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含解析).docx,共(37)页,772.168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814c37d26c005bbf80ff59f747f596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
该时段为农历()A.初一前后B.初七前后C.十五前后D.二十二前后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C.清澈的泉水D.铝合金3.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
.水中树的倒影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4.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得以延续。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克隆山羊B.细菌的分裂繁殖C.试管婴儿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5.2019年是化学元
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A.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B.一个原子的质量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6.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A.刮大风时会有
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过B.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C.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7.荷花是我国
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
吸收来的D.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8.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
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镓酸锌中惊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9.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
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B.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C.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伞藻的
“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10.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氛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A.灯
L2短路B.灯L2所在支路开路C.c、d两点间开路D.c点左侧的零线开路11.取4支洁净的试管,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①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pH约为7)和1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分钟。然后将③号和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①号
和②号试管,充分摇匀,再放回37℃的水中水浴5分钟。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发现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这一实验可以说明()A.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B.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C.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D.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12.下
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测定空气中O2体积大致所占比例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将CO2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D除去氧气中混有的
少量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A.AB.BC.CD.D13.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14.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1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16.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
桌面向左的摩擦力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增大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17.某校学生于6月14日至17日在我国甘肃敦煌研学,研学时拍摄了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照片,如图所示。(1)形成图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________。(2)研学期间当地昼夜长短的特点是________。(3)骆驼的耳孔内布满绒毛,睫毛长而密,可以防止风沙的进入。驼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给生命所需
的能量和水分。这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18.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
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________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A.海洛因B.鸦片C.咖啡19.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
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自的________。(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______。20.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2)食醋是生活中
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21.生活中我们常用开瓶器打开瓶盖,如图所示使用开瓶器能
省力的原因是________。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器上的阻力________。22.难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上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_(选填“A”“B”“C”“D”或“E”)。(2)在去除
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________中。23.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1)喷向空中的水
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________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4小题6分
,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7分,第27小题8分,第28小题8分,共35分。)24.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
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1)得出“附着在试管
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
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第三小组实
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___
_____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5.小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车的车斗慢慢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车斗中的石料就沿车斗斜面滑落下来(如下左图所示)。小华想,车斗中的石料如果减少些,要滑落下来,车斗的倾
斜程度是否可以减小些?于是小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先把长木板放在水乎桌面上,将质量为100克带有钩码槽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如图所示。然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三个50克的钩码,将木板的右端慢慢抬高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h=20厘米。②第二次在木
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两个50克的钩码,第三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人一个50克的钩码,分别重复上述实验。(1)请你帮小华同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________(2)小华发现三次实验中,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
是一样的。那么车斗中的石料能刚好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认为可能与石料和车斗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将一块棉布、一块毛巾分别铺在长木板上,把放有一个50克钩码的
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慢慢抬高木板的右端直到木块开始下滑;测量并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分别为24厘米和30厘米。根据小华和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根据以上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其他类似的疑惑,比
如“为什么道路桥梁的引桥要做到一定长度?”“为什么________?”等【答案】(1)实验次数质量m(克)右端高度h(厘米)(2)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与木块质量无关,跟木块与木板间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越大。(3)“为什么儿童乐园的滑滑
梯应该有一定的倾斜程度”“为什么滑梯要做得光滑些”“为什么许多房子都做成倾斜的屋顶”“为什么上山的公路做成盘山公路”26.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
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________。(3)
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________的可能性。(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
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________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
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27.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
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绿豆种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装置种子数量条件A20粒不洒水23℃恒温培养箱B20粒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23℃恒温培养箱C20粒适量水(以
快要淹没种子为宜)4℃冰箱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
装满水并盖上盒盖,放在23℃恒温培养箱中3天。观察发现部分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小明对此现象疑惑不解。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绿豆种子放入塑料盒内,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装满塑料盒并盖上盒盖,结果依然有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小华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3)从
能量获得方式的角度,对小华实验中“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这一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4)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也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探究的问题:①种皮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②胚芽、胚轴或胚根的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关于绿豆种子
萌发的内部条件,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________。28.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1)同学们利用电路甲测量Rx的阻值,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一:表一实验次数电压U(伏)电流I(毫安)电阻R(欧)12.02.3087022.52.90862
34.04.7085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求得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2)同学们发现该电阻的标定阻值为1000欧、为什么测量值与标定值之间有较大偏差?他们查资料寻找原因,发现平时认为电阻为零的电流表和电阻无穷大的电压表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内阻,只是电压表的内阻比较
大,电流表的内阻比较小,但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同学们找来他们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明书,说明书显示:电压表:量程0~6伏,内阻6000欧电流表:量程0~10毫安,内阻40欧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甲电路中由于_
_______(“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偏差。(3)小组同学经过思考,改成电路乙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二:表二实验次数电压U(伏)电流I(毫安)电阻R(欧)12.51.92104222.52.45102034.03.751067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同学们做
出了以下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测量该定值电阻选择电路乙更合适B.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得到的电阻阻值都会偏大或偏小C.选择合适的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偏差会减小,更接近真实值(4)拓展应用:根据以上的探究,如果需要测量阻值约20欧小阻值电阻时,选用了合适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后,为了使测量结果更
精确,应选择甲和乙中的哪一电路?并说明理由。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小题4分,第30~31小题每题6分,第32~33小题每题8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6分,共45分。)29.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
之府”之美称。湖州人创造了“案基鱼塘”的生态工程,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地的农作方式,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___
_____。30.如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
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c
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31.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1
)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________(写两点)。(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________。(3)网球表面比较粗糙,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图乙中,网球从A点经过最高点B飞行到
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在A,B,C三点,网球在A点机械能最大②位于最高点B时,网球的动能为零③在该飞行过程中,网球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32.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血液循环是人体
最主要的机能之一。”在人体内,流滴在血管中的血液犹如河流一样,滋润着每一个细胞。血液具有运输、免疫保护、调节等作用。(1)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肝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________→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这一途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2)如果人体的皮肤破损,病原体就会进入体内,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能将它们吞噬,血液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
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发挥作用。如垂体分泌的________就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4)在寒冷的冬天,皮肤的血液是如何进行体温调节的?33.目前全国少数城市已投入使用超级电容公交车。超级电容器是
一种新型电能存储设备,像蓄电池一样也有正、负两极,可通过安装在各公交站点的充电桩快速充满电,让车能够继续正常行驶。在制动过程中,电车又能通过发电机回收部分能量为超级电容充电,安全高效环保。假设某型号的超级电容公交车载满乘客时
总质量为15吨,某次运行时从充电桩充满电后电车储存的能量约为2×107焦,能以10米/秒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行驶6千米,能量利用的效率为90%。(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2)若公交车载满乘客时车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米2,求公
交车对地面的压强。(3)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则牵引力大小是多少?(4)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电容器输出电压为300伏,不计电容器输出电能时的能量损耗,则工作电路的电流有多大?34.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
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________克。(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
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秒010203040总质量/克310.0309.6308.6307.8307.8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4)经过分析讨论
,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________(指出一点即可)。35.现有规格分别为“6V3W”和“6V6W”两个小灯泡L1、L2,已知它们的电流与电压间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L1、L2的灯丝电阻都随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将L1、L2并联接在学生电源间,电源电压调节为6伏,通电5分钟,则两灯泡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3)若将L1、L2串联接在学生电源间,调节电源电压,在保证每个灯泡两端电压不超
过其额定电压的情况下,L1、L2消耗的实际总功率最大值是多少?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试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
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A.初一前后B.初七前后C.十五前后D.二十二前后【答案】A【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月相【解析】【分析】月球
车在月球“背面”A处巡视时,月球车被强光照射,则月球向地球的一面没有阳光,则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解答】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被强光照射,则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没有阳光,则该时段为农历初一前后;故选A。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C.清澈的泉水D.铝合金【答案】A【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A、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
属于纯净物,正确;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错误;C、清澈的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合金都属于混合物,错误;故答案为:A。3.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水中树的倒影
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答案】B【考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不会停止传播,而是改变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主要应用是:①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平面镜成像。【解答】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
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A错误;B.水中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正确;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4.生物通过生
殖和发育使生命得以延续。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克隆山羊B.细菌的分裂繁殖C.试管婴儿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答案】C【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动物的有性生殖,动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解答】A、克隆山羊属于无性生殖;B、细菌的分裂繁殖属于无性生殖;C、试管婴儿
属于有性生殖;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A.一个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B.一个原子的质量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答案】B【考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相等,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种类,最下方为相对
原子质量,所以不能得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故答案为:B。6.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A.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过B.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
飘出窗外C.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答案】D【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哪个与其它三个不同,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刮大风时,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屋顶上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顶受到向上的托力,因此可能被大风掀起,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打开窗户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因此窗帘会飘向窗外,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当列车经过时,铁轨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会受到向
内的推力,可能发生意外,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只是大气压强的作用,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7.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D.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答案】B【考点】植物的呼吸作
用,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A、根据荷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进行解答;B、叶柄和茎中的孔道将空气送到根部;C、光合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D、根据植物的生殖发育进行解答。【解答】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
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与晚上都进行,故A错误;B、叶柄和茎中的孔道,将空气送到根部,故B正确;C、藕中的丰富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提供的,故C错误;D、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故D错误;故选B。8.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
,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镓酸锌中惊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答案】C【考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A、根据化
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B、根据催化剂定义分析;C、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分析;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解答】A、镓酸锌中锌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一2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正确;B、上述反应中镓
酸锌为催化剂,则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正确;C、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氢气为单质,错误;D、由题中信息可知,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正确。故答案为:C。9.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
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B.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C.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答案】D【考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
伞藻是单细胞植物,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答】A、伞藻长到2-5厘米,是细胞壁支持的作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伞藻的有机物制造场所,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
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伞藻是单细胞植物,不进行细胞分化,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10.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
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氛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A.灯L2短路B.灯L2所在支路开路C.c、d两点间开路D.c点左侧的零线开路【答案】C【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或
与火线连通的部分发光,接触零线或与零线连通的部分不发光;如果原来不发光的位置发光了,只能说明原来的通路变成断路,即零线断路。【解答】由于a、b两点与火线连通,因此氖管发光,这是正常的;而c、d两点与零线连通,应该不发光,但
是d点发光了,说明d与零线之间的部分发生断路,即cd之间发生断路,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取4支洁净的试管,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①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pH约为7)和1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分钟。然后将③号和
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①号和②号试管,充分摇匀,再放回37℃的水中水浴5分钟。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发现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这一实验可以说明()A.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B.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C.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D.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答案】A【考点】酶的催化作用【解析】【分析】进行科学探究时,为确保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应当使这两种环境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强弱与温度有关。【解答】A、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没有了,说明淀粉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B、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故B错误;C、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故C错误;D、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
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故D错误;故选A。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测定空气中O2体积大致所占比例用铁丝
代替红磷做实验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将CO2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D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A.AB.BC.CD.D【答案】D【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物质除杂或净
化【解析】【分析】A、D、根据除杂原则分析,除杂时所加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且不能引入新杂质;B、根据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A、氢氧化钠既能与杂质氯化氢反应,又能与原
物质二氧化碳反应,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不能燃烧,不能代替红磷测氧气体积分数,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酚酞不能检验碳酸的生成,错误;D、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
蒸气,正确。故答案为:D。13.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D【考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在s-t图像中,两个图像的交点,说明二者到起点的距离相同,运动的时间相同
;(2)在s-t图像中,如果图像是一条斜线,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为曲线,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解答】A.据图像可知,甲乙同时同地开始运动,图像交点处二者路程相同,但是由于不知道二者出发的方向,因此不能说明
t=5秒时一定相遇,故A错误;B.两个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m,故B错误;C.通过s-t图像,只能知道甲的速度是变化的,乙的速度是不变的,因此甲做变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但无法判断它们的运动轨迹,故C错误;D.综上所述,故D正确。故选D。14.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
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C.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答案】C【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露出水面前,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的变化;(2)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浮力和重力的大小;(3)首先判断水面高
度的变化,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化;(4)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然后利用重力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将等式拆开,最后完成计算即可。【解答】A.露出水面前,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木块的体积,因此保持不变,根据
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B.在木块露出水面前,木块上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此时浮力大于重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C.木块浸没时,浮力大于重力,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因此浮力变小了,根据可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
面下降了;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小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D.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解得:。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
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答案】B【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及反应中二者的质量关系分析。【解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质量比为40:36.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
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B、混合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正确;C、混合后有水分子生成,总数变大,错误;D、混合前阳离子有氢离子,混合物氢离子变成水分子,阳离子总数减少,错误;故答案为:B
。16.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
作用力增大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答案】C【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铁磁性物质;(2)首先根
据安排定则判断电磁铁右端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条形磁铁受到的磁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判断摩擦力的方向;(3)根据滑片移动方向判断电流变化,进而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4)当物体静止时,它受到的静摩擦力始
终等于外在的推力。【解答】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没有磁性,但是条形磁铁吸引它的铁芯,故A错误;B.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右端是S极,那么条形磁铁受到向左的引力;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B错误;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大
,对条形磁铁的引力增大,故C正确;D.如果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电磁铁的引力;因为引力增大,所以摩擦力也增大,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17.某校学生于6
月14日至17日在我国甘肃敦煌研学,研学时拍摄了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照片,如图所示。(1)形成图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________。(2)研学期间当地昼夜长短的特点是________。(3)骆驼的耳孔内布满绒毛,睫毛长而密,可以防止风沙的进入。驼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给生
命所需的能量和水分。这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答案】(1)风力(作用)(2)昼长夜短(3)自然选择(选择)【考点】自然选择学说,地形的变化的原因【解析】【分析】(1)影响地形的外力因素有:风力、冰川、流水、生物等;(2)根据6月份甘肃的昼夜长短
的特点进行解答;(3)骆驼能够适应沙漠的环境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答】(1)沙漠地形的形成的外力因素是风力(作用);(2)6月份甘肃的昼夜长短的特点是昼长夜短;(3)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是自
然选择(选择)的结果;故答案为:(1)风力(作用);(2)昼长夜短;(3)自然选择(选择)。18.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____
____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A.海洛因B.鸦片C.咖啡【答案】(1)蛋白质(2)C【考点】平衡膳食,远离毒品【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
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解答】(1)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这些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2)A、海洛因、B、鸦片都属于毒品;C、咖啡不属于毒品;故选C;故答案为:(1)蛋白质;(2)C。
19.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
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自的________。(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答案】(1)着火点(2)2KCIO32KCl+3O2↑【考点】燃烧的条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解答】(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的着火点;(2)快速产生助燃剂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IO32KCl+3O2↑;故答案为:(1)着火点;(2)2KCI
O32KCl+3O2↑。20.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
________(选填序号)。(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
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答案】(1)①③④(2)2:4:2(1:2:1)(3)C:H=12:1【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
物定义分析;(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即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相关计算分析。【解答】(1)①尿素[CO(NH2)2]、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2)乙酸分子中碳、
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1:2:1;(3)8.8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即为X中碳元素,,1.8克水中氢元素即为X中氢元素,为,X质量为8.8g+1.8g-8g=2.6g,则X只含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0.2=12:1
。故答案为:(1)①③④;(2)1:2:1;(3)C:H=12:1。21.生活中我们常用开瓶器打开瓶盖,如图所示使用开瓶器能省力的原因是________。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器上的阻力________。【答案】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
的画法【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那么为省力杠杆;如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那么为费力杠杆;如果二者相同,那么为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2)首先判断开瓶器对瓶盖的作
用力方向,然后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判断阻力的方向。【解答】(1)开瓶器的在瓶盖上的部分是支点,动力作用在末端,而阻力作用在瓶盖下边,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能省力;(2)当作用在开瓶器最右端的手向上用力时,咬合在瓶盖下面的牙对瓶盖的作用力向上;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
,开瓶器上的阻力与它方向相反,即向下,如图:22.难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上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_(选填“A”“B”“C”“D
”或“E”)。(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________中。【答案】(1)D(2)脊髓【考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动物的分
类【解析】【分析】(1)根据两栖类的特点进行解答;(2)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能够对刺激产生反射,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脊髓。【解答】(1)两栖类的特点是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故填D;(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说明参与这一反
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脊髓中;故答案为:(1)D;(2)脊髓。23.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1)
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________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答案】(1)汽化(蒸发)吸热(2)做功【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热机【解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可以吸热;(2)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汽化(蒸发)吸热;(2)、该雾炮
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做功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故答案为:(1)汽化(蒸发)吸热;(2)做功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7分,第27小题8分,第28小题8分,共35分。)24.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
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
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
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
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
丝,对铜丝进行________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答案】(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反应不充分)(3)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考
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出的实验现象分析;(2)根据对比实验中的变量分析原因;(3)根据铜加热可生成氧化铜分析。【解答】(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由对比实验氧化铜在试管中放置的方法
及现象可知,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3)铜丝加热表面可生成氧化铜,所以可利用铜丝产生的氧化铜代替实验,则小明的实验方法是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
验。故答案为:(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3)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25.小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车的车斗慢慢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车斗中的石料就沿车斗斜面滑落下来(如下左图所示)。小华想,车斗中的石料如果减少些,要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
度是否可以减小些?于是小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先把长木板放在水乎桌面上,将质量为100克带有钩码槽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如图所示。然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三个50克的钩码,将木板的右端慢慢抬高到
一定高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h=20厘米。②第二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两个50克的钩码,第三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人一个50克的钩码,分别重复上述实验。(1)请你帮小华同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________(2)小华发现三
次实验中,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是一样的。那么车斗中的石料能刚好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认为可能与石料和车斗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将一块棉布、一块毛巾分别铺在长木板上,把放有一
个50克钩码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慢慢抬高木板的右端直到木块开始下滑;测量并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分别为24厘米和30厘米。根据小华和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根据以上探究,
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其他类似的疑惑,比如“为什么道路桥梁的引桥要做到一定长度?”“为什么________?”等【答案】(1)实验次数质量m(克)右端高度h(厘米)(2)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与木块质量无关,跟木块与木板间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
越大。(3)“为什么儿童乐园的滑滑梯应该有一定的倾斜程度”“为什么滑梯要做得光滑些”“为什么许多房子都做成倾斜的屋顶”“为什么上山的公路做成盘山公路”【考点】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分析】(1)实验记录表格的第一列通常为实验次数,其它列的
内容根据实验要求设计;(2)抬升的高度越大,说明开始下滑时的倾斜角度越大,根据记录数据描述实验结论;(3)从生活中寻找利用斜面的例子完成填空。【解答】(1)记录表格的第一列为实验次数;因为要探究石料的多少和开始下滑倾斜角度的关系,因此要记录石料的质量和斜面右端被抬起的高度
,如下表:‘’实验次数质量m(克)右端高度h(厘米)(2)砝码的质量不同,但开始下滑的木板倾斜程度相同,说明木块开始下滑的倾斜程度与木块的质量无关;毛巾的粗糙程度比棉布大,同一木块下滑时的高度就比棉布大,说明:接触面越粗糙,木块开始下滑的倾斜程度越大;(3)这个探究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解答的
疑惑有:①为什么儿童乐园的滑梯应该有一定的倾斜程度”;②“为什么滑梯要做得光滑些”;③“为什么许多房子都做成倾斜的屋顶”④“为什么上山的公路做成盘山公路”26.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
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________。(3)小
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________的可能性。(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
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
作?________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答案】(1)铝条外面有红色物质(或“溶液颜色变浅”)(2)硫酸铝溶液的密度比硫酸
铜溶液小(3)二氧化硫(4)防止爆炸(为了安全,氢气没有验纯前不能直接点)【考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铝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分析;(2)根据溶液密度不同则分层分析;(3)根据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分析;(4)根据氢气不纯点燃易爆炸分析。【解
答】(1)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预计实验现象为铝条外面有红色物质;(2)硫酸铝溶液的密度比硫酸铜溶液小,所以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3)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没有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说明不是二氧化硫;(4)因氢气没有验
纯,若点燃不纯氢气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老师要小明点燃从洗涤液中的气泡是为了防止爆炸;故答案为:(1)铝条外面有红色物质;(2)硫酸铝溶液的密度比硫酸铜溶液小;(3)二氧化硫;(4)防止爆炸。27.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
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绿豆种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装置种子数量条件A20粒不洒水
23℃恒温培养箱B20粒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23℃恒温培养箱C20粒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4℃冰箱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
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并盖上盒盖,放在23℃恒温培养箱中3天。观察发现部分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小明对此现象疑惑不解。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绿豆种子放入塑料盒内,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装满塑料盒并盖上盒盖,结
果依然有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小华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3)从能量获得方式的角度,对小华实验中“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这一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4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也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探究的问题:①种皮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②胚芽、胚轴或胚根的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关于绿豆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________。【答案】(1)种子萌
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水分(2)除去水中的溶解氧(3)种子在无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获得能量促进胚的萌发(4)子叶会影响种子萌发吗?【考点】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主观条件是有一个健康的胚,外界条件是: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解答】(1
)从实验可以看出,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水分;(2)煮沸并冷却的水除去了水中的溶解氧;(3)由于绿豆的种子在无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获得能量促进胚的萌发,因此绿豆种子在冷却后的沸水装满塑料盒并盖上盒盖的情况下,依然有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4)关
于绿豆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可以提出的问题还有:子叶会影响种子萌发吗?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水分;(2)除去水中的溶解氧;(3)种子在无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获得能量促进胚的萌发;(
4)子叶会影响种子萌发吗?28.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1)同学们利用电路甲测量Rx的阻值,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一:表一实验次数电压U(伏)电流I(毫安)电阻R(欧)12.02.3087022.52.9086234.04.70851根据表格
中的数据可求得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2)同学们发现该电阻的标定阻值为1000欧、为什么测量值与标定值之间有较大偏差?他们查资料寻找原因,发现平时认为电阻为零的电流表和电阻无穷大的电压表实际上都有
一定的内阻,只是电压表的内阻比较大,电流表的内阻比较小,但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同学们找来他们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明书,说明书显示:电压表:量程0~6伏,内阻6000欧电流表:量程0~10毫安,内阻40欧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甲电路中由于________(
“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偏差。(3)小组同学经过思考,改成电路乙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二:表二实验次数电压U(伏)电流I(毫安)电阻R(欧)12.51.92104222.52.45102034.03.751067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同学
们做出了以下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测量该定值电阻选择电路乙更合适B.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得到的电阻阻值都会偏大或偏小C.选择合适的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偏差会减小,更接近真实值(4)拓展应用:根据以上的
探究,如果需要测量阻值约20欧小阻值电阻时,选用了合适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后,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甲和乙中的哪一电路?并说明理由。________【答案】(1)861欧(2)电压表(3)A,B,C(4)甲。因为20欧是小电阻,电压表内阻大,直接并联后电压表分
流作用小,电流表测量偏差小,电阻测量值偏差小。【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可以使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即:;(2)甲图中,电压表与电阻并联,那么电流表测得的值就是通过电压表和电阻的电流之和,即测得的电流偏大,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计算出阻
值的变化;(3)根据(1)中相同的办法计算出电阻的阻值,哪次误差小,哪个实验方案就更合适,据此选择;(4)被测的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与电阻实际电流相差越小,计算出的电阻误差也越大;
被测的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越大,图乙中电压表的示数与实际电压相差越小,计算出的电阻误差越小。【解答】(1)该电阻的阻值为:;(2)该电阻的阻值为1000Ω,而电压表的电阻6000Ω,这时二者电阻相近,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差比较大,因此计算出的电
阻产生较大误差,那么甲电路中由于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偏差;(3)图乙测得的电阻为:;A.通过计算可知,图乙测出的电阻与实际阻值误差更小,故A正确;B.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得的电阻阻值都会和实际阻值有差异,故B正确;C.相同的电阻,使
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出的值误差大小不同,故C正确。故选ABC。(4)如果要测量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时,由于它电阻较小,因此通过它的电流较大,电压表与它并联时对电流表的示数影响比较小,测得的电阻误差会比较小。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小
题4分,第30~31小题每题6分,第32~33小题每题8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6分,共45分。)29.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湖州人创造了“案基鱼塘”的生态工程,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地的农作方式,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
利用。(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________。【答案】(1)消费者(2)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提高能量利用率等
)【考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根据能量的流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桑属于生产者,蚕和鱼都属于消费者;(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
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提高能量利用率等);故答案为:(1)消费者;(2)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提高能量利用率等)。30.如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
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
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答案】(
1)NaOH(2)Fe+2HCl=FeCl2+H2↑(3)复分解反应【考点】物质的推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答】甲是标准状
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为氢气;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则为氯化钠;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则为铁;a和b反应可生成氢气,则b为酸,b和c反应可生成氯化钠,则b为盐酸,c中含有三种元素,则c为氢氧化钠,c和d相混时会产
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a和d反应可生成丁,则d为铜盐。(1)c的化学式是NaOH;(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3)c与d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NaOH;(2)Fe+2HCl=F
eCl2+H2↑;(3)复分解反应。31.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________(写两点)。(2)球遇
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________。(3)网球表面比较粗糙,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图乙中,网球从A点经过最高点B飞行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在A,B,C三点,网球在A点机械能最大②位于最高点B时,网球的动能为零③在该飞行过程中,网球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否(3)①③【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状态的判断,动能和势
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只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才处于平衡状态;(3)由于空气阻力必须考虑,因此在飞行过程中,网球的机械能会不断变成空气的内能;网球的运动
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解答。【解答】(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球拍给球一个力,球同时给球拍一个力,还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这个时刻网球的速度为零,接下来网球的
运动方向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它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不能处于平衡状态;(3)①由于与空气摩擦,网球的机械能会转化为空气的内能,因此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所以在A点时机械能最大,故①正确;②位于最高点B时,虽然它在竖直方向上速
度为0,但是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0,故②错误;③从A到B,网球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从B到C,网球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32.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血液循环是人体最主要的机能之一。”在人体内,流滴在血管中的血液犹如河
流一样,滋润着每一个细胞。血液具有运输、免疫保护、调节等作用。(1)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肝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________→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这一途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2)如果人体的皮肤破损,病原体就会
进入体内,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能将它们吞噬,血液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发挥作用。如垂体分泌的________就能促进人体的
生长发育。(4)在寒冷的冬天,皮肤的血液是如何进行体温调节的?【答案】(1)主动脉(2)非特异性免疫(3)生长激素(4)冬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和外界温差减小,热量散失减少。【考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解析】【分析】(1)根据血液
循环的途径进行解答;(2)非特异性免疫是天生的,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微生物接触获得的;(3)生长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4)根据皮肤的血液对体温的调节作用进行解答。【解答】(1)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肝门静脉
→…→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这一途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2)如果人体的皮肤破损,病原体就会进入体内,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能将它们吞噬,血液的这种生理功能是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垂体分泌
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4)冬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和外界温差减小,热量散失减少;故答案为:(1)主动脉;(2)非特异性免疫;(3)生长激素;(4)冬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和外界温差减小,热量散失减少。33.目前全国少数城市已投入使用超级电容公交车。超
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电能存储设备,像蓄电池一样也有正、负两极,可通过安装在各公交站点的充电桩快速充满电,让车能够继续正常行驶。在制动过程中,电车又能通过发电机回收部分能量为超级电容充电,安全高效环保。假设某型号的超级电容公交车载满乘客时总质量为15吨,某次运行时从充电桩充满电后电车储存的能量约为
2×107焦,能以10米/秒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行驶6千米,能量利用的效率为90%。(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2)若公交车载满乘客时车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米2,求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3)若公交
车在该次运行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则牵引力大小是多少?(4)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电容器输出电压为300伏,不计电容器输出电能时的能量损耗,则工作电路的电流有多大?【答案】(1)电磁感应(2)解:p==3.75×105Pa(3)解:F==3×103牛(4)解:t==600秒I==111.1安【考点】压
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2)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计算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3)首先根据计算出电动公交车做的功
,然后根据计算牵引力的大小;(4)首先根据计算出公交车行驶的时间,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工作电路的电流。34.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
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________克。(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秒010203
040总质量/克310.0309.6308.6307.8307.8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________(指出一点即可)。【答案】(1)100(
2)2.2(3)解:设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20x2.2克x=25%(4)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盐酸有挥发性)【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
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3)根据方程式计算方法分析,利用产生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出反应的碳酸钙质量;(4)根据盐酸的挥发性和溶液中产生气体带有水蒸气分析。【解答】(1)设需要36.%的浓盐酸质量为x则36.%x=500
×7.3%x=100g;(2)根据反应后总物质减少的质量即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可知,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310.0g-.07.8g=2.2g。(4)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且盐酸有挥发性,由总质量减小质量即为二氧化碳质量会使得结果偏大。故答案为:(1)100;(2)2.2;(3)25%;(4)
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盐酸有挥发性)。35.现有规格分别为“6V3W”和“6V6W”两个小灯泡L1、L2,已知它们的电流与电压间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L1、L2的灯丝电阻都随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将L1、L2并
联接在学生电源间,电源电压调节为6伏,通电5分钟,则两灯泡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3)若将L1、L2串联接在学生电源间,调节电源电压,在保证每个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其额定电压的情况下,L1、L2消耗的实际总功率最大值是多少?【答案】(1)增大(
2)解:两灯并联,U总=6V时,L1和L2都正常发光,W总=P总t=(3瓦+6瓦)×5×60秒=2700焦(3)解:L1和L2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0.5安l2==1安L1和L2串联时,最大电流为0.5安。据图:P1=6伏×0.5安=3瓦P2=
2伏×0.5安=1瓦所以L1和L2实际消耗的最大功率P=P1+P2=4瓦【考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从每个图像中寻找两个点,分别计算出电阻,然后比较确定电阻的变化趋势;(2)当两个灯泡并联且电源电压为6V时,它们都能正常发光;根据W总=P总t=(P1+P
2)t计算消耗的总电能即可;(3)首先根据分别计算出两个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比较大小,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的规律可知,电路的最大电流就是其中较小的额定电流;从图像中分别找到此电流时对应的电压,最后根据P=UI计
算出功率相加即可。【解答】(1)据图像可知,当L1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2A,电阻为:;当L1的电压为6V时,电流为0.5A,电阻为:;同理,计算出R2的两个阻值;比较可知:两个灯泡的电阻都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2)两灯并联,U总=6V时,L1和
L2都正常发光,W总=P总t=(3W+6W)×5×60s=2700J;(3)L1的额定电流为:I1==0.5A;L2的额定电流:l2==1AL1和L2串联时,最大电流为0.5A。据图:P1=U1I1=6V×0.5A=3W;P2=U2I2=2V×0.5A=1W;所以L1和L2实际消耗的最大功率P=
P1+P2=4W。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