Fcos
60°=μ(mg-Fsin60°)②联立①②式解得μ=33.故选C.]4.(2016·全国卷Ⅲ·T1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
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m2B.32mC.mD.2mC[如图所示,由于不计摩擦,线上张力处处相等,且轻环受细线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由于a、b间距等于圆弧半径,则∠aOb=60°,进一
步分析知,细线与aO、bO间的夹角皆为30°.取悬挂的小物块研究,悬挂小物块的细线张角为120°,由平衡条件知,小物块的质量与小球的质量相等,即为m.故选项C正确.]5.(2016·全国卷Ⅰ·T21)(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BD[由题图知,甲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甲=10m/s2.乙车做初速度v
0=10m/s、加速度a乙=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s内甲、乙车的位移分别为:x甲=12a甲t23=45mx乙=v0t3+12a乙t23=52.5m由于t=3s时两车并排行驶,说明t=0时甲车在乙车前,Δx=x乙-x甲=7.5m,选项B正确;t=1s时,甲车的位移为5m,乙车的位
移为12.5m,由于甲车的初始位置超前乙车7.5m,则t=1s时两车并排行驶,选项A、C错误;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52.5m-12.5m=40m,选项D正确.]6.(2016·全国卷Ⅰ·T19)(多选)如图,一光滑
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D[因为物块b始终保持静止,所以绳OO′的张力不变,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不变,选项A、C错误;拉力F大小变化,F的
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都发生变化,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物块b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选项B、D正确.]7.(2016·全国卷Ⅱ·T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
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A[以O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当用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O点时,则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选项A正确.]8.(
2017·全国丙卷·T25)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kg和mB=5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
速度大小均为v0=3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解析](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
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和f3,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f1=μ1mAg①f2=μ1mBg②f3=μ2(m+mA+mB)g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aA④f2=mBaB⑤f2-f1-f3=ma1⑥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v1=v0-aBt1⑦v1=a1t1⑧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v1=1m/s⑨(2)在t1时间间
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B=v0t1-12aBt21⑩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1+f3=(mB+m)a2⑪由①②④⑤式知,aA=aB;再由⑦⑧式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
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1变到v2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v2=v1-a2t2⑫对A有v2=-v1+aAt2⑬在t2时间间隔内,B
(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1=v1t2-12a2t22⑭在(t1+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A=v0(t1+t2)-12aA(t1+t2)2⑮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s0=sA+s1+sB⑯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s0=1.9m(也可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答案](1)1m/s(2)1.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