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6)页,1.935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46980c33b95e35b70db6555e97527f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安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检测地理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总分60分)中国刷业基地潜山市源潭镇制刷业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农户收集农村闲置的猪毛进行加
工,做成半成品猪鬃和成品油漆刷,再由供销员到批发市场推销。本世纪初,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制刷产业,政府在镇区规划2平方公里设立特色产业园。目前,源潭镇从事刷业产品生产及贸易的各类企业624家,从业人员达2万人,年产值20亿元。完成下面小题。1.源潭镇制
刷业最初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劳动力廉价B.原材料丰富C.技艺先进D.市场广阔2.近年来下列影响源潭镇制刷业区位因素中,发生有利变化的有()①市场规模②环保成本③集聚协作④劳动力成本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潜山市源潭镇打造中国刷业基地,对潜山市的主要影响是()A.农业科
技快速发展B.快递物流得到完善C.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D.人口流动率逐步降低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二者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如图示意产城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产城”分离带来的现象可能有()
①职工上下班通勤时间长②主城区城市功能分区混乱③主城区居住功能减退④部分区域工业化领先城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的5.下列有利于“产城”融合的措施有()①加快产业结构升级②优化城市功能布局③完善主城区居住功能④控制城市人口数量A.①②B.②
③C.③④D.①④我国天山南坡某山地坡地与谷地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山坡风化作用强烈,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山地表层以砂岩层为主,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下图示意该山地地形剖面,Ⅰ、Ⅱ、Ⅲ
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的植被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中的三个草甸区()A.Ⅰ区植被类型、数量较多B.Ⅱ区范围受地表径流影响C.Ⅲ区植被稳定性较差D.Ⅲ区水分条件最为优越7.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推测该地植被带的变化特点是()A.山
地森林带下限持续降低B.山谷草甸带范围可能变大C.山地森林带上限先升高后降低D.谷地生物数量先减少后增多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泉眼海拔3530-3570m。该地甲、乙两区域温泉水温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曲戈河河谷地形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
中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B.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C.石灰岩、卵石层、花岗岩D.卵石层、石灰岩、花岗岩9.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乙区域()A.低,海拔高度的差异造成B.低,岩石透水性的差异造成C.高,离河远近差异造成D.高,离岩浆距离的差异
造成海砂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海洋第二大矿产资源,是分布于近岸及大陆架海域不同粒径的砂,来源于海底沉积物的冲刷及搬运堆积、入海河流输砂。山东半岛多岩浆岩分布。下图示意渤海建筑海砂资源(粒径>0.125mm的含量大于
50%)总体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10.某处海域的海砂主要由花岗岩发育而成,该地最可能是()A.莱州浅滩B.秦皇岛近岸C.曹妃甸D.兴城-绥中近岸11.黄河口缺少建筑海砂是由于()A.渤海洋流作用强,粒径大海砂被
侵蚀搬运,难以形成海砂堆积B.黄河下游地形平坦,搬运能力较弱,粒径大的颗粒物提前沉积C.黄河口处向海洋突出,潮汐侵蚀作用强,海砂难于沉积D.黄河口花岗岩埋藏深,难于被风化、侵蚀,缺少海砂堆积12.近年来,由于建筑用砂市场日益火爆,引发了大量的非法盗采海砂行为,影响海洋生态
环境,因为采砂()A.对海岸带基础设施产生破坏,如航运、管道缆线B.导致海底环境破坏,海洋鱼类缺水大量减少C.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导致部分海洋生物死亡D.破坏海底地形地貌,导致海水入侵、海水倒灌“塘浦圩(wéi)田”是江南地区早期土地开发的有效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
独特智慧,2024年入选江苏省第三批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当地居民在平地开挖出河网,东西向称为横塘,南北向称为纵浦,挖塘浦的土筑成的堤岸称为圩岸,圩岸内部为居住和耕种的圩田。图为圩田纵向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江南建设“塘浦圩田”的地区早期土地开发的困难在于()A.土壤贫瘠B.土层浅
薄C.地形崎岖D.地势低洼14.江南地区早期建设的塘浦,其主要功能是()A养殖B.航运C.供水D.排水15.一般来说,圩田内宜居住的地区是()A.头进B.二进C.圩心D.内河准确判断地温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对永久冻土发育特征的评估、寒区冻土模式下边界深度的
确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区土壤湿度从地表向下呈“Y”字形的变化规律,T₁、T₂分别为全年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M界面、N界面分别代表永久冻土的上界和下界。全球气候变化对永久冻土影响的.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一般而言,地表不存在永久冻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
形B.植被C.水分D.太阳辐射17.据图示信息可以推知()A.暖季地下热量往上传递B.地温随深度变大而降低C.在一定深度地温全年恒定D.越接近地表地温年变化越小18.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地温随深度变化及永久冻土变化的表现为()A.Y线整体上移B.M
界面向下移C.N界面向下移D.T₁变小、T₂变大我国新疆、福建等地先后引进了“智能太阳花”技术,安装了可以昼开夜合和智能追光,并具备自动清洗、远程操控等功能的太阳能路灯。下图为某智能太阳花路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与福建相比,新
疆的“智能太阳花”在一天内()A仰角变化幅度较大B.仰角变化幅度较小C.冬半年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夏半年水平转动角度较小20.春分日,当福建的“智能太阳花”路灯柱影子最短时,新疆的“智能太阳花”()A.“花朵”朝向西南B.“花朵”朝向东南C.影子朝向正北D.影子将会变长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镇扬河段地处长江河口区,其北岸为冲积平原,南岸为基岩低山。16世纪中后期,淮河南下汇入镇扬河段,成为长江一支流,而在此之前,这里原有一些小沙洲。淮河入江后,沙洲面积快速
增加,形成南、北汊流,后来沙洲向北并岸,现今已发育为长江北岸(下图)。几百年来,镇扬河段演变剧烈,给沿岸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1)说出自16世纪中后期至今长江镇扬河段河道的形态变化。(2)说明镇扬河段淮河入口外沙洲演变为长江北岸的地质作用过程。(3)简述镇扬河段演变对
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