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05 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作业(原卷版)-2022年小升初语文暑假复习与开学分班考备考专题(全国通用).docx,共(8)页,37.77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7c60091ff6db51eb14813dd862a2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5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作业预习(七年级上)七年级(1)班拟定于2021年10月15日14:30在学校综合楼四楼会议室里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1.交朋友希望交到一个讲诚信的朋友,请你写出一句与诚信密切相关的句子,最好能够说出诚信的意义。2.请你为这
次活动用标语的形式做宣传,请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让大家更清晰朋友的重要性。3.同学们都喜欢美丽优雅的音乐老师李老师,想邀请她参加这次活动,假如你代表班级去邀请,你会这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_4.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1)拟写标语:读中华经典让我们知晓礼仪传承中华文明,交贤明朋友让我们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请你依据提示,将这句话压缩成一条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读经典知礼传承文明,______
_________。(2)设计活动:成功的活动离不开设计合理的具体活动项目。班委会集思广益,设计了下面一个具体活动项目,请你紧扣本次综合性学习帮他们再设计一个具体活动项目。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活动项目二:______________。(3)探究材料:探究下列材料,说说你获得的交友启示。【材料
一】习主席在演讲时,引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
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交友启示:_____________5.综合性学习学校正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
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活动一全班同学分为《论语》、唐诗、成语等不同的小组,阅读、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请你帮助完成。(1)《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交友
有关的成语。(根据意思写成语)示例:结交很投缘的朋友。(义结金兰)①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②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活动二(3)在“讨论怎样交友”这一环节中,大家对“网上交友的利与
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网上交友,有人反对网上交友,双方各执一词。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请你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调查,并完成下面的问题。调查分析:下面是对班上50名同学进行的调查统计,请根据你的分析,写出你的结论。调查项目人数
喜欢网上交友35了解网友的真实身份29有网友5有过被网友欺骗的经历3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无数文人
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标明朝代、作者。7.综合性学习。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朋友是一束阳光,一束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选择
什么样的朋友呢?一起来参加我们“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吧!(1)活动一:请你在横线上写上一句与“交友”有关的名言警句。(2)活动二:研读下面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事迹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
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事迹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
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伸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咸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3)活动三
:你的朋友小军认识了一位上海的网友,他想在寒假期间独自一人去上海见网友。你赞成他去吗?说说你的理由。8.“少年正是读书时”,七年级某班以“好书共读”为主题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①本周五下午班级将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须推迟15分钟放学。请你帮助班主任老师拟条手机短信,群发给本班学生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就“如何有选择地
读书”这一问题,小宁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发言稿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他修改。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种类日益繁多,但品质却良芳不齐,有选择地读书就尤为重要。A不加选择地读书,很可能读了一堆“垃圾”,不仅使自己
思维混乱、趣味低下,还白白浪费精力。B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得到大家的青味,是因为其故事情节丰富、文化内涵丰厚的原因。阅读中外名著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你不仅可以在书中体验不同的人生,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这样的读书才有意义。同学们,让我们都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吧!A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读书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小组进行《西游记》的阅读交流,请结合以下情节,就“
行者”形象阐述你的观点。选段一: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选段二:行者却自他角尖钻眼里钻出,现了原身,掣出铁棒,照铙钹当的一声打去,就如崩倒铜山,咋开金铙。可
惜把个佛门之器,打做个千百块散碎之金!唬得那二十八宿惊张,五方揭谛发竖。大小群妖皆梦醒。选段三:却说行者跳在九霄,全了性命,见妖兵回转,不张旗号,已知众等遭擒。他却按下祥光,落在那东山顶上,咬牙恨怪物,滴泪想唐僧,仰面朝天望,
悲嗟忽失声。叫道:“师父啊!你是那世里造下这选遑难,今生里步步遇妖精。似这般苦楚难逃,怎生是好!”——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五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校七年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我“读”我推荐】下面一段话介绍了两种读书方法,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很有帮助。请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或书籍,谈谈你怎样运用这两种方法去读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
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2)【我“读”我感悟】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你班王微同学准备了一篇文稿。下面是文稿中的一段文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一项
是()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不体现了中国对阅读炽热的情感。书籍能描绘浩
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沸腾起来。人生几十年,让我们以满腔热忱投入到阅读中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称的中华儿女。①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②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③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3)【我“读”我实践】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在这篇仅仅30个句
子的简短散文中,二十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某种情景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60字)春天天空田野煦日10.综合性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
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备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
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
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
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1)由材料一中的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的结论。(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蜜
蜂采蜜式读书法不适合______________的人,因为这种读书法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弊端在于______________。(3)对下列有关读书的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
金。(王贞白)——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要惜时。B.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的作用。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有时是无用的。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这两句诗是说读书时做学问的源头活水。1
1.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阅读,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图书馆有一副对联,由于某同学不小心把下联损坏了,请你根据上联把下联对完整。上联:藏古今学术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说出三种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育才中学决定采用问卷的形式,在全校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在回收的50份有效问卷中,几乎所有人在第一题“你认为课外阅读是必要的吗”的答案中,选择了“非常必要”或“必要”,分别占46%和50%,仅有两名同学
选择了“不是很必要”。不少同学在“阅读心得或感受”中表示,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拓展知识面”“丰富内心世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明白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但真正付诸实践的比例并不高。44%的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玩游戏”,只有40%的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阅读”,其他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了“旅游”“体育运动”等。材料二调查显示,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不到半数,52%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5~1小时。而阅读的时间段以“睡前”为主
,占68%。另外,18%的学生会在“上课时”读课外书,14%的学生选择在“早上或中午等其他时段”进行课外阅读。材料三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碎片化阅读正在流行。碎片化阅读。是指读者通过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的模式。通过微博获取信息的学生就占调查
的八成以上,“信息量大、阅读方便、更新速度快”是学生热衷微博的原因。而时间的碎片化也直接助推了快餐式的浅阅读,即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1)材料一、
二反映出学生阅读的哪些现象?(2)针对材料三,请你谈谈碎片化阅读的利弊。(3)你班将举行以“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