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高中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1022.56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41b57ecdebb37b40afeaeb9e97bd0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阳山县高中11月联考地理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35题,共70分)下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这张照片上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鼻子”所处的太阳大气层()A.亮度最低B.厚度最薄C.温度最高D.位于最外层2.太阳笑了
,则地球上()A.洪涝灾害更加频繁B.农业生产倾向歉收C.表面温度一定升高D.可能出现磁暴现象【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鼻子”处亮度低,是太阳黑子,所在的太阳大气层为光球层,
位于太阳大气的最里层,根据所学知识,光球层是太阳大气中亮度最大的,厚度最薄,其温度最低,B正确,AC错误;太阳大气层最外层为日冕层,D错误。应选B。【2题详解】根据材料,太阳笑了,是太阳活动强的表现,会影响地球磁场,可能出现磁暴现象
,D正确;太阳活动强时,太阳辐射增强,农业生产可能倾向增产,B错误;太阳活动对气候会产生影响,但不一定会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A错误;太阳活动是可以使太阳辐射增强,但要使地表温度升高还需要考虑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地球表
面温度不一定升高,C错误。应选D。【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
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下列关于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A.风力是形成海浪的唯一动力B.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C.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D.海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资源【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引起海浪的动力,除了风力外,还有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等,因此风力并不是形成海浪的唯一动力,A错误;海浪可以侵蚀海岸,也可在海岸沉积,因此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B正确;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
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因此海啸不只是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C错误;海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资源,但海浪的能量并不密集,利用难度较大,D错误。故选B。【点睛】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下表为20
18年9月内蒙古东北部某地连续四日的天气资料。完成下面小题。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风向6日165多云北风7日12—3小雨北风8日10—3晴西北风9日141多云西风4.导致该地9月8日出现霜冻的是()A冷锋B.冷气团C.低压D.气旋5.9月8日出现霜
冻的原因与图中()A.甲减弱有关B.乙增加有关C.丙减弱有关D.丁增加有关【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9月6至9月8日,该地气温降低,由多云到小雨再到雨过天晴,经历了一次冷锋的影响,而8号天气晴朗,应为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但气温较低,温差
较大,因而出现霜冻,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根据表格可知,9月8日天气晴朗,天空中云量少,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但是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因而出现了霜冻,图中为大气逆辐射的是丙,即丙减弱,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阴天、刮风、雨雪、降温;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加利利湖(位于戈兰高地边缘)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水量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是比较稳
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死海与加利利湖两湖区A.均属于内陆咸水湖B.均有丰富的地热资源C.均有丰富的生物资源D.均是周边农业灌溉水源7.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将导致A.湖区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
日较差变大B.湖泊盐度明显上升C.湖水面面积迅速减少D.湖区渔业资源枯竭【答案】6.B7.A【解析】【6题详解】死海与加利利湖均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
,且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故选B。【7题详解】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将导致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周边风沙灾害增多;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加利利湖有河流注入和流出,故水量减少后,湖泊盐度不会有明显变化。故选A。太阳能资源受昼夜
、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①B.②C.③D.④9.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B.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C.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D.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答案】
8.A9.B【解析】【分析】【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本题考查太阳能资源影响因素,结合太阳能资源的影响因素,可知晴天,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阴雨天气,大气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太阳能资源少,据此进行分析,图中①②③④地中,①降水量
最小,因此与其他三地相比,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选A。9题详解】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能量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AC错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B正确;太阳能目前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直接能源,故D错误,故选B。的【【点睛】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
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0.4~0.76μm为可见光区,能量占50%;0.76μm以上为红外区,占43%;紫外区小于0.4μm,占7%)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
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10.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①风浪②潮汐③洋流④波浪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其中风浪、波浪、海啸、风暴潮等形式都属于海浪
。①②③④都正确,故答案选D项。在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燃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A.空气受热加大风速B
.空气遇冷收缩下沉C.空气受热膨胀上升D.空气遇冷减小风速12.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中,能反映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是()A.B.C.D.【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蜡烛燃烧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切大葱或洋葱处温度较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B正确,
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根据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收缩下沉的原理,A选项符合题意,C、D选项错误;B选项图中左侧垂直气流不符合热力环流原理,B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13.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会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C.太阳活动对气候没有影响D.太阳活动增强时
会产生“磁暴”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详解】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A错。太阳活动会导致无线点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不是辐射,B错。太阳活动对气候的降水有影响,C错。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D对。14.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对流层聚集了大部分水汽、尘埃等,且以对流运动为主,故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
A正确。为了更好理解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同学绘制了素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A、B两点气压值(用P表示)是A.PA>PBB.PA<PBC.PA=PBD.无法确定16.该图可以用来解释A.大气垂直分层B.大气受热过程C.热力环流D.风的形成【
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读图,A处的等压面向上凸起,说明A处气压高;B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B处气压低。PA>PB,A对。故选A。【16题详解】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而形成了风,反映的大气
的水平运动,故可以解释风的形成,D对。大气垂直分层是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反映不是同一水平面,A错。大气的受热过程阐述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影响,也并非是同一水平面,B错。热力环流不仅有大气的水平运动且还有垂直运动,C错。故选D。17.202
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中国19支救援队伍立即驰援灾区,播撒了国际人道主义的“种子”。莫霍界面大陆部分平均深度33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此次土耳其地震发生在陆地之上,震源
深度为20千米,题意表明,莫霍界面大陆部分平均深度33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之上的地壳,而不是深度更深的地幔、软流层、地核,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8.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的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详解】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正确。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天气变化。高层大气中空气稀薄,不易产生天气
变化。故选A。【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10-12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下题。19.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20.下列部门,太阳活动对其有直接影响的
是()①文化部门②航天部门③气象部门④钢铁部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19.A20.B【解析】【19题详解】文献记载”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从形态位置来看,应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中磁场聚集之地,温度低于周边而显得暗一些,A符合题意;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耀斑和日
珥,日冕层的主要太阳活动现象是太阳风,太阳内部的活动肉眼无法看到,排除BCD。故选A。【20题详解】太阳活动对文化部门、钢铁部门无直接影响,①、④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释放的物质可以直接损害航天器,更能直接影响航天通信,因此太阳活动对航天部门有直接影响,②符合题意;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
上的气候变化,因此太阳活动对气象部门有直接影响,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太阳大气结构,由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太阳活动: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周期(黑子数目变化周期)为11年。下图是太阳
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回答回答下列各题。21.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A和B、C层依次是()。A.光球、日冕、色球B.光球、色球、日冕C.色球、日冕、光球D.色球、光球、日冕22.通常情况下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B.太阳内部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D.太阳大
气的光球层23.发生在A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黑子B.日珥C.耀斑D.太阳风【答案】21.B22.D23.A【解析】【21题详解】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故A和B、C层依次是光球、色球、
日冕,B正确。故选B【22题详解】通常情况下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故D正确;色球层和日冕层只能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仪器才能看到,ABC错误。故选D【23
题详解】A层为光球层,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日珥和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
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地表树皮的
作用是保持土壤水分,并没有起到过滤雨水的作用,而底层的砾石层颗粒较大,净化作用不明显,只有种植土层和砂层颗粒较小,可以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种植土层和植物根系对各类污染物有较好的过滤和吸附作用,砂层能防止土壤颗粒随雨水下渗,故选B。【点睛】25.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答案】D
【解析】【详解】晴朗的天气因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太阳辐射吸收快、散失快,所以昼夜温差大,A、C错误;海洋和陆地相比,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昼夜温差小,所以温差最小的是多云天气下的海洋表面。B错误,D项正确。故选D。【点睛】晴朗的
陆地上空,云层少,太阳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所以昼夜温差大,典型地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所以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26.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
丰富的地区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答案】B【解析】【详解】上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但上海常规能源短缺,因此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B正确、D错;青
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A错;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较为分散,C错。故选B。27.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是用户自发自用、多余电量入网,且以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如果想在我国各地推广分布
式光伏发电,可能效果较差的是()A.四川B.云南C.西藏D.新疆【答案】A【解析】【详解】四川地处四川盆地,地势低,大气层厚;盆地地形不利于社会气得散失,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弱,光伏发电,效果较差,A正确;云南、西藏地处高原,空气较四川盆地
稀薄,太阳辐射强,光伏发电,可能效果较好。BCD错误。故答案选A。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8.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A.寒流流经B.暖流流经C.径流汇入D.多阴雨天气29.甲处沿
海的气候特征是()A.雨热同期B.冬季多雨C.降水稀少D.冬冷夏热30.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B.陆上径流汇入C.暖流势力强大D.底层海水上涌31.甲海区位置可能位于()A.太平洋西北部B.太平洋西南部C.大西洋东南部D.大西洋东北部【答案】28.A29.C30
.D31.C【解析】【28题详解】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由图中表层海水等温线弯曲状况,可判断沿岸有寒流流经。沿岸寒流带来降温减湿的影响。甲地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晴天多,A正确。故选A。【29题详解】甲地位于副热带
大陆西岸,常年受副高控制,沿岸寒流带来降温减湿的影响,降水少,故选C。【30题详解】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类似的例子如秘鲁渔场。其成因为冷海水上涌,带来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鱼类形成渔场。D正确。故选
D。【31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甲海区位于大洋东部,大西洋东南部海区渔业资源丰富,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下
图模拟某流域在人为开发前后的变化,该模拟可为日后流域开发提供参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2.此模拟研究主要针对的是()A.植被破坏B.蒸发减少C.湿地调蓄D.降雨增加33.人为改变后造成的流域各项特性变化,其中包括()①河流流程缩短②流水侵
蚀加强③河流流速加快④流域面积扩大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32.A33.D【解析】【32题详解】该图模拟某流域在人为开发前后的变化,从图示可以直接看出植被减少,河流沟蚀增多,溯源侵蚀侵蚀加剧,河流源头倒退。因此A正确。【33题详
解】由图可知,人为改变后,河流源头倒退,流程变长,①排除;流域内沟蚀加剧,②正确;该河源头倒退,部分河段下蚀加剧,河床加深,落差变大,流速加快,③正确;该河流的集水范围没有变化,流域面积并没有扩大,④排除。D选项正确。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北端的江厦潮汐发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发电
站,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某学校地理社团前去研学之后,画出了该发电站的平面图(左图)和水库水位变化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与潮汐现象形成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海啸B.台风C.海湾D.月球35.图示时段,退潮发电效果最好的是()A.aB.
bC.cD.e【答案】34.D35.D【解析】【34题详解】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形成潮汐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天体引力,D正确。海啸、台风和海
湾均与潮汐的形成无关,ABC均错误。故选D。【35题详解】图示时段,e时段水库水位和海水水位差较大,是退潮形成的落差,利用落差发电效果最好,D正确,ABC均错误。故选D。【点睛】潮汐发电是水力发电站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潮汐
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二是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潮汐发电是在河口或海湾筑一条大坝,以形成天然水库,水轮发电机组就装在拦海大坝里。当海水(或江水)的水位上涨时水库蓄水,当海水(或江水)的水位下落时,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之间形成一定潮差,堤坝
出水口处的水轮发电机组受到海水(或江水)驱动而发电。二、综合题(两小题,共30分)36.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
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2)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活动周期____。(3)若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
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②代表的界面是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答案】(1)①.土星②.地球(2)①.日冕②.黑子③.11年(3)①.地壳②.莫霍界面③.古登堡界面【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理模式图为材料,涉及太阳系行星分布、
太阳大气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若代表太阳系,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③为小行星带内侧的大行星火星,②为小行星带外侧的大行星木星。因此①为邻近木星且位于外侧
的土星,④为邻近火星且位于火星内侧的地球。【小问2详解】若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曲线①②之间的为最外层的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的为光球层,其上出现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小问3详解】若表
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①②之间的为地球内部圈层最外层的地壳。曲线②代表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界面,莫霍界面;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时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古登堡界面。37.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____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2)C层的名称____,D层的名称____层。(3)C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4)在上述各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层,适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填字母)(5)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____层和____被吸收,红外线部分主要在
____层被吸收。【答案】(1)A(2)①.对流②.平流(3)递减(4)①.C②.D(5)①.平流②.高层大气③.对流【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图为材料,涉及到大气垂直分层名称、温度变化、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C代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D代表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E代表高层大气,气
温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根据所学知识符合题意的是A曲线。【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C代表对流层,平均高度是0~12KM;D代表平流层,范围是对流层层顶到50~55KM。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
源,故对流层气温特点是随着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C层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多云雨雾雪,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层是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小问5详解】太
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平流层被臭氧吸收和高层大气被氧原子吸收,红外线部分主要在对流层被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