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体内物质的运输(二)(讲义)(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浙教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631 MB
  • 2025-01-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3.3.2体内物质的运输(二)(讲义)(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3.3.2体内物质的运输(二)(讲义)(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3.3.2体内物质的运输(二)(讲义)(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3.3.2体内物质的运输(二)(讲义)(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浙教版).docx,共(18)页,1.631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f0bf904ca383ecc5134e8a70461e6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二)物质循环与血液运输【知识点分析】一.心脏及其结构:1.整体结构:上房下室,左右互倒(1)心室:将血液从心脏泵出(2)心房:血液从身体回流回的地方,血液可流向心脏(3)主动脉:连接左心室,

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4)肺动脉:连接右心室,将血液泵到肺部(5)上腔和下腔静脉:将全身的血液回流至心脏(肺部除外)(6)肺静脉:将肺部的血液回流至心脏(7)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

(8)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2.心脏的工作原理3.心脏收缩舒张一次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舒张,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也有利于心脏持久的工作。二.血液循环:1.定义:血

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2.体循环路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

房。影响: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3.肺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影响: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含氧较多颜色鲜红)。【例题分析】【例1】《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

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循环的路径

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网乙→3→右心房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答案】D【解析】观图可知:1是肺静脉、2是肺动脉、3是上下腔静脉、4是主动脉。血液循环如图所示:。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

心室→4主动脉→全身的毛细血管网乙→3上下腔静脉→右心房,A正确。B.当血液流经甲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正确。C.血管2是动脉、血管1是静脉,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正确。D.当血液流经乙全身毛细血管网后,血液由鲜红色变

成暗红色,D错误。【例2】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

,c内流动脉血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答案】A【解析】A.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肺部毛细血管可给流进来的静脉血充氧变成动脉血。所以自a流进静脉血,经b

充氧,到c流出去的就是动脉血,故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图示中a为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c为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A正确。B.肾小球的功能是过滤,形成原尿,其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并且流的都是动脉血,故肾小球b,入球小动脉a和出球小动脉c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B不正确。C

.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所以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组织内毛细血管,流进来的a内是动脉血,流出去的c内是静脉血,B不正确。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胃壁时,胃的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

气进入胃组织细胞,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D不正确。【例3】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

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答案】B【解析】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D应该是左心室,⑤为小动脉,A错误。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说

法正确,B正确。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⑦是流出小肠的静脉血,经小肠吸收后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⑤内的要多,C错误。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经肺毛细血管后,氧气进入血液,⑦内的血液含氧量高,所以血液为动脉血,D错误

。【例4】如图是人体心脏与血管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可能是动脉也可能是静脉C.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应在a点处扎紧胶皮管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

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结扎c处止血【答案】C【解析】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但是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故A错误。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故B错误。C.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b部位的上方(近心端)a处,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

寻找,故C正确。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则b表示动脉,动脉出血应该包扎近心端(a处),故D错误。【例5】下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D

.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答案】C【解析】A.若②代表肺,则①为肺动脉流静脉血,③为肺静脉流动脉血,错误。B.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若②是肺,则③肺静脉中血液流向左心房

,错误。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C正确。D.从血液循环图中可知,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经过体循环后,血液中的含氧量变化是减少,因此若②是脑

,则③中氧含量小于①,错误。【例6】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流经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B.血管b是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血管a是主动脉,血管c是体静脉D

.血液从血管a流向c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答案】D【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A.a肺动脉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错误。B.经过b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加,因此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错误。C.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错误。D.血液从a肺动脉流向c肺静脉时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正确。【例7】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心,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B.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C.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答案

】B【解析】A.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A正确。B.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错误。C.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出现在心脏的左心房,

进而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C正确。D.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图中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D正确。【例8】如图为人体小

肠相关活动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物质①为蛋白质,经消化变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B.②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在人体结构层次中属于系统C.若血管A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则A为毛细血管D.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受冷能够收缩,这属于复杂反射【答案】C【解析】A.小肠是消化吸收的

主要场所,若图中物质①为蛋白质,蛋白质在小肠内的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A错误。B.②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在人体结构层次中属于组织,B错误。C.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管腔最小,只允

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因此若血管A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则A为毛细血管,C正确。D.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寒冷引起的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收缩,是由脊髓完成的非条件反射,D错误。【例9】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下列

观点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高输送血液提供动力C.与②连通的血管是主动脉,能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处D.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道,使动静脉血充全隔开【答案】C【解析】A.①右心房和②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而不会

倒流,A正确。B.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④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B正确。C.②右心室连通肺动脉,C错误。D.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D正确。【例10】下图是人体各类血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数据曲线,根据己有常识和图像

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类血管中,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血压也最低B.大动脉的血压最高,故此管壁较厚,弹性也较大C.心脏的收缩压大于舒张压D.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答案】A【解析】A.结合分析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各类静脉的血压最小,错误。B.分析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大动脉

的血压最高,此管壁较厚,弹性也较大,正确。C.心脏的收缩压(高压)大于舒张压(低压),正确。D.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的健康,正确。【例11】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管壁厚,弹性

大B.③收缩时将血液压入心室,房室瓣关闭C.④收缩时,血液流向肺动脉D.⑥收缩时会把血液压入主动脉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答案】B【解析】A.①是主动脉,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最快,A正确。B.③是右心房,右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右心房流向右心室,B错误。C.④右心室

收缩,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血液由右心室流向肺动脉,C正确。D.⑥左心室收缩时会把血液压入主动脉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心室壁最厚,这是与其体循环路径长、射血距离远的功能相适应的,D正确。【例12】如图

是心脏工作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ABCD为心脏四腔)和心脏跳动一次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关于心脏的工作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心室B.甲图表示心房和心室都收缩,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打开C.甲图表

示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对应乙图的的时间段是0.1s-0.4sD.甲图表示心房和心室都舒张,对应乙图的的时间段是0.4s-0.8s【答案】D【解析】ABC.图甲表示心房和心室都舒张,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流回心房。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故ABC错误。B.甲图表示心房和

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对照图乙可知,对应的时间段是0.4s-0.8s,故D正确。【例13】如图所示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实现的B.通过c过程,肺泡内的

气体进入血液要通过2层细胞C.血管甲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较高,颜色鲜红D.血管乙与血管丙相比,血管乙内的血流速度较快【答案】B【解析】A.过程a、b是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通过c过程,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通过2层细胞,B正确。C.血管甲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较低,C错误。D.血管乙为肺部毛细血管,血管丙为肺静脉,毛细血管的血流

速度较慢,D错误。【例14】一滴血在体内“旅行”,如图为它所经历的途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④收缩时,它从④进入①B.流经B后,它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C.由F出发到达E,它至少经过心脏2次D.从④到②的旅途,它为全身组织细胞提供养料和氧【答案】C【解

析】A.④右心室收缩时,它从④右心室进入A肺动脉,开始进行肺循环,A错误。B.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

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错误。C.血液由F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E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血液由F出发到达E,它经过心脏2次,C正确。D.肺循环的路线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从④右心室到②左心房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错误。【例15】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C.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D.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中的血液是静脉血【答案】D【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A.由血液循环途径可知a中的血液来自于左心室,A错误。B.a是动脉,c是静脉。与a相比,c管壁

薄,弹性小,B错误。C.b段是小肠处的毛细血管,葡萄糖在小肠吸收进入小肠处的毛细血管,C错误。D.a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静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D正确。【例16】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

细血管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肺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网乙→3→右心房B.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血液从静脉血管流经毛细血管网乙后到达动脉血管D.流经毛细血管网甲前后血管内血液由鲜红变成暗红【答案】B

【解析】A.肺循环的路径:右心室→2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1肺静脉→左心房,A错误。B.血管2是动脉、血管1是静脉,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正确。C.血液从动脉血管流经毛细血管网乙后到达静脉血管

,错误。D.当血液流经乙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错误。【例17】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心脏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B.血液

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甲和丁C.血管丁中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多的静脉血D.血管甲是肺静脉,里面是静脉血【答案】D【解析】A.心脏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故A正确。B.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这

样流经肺部以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甲、丁血管中为含氧量低的静脉血,甲中血液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浓度升高

,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所以甲、丁符合题意,故B正确。C.血管丁是从消化器官流出,血液流经消化器官时,消化器官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氧气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消化器官内组织细胞内,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组织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从消化器官流出的血液变成了

静脉血,故C正确。D.血管甲与右心室相连,是肺动脉,里面是静脉血,故D错误。【例18】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答案】C【解析】A.左心室壁最

厚,心肌发达,收缩有力,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这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A正确。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

四肢的大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但是只有四肢的大静脉内有静脉瓣而不是各静脉内都有瓣膜,C错误。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吸收的面积,所以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D正确。【例19】ECMO是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器,

短时间可完全替代心肺功能,用于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急救。工作原理如下:血液由股静脉B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回到患者颈静脉A。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图中“泵”代替了循环系统中心脏的功能B.氧合器中氧气从低浓度处扩散到高浓度处C.氧合器模拟

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D.经过气体交换后回到患者颈静脉中的血是动脉血【答案】B【解析】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在养合器的“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可见“泵”相当于心脏的作用,A正确。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高处扩散到浓度低处,B错误。C.体外膜肺氧合(ECMO

)设备工作的原理是: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可见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C正确。D.通过氧合器吸氧,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D正确。【例20】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患者在服用此药后,药物成分到达患者肺部的路径是()A.小肠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B.小肠毛细血管→上腔静脉

→右心室→右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C.小肠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D.小肠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答案】A【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根据血液循环图可知,

患者在服用此药后,药物成分到达患者肺部的路径是,药物进入小肠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患病部位),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