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06 热学与近代物理-【选择题组】2023年高考物理分题型多维刷题练(原卷版).docx,共(23)页,2.652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2e16163d23a0fd6ece1dd097e33ca2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6热学与近代物理(第1小题-第7小题为单选题,第8小题-第10小题为多选题)1.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B.物体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
目增多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则物体的温度越高2.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A
.体积变大,压强变小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3.液晶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对于液晶的认识正确的是()A.液晶态就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B.液晶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C.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
晶体的各向异性D.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多,如果一种物质是液晶,那么它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液晶4.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导线的一部分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赫兹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C.电磁
铁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麦克风是电流的磁效应D.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5.一束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后,可以测出氢能发出六种频率的光,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用这束单色光照射某一逸出功是2.21eV金属,测得从金属中射
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A.12.75eVB.10.54eVC.9.88eVD.7.99eV6.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大发现,说法正确的有()A.牛顿通过真实实验和逻辑推理认为重物和轻物下落一样快B.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
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通过安培定则判断方向C.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不但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而且引入了电场线D.伦琴发现了一种射线叫X射线,它是由原子核受激发出的7.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B.牛顿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建立了狭义相对论8.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V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图象,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
状态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气体的内能增大B.气体的压强减小C.气体的压强不变D.气体对外做功,同时从外界吸收热量9.下列现象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是()A.钢针浮在水面上B.船只浮在水面上C.太空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D.布伞伞面的布料有缝隙但不漏雨水10.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
越容易平衡(第1小题-第7小题为单选题,第8小题-第10小题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经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大B.若b光照射某金属可发生光电效应,则c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
能发生光电效应C.若分别让a、b、c三色光经过一双缝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D.若让a、b、c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同一介质射入空气中,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2.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贝可勒尔首先发现了X射线B.波尔理论成功的解释
了所有的原子光谱问题C.普朗克首先把能量子引入了物理学,正确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D.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电荷量3.关于两类永动机和热力学的两个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B.第一类永动机不
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C.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做功不一定改变内能,热传递也不一定改变内能,但同时做功和热传递一定会改变内能D.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完全变成功是可能的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的原因是因
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C.液体表面张力形成原因是表面层液体分子比内部更密集D.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5.如图甲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内用绝热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放置,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汽
缸倒立挂起,稳定后如图乙所示,该过程中缸内气体()A.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内能减小,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C.温度降低,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D.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
加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为状态b,再变为状态c,其pV−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气体温度升高B.由状态b沿图像变化到状态c气体温度升高C.由状态a沿图像变化到状态b气体要从外界吸热D.气体在状态c的内
能大于在状态a的内能7.用同位素21082Pb衰变的半衰期,可测定百年以来现代沉积物的绝对年代和沉积速率。21082Pb衰变方程为2102108283PbBiX→+。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1083Bi不再具
有放射性B.21083Bi的核子平均质量比21082Pb的小C.X是21082Pb中的一种核子D.X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
场C.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大小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能在真空中传播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昆虫能站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
恒定律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均减小D.晶体熔化时要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加10.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中间有一挡板,右半边封闭有理想气体,左半边是真空。若把挡板抽开,右边气体将向左边膨胀
,最后气体将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B.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减小C.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气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小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抽开挡板,挡板左侧气体分子不能全部自发地回到右侧(第1小题-第
7小题为单选题,第8小题-第10小题为多选题)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B.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C.相对论时空观不能通过实验验证D.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
在很多装饰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磁波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
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3.如图所示为氦离子(He+)的能级图,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关于氦离子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氦离子,最多可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从n=4向n=3能级跃迁,要向外辐射2.64eV能量C.处于n=
1能级的氦离子,可以吸收54.0eV的能量而发生电离D.从n=3跃迁到n=2能级比从n=2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波长短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再回到状态a的过程,a→b是温度为T1的等温过程,c→d是温度为T
2的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构建了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用来做功的理想过程,符合卡诺循环的热机的效率为211T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且吸收热量B.b→c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气体
内能的减少量C.c→d过程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减少D.由卡诺循环可知热机效率可能达到10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一定改变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C.气体向真空膨胀的过程是可逆的D.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
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多6.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可以通过是否存在固定的熔点来判断固体是晶体或非晶体B.图乙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制成的C.图丙水黾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说明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
力D.图丁中的酱油与左边材料不浸润,与右边材料浸润7.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用横截面积2100cmS=的质量不计且光滑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上静止一质量为m的重物。图乙是密闭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VT−图像,密闭气体在A点的压强51.0310PaAp=,
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吸收热量500JQ=。已知外界大气压强501.0110Pa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质量1kgm=B.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为238.010m−C.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
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202JD.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的内能增加294J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后叶子表面上的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
内能一定增加C.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同性D.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微粒越大,运动越显著9.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粘着艾绒
,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B.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变大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10.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由图甲可知,用光子能量为1.89eV的光直接照射大量处于2n=激发态的氢原子,不能使氢原子跃迁B.由图甲可知,用光子能量为1.89eV的光直接照射大量处于2n=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电
磁波C.图乙所示14C的半衰期是5730年,则100个14C经过5730年还剩50个14CD.图丙是利用金属晶格作为障碍物得到的电子衍射图样,则电子动能越大衍射现象越不明显(第1小题-第7小题为单选题,第8小题-第10小题为多选题)1.下列有关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船过河的时间会因
河中心附近水流速度逐渐增大而减少B.接近光速的列车,地面上的人观测它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缩短C.只要高度合适,北京上空也可能存在同步卫星D.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2.放射性物质碳14(146C)可用于检测文物的年份,碳14经过
某一衰变后变成氮14(147N),半衰期为57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衰变为β衰变B.碳14包含6个中子C.文物的年份越久,文物中碳14的半衰期越长D.50个碳14原子核,经过5730年一定剩下
25个碳14原子核3.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当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沿x轴向O运动时,则在两分子间距逐渐减小的过程中()A.从r3到r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
都减小B.从r2到r1,分子间引力、斥力与合力都增大C.从r3到r2,分子势能始终减小D.从r2到r1,分子势能始终增大4.某同学在水杯中倒入一半开水后,将杯盖盖上后杯内空气(视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温度约为97℃,一段时间后,该同学想喝水时,发现杯盖很难被打开,若此时杯中空气的
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均为1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盖很难被打开的原因是降温后杯内空气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B.17℃时杯内空气的体积比97℃时的大C.17℃时杯内空气的密度比97℃时的大D.17℃时杯内空气对杯壁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比9
7℃时的少5.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时,单位时间碰撞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一定增大D.因为液体表面层中分子只存在引力,从而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6.如图所示
,A、B两装置均由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且插入水银槽的深度相同。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水银柱均上升至玻璃
泡上方位置后达到稳定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两管中水银内能的增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C.A和B中水银体积增量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D.A和B
中水银上升高度不能确定,故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1.62eV~3.11eV,则处于第4能级状态的氢原子,辐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有2条B.当氢原子的电子由
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C.处于第3能级状态的氢原子,辐射出三种波长分别为λ1、λ2、λ3(λ1>λ2>λ3)的三条谱线,则λ1=λ2+λ3D.若处于第2能级状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第5能级
跃迁到第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也一定能使此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射线是原子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波长很短的电磁波B.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用金箔而没有用铝箔,主要原因是金的延展性比铝好C.汤姆孙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并粗略测到了该种
粒子的电荷量,发现了电子D.核子结合成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叫作结合能,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9.中国自主三代枝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枝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于2022年3月25日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两台机组每年总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华龙一号”在安
全、技术和经济指标上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华龙一号”利用重核的裂变,一个重要的核反应方程是235114489192056360U+nBa+Kr+nx→。则()A.快中子更容易使轴核裂变B.核反应式中x=3C.8936Kr的比结合能大于23592U的比结合能D.“华
龙一号”两台机组发电一年需消耗23592U核约为0.8kg10.如图所示,向一个空的铝制饮料罐中插入一根粗细均匀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长度可忽略)。如果不计大气压的变化,该装置就是一支简易的气温计。关于该气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计刻度是均匀的,左大右小B.读数变大过程,罐中气体压强增大C.读数变大过程,罐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D.读数变小过程,罐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其做的功(第1小题-第7小题为单选题,第8小题-第10小题为多选
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
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可能等于吸收光子的频率D.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
电势能增大,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总能量减小B.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C.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D.原子核越大,它的结合能越高,原子核越稳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
制核武器的钚239(23994Pu)由铀239(23992U)经过2次β衰变而产生B.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C.20g的23892U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质量变为15gD.23892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9438Sr和14054Xe的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核子总数减少4.若以M表示
水的摩尔质量,V液表示液态水的摩尔体积,V气表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液为液态水的密度,气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0V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正确的是()A
.AN=Vm液液B.气=A0MNVC.0V=m气D.0V=AVN气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银,但在其中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其长度为l。在空气柱上面的一段水银柱长为1h,
空气柱下面的水银面与左管水银面相差为2h。若往管内加入适量水银(水银没有溢出),则()A.水银加入右管,l变短,2h变大B.水银加入左管,l不变,2h变大C.水银加入右管,l变短,2h不变D.水银加入左管,l变短,2h变大6.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A.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受到空气分子吸引B
.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间距离比内部小,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C.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间距离比内部大,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D.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间距离比内部大,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7.如图所示,密封的矿泉水瓶中,由于底部放置在加热装置上,距瓶底部越
近,水的温度越高。一开口向下、导热良好的小瓶置于矿泉水瓶中,小瓶中封闭一段空气。轻轻挤压矿泉水瓶,使得小瓶缓慢向底部下沉,小瓶内气体不断吸热,则在小瓶逐渐下沉的过程中,小瓶内气体()A.内能减少B.增加的内能大于吸收的热量C.对外界做正功D.温度升高,分子的速率都增大8.全飞秒激光是国
际上最先进的角膜屈光手术模式之一,目前仅德国蔡司的“VisuMax”全飞秒激光系统可以应用于“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中。经查阅资料得知,飞秒激光是一种波长1053nm的激光,已知普朗克常数为6.6310−34J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秒激光的传播速度有可能超过3108m
/sB.飞秒激光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C.飞秒激光的频率为1.053106HzD.飞秒激光的光子能量约为1.2eV9.目前,地球上消耗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内部核聚变时释放的核能。如图所示,太阳能路灯的额定功率为P,光电池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为。用0P表示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太阳与地球的
间距为r,地球半径为R,真空光速为c。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能量损耗,电池板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等效面积为S。则在时间t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路灯正常工作消耗的太阳能约为1EPt=B.因释放核能而带
来的太阳质量变化约为02Ptmc=C.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总能量约为2022740PtREr=D.路灯正常工作所需日照时间约为200407rPttPS=10.气闸舱是载人航天器中供航天员进入太空或由太空返回用的气密性装置,其原
理如图所示。座舱M与气闸舱N之间装有阀门K,座舱M中充满空气,气闸舱N内为真空。航天员从太空返回气闸舱N后,打开阀门K,M中的气体进入N中,最终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舱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
内能不变B.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C.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D.N中气体不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M中(第1小题-第7小题为单选题,第8小题-第10小题为多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B.第一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
第二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C.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D.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常用手段2.装有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薄铝筒开口向下浸在恒温水槽中
,如图所示,现推动铝筒使其缓慢下降,铝筒内气体无泄漏,则铝筒在下降过程中,筒内气体不可能的是()A.压强增大B.内能增大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3.“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分别挤有水球的两块板慢
慢靠近,直到两个水球融合在一起,再把两板慢慢拉开,水在两块板间形成了一座“水桥”。如图甲所示,为我们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水桥”表面与空气接触的薄层叫表面层,已知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总体反映该表面层里的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是B位置B.“水桥”表面层中两水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与其内部水相比偏小C.“水桥”表面层中水分子距离与其内部水分子相比偏小D.王亚平放开双手两板吸引到一起,该过程分子力做正功4.2021年中国的“人造太阳”技术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中发生的主要是氢
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过程吸收能量B.该核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的质量C.氘、氚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为234112H+HHe+X+17.6MeV→,其中X是中子D.该核反应放出的能量来源于氘、氚原子
中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5.氢原子能级如图甲所示。一群处于4n=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分别用这些频率的光照射图乙电路的阴极K,只能得到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为
12.75eVB.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C.图中M点的数值为-6.34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持续增大6.如图所示,铯133原子基态有两个超精细能级,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发出光子的频率约为9.2×109Hz,时间单位“秒”是根据
该辐射光子的频率定义的。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nm~700nm。则()A.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B.该跃迁辐射出的是γ射线C.铯133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大于9.2×109HzD.用频率为9.2×109Hz的光照射锌板,能发生光电效
应7.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性能良好的注射器内,注射器通过非常细的导气管与压强传感器相连,将整套装置置于恒温水池中。开始时,活塞位置对应刻度数为“8”,测得压强为P0。活塞缓慢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当发现导气管连接处有气泡产生时,立即进行气密性加固。继续缓慢压缩气体,
当活塞位置对应刻度数为“2”时停止压缩,此时压强为043P。则该过程中()A.泄漏气体的质量为最初气体质量的23B.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放出热量C.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D.泄漏出的气体的内能与注射器内存留气体的内能相等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
到状态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处于状态A时的内能等于处于状态B时的内能B.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其内能先减小后增大C.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117.5pVD.气体的体积为12.5V时,其温度最高9.
如图所示是某容器内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ABCA→→→过程的p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由状态C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D.气体处于状态A与状态C相
比,气体分子平均距离较小,分子平均动能较大10.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a)所示,一群处于4n=能级的氢原子,用其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如图(b)电路阴极K的金属,只有1种频率的光能使之发生光电效应
,产生光电子,测得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c)所示。电子电荷量为191.610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题述氢原子跃迁一共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12.75eVC.题述光电子能使处于3n=能级的氢原子电离D.若图(c)中饱和光电流为3.2
AI=,则1s内最少有13210个氢原子发生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